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土地上為何很少有大型猛獸了?

久而遇知


千尋君來回答。

我國是世界上動植物種類最豐富的國家之一,儘管上個世紀有過大規模破壞環境和捕殺動物的行為,但並未使我國動植物種類減少,只是數量減少了。一提到生物滅絕,某些人就慷慨激昂,實際上我國滅絕物種並不多,記錄在冊的滅絕脊椎動物只有17種。

上圖就是我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脊椎動物卷。其中確認滅絕的四種為:滇池蠑螈、大鱗白魚、異龍鯉、茶卡高原鰍。野外滅絕的3種不詳。區域滅絕的最著名的就是中國犀和鐮翅雞。

▲武威瀕危動物繁育中心正在苜蓿地覓食的賽加羚羊

曾經滅絕現已恢復種群或者重新發現的有普氏野馬、賽加羚羊(高鼻羚羊)、麋鹿、豚鹿、白臀葉猴、寡鱗鱊等。新疆虎(裡海虎)、白鱀豚、白鱘還未列為滅絕動物,華南虎只是疑似野外滅絕。即使算上未被確認滅絕的動物,我國的滅絕物種也不會超過30種。我國近些年在動物保護方面成績斐然,大熊貓、朱䴉、雪豹、東北虎、丹頂鶴、遠東豹、普氏野馬、賽加羚羊、麋鹿等一大批動物的數量正在上升,所以不能忽視了我國環保工作者所作出的努力和貢獻。

回到問題上來,猛獸一般指食肉目動物,最主要的就是貓科、熊科和犬科。這些物種在我國的現存種類並不少,只是數量少,棲息地少,遠離人類聚集地,所以不常見。下面來盤點一下我國現存的大型猛獸。

貓科動物

我國野生貓科動物多達12種,種類僅次於印度,只是每一種的數量很少。我國的12種貓科動物都沒有滅絕,只是亞種減少,數量降低。我國大型貓科猛獸有3種——虎、豹、雪豹。

我國曾經有5個虎亞種,分佈區從西向東依次是新疆虎(裡海虎)、孟加拉虎、印支虎、華南虎、東北虎(西伯利亞虎/阿穆爾虎)。目前裡海虎已滅絕,印支虎已退出我國,華南虎野外不見蹤影,繁育中心裡還有不到200只。東北虎在我國境內不到50只,孟加拉虎在西南邊境地區有幾隻,所以我國的野生老虎總數不到50只。

▲野生華北豹

▲野生遠東豹

我國有四個豹亞種,華北豹、遠東豹、印度豹、印支豹。其中華北豹數量在千隻以上,主要分佈於陝西和山西兩省。遠東豹數量也在逐年增加,數量已超過50只。印度豹分佈於我國喜馬拉雅山南麓地區,印支豹有可能在我國雲南廣西邊境地區有分佈。另外,浙江等南方省份多次發現豹的身影。

我國是野生雪豹最多的國家,擁有60%的雪豹棲息地和40%以上的雪豹,數量在2500-3000只,還在逐年上升。

熊科動物

我國有四種熊類——大熊貓、棕熊、亞洲黑熊、馬來熊。

上圖是我國棕熊、亞洲黑熊和馬來熊的數量,其中棕熊5900-7192頭,黑熊1.75萬-1.95萬頭,馬來熊約145只。另外大熊貓野生數量接近2000只,飼養大熊貓近600只。

犬科動物

犬科當中能稱之為大型猛獸的只有狼。

我國的狼曾經分佈極為廣泛,目前分佈於北方、西北和西南地區,數量約有6000只,數量正在上升。

總結一下,我國野生大型猛獸:老虎50只,豹子1500只左右,雪豹3000只左右;棕熊5900-7192頭,黑熊1.75萬-1.95萬頭,大熊貓野生數量接近2000只,馬來熊約145只;狼約6000只。總數並不少,只是它們都分佈在人口稀疏的偏遠地區,遠離人口密集的華南華東和華中地區,所以很難見到。現在都出臺了法律大力保護它們,未來數量會越來越多的。

