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一大將,只打得了雜牌軍,打不了正規軍

三國時期,曹操麾下有一大將,只打得了菜鳥,卻打不了高手。

——此人便是夏侯淵。

那麼他的真實作戰水平究竟如何?

1.

屢立戰功,軍事能力卻不被認可。

三國一大將,只打得了雜牌軍,打不了正規軍

夏侯淵


衡量武將能力的高低,最直接有力的證據便是戰績。

根據《三國志-夏侯淵傳》不難看出,夏侯淵確實是一位戰功顯赫的大將,其在涼州境內,所向無敵,以秋風掃落葉之勢,平定了西涼各少數民族民族部落,併為曹操爭取到了非常多的來自於涼州的人力物力的資助。

馬超在涼州有相當高的威望是因為他在這個地方經營時間很長;

而夏侯淵則完完全全依靠武力,短時間內就將涼州各部落打服。曹操也因此稱讚夏侯淵是“虎步關右”。

軍中將士則因為夏侯淵擅長奔襲作戰而流傳出“典軍校尉夏侯淵,三日五百,六日一千”的諺語。

三國一大將,只打得了雜牌軍,打不了正規軍

夏侯淵


但之後夏侯淵於漢中戰敗被殺,軍中又稱夏侯淵為“白地將軍”。

“白地”即沒有種任何東西的土地,借喻夏侯淵腦子是空的,即是一位有勇無謀,難堪大用的武將。曹操也在事後說夏侯淵不擅長用兵。

可實際上,夏侯淵用兵雖然以速度聞名,擅長千里奔襲作戰,但他在平定涼州的過程中,也是用過諸如“聲東擊西”的計略,來達到以少勝多的戰果的。

然而即使這樣,夏侯淵的用兵能力還是沒能得到軍中將士以及曹操本人的肯定,這是讓人匪夷所思的。

2.

靠打雜牌軍,建立的戰功。

三國一大將,只打得了雜牌軍,打不了正規軍

夏侯淵


我們將夏侯淵的戰績細細捋一遍,可以發現,夏侯淵從來都沒有打敗過正兒八經的部隊。

作為曹操的宗親,夏侯淵與夏侯惇、曹仁等都是在曹操起兵的時候就跟隨曹操了。

但是在曹操與呂布、袁術、張繡、劉備等諸侯爭雄的過程中,根本就看不到夏侯淵的身影,甚至在官渡和袁紹之間的生死存亡之戰,都未曾見到過夏侯淵有什麼出色的表現。

當然了,有人說他是在後方督運糧草,所以沒有大放異彩。

但是我們看夏侯淵的官職履歷,從別部司馬、騎都尉到陳留、潁川太守,一來是曹操麾下別統一軍的重要軍事將領;二來身處戰爭前線。

理論上來講,夏侯淵有著足夠的條件建立戰功,但是在魏國史料備詳的情況下,可以看到,夏侯淵在曹操每一場至關重要的大戰中,寸功未立!

按《三國志·曹操傳》記載:

令曰:‘吾起義兵誅暴亂,於今十九年,所徵必克,豈吾功哉?乃賢士大夫之力也。天下雖未悉定,吾當要與賢士大夫共定之;而專饗其勞,吾何以安焉!其促定功行封。’於是大封功臣二十餘人,皆為列侯,其餘各以次受封,及復死事之孤,輕重各有差。

建安十二年(207),曹操在原有基礎上,又加封了很多有功之臣,五子良將以及李典、曹純、閻柔、田疇等二十多人都獲封侯爵。

而被加封的二十多人裡卻沒有夏侯淵,尤其夏侯淵還是曹操的關係戶,愣是連個虛封的關內侯都沒混到,可見當時的夏侯淵有多麼磕磣。

直到建安十七年(212),夏侯淵才因為戰功獲封博昌亭侯。但是夏侯淵的戰功,打的都是一些諸如黃巾餘黨、各地山賊等不入流的雜牌軍。

3.

在真正強敵面前,從無勝績。

三國一大將,只打得了雜牌軍,打不了正規軍

按《三國志·曹操傳》記載:

