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中五十歲以上的人很少,崗位競聘也對年齡有限制,那些五十歲以上的人都去了哪裡?

職場快線


一個單位中,年紀大的人越來越少是很正常的事情。

對於單位而言,需要新老交替。

不管是體制內還是體制外,人才的培養是階梯式的培養,招聘部門也會注意在平時的招募中控制新入職人員的年齡。

一般來說,除非特殊的需要,新招募人員都是充實在基線一層,然後按照公司內部的培養機制,讓員工逐步成長。

如果沒有什麼意外,大部分的中層崗位,都是從內部提升的,內部提升的人員相對而言忠誠度比較高,熟悉單位的相關工作和事務,上手也快。

除了單位的高層,有可能某些因素選擇空降,大部分單位的50歲左右的同志,有實力的,基本在中層領導崗位上待著,準備退居二線讓年輕人接棒,有能力的,也可能交流到其他更好的單位做領導去了。

企業要發展,要不斷的壯大,肯定需要以老帶新,如果單位離都是年紀大的同志,那年輕人可就一點機會都沒有了。

對於個人而言,有了積累之後當然會不斷的向前進步。

在體制內,升遷還有年齡的限制,如果到了一定的年齡還不能到一定的崗位,那就要讓步給年輕的幹部,這也是為了保障我們的事業能後繼有人,因此,年齡越大的同志,要麼在本單位領導崗位上,要麼被組織交流到兄弟單位的領導崗位上,留下一些對升職沒有太多期望的老同志就在普通崗位上繼續發光發熱。

體制外就更不用說了,在民營企業裡面,有能力的老同志,如果不是在領導崗位,早就跑外面去開始自己創業了,單位裡面哪裡還會有那麼多老同志?

而且,體制外單位的特殊性,造成了人員流動比較頻繁,能存在幾十年的企業還不是特別多,新的企業,招聘的時候,老同志的眼界和要求肯定會高一點,老闆也不捨得花那麼大代價引進那麼多的老同志。

所以呢,不管是體制外還是體制內,到50歲的同志,女同志基本上退休,男同志基本都在領導崗位,領導崗位的同志少一點,難道不是很正常的事情?不管什麼單位,一般都是領導要比干事情的少很多吧?

更多職場話題和故事,歡迎關注《三昧人間》詳細瞭解,或者直接評論留言。

三昧人間


我們單位五十多歲的人非常多,過兩年每年要退休十幾二十多個人,每年也沒有什麼人進來,老齡化非常嚴重。

五十多歲的人都去哪了?我觀察身邊五十多歲的人,有單位的,公務員或者事業單位,五十多歲的人要麼還在崗位上正常工作,要麼就退居二線。

今天和朋友一起去吃飯,服務員裡就有看上去五十多歲的人,一個大爺,服務態度很好,我感覺他很珍惜這份工作,並沒有低人一等,而是很有成就感,可以掙錢養活自己。

有的月嫂就是那種五十多歲的阿姨,帶孩子經驗豐富,在我們這四線城市,一個月五千工資,跟僱主一起,吃得好,住得好,工資也不低,還很緊缺,好的月嫂永遠都是搶手的。

在我們鎮上,有以前年輕是殺豬的,現在還是幹這行當,農村人自己種菜,自己插秧養稻穀,不需要花很多錢,年輕時攢一點錢,孩子給一部分,生活很充實的。

有的五十多歲的大爺大媽們已經開始帶孫子孫女了,有一次我在逛街的路上看到,一個大媽舉著一把傘接孫女放學,摟著孫女,生怕孫女被水淋溼,反而自己半邊身體被雨水打溼,後面還跟著一個揹著書包的大爺,現在的孩子真幸福啊。

我們村裡還有一對夫妻,兒子當兵去了,常年不能回家,丈夫本來是開大車的,後來不開了,妻子在高中食堂幹活。

前兩年夫妻兩個人都出去打工去了,在上海一家廠裡面幫人看大門,不用房租,夫妻兩個人在一個地方,工資也比較合理,他們挺滿意的。


吳清淺


我今年51歲,已經辦裡內退一年多,但是單位上的年青領導也好,小年青人也好,還有未退下來,退下來的老同事等經常會聯繫吃個飯啊,聊聊天啊,我感覺挺好的。原來上班規矩很多,現在輕鬆多了,只是身體和以前是比不了了。收入嗎比以前少多了,有時候還在是月光族,不過沒事,朋友都在互相幫助,我還可以做點事,幫補一點。家庭麼困難還多,我有兩個孩子,一個在外打工,一個還念大三,相對來說二個孩子都算聽話,不是說兒孫自有兒孫福嗎,我能幫他們的我盡力幫,不能的麼就得靠他們自己了。五十多歲經歷也多了,感覺也沒什麼,年紀變環境變就跟著變麼,順流逆流,還有什麼大風大浪我們沒見過[微笑]


