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儲年內第三次降息,中國跟不跟?對全球資產影響幾何?

10月31日凌晨兩點,美聯儲降息25個基點,下調聯邦基金利率區間至1.5%-1.75%,符合預期。此次為美聯儲年內第三次降息,距離上次降息才過了一個半月。

美聯儲在政策聲明中刪除了政策制定者將“採取適當行動”以維持經濟擴張的承諾。這被市場解讀為年內美聯儲可能不會再降息。而在美聯儲降息之後,美股尾盤大幅拉昇,標普創下歷史新高。

今天,在美聯儲發佈利率決議之後,巴西、巴林、沙特、科威特和阿聯酋紛紛下調利率。事實上,美聯儲的貨幣政策操作對全球央行至關重要。2015-2018的加息週期中,美聯儲的加息使得一部分新興市場國家貨幣面臨巨大的貶值壓力,土耳其里拉、阿根廷比索暴跌。在今年轉向寬鬆後,多家央行跟隨美聯儲降息,全球出現“降息潮”。

美聯儲年內第三次降息,中國跟不跟?對全球資產影響幾何?

連續降息,“變相寬鬆”仍持續進行

在利率決議聲明中,美聯儲稱,9月以來,美國就業市場仍保持強勁,經濟也在適度增長,居民消費增長強勁,但投資和出口仍然疲弱。通脹水平仍在低位且未達到目標。不確定性猶在。將繼續監測可能對經濟前景產生影響的信息,來評估利率調整的適當路徑。

此聲明中刪除了自6月以來的一貫措辭“採取適當行動維持經濟擴張”。

本次會議結束後,今年美聯儲的議息會議僅剩12月的一次。有市場人士分析,下次美聯儲大概率會按兵不動了。華爾街普遍預計,在密集降息三次後,美聯儲“週期中的調整”暫告一段落。

在利率決議公佈後的新聞發佈會上,鮑威爾說,繼續保持經濟將適度增長的看法,如果美聯儲對經濟前景發生實質性重估,那麼其將作出相應反應。未來貨幣政策仍不存在預設路徑。

鮑威爾還暗示當前沒有考慮加息問題,他說,未來需要到通脹真正大幅且持續上升的時候,美聯儲才會考慮加息。

對於9月中旬應對美元荒採取的“放水”,鮑威爾表示,這僅僅是用來支持貨幣政策有效執行的“技術性舉措”,對於儲備規模的合適水平,還將繼續探索。這些舉措不代表貨幣政策的轉向。

美聯儲年內第三次降息,中國跟不跟?對全球資產影響幾何?

在另一項聲明中,美聯儲一致通過決議,將用於控制聯邦基金利率的超額準備金利率調降至1.55%,將基礎信貸利率調降至2.25%。同時,負責執行美聯儲公開市場操作的紐約聯儲將繼續進行購債和回購操作,購債至少持續至明年二季度,回購將至少持續到明年1月。

日前,紐約聯儲官宣“回購升級”,增大回購金額,將隔夜回購操作規模從750億美元提高到至少1200億美元,加大對市場的“放水力度”。此舉意味著美聯儲繼續大規模“擴表“。

五國跟隨降息,中國將如何反應?

在美聯儲宣佈降息之後,有五個國家央行立馬做出反應。巴西央行降息50個基點至5%,為年內第三次降息。沙特央行將回購利率自250個基點下調至225個基點;將逆回購利率自200個基點下調至175個基點。巴林央行將隔夜存款利率從2.25%下調至2%,巴林央行將一個月存款利率從2.85%下調至2.6%。此外,科威特和阿聯酋央行也有降息動作。

市場分析師認為,當前國內貨幣政策“以我為主”特徵凸顯,美聯儲利率政策影響弱化。即使美聯儲降息,國內也大概率不會跟進。

美聯儲年內第三次降息,中國跟不跟?對全球資產影響幾何?

此前,10月21日,中國央行公佈10月LPR報價——1年期(4.2%)和5年期以上(4.85%)報價均持平於9月。業內機構認為,LPR不再下調,顯示官方政策立場趨於中立。不排除貨幣政策開始更多受到近期CPI上升較快制約。

對於中國是否有必要跟進降息的問題,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9月份曾指出,目前中國經濟在合理區間,物價方面也在比較溫和的區間,中國貨幣政策應當保持定力,堅持穩健的取向,要穩當前,加強逆週期調節,保持M2、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和名義GDP增速大體匹配,堅決不搞大水漫灌,同時注意保持槓桿率穩定,使得整個社會債務在一個可持續水平。

市場人士表示,考慮到全球經濟可能面臨較長時期的下行壓力,國內貨幣政策不急於採取更大規模的放鬆,以維持常規工具的長期效力。“在國內經濟增速達標前提下,經濟發展質量的優先級高於增速,四季度可能是貨幣政策重要的觀察窗口”。

對資產配置影響幾何?

每次美聯儲調整利率,都會有一波跟進者迅速反應,尤其是一些新興經濟體。今年以來,全球已經有30多個經濟體降息,這個降息名單有望進一步拉長。

美聯儲年內第三次降息,中國跟不跟?對全球資產影響幾何?

那麼全球降息潮對全球資金流動和資產配置會有何潛在影響?

業內機構指出,美聯儲降息最直接的影響是利率和匯率,進而擴散到股、債、商品等大類資產。降息從理論上來說雖然降低了無風險收益,但在一定程度上推升了利率溢價和通脹水平,並且從長期的角度來說寬鬆的貨幣政策也在刺激經濟增長,所以降息對於避險資產和風險資產都是利好。但風險資產表現需要經濟基本面預期的配合,其最佳表現期在降息前、降息中的後半段和降息後。

中國資產輪動獨特的流動性驅動+政策驅動,以及房地產擠出效應減弱邏輯下,A股仍然有階段性機會,可關注高股息率、高負債率品種、弱復甦的可選消費板塊。中國債券的收益率相對於美國等發達國家的債券有一定吸引。

業內機構指出,中美利差和匯率與外資流入存在一定正相關性,中美利差走闊、人民幣升值往往伴隨著外資流入加速。中國債市開放的制度紅利將與全球流動性“再寬鬆”形成共振,外資增配人民幣債券的斜率有望進一步提升。美債收益率下行可能帶動中美利差走闊,國內貨幣政策的靈活性和權宜度大幅上升,貨幣政策易松難緊;隨著國內債市對外開放加快,境外機構從收益率對比角度可能進一步增加國內債券配置,對國內債市形成利好。

美聯儲年內第三次降息,中國跟不跟?對全球資產影響幾何?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亞太部副主任奧斯特里日前表示,美國等主要發達經濟體央行近期採取降息等寬鬆貨幣政策,會給中國在內的亞洲經濟體帶來積極溢出效應。美聯儲降息可能驅動國際資本繼續流向亞太地區;全球金融市場高度關聯,主要發達經濟體央行進一步放鬆貨幣政策為亞洲經濟體央行放鬆貨幣政策、支持本國經濟增長提供了政策空間。

如果您覺得文章對您有幫助,或者想了解更多海外投資資訊歡迎關注GAMC全球資產管理俱樂部(GMACCHINA),或者添加客服微信(GAMCkf),祝您生活愉快

來源:中國基金報、中國證券報、券商中國、21世紀經濟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