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軍入北平前,葉劍英曾在頤和園門口做動員,說了些什麼?

馬句(曾任彭真秘書)本是從北大轉移到泊鎮的地下黨,後被分派到北平市第八區工作委員會,成了接管幹部。

解放軍入北平前,葉劍英曾在頤和園門口做動員,說了些什麼?

1949年1月25日,他們從良鄉乘大卡車到達海淀鎮樂家花園等候進城。在頤和園北宮門的空地上,葉劍英給兩千多名幹部做了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次進城前的動員。

他要求,在接管中一定要嚴守入城紀律:入城機關、部隊人員必須佩戴符號或持有證件,入城軍人須注意軍風紀律,服裝整齊,戰鬥結束後不準無故鳴槍。還有些更細節的要求,如通行時靠右邊走,不準在市內騎馬驅馳,汽車速度每小時不得超過40裡。不準在街上吃東西,不準隨地大小便,任何人員均有協助警備部隊和公安機關舉發破壞分子、特務分子的責任,但非緊急情況下(如搶劫、放火、殺人等),不得直接逮捕。

解放軍入城當晚,軍管會把接管幹部也送進城內各處。馬句他們二十多人,從西直門進城,抵達珠市口大街的原國民黨第八區公所後,就在辦公室搭了個地鋪睡覺。

第二天一早,馬句就隨隊接管了國民黨第八區區公所。“我按照舊區公所人員的名單一一點名,讓他們一一列隊站好,然後介紹高雲超區長,請高區長對他們訓話,叫他們把全部印章、文件、檔案、資金、賬單、房屋和一切設施統統交出來。宣佈他們立即全部停止工作,聽候審查,分別錄用。”

人民政府掛牌時,馬句還特地放了一掛鞭炮,兩百多市民都圍上前來,拍手慶祝。

2月18日,市公安局在前門內的16號大院正式辦公,門衛由舊警換成了公安大隊戰士。這半個多月來,市公安局共接管國民黨警察機關單位32個,特務機構37個,三青團機關單位19個,可謂初戰告捷。

譚政文帶來的這“一百單八將”後來成了北京市公安局的創業元老。初創的北平公安局,正副處長、公安大隊大隊長均由地旅級幹部擔任,處以下科長和分局則多配備了縣團級幹部。如此高配,足見這不是一次簡單的接管。

為了迅速摸清北平治安情況,譚政文還大膽啟用了一部分舊警察,對於原來的國民黨舊警官員,他也能根據特長安排崗位。

1949年2月12日,北平舉行各界慶祝解放大會,天安門廣場聚集了20萬軍民。時任北平市軍管會主任、市長葉劍英在大會講話中說,“北平人民不僅僅是第一次獲得真正的自由和民主,而且北平的和平解放,也為中國人民解放事業創造了新的榜樣。”

值得一提的是,接管過程中,幹部們雖然每天都要加班加點,但他們睡的是地鋪,吃的是窩頭、小米飯、滷鹹菜,身上穿的是粗布軍裝,腳上蹬的是解放區婦女做的“支前”軍鞋,過著當時北平最低水平的生活。

據檔案記載,接管工作從1月31日進城開始到4月底基本完成,共接管舊政府人員5121人,接收了國民黨在北平城內設立的各地流亡政府和流亡辦事處,接管財經類單位799個,人員八萬餘人。接管文化類單位61個,員工2.3萬餘人。

1990年,編撰《彭真文選》時,彭真對馬句講了北平和平解放和接管的三條經驗。他說:“一是強大的軍事攻勢和政治攻勢,這是前提;二是根據地和地下黨協同作戰的結果;三是由於黨中央、平津前線總前委和華北局制定了正確的方針、政策,北平市委、北平市軍管會、北平市政府全力加以貫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