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外出打工不易,但為什麼有的人回家蓋房子似乎很捨得,蓋了卻常年不住,到底為了什麼?

金山帕的薩視界


吃穿住行,人生大事,尤其是住房,是安身立命之所。無論是在城市,還是在農村,只要人在哪裡都需要房子,沒有自己買的房子也要去租一間。

農民到城市裡打工,漂泊在外打工也不容易。除了解決在城市裡的居住問題外,還要省吃儉用存一點錢,存起來的錢很多人最終的目的就是回家蓋房子。現在我們去農村看看,一棟棟豪華的房子拔地而起,平時卻很少看到年輕人,有的也只有少數一些老年人,有些房子甚至沒有人居住。蓋了房子為什麼不居住,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1、落葉歸根的想法,年紀大起來還是要回老家居住的,所以在老家還是要蓋房子的。

“落葉歸根”每個中國人都有的一種傳統思想,無論在他鄉漂泊多久、多遠,最後都會千方百計地回到家鄉,回到曾經夢中夢到千百回的家,那裡有自己兒時的記憶。

2、衣錦還鄉的想法作崇,通過蓋房子向鄉親們表明自己在外功成名就、春風得意。

外出打工最希望的是能夠事業有成,家庭幸福,身體健康。能夠有朝一日衣錦還鄉,回到自己的家鄉,在人前能力揚眉吐氣。最好的證明方法就是在老家蓋房子,這是用實實在在方法。

3、存款不多,只能在老家自己蓋房子。

現在城市裡的房價是一年比一年高,動則都是上百萬以上的房價。我現在居住的城市從1萬多到十萬左右的房價都有,大多數都在3萬左右。買一套幾十平方都要百萬以上。如果在老家自己蓋房子,根本就用不了這麼多,並且房子蓋得又舒適,當然最好的選擇就是在老家蓋房子了。



4、農村土地在確權中,擔心舊房子被集體收回,所以先把房子蓋好。

這幾年開始的農村房子進行大整頓,尤其是對土地確權工作,各個地方都在大力開展著。比如一些無人繼承的房屋;或者因為搬遷空出來的房屋;再有一些無人管理的房屋等等。有些人擔心他自己在外打工,老家的房子空著無人打理,導致房子被集體收回,所以有點錢就趕緊在農村把自己的老房子進行修正或重新建造。


遊子在外,無論多遠,思鄉或濃或淡都是存在的,在老家蓋房子,蓋的是一種對家鄉的牽掛,兒時的一種回憶。有房子在,就會有回去的一天。


三農的心聲


以前在城市上班的時候認識的女朋友,女朋友的一個表哥也是在和我們同一個城市工作,而且工作收入也不錯,後來也自己成立了一家小店鋪收入也還過的去。我女朋的表哥先是貸款在城裡買了房子,而後又在老家蓋起了新房子,新房子主要是給家裡老人住的,但是目前老人又得到城裡照顧他的兩個孫女,所以房子也空在哪裡,只是過年回家住下。

再來說說我叔叔,他在外面創業也買了好幾套房子,也可以說目前算是定居外省了,自己的孩子也是娶的外省的老婆。但是我叔叔在老家本地還是有一套房子在,雖然說沒有空著是租出去了,但是他隨時可以搬回來住,因為這裡有他的親朋好友,有一個家在這裡代表著以後可以隨時回來看望我們。

其實很多農民工外出打工賺錢也都是為了在家能蓋個像樣子的房子,畢竟不管在外面再怎麼好,到最後都會回到農村,農村人都有“落葉歸根”的想法。只有給自己在家鄉蓋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這樣心裡才踏實,怎麼說以後老了也有一個屬於自己養老的地方。

以上是個人所答,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村裡的男青年


現在的生意越來越難做,附近又沒有比較合適的工作,只好外出打工,每月3000多塊要省吃儉用可能存上2000塊,大城市的物價貴,房價又貴買房顯然不現實。相反現在農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生活環境比以前改善狠多,物價又比城市便宜不少,在外邊省吃儉用省下的錢,拿到農村蓋棟別墅也是不錯的選擇,人是感情動物在哪裡生活久了,就有感情,我愛農村……


傾聽心跳的旋律992


農村外出打工不易,卻在蓋房子上這麼捨得。主要原因是下面3個原因:

