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文學界的“三駕馬車”,影響無數讀者,如今只剩一人把守陣地

陝西文學界有三座“高山”,代表了目前陝西文學的最高境界,寫作風格也都是各有千秋。

他們就是被稱為“陝西三大家”的三位大文豪——路遙、陳忠實、賈平凹。

陝西文學界的“三駕馬車”,影響無數讀者,如今只剩一人把守陣地

本人屬於80後的尾巴的那一批人,接近90後,在我上初中的時候,學校發的課外讀本里就有過《平凡的世界》和《白鹿原》的節選片段,因此對於這兩本書我瞭解的是比較早的,但是說來慚愧,真正拜讀卻是很多年後的事情了。

三位都是獲得過我國文學界最高獎章“茅盾文學獎”的作家(《平凡的世界》、《白鹿原》、《秦腔》),本人作為一個淺顯的文學愛好者,也有幸拜讀過三位老先生的獲獎作品,雖然寫作風格各有千秋,但卻都將個人風格發揮的淋漓盡致,甚至讓人看後彷彿陷入其中,久久不能自拔......

漫談陝西三大家和他們的代表作:

陝西文學界的“三駕馬車”,影響無數讀者,如今只剩一人把守陣地

路遙

(1949年12月3日—1992年11月17日),本名王衛國,出生於陝北榆林清澗縣,中國當代作家,代表作有長篇小說《平凡的世界》、《人生》等。 曾任中國作家協會陝西分會黨組成員、副主席。

對於路遙老師的人生經歷,我一個大學同學曾經跟我聊過很多,他也是陝北榆林清澗縣人,和路遙先生是“老鄉”,同時也是一名文學愛好者,上學時期我們經常一起交流。

路遙老師出身於窮苦人家,很小的時候就被過繼給了親戚代為收養,長大後教過書,也當過農民,後來考上大學開始從事文學創作,也從事過編輯工作——這些經歷都或多或少的在他的作品中有過體現。

1982年路遙老師發表了第一部享譽全國的中篇小數(不是他的第一部小說)《人生》;隨後於1991年完成百萬字長篇小說《平凡的世界》,據說在創作這部小說的時候作者時常陷入其中,甚至在某些時刻因為故事的內容而陷入痛苦之中,即使在作品完成後作者依然無法擺脫小說的羈絆。

陝西文學界的“三駕馬車”,影響無數讀者,如今只剩一人把守陣地

路遙很愛他的女兒,在那個缺吃少穿的年代,他會用一個月工資帶女兒去吃牛排(或許是為了彌補自己童年的缺失)。

路遙老師去世的早,是因為肝硬化導致的,這可能和路遙老師愛抽菸有關係,在上世紀80年代的時候他非常迷戀“紅塔山”。

或許是天妒英才,或許是路遙老師自己對於吸菸的不節制,總之1992年是陝西文壇一個黑暗的時期,一顆文壇巨星就這樣隕落了......

當代關中愛情故事——《平凡的世界》

陝西文學界的“三駕馬車”,影響無數讀者,如今只剩一人把守陣地

回頭翻看一下路遙老師的履歷,雖然短暫但如同一顆流星一般劃過天空,在他的作品中,離不開的就是人性和命運:因為人性,命運總是和我們開玩笑;但卻又因為命運,讓善良的人能夠走在一起。

在《平凡的世界》中,隨著故事的進展,很多事件的發生看似自然而然卻又充滿著各種意外性,但似乎生活中我們經歷的也是這樣的“不完美”:

老實善良的孫少安拒絕了田潤葉後遇到了溫柔賢惠的秀蓮,在秀蓮的支持鼓勵下通過開磚廠賺到了第一桶金,卻又因遇人不淑將村子裡人投資的錢全部打了水漂,又是秀蓮一直在背後默默的支持和鼓勵著孫少安,在孫少安還清了欠債日子又恢復了紅火之後,秀蓮卻積勞成疾離開了人世。

陝西文學界的“三駕馬車”,影響無數讀者,如今只剩一人把守陣地

被拒絕的潤葉開始也是情路忐忑,在父母的強硬安排下嫁給了並不愛的“高幹子弟”李向前,結婚的前幾年一直都拒絕同房,而李向前卻對田潤葉一往情深,往往只能通過砸東西或者喝酒來排憂解難,但正是因為喝酒讓他在開車的途中遭遇了車禍,成了雙腿殘廢的殘疾人,然而就在他感到人生無望的時候田潤葉卻真誠的回到了他的身邊。

