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堡之變對於女真有什麼影響?

土木堡之變是明朝由積極進攻轉為防禦的轉折點,土木堡之變的過程已經有很多人寫過我也就不多浪費大家的時間贅述了。今天只講土木堡之變對於女真和明朝後續的影響。

從洪武開始明朝對於女真多是拉攏招降,因為明朝建國初期對於北元仍然是忌憚的,元帝北遁沙漠但是實力仍然很強,洪武初期女真仍然在北元的統治之下,朱元璋在瓦解國內反對勢力以後就把目標投向了北方。兵法中說不戰而屈人之兵才是上策,對處於明朝東北方的女真人明朝採取一方面武力防備一方面拉攏的政策分化北元的實力。朱元璋分封遼王和寧王在遼河兩端以鎮遼東,又設立遼東指揮使司,對於投降的女真部落頭領封千戶萬戶。這樣的政策在初期效果還並不明顯但是隨著明朝對北元的屢戰屢勝,尤其是藍玉捕魚兒海大捷,女真人也感到明朝才是這片土地新的主人紛紛來投。

土木堡之變對於女真有什麼影響?

建文時期朱允炆繼續奉行朱元璋時期對於女真的政策,不過隨著朱棣靖難明朝無力顧及女真。永樂年間國力強盛,無論是五次北伐又或者鄭和下西洋都能看出當時明朝天朝上國的威嚴,周圍國家無不朝貢歸附,這樣的情況一直延續到土木堡之變以前。

明朝對於女真態度的轉變

一個國家由盛而衰就是內部逐漸的腐朽不再積極進取了,這點從對女真的態度上就能夠看得出來。朝鮮和大明立國的時間差不多,此時也開始衰落,王朝的進程竟然是如此的相似。

朝鮮和明朝對於女真都是拉攏的,為了爭奪女真人口和地盤甚至在洪武二十一年差點興兵相見,但是到了正統時期兩個國家卻又相似的對於女真人開始排斥了,朝鮮中宗的時候變成了開始驅逐境內的女真人,大明的英宗也是如此,正統元年禮部尚書言有幾個女真首領想要來京師朝貢,希望能夠招撫他們。英宗說:“帝王待夷狄,來者不拒這也,何必招撫”。何必招撫就能看出來統治者有些太過於自大了,雖然朱元璋朱棣也說自己是上國,但是還是會很好的執行政策,太長時間的太平已經讓統治者忘記了對外邦應該有的尊重。後來他的這種思想仍然沒能轉變過來才導致了自己沒有任何經驗就敢指揮幾十萬的大軍。

當然英宗繼位的時候只有八歲,由楊士奇、楊榮、楊浦三楊輔政,政治清明,穩定守成。蒙古瓦剌在此時逐漸強大了起來,因為以前都是自己打別人,壓著蒙古打都多少年了,明朝仍然沉迷在上國之中,沉迷在瓦剌每年貢馬當中,對於即將到來的危機並沒有清醒的認識。以前的皇帝御駕親征都是很正常的,所以英宗御駕親政也沒有受到什麼阻攔,結果因為自身不懂兵法又聽信宦官王振導致了土木堡之變。

土木堡之變對於女真有什麼影響?

土木堡之變對於女真的影響

正統以前明朝在女真心中是很有威嚴的,但是隨著自身實力逐漸加強,明朝實力減弱,女真逐漸的不再向以前那樣畏懼明朝了。南遷的女真人在蘇子河流於找到了適合居住的地方,他們在這裡耕種生活,利用中原的農具生產力大大的加強了,人口更是增長的很快,通過和明朝互市也是強大了自己的力量。在土木堡之變以前女真就有搶掠朝鮮和遼東的行為,之後英宗被俘大明危急,董山等女真首領趁機作亂。因為瓦剌的影響建州處於混亂,原先明朝的部落酋長為衛所長官有的死在了戰亂中有的失去了原先的實力,不能再為明朝起到安穩建州的作用,明朝從太祖時期對女真半個多世紀的經營幾乎毀於一旦。