蘇劉霖


48歲這年,主動要求到了一個相對來說不太重要的崗位。有時間、有精力了,開始乾點自己喜歡的事。2017年4月參加了十三屆全運會馬拉松比賽,2019年4月參加了西峽伏牛山國際越野賽,完成了自己的首個100公里。5月份完成了一次騎行100公里。10月完成了青島嶗山100公里國際越野山地挑戰賽。完成游泳124公里。

2019年計劃完成騎行5500公里,跑步2019公里,游泳12萬米。

運動是業餘愛好。

最大的幸福是有更多的時間陪80多歲的父母親了!

感謝生活!

陪陪父母跑跑步,感覺生活很幸福!








杜家哨A


崗位競聘對年齡有限制,五十歲以上的人去了哪裡?

五十歲以上的人應該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高學歷高認知的人;另一部分是低學歷低收入的人。

很顯然,這兩部分人在年輕時候,隨著年齡的增長,差距也越來越大。五十歲後,這兩部分人的歸屬也差別較大。

1、高學歷高認知的人,越老越值錢。

最典型的就是科學家、大學教授和醫生,這些職業的人,一般年齡越大,經驗越豐富,會越老越吃香,退休後也會被返聘。

同事的爺爺是某三甲醫院的醫生,由於醫術高明,退休後很多患者都慕名而來找他看病,醫院又高薪將同事爺爺返聘回去,繼續工作。我讀研時學校就有一位70歲的美籍華裔老教授給我們上課,這位老教授知識淵博,和藹可親,身體硬朗,深受同學們的喜歡。

因此,這一部分人退休後也非常受歡迎,根本不用競聘,都是工作單位請求他們回去上班的。

2、低學歷低收入的人,五十歲後找工作會比較困難。

這一類人大多為體力勞動者,50歲的女性已達退休年齡,而男性還有十年才能退休。

體力勞動者從事的職業有保安、保潔、洗碗工,建築工等工作,但隨著年齡的增長,50歲的人已經承受不了像建築工這樣的工作強度,輕鬆一點的工作會更適合。

比如保安、保潔等相對輕鬆的工作,輕鬆的工作收入也不會太高,能維持基本生活就可以了。

總之,五十歲以後工作的人已經形成很明顯的對比,高學歷高認知的人找工作更容易,而低學歷低收入的人找工作更難。

因此,年輕的時候對提高自己,只要有真本事,退休後也能發光發熱。


小可職場日記


單位中五十歲以上的人很少,崗位競聘也對年齡有限制,那些五十歲以上的人都去了哪裡?

一、體制內外

在體制外的:

1、對新興行業,尤其是以計算機技術為核心的高科技企業,多數已經見不到五十歲以上的職工了;

2、對於傳統行業,極少五十歲左右的人正佔據著核心管理人員或身處於高級管理人員之中;或正處於生產一線之中,或是五十歲以上的人也很少了。

在體制內的:

五十歲以上能走上領導崗位的也畢竟是少數,多數還按步就班地上著班。

二、人哪去了?

從以上的情況可以看出,五十多歲離開工作崗位的人,多數屬於民營企業中的。對大多數人而言,正處於上有老,身體不好;下有小,面臨著孩子就業、買房、結婚的年齡,生活壓力很大。可是又少有工作的機會。

不知您是否注意到,前幾天網上的一個新聞,介紹說江蘇某地招聘保安,月薪1800元,結果應聘者甚眾。而最終的結果是,該企業錄用的都是達到退休年齡的人,原因是保安工作技術含量不高,只要身體健康基本都可以勝任,聘用退休人員不用繳納社會保險,企業用人成本低。

這個例子也說明了,這些五十多歲離開崗位的人,也正在積極的求職,或自謀生路,自行創業,其中的多數還是坐著一些技術要求不高的服務行業吧。


老王觀職場


五十歲的人,已經提前進入退休狀態,或許是回家休養了,或許是開始為自已退休後做準備,而且,50的人在單位,除非是領導崗位,也沒有太多的向上追求,所以,就是做好手頭事,也不想參與單位的活動。50歲的人,更多的是和自己認為朋友在一起,也不願再去下功力認識新的朋友了。50歲,人生的一個轉折點,之前是為生存而做,之後是為生活而做,一字之差,天壤之別!


