家長充分滿足幼兒的“自私”需要,孩子長大後才能更無私

家庭

網上看到一個貼子:“丫丫今年馬上就要4歲了,別看孩子的年紀小,可是特別自私。她就不允許任何人動她的玩具,全家人去飯店吃飯,他點的一盤茄子豆角,別人誰也不許動,哪怕吃不了扔了,他說那是他的。家裡要是買了好吃零食什麼的,她在吃的時候你問她要,她就睜著大大的眼睛,委屈的望著你不說話,好半天才從裡面挑出自己不太喜歡的種類給我,如果你再繼續問她要,她就說什麼都不肯了。而且還會嚷嚷著:‘這是我的,給我!'我覺得特別難過,孩子怎麼會這樣自私呢?”

家長充分滿足幼兒的“自私”需要,孩子長大後才能更無私

案例分析

1.兒童為什麼需要“自私”

從生命進程的角度,可以說沒有兒童不“自私”,兒童的身心健康成長也需要這份“自私”。如果孩子表現得特別乖,非常體貼照顧成人的感受,家長倒是要考慮自己的養育是不是出了問題。因為孩子的出生是一個“早出生”,即他還沒有發育完全,他要是不自私的話,他活都活不下來。生命早年,在嬰幼兒的體驗裡,母親不是一個人,她是一個環境。當這個母親作為一個環境為孩子而存在的時候,孩子他就是要殘酷無情地去使用母親,比如說貪婪地吃奶,渴了,尿了,疼了,拼命地哭喊,讓媽媽來為她(他)服務。“無情地”利用環境資源讓自己活下來,成為一個獨特的生命體,這是本能所在。

2.正確理解4歲孩子的“自私”

心理學家皮亞傑研究兒童認知發展規律,把將2-7 歲稱為“認知發展的前運算階段”。孩子2歲前,還沒有“我”與“非我”的概念的。隨著孩子的自我意識和認知能力的增強,三歲左右的孩子逐漸懂得區分出“我的”和“你的”,開始出現了佔有慾,這個年齡段兒童思維發展的典型特點是“自我中心”。即他們只能從自己的角度看等問題和思考問題,沒有能力意識到他人的觀點。在他們看來一切東西都是“我的”,不允許別人碰自己的東西。所以,案例中的丫丫有“不捨得把自己的東西分給別人,別人的東西卻要據為己有”等表現,媽媽給他貼上“自私自利”的標籤,對孩子是不公平的。媽媽如果沒有充分滿足孩子這種“自我中心”的需要,會影響孩子自主性的發展,延遲孩子同理他人感受的時間。

3.正確理解4歲孩子的“委屈”

我們如何做母親,經驗往往來源於我們對自己母親的模仿。媽媽不能把自己沒有的東西給予孩子。我們兒時怎麼被對待,我們可能會這樣對待我們的孩子。有一個極端的個案,一個母親是集中營的倖存者,她兒時在集中營,經常是飢餓狀態,倖存下來,迎來了和平年代,結婚生子。等她後來當了媽媽,並沒有物質上的匱乏,她卻不管孩子如何哭鬧,她就是不讓孩子吃飽。丫丫媽媽可能在自己作為一個孩子時,一些正常的需要是沒有被成人看見,沒有被成人滿足,她自己內在是有很多委屈的。她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不能尊重到孩子“自我中心”的需要,強行要自己的孩子去分享,給孩子貼“自私”的標籤,也帶給自己孩子一份委屈感。這就是養育方式的“代際傳遞”。

孩子為了不失去媽媽的愛,可能壓抑自己的情感需要去迎合媽媽,如果經常處於這樣一種迎合狀態,孩子的內在就會形成一個情感空洞,產生深深的匱乏感。這種精神上的匱乏感會深深地影響孩子的未來,它是一個人成年人貪婪自私的原始的心理動因。

有的爸爸媽媽擔心兒童太寵著孩子,會慣壞孩子。“研究者認為,隨著兒童瞭解的東西越來越多(特別是有關他人和他人行為原因方面的知識),他們逐漸會減少自我中心,並且能夠很好地理解他人觀點。“①英國精神分析師溫尼科特認為:“父母小時候被孩子無情地使用得越充分,孩子長大後才能越有情”。也就是說,我們在孩子生命早年,父母要讓孩子有一種特別富足的感覺,並不是你給他多少的奢侈品,孩子對物質上的貴賤是沒有概念的,你給孩子的這種愛和尊重,他能夠感覺到,如果你要給孩子足夠的愛和尊重,包括你不隨便去定義孩子:你是個小氣的,你是自私的,你給他提供一個特別寬鬆自由的、豐富恰當的刺激環境的,他的內心就特別強大,你很難去收買它。我們看到很多獨生子女啊,他們很願意跟別人分享,內心很善良,與他們早年得到很多的愛,內心比較富足密切相關。