田潤葉的弟弟田潤生是一個文弱書生,雖然出生在小康家庭但從未想過利用家庭的優勢去做些什麼。

一直和姐夫跑車,直到遇到喪偶並且帶著孩子的郝紅梅,最終一向逆來順受的潤生選擇了一次勇敢,遵從內心選擇和郝紅梅在一起。

這對姐弟的父親村支書田福堂雖然機關算盡到頭來卻竹籃打水一場空,原本的安排完全不是這個樣子的,可見命運並不會額外眷顧大戶人家,或者說他們還達不到被命運眷顧的條件。

陝西文學界的“三駕馬車”,影響無數讀者,如今只剩一人把守陣地

《平凡的世界》故事裡的情侶們似乎都沒有好的結局,金波辭掉了工作去西藏找那個曾經魂牽夢繞的姑娘,到了西藏卻發現一切都變了,他甚至連自己腳下的土地都不敢相信那是他曾經當兵的地方,只能在眾人異樣的目光中哭泣的一遍遍的唱著“在那遙遠的地方”(看到這裡的時候我真的動容了)。

陝西文學界的“三駕馬車”,影響無數讀者,如今只剩一人把守陣地

而主角孫少平就更是刻骨銘心了,高中時暗戀的對象被班長挖了牆角(嚴格意義上也算不上被挖,畢竟兩人沒有正式交往過),來到縣城後遇見了此生的摯愛田曉霞,兩人因為共同的興趣愛好和對生活積極向上的態度走到了一起。

也正因為田曉霞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讓她付出了生命的代價,直到最後田曉霞的父親見到孫少平並交給他田曉霞的日記,田曉霞的內心世界才豐富的展現在了我們的眼前(好在田曉霞的父親不像田福堂那麼專制,對於女兒和礦工談戀愛這件事情上他還是感謝孫少平的)。

《平凡的世界》可以說是一部關於陝北及關中在那個時代生活景象的最佳文字記錄了,作者的細膩之處不光體現在人物性格上,就連很多地名街景也有著深刻的刻畫(對於這部著作單純的以愛情為線索實在有些偏失,而我也只能以我微薄的理論常識對書中的這一個點進行解讀,在這裡還是建議大家閱讀原著,一定會受益匪淺的)。


接下來聊聊第二位人物吧:

陝西文學界的“三駕馬車”,影響無數讀者,如今只剩一人把守陣地

陳忠實

(1942年8月—2016年4月)中國當代著名作家,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白鹿原》是其成名著作,其他代表作有《鄉村》、《到老白楊樹背後去》、《初夏》、《陳忠實文集》,散文集《告別白鴿》等。

關中人物譜——《白鹿原》

陝西文學界的“三駕馬車”,影響無數讀者,如今只剩一人把守陣地

關於陳忠實老先生的作品,最近網上有很多人說除了其代表作《白鹿原》外再無拿得出手的作品,關於這一點我是十分不認同的。

要說寫作成就,陳老算是當代長篇小說創作成就最高的作家之一,僅一部《白鹿原》就足以名留青史。

陳老沒有接受過專業的寫作學習培訓,全憑自己對文學熱愛的一腔熱血,完成了這部作品(在創作白鹿原的時候,陳老幾乎將藍田縣檔案局當成自己的家,藍田縣就是小說中“滋水縣”的原型)。

陝西文學界的“三駕馬車”,影響無數讀者,如今只剩一人把守陣地

話說回來,我並不認為是陳老《白鹿原》後便無佳作(如果只是想割韭菜圈錢,相信單憑陳老的名氣絕不在話下,前一段時間曝光的某位雞湯作家不就是整天發表封面類似名字差不多的口水書來收割粉絲的嗎?但是相信陳老是無論如何不會這麼做的)。

拋開外部原因不談,能夠完成這樣一部50萬字的作品壓力一定是相當大的,而陳老的脾氣又是典型的老陝人性格“生冷蹭倔”,這種性格下陳老後期的作品雖然無法與《白鹿原》相提並論,但只要用心品讀,依然能夠從文字中體會到他那細膩的心思和優美的文筆所帶來的震撼。