我是百科千尋君,關注自然,熱愛自然,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


百科千尋君


我國地大物博,動植物物種非常豐富,特別是大型動物。從考古記載來看,我國大地上從未缺少過大型猛獸,從恐龍時代直到今天,地球生命史上出現過的大型動物中有很多,都在我國大地上生活過,甚至有的大型動物只在我國大地上存在過。

如今,我國國土上生存的最大動物是雲南一帶的野生大象,這種亞洲象肩高在2~4米之間,體長在4~6米之間,體重在3~5噸之間,陸生動物中僅次於非洲象。


由如今上溯到恐龍時代,我國也是大型恐龍的主要活動區,恐龍門類中,著名的馬門溪龍,就發掘於我國的四川宜賓市馬鳴溪渡口,其化石保存十分完整,這種蜥腳類亞馬目恐龍體長約22米,體軀高將近7米,體重在30~55噸之間,是已知最大的恐龍之一。雖然有阿根廷龍和易碎雙腔龍被認為體型更大,但是這兩種恐龍的化石都非常少,基本都是隻出土了幾塊大型骨骼,因此真正的體型大小還有爭議。


在距今約3000萬年前的漸新世早期,在我國內蒙古和新疆地區,生活著一種被生物學家們稱為天山副巨犀(天山準噶爾巨犀)的巨型動物,屬哺乳綱奇蹄目犀牛科,被認為是個頭最大的哺乳動物,也是恐龍之後出現過的最大的陸生動物。這種巨獸肩高4米半多,頭高5米半,身長約9米,體重16噸重,最大個體超過20噸,是現代非洲大象體重的4倍。它每天吃掉的食物就重達千斤。

巨犀之外,最大的動物就屬於大象這個種類了,在地球生命史上已經出現過的大象種類中,有草原猛獁象、劍齒象、菱齒象和恐象的個頭都比如今的大象更大一些,它們的化石在我國都有分佈。

猛獁象是一種長毛象,曾經遍佈於歐亞大陸,我國也曾有分佈,大約在1萬年前才趨向於滅絕,大部分的體型都和如今的亞洲象差不多,但是草原猛獁象身長可達5米,體高約3米,門齒長1.5米左右。它身上披著黑色的細密長毛,皮很厚,平均體重約在6~8噸,比如今的非洲象的平均體重還要大一點。

古劍齒象生活在1200萬—100萬年前,目前出土的保存最完整的劍齒象化石是1973年11月在甘肅省合水縣板橋公社境內的馬蓮河畔發掘出土的一具劍齒象化石,高4米,長8米,門齒長3.03米,是世界上個體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劍齒象化石,預估這頭大象生前的體重在12~15噸之間。後將其命名為黃河劍齒象,我們小學課文中《黃河象》所講的那種大象就是它。



古菱齒象生活在距今1萬—20萬年的晚期更新世,我國是其主要活動區域,化石多出土於我國的華北、華東等地區,比如淮河古菱齒象等,這種成年大象一般體長超過8米,肩高超過4米,體重可達10-14噸。


但巨恐象是更大一些的長鼻目動物,生活於中新世晚期,我國甘肅一帶有這種動物的化石出土,它的頭部看上去很怪異,上顎沒有獠牙,下顎有一對很大向下彎的獠牙,其頭顱骨長約1.2米,闊0.9米,比現今的大象要大很多,推測認為雄性恐象一般肩高接近5m,體長可達8~9米,估計體重超過15.6噸,很可能是長鼻目動物中體型最大的一種,也是體型僅次於天山副巨犀的哺乳動物。

可見,在我國大地上是生活過很多種類的大型動物的,這是由於我國國土遼闊,氣候類型豐富,雖然有的地方現在屬於乾旱半乾旱氣候,但是在某些歷史時期卻是溫暖溼潤植被豐茂,適合大型動物的生存,所以有很多種類的大型猛獸都在我國大地上生存過也就不稀奇了。


人類的方向


原因很簡單,因為中國曆來都擁有相對龐大的人口量,而龐大的人口量則需要大量的動物蛋白來源,自新石器時代開始,人類已佔據了自然界食物鏈的頂端,在未進入農耕時代之前,人類遷徙史,就是一部遊山玩水吃貨史,而我們祖先在選擇吃肉肉時,對那些行走的大肉肉,更是一網(往)情深,只差一網打盡了。看過山海經的朋友都知道,文中介紹完猛獸的個性及三圍後,下一句都是:可食,可冶胃餓等多種疾病,然後,沒有然後了,山海經徹底由菜單變為歷史了,只剩下小貓兩三隻以及吃剩的骨頭供我們愐懷!

