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時代群雄紛爭不斷,晉國何以能夠獨霸中原百餘年

唐叔虞是周武王姬發和王后邑姜之子,周成王姬誦之弟。周成王時期,唐堯故地發生動盪,為周公所滅。後來周成王與唐叔虞遊戲,以桐葉封弟,被史佚(西周初年史官)要求兌現。無奈之下週成王便把唐地封給了唐叔虞。

春秋時代群雄紛爭不斷,晉國何以能夠獨霸中原百餘年

到了唐叔虞兒子燮繼位後,取周易八卦晉卦的上升之意,便把國號從唐改成了晉。西周幽王時期,朝局動盪、犬戎入鎬京,最終導致周攜王和周平王各自為政,周朝出現二王並立的情形。當時鎬京早已殘破不堪,難當都城重任,於是晉國協同鄭、秦、衛等諸侯國合力勤王,護送平王完成東遷,周朝由此進入東周春秋時期。

春秋初期,齊桓公在管仲的輔佐下,高舉“尊王攘夷”的大旗,九合諸侯,稱霸中原。與此同時,晉國也在晉獻公的統領下迅速崛起,先後“並國十七,服國三十八”。及至晉文公繼位之後,於城濮之戰打敗楚國後,徹底確立了晉國的中原霸主地位,從此先後於秦、齊、楚發生交鋒,且勝多敗少,從此雄踞中原百餘年。

春秋時代群雄紛爭不斷,晉國何以能夠獨霸中原百餘年

在《左傳》、《史記》和《國語》等史書中,晉、齊、秦、楚被共同評價為“春秋四強國”。然而不同於齊桓公在燕幽、淮泗等東邊稱霸一隅的影響力,晉國的崛起不僅壓制了尋求復興的齊國、圖謀北上的楚國,同時也扼守了秦國東出的道路。可以說,自鄭莊、齊桓之後,春秋諸侯局勢的跌宕起伏均與晉國密不可分,即便楚莊王一飛沖天、問鼎中原,也難當晉國捲土重來之雄風。秦穆公號稱春秋霸主,卻依舊被晉國逼得無可奈何,只得稱霸西戎,以尋求發展。那麼導致晉國能夠取得比齊、楚等其他春秋強國更長時間制霸天下的原因究竟是什麼呢?

優越的地理條件

晉國誕生之初,周成王將唐叔虞封在了鎬京東北方向自然條件優越的太原盆地。後來到晉成侯時期,晉國將國都南遷到更為溼潤的汾河盆地。此後,依託背靠太行山和黃土高原的海拔高度,晉國長期形成對河東列國高屋建瓴的地理優勢,並可憑藉太行八陘朝東不斷擴張。與此同時,晉國南部的崤山、中條山和西部的黃河天險同樣構成有效防禦的地利條件,促使晉國形成進可攻、退可守的地緣優勢。

春秋時代群雄紛爭不斷,晉國何以能夠獨霸中原百餘年

由於晉國位於中原地區的邊緣,所遭受的敵對勢力相對較少,擁有一定的戰略空間和時間發展崛起。另外由於晉國主要位於農牧分野的400毫米等降水線附近,需要常年與周邊戎狄作戰,國內軍隊戰鬥能力始終保持在高水平狀態。與遊牧地區較近的距離,同樣有利於晉國馬匹的畜養。楚國就曾在與晉國的交鋒中,在戰車戰馬上吃了大虧。

平均素養較高的歷代晉君

在春秋爭雄之中,面對亂世的修羅場,各個諸侯國之間進行著全方位的比拼,稍有不慎就會有滅國之災。所幸在高度激烈的爭霸路途中,歷任晉君表現的都很出色。公元前679年,晉國公族之中,位於曲沃的小宗在長達60多年的交鋒中正式取代了翼城的大宗,史稱“曲沃代翼”。晉武公是曲沃一系的首位晉君,自武公以後,晉國連續出現數個雄才大略又壽命長久的君主,使得晉國得以長期穩定發展。

春秋時代群雄紛爭不斷,晉國何以能夠獨霸中原百餘年

晉獻公時期,雖然晉國曾因獻公擅自修改儲君之位,導致前後長達近三十年的內亂,然而同樣是在晉獻公時期,晉國完成了一次重要的突破。當時黃河南北的各主要關卡和渡口均被晉國所空,秦國東出的必經之地崤函古道也於此時被晉國掌握。到了晉文公時期,稍作休整的晉國便可輕易壓制楚國,成功稱霸中原。此後的成公、景公、厲公等人雖開拓不足,卻守成有餘。等到英才卓著的晉悼公繼位之後,晉國更在趙武(元雜劇中的趙氏孤兒指的就是他)、韓起等一干年輕才俊的引領下達到了霸業的巔峰。

春秋時代群雄紛爭不斷,晉國何以能夠獨霸中原百餘年

六卿制度維持晉國內部活力

六卿制度是晉國比較獨特的朝政模式,最初緣起於“曲沃代翼”時對功臣的分封。後來為了防止公族過大,在晉獻公的一系列操作下,晉國又經歷了“驪姬之亂”和“一國三公”的動盪。當晉文公即位之後,六卿制度正式形成。起先,晉國有11個勢力相對較大的卿族(包括由荀氏分裂出來的智氏和中行氏)。由於六卿制度的設計,晉國各主要卿族具有極強的對外擴張動力,都希望依託晉國的對外戰爭來發展和充實自己家族的勢力。正副六卿十二人(後期部分時間曾改為八卿)輪流執掌權力的模式,在維持各卿族力量相對平衡的同時,也兼顧了公族和各卿族的利益。

春秋時代群雄紛爭不斷,晉國何以能夠獨霸中原百餘年

由於內部競爭機制,促使晉國長期有各卿族中的傑出人才執掌政務,執政水平要遠高於周邊列國。當時除了晉國之外,秦、齊、楚三國同樣屬於邊緣型大國,並且秦國與遊牧族群的交戰、楚國與百濮和百越的交戰並不比晉國少,但是秦楚兩國往往由於內部人才選拔機制的僵化而造成楚材晉用的現象。不過六卿制度的弊端也是顯而易見的,由於執行軍政一體化機制(趙盾時起,中軍將和正卿由一人兼任),晉國正卿權力極大。更為重要的是,晉國的正卿執行的是終身制,這也導致部分正卿的在位時間比國君還長,進一步弱化了宗室的影響力。不過也正是由於軍政一體和終身制度,促使晉國的外交戰略得以長期穩定的執行下去,不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干擾。

春秋時代群雄紛爭不斷,晉國何以能夠獨霸中原百餘年

綜上所述,晉國之所以能夠在春秋時期稱霸中原百餘年,其中既有先天地理條件的優勢,同樣也有前期公族競爭(促使歷代國君勵精圖治)和六卿制度(卿族積極進取精神和相對穩定的政策)等內部原因。然而也正是由於晉獻公時期對公族的過度壓制和六卿制度下卿族的崛起,導致晉國後來走向了三家分晉的境地。末代晉君靜公甚至被治下卿族殺死,毫無還手之力,空留一聲嘆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