要說老陝人的“生冷蹭倔”,陳老一定是三位作家中最具代表性的,何為“生冷蹭倔”?就是一旦發火既認死理,你想攔都攔不住,誰的臉色都不好使,甚至急起來直接上粗話罵人。

在這裡也為大家講一個關於陳老的小段子:

曾經有一位高官居高臨下的品論他,說陳主席啊,你《白鹿原》之後咋不寫啦?要體驗生活,學習講話精神......,結果官話還沒說完,陳忠實就回復了一句“你懂個錘子(錘子在陝西話裡是罵人話)”。

如此粗話,但卻讓人酣暢淋漓捧腹大笑,這才是老陝人的氣質——不看天不看地,遵從內心開心就好。

說道《白鹿原》也是近期被改編成影視劇比較多的作品之一,但是無論從電影還是電視劇上來看,對於原著的還原程度都略有缺失,這一點上還是建議大家以原著為主,畢竟這本小說在後期改版過很多次,個人認為還是第一版最值得看,具體原因就不多做解釋了。

陝西文學界的“三駕馬車”,影響無數讀者,如今只剩一人把守陣地

有人說陝西作家中,賈平凹是“溼”、陳忠實是“幹”、路遙是“半乾半溼”,這一點從作品中看的是最直接的:

在《白鹿原》中,很多類似於“屎尿屁”的不雅文字不斷出現,如開篇白嘉軒去找姐夫朱先生髮現白鹿的那一段,就是用“一泡屎”來擋住他的發現,而結局鹿子霖死在田間時,褲襠裡也是一堆“軟黃金”,雖然在很多讀者看來這些都是粗俗的行為,但回想一下那個時代的關中農村,誰又能說這不是普遍現象呢(別說那個時代了,90年代我回農村老家都經常見人隨地大小便)?

所以陳忠實的“幹”不是盲目的瞎寫,很多情節本就是源於生活無需高於生活,這才叫“忒色”(陝西話特色的意思),一種只屬於他自己的特色(至少我是學不來)。因此,說《白鹿原》之後再難出一部這樣的文字作品也是能夠想來的,畢竟世界上只有一個陳忠實,如同世界上只有一個馬爾克斯一樣。

《白鹿原》中的人物,性格和《平凡的世界》中一樣複雜而多變,但更加多了一絲陰沉和罪惡感,比如鹿子霖誘騙田小娥設計坑害白孝文,白孝文最後又假借詔安之名除掉黑娃,這些情節都讓人感慨老陝的厚黑學之博大精深。

陝西文學界的“三駕馬車”,影響無數讀者,如今只剩一人把守陣地

電影中“黑娃”和“田小娥”的扮演者段奕宏和張雨綺

書中的人物黑白分明卻又並非十全十美。比如主角白嘉軒,開篇就提到他這輩子最“自豪”的事情居然是取了七房媳婦,而“惡人”鹿子霖卻在村裡人緣出奇得好(當然他的好也為他後期帶來了無數“乾兒子”做了鋪墊);陰險的鹿子霖覺教育出了兩個正直的兒子,忠厚老實的白嘉軒也培育出了白孝文這樣的“敗家子”,可見家庭教育和素質教育是分不開的。

對於故事裡的情節,既有能夠追尋歷史的事件(馮將軍解救西安),也有作者虛構的故事,但看完之後卻讓人不由得讚歎作者的深厚功力,能把一場關中“農村人”生活中的舞臺劇寫的如此大氣磅礴。


最後一位人物:

陝西文學界的“三駕馬車”,影響無數讀者,如今只剩一人把守陣地

賈平凹

1952年出生於陝西丹鳳縣棣花鎮 ,1974年開始發表作品,1975年畢業於西北大學中文系。現為全國人大代表 、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中國作家協會散文委員會主任 、陝西省作家協會主席、西安市文聯主席、《延河》 《美文》雜誌主編。

目前來說,陝西三大家僅剩下賈平凹先生這個中流砥柱了,關於賈老師的作品,最著名的應該是那部被人們津津樂道的《廢都》了吧,因為小說中大量關於“性”的描寫讓這本書成了無法公開談論但又在茶餘飯後十分熱衷探討的一部作品。