其次,隨著菜單榜(山海經)眾英熊的凋零,我們祖先的狩獵採集進入了另一個發展階段:農耕文明和遊牧文明,農耕文明秉承著退林還耕的革命思想,而林中剩餘的動物同胞們則只有兩個選擇,要麼,到碗裡來,一了百了;要麼往深山老林裡跑跑!於是,小貓更少了!而和遊牧文明相愛相殺,爭地盤的動物英烈們,大多也進了飯碗,只剩下小狼三兩隻!

至此,國內大中型野生動物,基本清零,而我們看動物,就只能在動物園了!


愛啃蘿蔔的狼劉志斌


大家好,我是石丘故事,一個有故事的老傢伙。

中國的土地上從來不缺大型猛獸,只要是地球上曾經生存的過的大型猛獸,基本上都在我國的土地上生存過。

我們的國家幅員遼闊,地大物博,物產豐富,自古以來自然資源就極度豐厚,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從來不缺大型的動物,從遠古的恐龍到上古的猛獁象,從中古的劍齒象到史前的劍齒虎,從中原的巨恐象再到天山副巨犀……

從很多出土的化石中可以證明,在我國大地上曾經生活過很多種類的大型猛獸,只是後來因為氣候的急劇變化和人類的過度捕獵,才造成這些大型動物或遷徙或滅絕,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

比如生活在我國內蒙古和新疆一帶的天山副巨犀,是我國特有的一種大型猛獸,是繼恐龍之後出現在地球上最大的陸生動物,它們生活在距今約3000萬年前的漸新世早期,屬於哺乳動物,這種巨獸高4—5米,身長約9米,體重在16—18噸重,最大個體超過20噸,是現代非洲大象體重的4倍,據說它每天吃掉的食物就重達上千斤。恐龍和猛獁象我們不必細說,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在很多影視劇裡面都可以看到它們的身影,其他的如我們小學課本中學過的《黃河象》,就是生活在我國的一種大型動物,黃河象真正的名稱叫古劍齒象,生活在1200萬—100萬年前,高4米,長8米,門齒長3.03米,估計體重在12—15噸之間,1973年11月,在我國甘肅省合水縣黃河邊挖掘出的這具劍齒象化石,不僅是在我國,也是世界上個體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劍齒象化石,因此,這種劍齒象也被稱為黃河劍齒象。

到如今我們這個時代,很多大型的猛獸和動物都被人類圍捕獵殺下,逐漸滅絕了,現在剩下的所謂猛獸如東北虎、華南虎、大象、花豹、狗熊等等,只是相對於現在的動物界來說是比較大的猛獸,對比過去的那些巨型猛獸,它們就只能算是小型動物了。

其實在人類製造出熱兵器之前,陸地上都有很多大型動物的,冷兵器時代的狩獵效率是非常低的,那時候的獵人最多的是打些野雞啊,鷙鳥啊,野兔等小動物的,畢竟弓箭的殺傷力是有限的,運氣來了或是技術很好的獵人才能打一些大點的食草動物,如麋鹿、野羊、野豬等;很少有人能單槍匹馬用刀箭打下猛獸的,這樣優秀的獵人歷來都是鳳毛麟角,偶爾才會出現幾個。

像豺狼、虎豹、狗熊等比較兇猛的動物,人們都很少會去主動攻擊的,首先是這些野獸都非常兇猛,人類的體質無法與它們對抗;其次是像豺狼、豹子等野獸的肉質口感不好,去捕獵它們得不償失,除非這些野獸已經威脅到人類了,否則都不會去惹它們的;而像老虎和狗熊這類屬於藥材型的野獸,因為價值高的緣故,才會有人主動去圍捕的,雖然更兇猛,但擋不住錢財的誘惑啊。

