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雲區司法局:夯實基層築牢基礎 全力維護社會穩定

2019年1至9月,貴陽市白雲區司法局各調解組織共調解糾紛267件,調解成功266件(其中排查糾紛125件,即調即解糾紛147件,達成書面協議119件),調解未成功1件,調解率100%,調解成功率為99.63%。


白雲區司法局:夯實基層築牢基礎 全力維護社會穩定

圖:白雲區人民調解員進行現場調解

近年來,白雲區司法局以防為主,防調結合的工作方針狠抓人民調解工作建設。各級調解組織、人民調解員積極排查和化解人民內部矛盾,及時有效地化解了大量社會矛盾和不穩定因素,預防和減少了大量刑事、民事、治安案件,以及信訪和群訪苗頭。

◉ 巧用32字方針 及時化解矛盾糾紛

2018年12月,白雲區都拉鄉司法所辦公室接到都拉村治保主任關於該村農民工堵路討薪的報告,司法所所長蔡正光立即協調鄉綜治辦及派出所相關人員趕到現場。

到達現場後,蔡正光看到幾十個農民工擋住項目部的路,與工程方正處於相持階段,一場群體性糾紛一觸即發。

經瞭解,工程方將工程分包給了王某,而王某卻沒有結清農民工工資。

面對情緒激動的農民工,蔡正光先曉之以理,從法律的角度給他們解釋雙方簽訂的合同受法律保護,他們的工資一定能要得回來。同時告訴農民工堵路是觸犯法律的行為,不能衝動行事。之後她又動之以情,向承包方王某剖析了農民工的難處和國家關於農民工欠薪的相關法律法規。經過6個小時的努力,雙方終於達成協議,滿意而歸。

“‘你進我讓,耐心傾聽;你軟我強,細緻工作;雙方分歧,找出癥結;法律道德,分別擊破’,這是我們摸索總結出的‘32字調解方針’。”蔡正光說,及時掌握瞭解各種糾紛苗頭,及時開展現場調解,將矛盾化解在基層,將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才能切實維護社會的和諧穩定。

◉ 處事公道正派 熱心為群眾解決問題

54歲的李蘭,現為白雲區鋁興社區金北居委會書記、主任,居委會的工作,她一干就是20年。

2017年元月的一天,雲南省麗江市一名叫海玉祥的農民到居委會投訴,說自己給某醫院裝修,老闆陳某新在一年多時間裡,總共拖欠他工資29000多元,他多次討要都沒結果。

李蘭當即與陳某新聯繫,並在之後的半個多月時間裡,隔三岔五地電話聯繫他,終於,陳某新招架不住,說了實話。原來,因為某醫院一直未給他付工程款,所以他也拿不出錢來給海玉祥。

弄清楚了事情的原委,李蘭一方面將《勞動法》中拖欠工資的相關條例及處罰告訴給了陳某新,另一方面又著手聯繫某醫院院長,最終在春節前為海玉祥拿到了工資。

類似的事情在日常的調解工作中很多,雖然事情不大,但如果任由其發展下去就可能會演變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李蘭自參與人民調解工作以來,處事公道,調解的矛盾糾紛無數起,均告成功,無一起發生激化轉為刑事或治安案件。

◉ 一村居一法律顧問 提升調解效率

沙文鎮是白雲區行政區劃面積最大的鄉鎮,為進一步提高人民調解規範化水平,沙文鎮調委會將“一村居一法律顧問”引入人民調解工作,建立固定的律師接待日製度,為來訪的調解申請人提供法律諮詢,參與矛盾糾紛的調處化解,引導群眾依法、理性解決矛盾糾紛。

2018年9月10日,工人汪某某在給某寺廟安裝旗杆時,頭部被磚頭砸傷。

事發後,寺廟主持和僱主楊某、羅某共同出資將汪某某送到醫院治療,四十多天後,汪某某轉危為安,但還需要二次手術。

二次手術費用及人身損害賠償的其他費用到底該由誰來承擔呢?為此汪某某與寺廟方和僱工方發生了糾紛,汪某某家屬還因此到區、市、省各級上訪要求協調解決。

為處理好此事,沙文鎮邀請轄區顧問律師參與了糾紛的調處,顧問律師根據最高人民法院相關條例,建議通過調解處理。

顧問律師從法理和情理兩方面入手,分別對寺廟方、僱主方耐心細緻地講理釋法,終於達成羅某、楊某、寺廟方分別再賠償、救助汪某某188000元、44000元、57000元的調解協議,汪某某一直緊鎖的眉頭終於舒展開了。

白雲區司法局:夯實基層築牢基礎 全力維護社會穩定

來源/貴州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