陝西文學界的“三駕馬車”,影響無數讀者,如今只剩一人把守陣地

西倉——出現在廢都裡的地方

賈平凹獲得茅盾文學獎略晚於前兩位作者,但和上面的兩位相比,賈平凹算是“高產”作家了,目前能叫的上名字的作品就很多,此外賈老的“溼”派風格也是讓人耳目一新,雖然從中能夠看出來一些馬爾克斯的魔幻現實風格但卻又不同於那種拉美的純魔幻現實主義,很多往往還是融入了地方元素在裡面,讓人看得真真假假難以分辨。

今天不聊《廢都》,聊聊《秦腔》

陝西文學界的“三駕馬車”,影響無數讀者,如今只剩一人把守陣地

唯一沒被拍成電影電視的作品

論《秦腔》的知名度,可能可《廢都》比起來差了那麼一些,但是論這部作品的精彩程度和吸睛情況,卻不亞於前者。

首先作品的“主角”就不是一個正常人——一個腦子有些問題的傻子,也是前任村支書的兒子,為了心愛的白雪而夜不能寐,偷心上人的內衣選擇“揮刀自宮”。單憑主角這樣一個離奇有略有神經質的行為,就能看出來這本書和前兩部的區別了:

前兩部我們能從作品中看到我們的生活,而這部作品看到的卻是內心。

整部作品以“秦腔”作為線索,以土地作為主要描述,通過一件件光怪陸離卻又合情合理的事件,將一個陝南的邊陲小鎮的生活情境展現在了人們的面前——小說中的場景原型就是賈平凹的故鄉。

那個年代物資匱乏,精神文明更是無從抓起,只有秦腔這樣的雅俗共賞的表演會成為全鎮人的悠閒時光,因此對於唱秦腔任何一個地方都會是熱熱鬧鬧的景象,也因此引出了整部故事。

《秦腔》裡對於老一輩農村人的生活風情,也通過各種“魔幻現實主義”來進行了巧妙的描繪:

清風街的村民對風水非常講究,因此蓋房埋墓都請中星爹占卜測卦,找好穴位清風街東西兩街成蠍子形,夏天義的家就在蠍子尾上,佔了好風水,因此夏天義便有了輝煌的經歷。後來修路從後源經過,把清風街的風水破壞了。“風水重要的很,就是風水一壞,夏天義下臺了”。

清風街得人相信世上有鬼神,因此命運往往是通過隨機的“靈異事件”來決定:

中星的爹在家中“做法”希望以樹齡換取人命;引生犯病的時候,人們以為他是撞上屈明泉的鬼魂,便拿桃木條抽他以驅鬼;大嬸連續幾天頭疼,渾身不自在,三嬸便在水碗裡立了筷子驅鬼,而筷子居然直戳戳立在碗中。

很多荒誕的行為,在我們看來似乎是愚昧無知的表現,但在作品中卻顯得那麼正常,或許在那個年代這本就是件正常不過的事情了吧。

而整部書除了主要情節外,還有一個話題是繞不開的,就是引生對於白雪瘋狂的愛,這遠比孫少安和田潤葉更加的不靠譜。白雪的結婚對象是夏風,兩人原本也是“郎才女貌”的一對,而引生能做的卻只是通過各種單相思及“占卜”的方式來證明白雪其實是愛他的,這和很多情竇初開的少男少女又及其的相似!雖然後來白雪生孩子出了問題以及離婚,但這一切都和引生無關!

整部故事最精彩的就是賈平凹的敘事方式和情節,故事的結局反而已經不再重要了。


未來期待更多優秀的陝派作家

陝西文學界的“三駕馬車”,影響無數讀者,如今只剩一人把守陣地

這三位作家算是陝西文壇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了,我也僅憑我對他們部分作品微薄的理解力來進行一些自己的解讀,我出生在西安,對於家鄉的消息也會格外關注,看到三位作家作品中關於西安的描述時在結合自身經歷往往倍感親切。

回想一下90年代的陝西文壇,湧現出了眾多的現象級文豪及優質的作品,進入新世紀以來,眾多的優秀作品中似乎難見陝派作家的影子了,不過我相信這只是暫時的,不久的將來,還會有更多的優秀陝西作者和大家見面,我們拭目以待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