1:蓋房子娶媳婦。雖然農村也有在外買房子娶媳婦的,但在村裡蓋房子娶媳婦的還是佔多數。有房子才有希望娶到媳婦,不然希望真的很渺茫,蓋房子不但要捨得,而且必須捨得。俺當初那麼努力就是想蓋上新房、娶到媳婦。不過房子設計建造好兩年了,到現在俺還是孑然一身,現在俺的房子準備讓弟弟弟媳他們住了。

2:蓋房子是想有個住所有個窩。其實現在農村人雖然一年都待不了幾天家裡,但這並非俺們自願的,沒有誰願意漂泊在外居無定所,買房子又買不起,只有蓋了,房子蓋好了就有個窩了。這也是很多外出打工的人經常思念老家的原因。如果可以有選擇的話,絕大多數人還是願意待在農村老家的,遠在他鄉拼搏還不是生活所迫嗎!所以房子必須要蓋好有個依靠寄託。

3:蓋房子是為了互相攀比。別人都蓋了新房子,如果你沒蓋的話,別人真的會小看你,樹活一張皮,人活一口氣。人活著不就是想讓別人看得起自己嗎?你蓋了新房子,我也蓋;你蓋的漂亮,我比你蓋的更漂亮。所以農村現在的房子蓋的像別墅一樣並不稀奇。這也是農村人捨得蓋房子的第三個原因。







鄉間隱士


您好,我是一個農業職業經理人,來自廣東河源市和平縣,作為一個農村人的我,對於你提的問題現象深有體會,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

  1. 在我們中國農民的傳統觀念裡面,房屋是作為一個男人一生事業成就的象徵。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面,衡量一個男人在村裡成功的標準有三個:一有沒有兒子,兒子代表著家族香火的延續;二有沒有建新房,房屋就是家的行政,建新房是能力的體現,房子建得越大,越漂亮,說明他的能力越大;三是給兒子娶媳婦,以前娶媳婦基本上不是兒子本人的事情,而是作為父母親能力的大事,這個也基本上跟前面的房子關聯。所以不管我們在不在家裡住,但是家裡還是會考慮蓋房子。

  2. 有房子就有家。家裡雖然蓋了房子,但是為了生活,大多數人還是不得不外出打工,但家裡還是有老人和小孩需要居住,哪怕老人和小孩也出去了,過年的時候一家人也是會回家過年。

  3. 年輕的時候,可以在外面打工,但終究有一天自己是需要回到家鄉的,現在趁著年輕的時候可以賺到錢,在家裡把房子建設後,等那一天打工沒有人要了,或者不需要再在外面漂泊了,也就可以回到村裡安享晚年。

  4.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在外面城市已經買房,但也回村裡建了房子。這個現象在農村也是特別普遍,一方面有可能父母不願意到城市去居住,所以要建造一個條件比較好的房子給父母居住,自己的家人過年過節回到老家可以有一個比較舒適的居住房子;另一方面也在考慮自己年紀大了,葉落歸根可以回到老家去養老。還有一方面就是為了面子,農村人不管你在外面多風光,但在老家如果房子不好,也會讓人家笑話你。

最後我想說的是,在農村建房子,一定要有前瞻性、實用性和美觀性,如果不是常住的房子,一樓可以設會客廳、餐廳、茶室等功能性用房,二樓以上的就不要客廳了可以做成客房,書房等,並每個放假配洗手間,更加適合城市的居住習慣,另外如果有條件的村可以搞鄉村旅遊,未來也可以發展成為民宿。這樣一來鄉村資產就可以盤活,不會造成資源的浪費。



光頭新農人


首先在外打工不易只是在外面,家裡的人有不知道。哪怕你在外邊睡大街都可以。只要回家口袋裡有錢就行。有錢沒錢在什麼地方表現出來的,不就是房子車子嗎?農村的攀比風氣本身都很嚴重,別人蓋平房你家就要蓋樓房,你家蓋的樓房別人還想蓋三層。那怕你在外面租著一兩百的房子,家裡一定要蓋一個一二十萬的房子。

還有就是自己結婚不需要房子嗎?沒有房子誰會和你結婚。房子的好壞直接關係到你終身的事,中國現在國情就是如此男多女少,你房子差被人都看不上你。你是不是哪怕銀行貸款也要蓋房子。

就算是你結過婚了,房子一樣很重要。你出去打工不可能在外面一輩子,總要有回家的時候吧。不可能去睡大街吧!別人蓋個兩層樓房,難道你要蓋瓦房嗎?村裡人會怎麼說。

蓋了房子常年不住,那不是不想住,而是不能住,農村發展太慢了。在農村沒有掙錢的機會,你只有出去去發達的地方去賺錢。所以蓋了房子不是不住。

你在外打工總有一天你幹不動了,回到老家有地方住。既然要蓋幹嘛不蓋到好一點那!