熱兵器被製造出來以後,形式就產生急劇變化了,工具彌補了人類羸弱的身體,再加上智慧,再兇猛的野獸在人類面前都變的毫無反抗力,不斷的屠殺使許許多多的動物都滅絕在歷史的道路上,就像我們國家的華南虎、高鼻羚羊、中國犀牛等動物,都被獵殺滅絕了。

有關權威機構曾經統計過,近一百年來,物種的滅絕速度,是人類出現前自然狀態的百倍左右,這不僅僅是環境汙染,地表被破壞的原因,更是人類用熱兵器大肆捕殺的結果,到目前為止,世界上至少已有447個物種滅被絕,包括69種哺乳動物、80種鳥類、24種爬行動物、146種兩棲類動物和158種魚類,而無脊椎動物的物種則難以統計;我國也不例外,光這段時間滅絕的脊椎動物就高達17種,其他還有更多的無法統計出來。

我們國家有段時間盲目的大肆捕殺動物,就是50年代到80年代這段時間,那時候因為老虎、豹子、野豬等有時會傷及人和牲畜,特別是野豬喜歡到田地裡糟蹋糧食,被人們視為是害獸,當時的農業部門就發出號召:“從1959年起,在12年內,在一切可能的地方,基本上消滅為害山區生產最嚴重的害獸,保護和發展有經濟價值的野生動物”。

就這樣,全國各地掀起了一場打害獸保作物的浪潮,僅江西省宜黃一縣,幾年時間就打死55只華南虎,而該省的土產外貿公司,從50年代至70年代末,就捕殺了華南虎264只;安徽歙縣打著“農副業相結合”、“生產滅獸兩不誤”的口號,光打獵隊就組織了152個,參加打獵的人數高達1783人,僅1958年就獵取各種野獸8268頭;還有福建,建立了25000多人的2700多個打獵隊,一年就打死野豬7813只,虎豹等3400只,其他野獸1100多隻……

我還記得在我的老家,因為在山區的原因,那裡有很多的老虎、狗熊、野豬和狼等野獸,政府部門說是要在這裡發展畜牧業,專門下發了五支步槍、三支手槍、火藥槍上百支,還有大量的彈藥,組織了打獵隊專門去捕殺野獸。

那時候我還很小,只是依稀記得大人們早出晚歸,每次回來都帶回大量的動物,什麼老虎、狗熊、麋鹿、野豬、野雞等等,那時候是我們小孩子最高興的日子,從來沒有像那段時間一樣天天有各種各樣的肉食吃,只是等我長大了就高興不起來了,因為我等我能打獵的時候,老家就剩些麻雀之類的小鳥了,偶爾還能看見幾只“呱呱”叫著的烏鴉。

聽說現在好了很多了,國家在大力出臺相關保護野生動物的法律法規,大力的保護著野生動物,這是很好的,只是前陣子在網上看到河南有個叫什麼的大學生,跟一個朋友逮了十六隻燕隼賣錢,就被判了10年有期徒刑,並罰款人民幣5000元,想想還真是醉了,法律是公正的,但執行法律的人或法院嘛,嘿嘿。


石丘故事


中華大地,地廣物博,資源豐厚。為什麼現在很少有大型猛獸呢?



縱向比較,古時候,華夏大地從來不缺豐富的物種多樣性和各種猛禽猛獸。象,犀牛,虎,熊等等猛獸都曾在或者仍然在中國土地上生存,多種恐龍化石都曾在中國發掘,山海經更是記錄了各種奇珍異獸。橫向比較,各個國家,除去由於氣候因素或者地理障礙導致國內沒有北極熊,獅子,袋鼠等動物外,其他物種基本中國都有發現。因此,中國目前缺少大型猛獸除自然環境外,很大一部分是人為因素及人為導致的環境變化。