家長充分滿足幼兒的“自私”需要,孩子長大後才能更無私

給家長的建議

家長充分滿足幼兒的“自私”需要,孩子長大後才能更無私

1.心理成長

媽媽因為孩子沒有與他人分享而感到“難過”,這是媽媽的心理需要成長的地方。媽媽可能想:我為你付出這麼多,你吃的、穿的、喝的、玩的哪一樣不是我給你的,你卻不能回饋一點給我?我們的文化強調母慈子孝,都希望孩子能夠善待他人,尊重長輩,孝順父母的,往往是先有母慈,後有子孝。在生命早年,我們對孩子的養育是單方向的付出。4歲孩子,孩子需要媽媽給孩子情感支持,蓄滿孩子內在的情感罐,媽媽反而讓孩子來照顧自己,心理學把這種情況叫“角色錯位”、“情感的剝奪”。家庭是個系統,如果夫妻關係不好,媽媽可能會把一些情感需要放到孩子身上,對孩子有一些不合理的期待,障礙孩子正常生長。爸爸能看見媽媽的付出,多給媽媽一些關愛,分擔媽媽的負擔,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是非常有價值的。

家長充分滿足幼兒的“自私”需要,孩子長大後才能更無私

2.尊重需要

一個為了活下來,需要不斷迎合的孩子會慢慢遠離內心真實的好惡,艱難地活在別人的目光裡,活在別人的評價裡。父母要小心呵護孩子的興趣和愛好。

既然孩子這個年齡是“自我中心”的,我們就讓孩子充分地展現自我,發現自我。比如說,她把喜歡的自己留著,把自己不喜歡的給別人。可以和她討論:這個你為什麼喜歡呀,是顏色好看,還是味道更甜美,或是形態有特色,有特殊氣味,還是觸感好?你可以從眼、耳、鼻、舌、身等各方面的感官角度去詢問孩子的情緒、情感,他的感覺、感受,他的心理、認知,這個時候,孩子感受到的是,我們關注她的內在精神。兒童感受到父母尊重他的這個精神胚胎,他就感受到了愛,他在創造一個獨特的自我過程中,就有機會模仿學習:如何去愛。

家長充分滿足幼兒的“自私”需要,孩子長大後才能更無私

3.提供養料

2-7歲,前運算階段的標誌是符號功能的出現。符號功能指用某一種事物代替或表徵其它事物的能力,如詞彙或物體。這個階段,象徵性遊戲的大量湧現,嬰幼兒經常扮演成另外的人物(如媽媽、超人)②。他們經常表現出泛靈論,即將無生命物體賦予生命(如以為他們具有動機和意圖)。養育2-7歲的兒童,爸爸媽媽想讓孩子學會分享,要尊重兒童的身心發展規律,需要做到三點:第一,從語言開始;第二,跟孩子一起玩假裝遊戲;第三,讓孩子玩角色扮演遊戲。

以案例中零食分享為例,通過詢問孩子,喜歡的是什麼特質(假設是紅色),他不喜歡的是什麼特質(假設是黑色)。這是你的紅寶寶,這是媽媽的黑寶寶,他們一起去上幼兒園,你的紅寶寶有仙術,媽媽的黑寶寶會變魔法。路上,他們遇到一隻飢餓的狗狗母女(可以由孩子來扮演這個小狗狗,你扮演狗媽媽),……你和她一起往下編故事,你假裝變魔法,把你自己的零食拆了,喂到狗狗嘴巴里。遊戲過程會提升孩子的認知層次,培養孩子的心理能力。

參考文獻:

①(美)David R.Shaffer ,Katherine Kipp《發展心理學——兒童與青少年》,中國輕工業出版社,P246

②(美)David R.Shaffer ,Katherine Kipp《發展心理學——兒童與青少年》,中國輕工業出版社,P239


本文中圖片均來自網絡公開渠道,不能識別其來源,如有版權爭議,請聯繫本人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