在土木堡之變中有這麼一段,因為對於明朝的朝貢皇帝往往有很多賞賜,所以朝貢人數逐年增多,大明減少朝貢人數引發瓦剌不滿。這樣的情況對於女真也同樣出現了,土木堡之變以後英宗的弟弟代宗繼位,算是穩定了局勢。在代宗看來女真越來越不聽話但是朝貢的人數卻越來越多,於是在天順八年下了這樣一條命令,我簡單的說下意思:

永樂以來女真歸降明朝,當時歸附時間比較短來朝貢的人還比較少,現在卻是絡繹不絕數以千計,如果不限來者名額中國所費太多,每個衛規定只能來多少人。

土木堡之變對於女真有什麼影響?

這個情況其實和瓦剌是一樣的,當然女真沒有當時瓦剌的那個實力,當時的女真部落很多,沒有形成一個凝聚力很強的團體,代宗限制名額,有一些小的部落就不能得到賞賜由此怨恨明朝,於是多次寇邊掠奪人口財富,僅僅成化二年一年就殺虜十萬人口,而這些人口又能夠繼續增強女真的實力。

明朝對於女真的打擊

明朝這時候雖然說沒有了土木堡之前的實力但還是泱泱大國,這時候還不是明朝末期對女真束手無策的時候,明朝還是決定給女真點顏色看看以此捍衛自己在東亞國際體系中的地位。

成化二年九月遼東總兵官把女真寇邊的行為報告給了憲宗,憲宗大怒決定給女真點顏色看看。成化三年憲宗任命武靖伯為遼東總兵官調兵五萬人征討,又命朝鮮協助。九月聯軍攻入建州衛駐地,聯軍大獲全勝。

這麼看起來明朝對於女真還是有很強的壓制力的,但是這一仗真的就可以保萬世太平嗎?這是不可能的。朝鮮和明朝的聯手打壓引起建州女真的憤恨,女真的仍然在不斷進犯。成化十一年朝鮮和明朝又是聯合行動狠狠打擊一番女真人,但是女真很快又恢復了原樣,成化十五年又是再次聯合行動。在兩國的三次聯合行動下建州女真遭到沉重打擊,建州三衛中有實力有威望的首領幾乎都死在了這三次行動當中,建州女真再次成為一個個小的部落,以後對於明朝也變得順從起來。因為這樣沉重的打擊建州女真直到嘉靖時期才恢復過來。

成化年間明朝和朝鮮的行為雖然沉重打擊了女真,但是女真已經走上了逐漸強大的道路,明朝也不得不防備起女真來。成化年間明朝增修遼東邊牆,遼東邊牆本是沿著遼河修築來防備蒙古的,現在又從旅順修到鴨綠江,這明顯是防備女真人的。牆把外敵擱在了外面但其實也把自己隔在了裡面,誰又能夠說得清楚呢?這段邊牆確實起到了安定的作用但是卻也讓明朝疏於練兵。兵者,國之大事者也,越來越強的女真終究會再次成為明朝的邊患,各個小的部落還會形成大的部落。

土木堡之變對於女真有什麼影響?

遼東邊牆把建州衛隔離在外

對於逐漸強大的女真明朝會越來越無力,嘉靖時期既有北患又有南倭,女真迅速的強大起來。萬曆初期雖然因為張居正的改革出現短暫的中興局面但是大勢仍是按照歷史發展,萬曆朝鮮戰役中明朝雖然獲勝但是損失慘重,尤其是遼東兵,遼東原有兵額95000,至萬曆二十八年(1600)只有40000,也就是說減少了60%,明朝對於遼東和建州的掌控力減弱。這給了努爾哈赤逐漸統一女真各部的機會,薩爾滸之戰以後明朝對於努爾哈赤再也沒有什麼有效的辦法了,後金成為明朝最大的外患,而女真逐漸脫離明朝控制正是從土木堡之變以後開始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