張魯據漢中,三月,遣鍾繇討之。(曹)公使(夏侯)淵等出河東與繇會。是時關中諸將疑繇欲自襲,馬超遂與韓遂、楊秋、李堪、成宜等叛。遣曹仁討之。超等屯潼關。

建安十六年(211),曹操不顧高柔的建議,派遣夏侯淵會合鍾繇,征討漢中張魯。

馬超以為曹操攻打張魯是一個藉口,實際想襲擊關中軍閥,於是勸說以韓遂為首的關中諸侯反攻曹操,曹操擔心夏侯淵、鍾繇抵敵不住,便又派來號稱“天人”的曹仁前來支援。

然而夏侯淵在有鍾繇、曹仁的配合下,還是被馬超、韓遂打的潰敗而走,接連丟掉長安以及長安東面號稱“天下雄關”的潼關。夏侯淵的軍事能力,可見一斑。

當然這一仗還真是難為夏侯淵了,畢竟馬超聯合“關中十將”集結和10萬軍隊,夏侯淵跟馬超硬碰硬那肯定得吃虧。

三國一大將,只打得了雜牌軍,打不了正規軍

馬超

而後曹操親自出馬,搶佔有利地形,然後施以離間計,才將馬超等西涼諸侯擊潰。

韓遂、馬超退走後,曹操留夏侯淵駐守長安,並將徐晃、張郃、朱靈等將配給夏侯淵,這時候的夏侯淵發揮自己的速度特長,開始席捲涼州。

當初參與聯盟反攻曹操的梁興、楊秋以及盟主韓遂都被夏侯淵擊敗。

雖然夏侯淵的戰功都是實打實的,但是以韓遂的西涼軍閥,其主力部隊大多已在潼關之戰被消滅。

所以,清剿西涼軍閥殘黨,其實也沒有什麼可太值得驕傲的,尤其再次面對真正會打仗的,夏侯淵還是沒能佔到便宜。

三國一大將,只打得了雜牌軍,打不了正規軍

夏侯淵

按《山陽公載記》:

曹公軍在蒲阪,欲西渡,(馬)超謂韓遂曰:‘宜於渭北拒之,不過二十日,河東谷盡,彼必走矣。’遂曰:‘可聽令渡,蹙於河中,顧不快耶!’超計不得施。曹公聞之曰:‘馬兒不死,吾無葬地也’

馬超是西涼諸侯中一個耀眼的存在,他的軍事智慧在之前反攻曹操時就有所體現。

當時易守難攻的潼關被以韓遂為首的聯盟軍所佔領,曹操為避免強攻潼關會有太大的損傷,以徐晃為前鋒,從潼關北渡黃河,再渡渭水,試圖繞道潼關後面夾擊聯軍。

這一想法被馬超看穿,馬超於是建議盟主韓遂,在渭水北岸扎一下一支軍馬,將曹軍擋在渭北,曹操的計策無法實施,就還得強攻潼關。只是可惜這個建議被韓遂所否決。

雖然同樣是敗軍之將,馬超與韓遂等人的區別還是非常大的,所以夏侯淵在攻打韓遂等時非常順利,但是在遇上馬超時卻還是難以取勝。

根據《三國志·夏侯淵傳》記載:

馬超圍涼州刺史韋康於冀,(夏侯)淵救康,未到,康敗。去冀二百餘裡,超來逆戰,軍不利。汧氐反,淵引軍還。

兵敗後的馬超逃往上邽,不久後捲土重來,在張魯的幫助下聚攏了萬餘兵力,將冀城包圍。馬超攻城時間長達八個月,但是鎮守長安以速度聞名的夏侯淵卻遲遲不來。

等到夏侯淵的救兵快到時,馬超已經攻破冀城,並迅速組織兵力主動迎戰夏侯淵,結果夏侯淵迅速被擊敗。又恰逢汧氐楊千萬響應馬超,夏侯淵只好撤軍。

三國一大將,只打得了雜牌軍,打不了正規軍

夏侯淵

常看到有人說夏侯淵可以匹敵馬超,但實際上,夏侯淵根本就不是馬超的對手。尤其馬超第二次擊敗夏侯淵,用的是一支圍攻冀城長達八個月的疲憊之師。

一個馬超尚且對付不了,再配備上張飛、趙雲、黃忠這樣的當世猛將,夏侯淵就更招架不住了,所以在劉備傾全國之力來攻打漢中時,即便有張郃、徐晃、曹休等諸多名將輔佐,還是無法挽救夏侯淵的敗局。

4.

僅僅是將才,而不是帥才

作為一名武將,夏侯淵的優秀在於對陣少數民族以及強盜山賊這些雜牌軍時,往往能夠速戰速決,從不拖泥帶水;

但是在正規軍面前,他從來都沒有發揮的餘地,而他輕急的個性也使得他命隕疆場。

三國一大將,只打得了雜牌軍,打不了正規軍

曹操

曹操常常告誡夏侯淵:“為將當有怯弱時,不可但恃勇也。將當以勇為本,行之以智計,但知任勇,一匹夫敵耳。”

可見曹操對於夏侯淵的認識,僅僅侷限於將才,而不是帥才。夏侯淵戰死後,曹操說夏侯淵“本非能用兵也”,大概也是對自己用夏侯淵鎮守漢中的決定非常懊悔。

劉備的謀士法正在勸劉備進攻漢中時,就曾說夏侯淵、張郃的才能是敵不過劉備麾下的武將的。可見對於夏侯淵的才能,無論是自己人還是敵人,都不看好他。

如何才能看更多三國精彩故事?

精選推薦:

01.黃忠VS夏侯淵 : 誰的戰功更大?

02.小說中他擊敗趙雲、戰平張飛(1000回合),正史中卻在姜維北伐時幫倒忙

03.三國一大將,前半場處處被虐,下半場竟成了“名將”?

04.打贏呂布,劉備需三將曹操需六將,此人一將不用就贏了呂布和馬超

05.三國志平話十大猛將排名:呂布幾乎墊底,第一竟然是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