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崖式降溫” 這份“高速公路行車安全知識”必收!

13日山東大部分地區出現“斷崖式”降溫

隨著天氣轉冷

惡劣天氣也將慢慢出現

同時

晝夜溫差加大

人的身體狀態也會發生變化

蜀黍針對冬季行車

重點提醒大家這些注意事項:

01

天氣變化一:晝短夜長

行車口訣:不急躁、常警惕,

調整情緒防瞌睡

隨著冬天來臨,白晝時間逐漸縮短,天開始黑得早。駕駛人朋友要警惕傍晚行車的安全,尤其是開回程車的朋友。下午時分人容易感覺疲勞,夜幕降臨後,大家趕回家休息的心情會越來越迫切。

“斷崖式降溫” 這份“高速公路行車安全知識”必收!

需要注意的是:傍晚和夜間行車時,駕駛人的精神狀態常常處於“低潮”階段,表現為容易疲勞,反應遲鈍,注意力不集中等,這種生理精神狀態下在高速公路開車,很容易發生危險。

此外,暗下去的天色容易使駕駛人的視覺分辨率下降,造成判斷失誤而發生事故。大家一定要謹慎駕車、切勿分心駕駛。

提醒:

傍晚的行車安全要引起駕駛人朋友的重視,在高速行車時心情不能急躁,也不能放鬆警惕,如果感覺有些疲倦,要儘快駛入就近的服務區或下高速休息。

02

天氣變化二:橫風搗亂

行車口訣:莫驚慌、抓方向,

矯正方向用微量

秋冬季節,天氣變化無常,高速行駛的汽車受到橫風乾擾的情況變多,如果處置不當,往往容易引發車禍。雖然橫風對整體重心較高、側向面積較大的箱形車影響較大,但對重量相對較輕的小車也會造成不小影響,小車駕駛人朋友們千萬不能忽視。

橫風的作用是隨車速的提高而加劇的,車輛從隧道駛出的瞬間,或駛向風力貫穿的橋樑、高路堤等路段時,往往會突然遭到強橫風的襲擊。在山區開車,容易遇到突如其來的山風,時間短而風力強,吹動車輛偏離行車路線。由於風速和風向的非連續變化,駕駛人會感到汽車發飄。

“斷崖式降溫” 這份“高速公路行車安全知識”必收!

注意橫風標誌

提醒:

橫風搗亂其實並不可怕,關鍵要靠駕駛人妥當處置。遇橫風時,駕駛人首先不能驚慌,應及時降低車速,同時握緊方向盤。發現車輛有偏移時,要用微量的力轉動方向盤,小心矯正行駛方向。此外,出發前和行駛途中注意收聽氣象預報,掌握風力、風向信息也是預防強橫風侵襲的好方法。

03

天氣變化三:霧影重重

行車口訣:開霧燈、降車速,

行車間距要足夠

先給大家科普一下霧的成因:團霧因局部水汽受輻射降溫而引起。當低層水汽條件比較好的時候,團霧比較容易出現,

尤其是雨後一到兩天,如果天氣晴好就比較容易出現。

“斷崖式降溫” 這份“高速公路行車安全知識”必收!

霧天會使能見度下降,直接影響駕駛人的觀察和判斷,特別是在無風的夜間和清晨,因為團霧具有出現突然、難以預測、能見度低等特點,駕駛人稍有不慎就會發生事故。

提醒:

如果已經上到高速公路後遇到起霧情況,駕駛人必須注意開啟車燈,同時要根據能見度情況處理車速和與前車的車距。

需要注意的是機動車在高速公路上行駛,遇有霧、雨、雪、沙塵、冰雹等低能見度氣象條件時,應當遵守下列規定:(一)能見度小於200米時,開啟霧燈、近光燈、示廓燈和前後位燈,車速不得超過每小時60公里,與同車道前車保持100米以上的距離;(二)能見度小於100米時,開啟霧燈、近光燈、示廓燈、前後位燈和危險報警閃光燈,車速不得超過每小時40公里,與同車道前車保持50米以上的距離;(三)能見度小於50米時,開啟霧燈、近光燈、示廓燈、前後位燈和危險報警閃光燈,車速不得超過每小時20公里,並從最近的出口儘快駛離高速公路。

04

天氣變化四:落葉增多

行車口訣:停車後,行車前,

勤檢查別落下

秋冬季大量樹葉落下,車輛停在乾枯的落葉堆上很可能被落葉引燃。因為,行駛過後的汽車排氣管溫度非常高,稍加不注意就可能引燃落葉。

“斷崖式降溫” 這份“高速公路行車安全知識”必收!

大部分人潛意識裡可能認為,車輛只有在炎熱的夏天才會自燃,其實不然,車輛在秋冬季節依然存在自燃風險。

提醒:

避免車輛自燃沒有捷徑

牢記:

防風險

勤檢查

多留意

“斷崖式降溫” 這份“高速公路行車安全知識”必收!

除了以上幾點需要注意的事項

蜀黍還給大家總結了

一個冬季行車口訣:

冬季安全行車口訣

冬季常遇風和雪,預防措施要做好;

燈光喇叭制動靈,行車距離保持好;

遇到橫滑打方向,遇到側滑要冷靜;

注意動態措施早,利用引擎制動好;

克服麻痺多謹慎,安全行車才可靠。

如果覺得實用

請分享給身邊的親人朋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