大強雜談


有個數數據可能和這個問題有關係,中國民營企業的平均壽命只有2.9年,還有幾個數據,發出來參考下,找找感覺,分析下其中的邏輯。

長文,請注意時間。

一、民營企業普遍壽命短。

據統計:中國民營企業的平均壽命只有2.9年,中國每年約有100萬家民營企業破產倒閉,60%的企業將在5年內破產,85%的企業將在10年內消亡,能夠生存3年以上的企業只有10%,大型企業集團的平均壽命也只有7.8年。其中有40%的企業在創業階段就宣告破產。在中國每天有2740家企業倒閉,平均每小時就有114家企業破產,每分鐘就有兩家企業破產。其他國家數據是,在日本的企業平均壽命為30年,是我們的10倍;美國企業平均壽命為40年,為中國的13倍。

你正準備開足馬力的時候,可能公司提前掛了,就是這麼突然。



二、國營企事業單位相對來講,真的適合養老。

(1)先看民企。

畢業的時候都覺得國企的論資排輩,講關係很厲害,沒前途。我告訴你一個很殘酷的真相,如果在民企,一切都是老闆說了算,什麼規則要求,規章制度,在親戚和親屬關係面前這些因素前面,都是渣渣,老闆可以直接叫兒子來當總經理,叫女兒來當公司代言人,就是這個麼直接,你不爽,沒人攔你,走(gun)。

這麼一來二去折騰,很難孵化出經營長久的企業,真能上市的民企,真的是很厲害的,一般的,絕大多數的民企,很難留住年齡大的人,或者說年齡大的人,公司也不想要了。而且,你去問問,在前些年國家不強制社保的時候,有幾個民企是大大方方,真真實實的給員工買五險一金的,少得很,而且是要員工“自願主動申請放棄購買社保”,就是這麼真實,如果是你,你敢把自己的一輩子託付到這些公司,和公司一起耗下去,去守著一個不確定的未來嗎?所以五十歲左右的人,選擇離開的居多。

(2)再看國企

前些年,大家都喜歡去考公務員,人山人海,烏壓壓的一看著上面的數據終於可以找到原因了,即使外企,民企的工資再高,發展前途再大,比起穩定和安逸,國企、企事業單位不要太爽,遇到分房,還可以排隊當領導後備,也不要太爽。



這裡聚集了大量的等待退休的同志,他們因為上班時間久,大部分人年輕的時候可能還是人中龍鳳,但是後面機遇不濟,沒有上去,變成一副“假裝在上班的樣子”,也沒辦法,因為現任領導可能是他們當年的徒弟,他們在單位是神一樣的存在,活得比剛進單位的年輕人爽得多,他們是不會選擇離開的,單位也找不到理由開掉他們的,所以五十多歲的人大部分分佈在國有企事業單位機關裡面。

三、工作或者單位即使是暫時的,但,生活永遠是自己的。

民企解決了我國60%以上的就業,60%以上的從業人員在民企裡面,在壽命很短的組織裡面,相比米國,歐洲,我們還處在社會主義的初級(中級)階段,大部分的地區是不發達的,大部分的行業是不規範的,所以大家活得是比較辛苦的,廠裡的打工妹,路邊的麵攤,路上的美團小哥,真的很努力,不容易。

能得到一份好的工作,是真的不容易,一定要好好幹,給老闆打工的時候,其實也是給自己這個人生有限公司在打工,千萬不要懈怠,美好的日子都是奮鬥出來的,管他五不五十歲,都不重要,活到老,學到老,才是常態。

工作或者單位都是暫時的,但,生活永遠是自己的。

共勉!加油!


譚說


說的都是胡話,其實40,50的人最有責任心,在工廠或單位也是出勤率最高的,一般有著幾十年歷史的工廠,老工人還是很多的,他們的青春已經奉獻給了工廠,就現在40,50的人、無論從體能還是閱歷,年輕人都比不過,論敬業精神年輕人更是相差甚遠,工廠或單位領導從長遠利益考慮,合理配比各年齡段的人數,並不是40,50的人一無是處


李進生12


呶,說多了講實了又要被說成是負能量了。我是親歷的再沒有發言權真的是把導向做實了。50歲以上的國企央企下崗工人,不是基本上沒單位要,是實實在在的沒人要了。招聘臺前能給你聊上幾句的話已經是屬於恩寵了,就看你這張臉,再好的簡歷也懶得看一眼。要是你拔根菸他能受之,可能就有了說話的機會了,唉,你以前做過啥……開了門忽許有機會了?一通談論後先來試用一個月吧,後面就不說了太多的苦難不想提及。憶往昔猙獰歲月,看今朝誰人關愛。人生苦又短,人間哪有情。哪有功夫論短長。光環遮擋的背後盡是淚水和無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