雜亂風


農村外出打工不易,但為什麼有的人回家蓋房子似乎很捨得,蓋了卻常年不住,到底為了什麼?

指尖觀點:很多人抱著一輩子就蓋這麼一次房,不得為未來多打算一點。況且落葉歸根,很多農村人在外混的再好,到老還是要回來的,有房子才有家,有家才有歸宿。當然,心想大家都這麼蓋,你蓋小了不覺得寒酸嗎?


中國人普遍都有買房、建房情節,無論怎麼樣都要擁有自己的住房。相信無論是農村的你,還是城市的你,都有這樣的感觸,在自己的經濟條件稍微好一點的時候,就開始考慮建房、買房。作為農村人,確實不容易,打工賺錢的門路相對單一,大多數乾的也都是賣體力、賣時間的工作,平時省吃儉用,但是遇到要蓋自己的新房子了,都是願意拿出全部家當過來,既是用心做好自己的家,又是對未來生活的信心,哪怕現在困難一些,但是建房子的錢總是可以賺回來的。


我們當地交通相對發達,經濟條件不算好也不算好,在十年前的時候,所在的鄉鎮各個村,都開始新建住宅。有很多家庭都是在那個時候建的房,但凡新建的住房,絕大多數都是2~3層小樓,有些條件較好的,設計的樣式也更加新穎,當然造價也更高。這裡面既有過好日子的決心,又有隨大流的心態。就拿我們家為例,那個時候條件並不是太好,至少建房的資金是不夠的,靠著東拼西借將房子架了起來,至於後續的裝修,只能是帶著裝,並沒有一次性全部裝完,因為真的是沒錢。

像我們家這樣,借錢建房沒錢裝修的,村裡有很多。有些甚至過去十多年了,都依然沒有裝修。那麼,為什麼資金不夠還非得建那麼大、花那麼多錢呢?因為,大家都知道,這個住房就是未來自己養老的房子,也是子女以後回來居住的房子,不能光考慮眼下是否夠住,還要看未來的需求是什麼。有些家裡有孩子即將到達婚嫁年紀的,都會提前將家裡的房子裝修一番,目的就是:不能讓孩子的對象及其父母過來的時候,覺得自家太過寒酸,而鬧黃了這樁婚事。

村裡的大表哥,現在正在做的就是裝修,平時在外跑些拉客送客的生意,家裡有一雙兒女,都到了即將婚嫁的年齡,這段時間正忙著將家裡的房子重修修繕一番。至少,我在其他問答當中提到的,村裡開玩具廠比較成功的老闆,前段時間剛剛花了幾百萬建了廠房,最近忙著將家裡的房子整體全部重新裝修,要知道他們的房子本身在村裡算比較新穎的,格局和裝修都算不錯的。

同時,很多人都有落葉歸根的想法,即使現在建房不怎麼住,因為好多都外出打工了,但是等老了肯定會回來的。最近,很多地方都在進行農村宅基地確權登記,宅基地審批不是那麼容易,很多好不容易審批下來的宅基地,對於住房的態度也是很謹慎,都希望可以將房子建的足夠好。家裡旁邊有戶,所有的子女都在崑山,在外也都買了房,家裡只有一位老太太在家,但是家裡的房子依然建設的比較好。這是有錢的做法,沒錢的打工族,也都會選擇在家建房,想想好不容易在外打工一輩子,到老了總得有個安生的場所,既然城市房子買不起,就索性會農村建棟自己滿意的住房。

綜上所述,不要看我們這些打工族,在外風吹日曬辛苦的很,但是對於家庭的要求,大家都是一樣的,能有個寬敞舒適的環境。有時候為了以後養老、為了子女回來住的舒心、為了不比別人差,我們寧願拿出全部家當,用來修建屬於自己的房子、自己的家。對此,你怎麼看?歡迎留言討論。


指尖三農


現在在農村你會發現這樣一個現象:好多人背井離鄉外出打工掙錢,回家之後都會在農村修建一座房子,並且建房子的時候很捨得花錢,但是房子建好之後,又很少有人住,到底為了什麼?