中國至少在五千年前已經有規模非常大的部落,隨著人口數量的增長,人類不斷擴大自己的領地,並消滅可能危害人類生命的各種猛獸,另一方面,大量小動物食草動物的捕殺也使得大型猛獸的食物匱乏而滅亡。

綜上,大型猛獸的缺乏應該是人類活動的結果,畢竟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遠古時期,為保障人類的安全,大型猛獸要麼選擇打敗人類,要麼選擇遷移,要麼選擇滅絕,顯然第一條他們做不到。


峰峰學生物


地球上適合猛獸生存的地方往往是有許多小動物的。想想動物園裡的獅子、老虎、狼、豹,每天要吃多少肉?再放眼我們的大地上,還看得到這樣的小動物嗎?這就是一個生物鏈。所以,當人類獵殺小動物,扼殺小動物生存空間,也就是消滅了猛獸。

人類幾萬年前還處在食物鏈中端,因為基因突變,使人類突然走到頂端。然而,使用火和工具的人類對環境進行的是破壞性開發,導致生物減少。中醫文化更是如此,穿山甲、虎、熊等都被吃完了,連養驢都養不過來,只能去進口了。



徐徐來道


大型動物都變成毛血旺了,小的都穿串兒了,還有的就是不好吃的了[機智]



夢中飛熊17115


只要中國是人口第一大國,人口第一大國怎麼可能是野生動物的樂園呢?看歷史記載就知道某某君王常用戈虎大戟,某某君王一生殺過多少老虎等等。所以中華民族的,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就沒有保護野生動物的概念,打虎打狼倒是常有。


晉山河


因為人太多


yzgj6755


因為大型猛獸的肉很多,性價比高。

內臟還可入藥,參考熊膽。

骨頭也值錢,參考虎骨。

毛皮更貴,參考某皮大衣。

……

所以,大型猛獸就少了。

不是這方土地不適合養育大型猛獸,實在是……

我堂堂大中華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先來看兩個小故事。


話說,一女子從大山上,一路慌慌張張衝下來。

逢人就說:

“我相公被野獸吃了!”

“我相公被野獸吃了!”

……

於是,村中數十青壯男子聚在一起,向該女子打聽:

“那是個什麼野獸?”

“那野獸有多高?多重?”

……

……

女子說:“那野獸30釐米高,估計40多斤!”

眾青壯男一聽,紛紛搖頭,嘆氣。

“就40多斤,我們去把它打來,還不夠我們大夥塞牙齒縫呢。”

“肉太少了,不夠分,容易鬧矛盾。罷了罷了。”

於是,眾青壯年散去。


故事二


話說,又一美麗女子從大山上,一路慌慌張張衝下來。

逢人就說:

“我相公被野獸吃了!”

“我相公被野獸吃了!”

……

於是,村中數十青壯男子聚在一起,向該女子打聽:

“那是個什麼野獸?”

“那野獸有多高?多重?”

……

……

女子邊哭邊說:“嗚——那野獸,我的媽呀,估計得兩米高,幾噸重!”

眾青壯男一聽,眼光瞬間亮了。

“兄弟們,抄傢伙,給他相公報仇去!”

“別忘了帶上弓箭!”

“還有毒箭,也多帶上一些。”

“那那……那誰,帶上幾把鋤頭,若是打不過,就挖坑,弄陷阱!”

“村長家有火藥槍,要不要帶上?”

“帶上!這麼大的事當然得讓村長入夥了。”

……

……

三個時辰後,眾男子拖著一具幾千斤的猛獸下山了。

樂呵樂呵。

今天,每家每戶得分多少肉呀!

比過年還高興。


瞧,在中國這片土地上,是有大型猛獸生存的土壤。

但有它們生存的機會嗎?

無。

但像非洲什麼的,嗨……

打獵時連個鞋子都不穿,這萬一碰到尖銳的小石頭怎麼辦?

這萬一被灌木刺扎到怎辦?

他們的文明發展緩慢,在對付大型猛獸上,他們還是欠缺必要手段的。

但我們的文明,都上下五千年了。

別說猛獸了,就是打鬼子時也是不屈不撓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