第一,房子不但代表的是“家”,更代表一份感情。現在農村種地收入太低,所以大部分人選擇去離家幾千公里的大城市去打工,常年漂泊在外,有的家裡父母還在,房子還有人住,有的父母雖然不在了,但房子還在,可以留作一份念想,同時那天在城市生活不下去了,還可以選擇回去。

第二,現實生活所迫,建房子不住,更多的是一份無奈。“他鄉容納不了靈魂,故鄉安置不下肉身”,為了生活,只能選擇去漂泊,選擇背井離鄉,不是建了房子不想住,不願意住,而是生活所迫,建個房子在家鄉,更是思鄉情節的一種寄託。



“有工作的地方沒有家,有家的地方沒有工作”,在家鄉建個房子,不管有沒有人住,但至少有一個“家”,有一份感情寄託。


小瑜生活


俗話說的好,金窩銀窩不如自家的狗窩好,捨不得是自己的根,從小生活到大的地方,感情最為深厚的,在家有親人、有父母、有孩子,這裡的一草一木最為熟悉,自然而然就捨不得了。但是,人活著還是得奮鬥,得養家餬口,得讓家人過的上好日子,不得不進城務工了,也只是逢年過節的回來一下住幾天。


從農村出來的人,都是早些年窮怕了的,有句是這樣說的:窮則思變,變則通,通則達。上有老下有下,與其在老農家臉朝黃土背朝天的窮下去,還不如出去闖蕩一下,一年之中常年在陌生的城市漂泊著賺錢養家。如果能夠在自己的老家農村賺到錢,我相信還是有大部分的人願意在家裡生活的。在家一家人生活在一起,上可以在家對父母盡孝,讓其安享晚年,同時也不至於以後留下子欲養而親不在的遺憾;下又可以陪伴孩子成長,讓他們感受到父母的愛,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的陪伴尤為的重要。現在的爺爺奶奶們都很疼愛自己的孫子,有的什麼事情都由著孩子,孩子大了之後也管不住他們了,尤其現在互聯網的時代,智能機越來越普及了,現在很多的小孩子沉迷於手機上去了。一個家庭的未來都在孩子的身上,所以賺錢重要,但是孩子的教育問題也一樣的非常重要。

總之,不管是留在農村老家,還是出去掙錢都是為的是讓家裡生活的更好,能夠給予孩子一個更好的生活環境,不想讓自己的孩子跟自己過一樣的生活,重蹈自己的老路。九層之臺,起於壘土,為自己的下一代提供一個比他們更高的平臺。


九零小農


農村人外出打工的確不易,俗話說,“在家千日好,出門一日難”,有的把妻兒老小撇在家;有的為多掙錢加班加點,卻不捨得多花一分錢;有的在距家不太遠的縣城打工,早出晚回,自帶午餐;有的烈日當空,汗流浹背,渴了喝幾口自來水。也難怪,“錢難掙,食難吃”啊!

要說為什麼回家蓋房很捨得,這要從三方面說起:


一是蓋房子是每個農村人的心結。自古來,農民日出落而息,日出而作,面朝黃土背朝天,他們千辛萬苦到底是為了什麼?人生有許多大事,在農村,最大莫過於蓋房娶妻兩建事。在大集體時代,物質匱乏,經濟條件差,奮鬥一生連三間磚瓦房也蓋不起,要知道,居住是人的第一需求。所以,為了能在村裡蓋上一套像樣的房子,再苦再累,竭盡全力也在所不辭。


二是蓋房子是成功人生的體現。過去,農民嚮往的是“老婆孩子熱炕頭”,現代年輕農民見多識廣,打工足跡遍天下,幹事創業誰還沒個爭勝心!春節從四方八方匯聚在一起,你的成績怎樣表現?車子,房子。所以,農村人在外打工掙了錢,回家第一件要辦的事,就是蓋房子。

三是蓋房子是為了追求美好生活。現在農村蓋房都是按套房設計,裝修,家俬,家電不比城裡差,掙錢為了什麼?追求美好生活!有些雖然在外打工常年不住,但逢年過節回家要住,父母在家要住,將來不再打工了,回到老家還要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