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痛分娩“不划算”背後:歐美使用率達85%以上,中國僅佔10%

無痛分娩“不划算”背後:歐美使用率達85%以上,中國僅佔10%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崔笑天 北京報道

在高端私立婦兒醫院美中宜和的萬柳院區,產房區域呈現出一種與公立醫院截然相反的寧靜——沒有產婦待產時的痛苦嘶吼,也沒有坐立不安等候的家屬,一間間產房整潔舒適,空間寬敞明亮。

萬柳院區的麻醉科主任張雁華告訴《華夏時報》記者,來這裡生產的產婦99%都選擇了無痛分娩服務。對於這項服務,產婦的直觀感觸是“從地獄到了天堂”。

中國社會科學院李銀河教授說,產婦分娩是否痛苦,反映了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為產婦減輕痛苦,是對生命個體的尊重,也反映了一種生育文明。醫學疼痛指數排序中,產痛位居第二,僅次於燒灼傷痛。而無痛分娩的出現將這些準媽媽從劇烈的痛苦中解救出來,鎮痛有效率能達到達95%以上。一位前產婦告訴《華夏時報》記者:“無痛對我很管用,打完我就不疼了,上了無痛後我就在產房裡睡著了,一直睡到醫生叫我起來吃早飯,整個人都很輕鬆。”

如此有效的無痛分娩,在引進中國的幾十年間,普及率卻僅有10%。據國家衛健委統計,省會及一線城市和經濟發達地區的大型婦產醫院、婦幼保健院可達70%以上,部分醫院可達90%,但經濟欠發達地區和二三線城市婦幼保健院、大部分綜合醫院分娩鎮痛尚不夠普及,多數在10%上下,有的尚未開展分娩鎮痛。

究其原因,一是中國麻醉醫師數量短缺,二是無痛分娩定價偏低,且費時費力,對於資源有限的公立醫院來說,這成為了一件“不划算”的生意。

“從地獄到天堂”

兩年前,一位陝西榆林產婦因不堪忍受順產痛苦而選擇跳樓自盡,一屍兩命。而引發矛盾的導火索,是她想剖宮產遭到醫生及家屬拒絕。

“部分產婦選擇剖宮產並非出於絕對指徵上的必要,而是社會因素。這種現象在公立醫院還挺普遍,部分公立醫院有50%-60%的剖宮產率,我們這裡只有30%,這說明至少有三成產婦是真正需要拋的,還有三成是因為疼。”張雁華說。

對於這些可自然分娩的產婦,醫生會站在專業角度上建議順產,拒絕她們的剖宮產請求。醫患之間的矛盾由此產生,也導致了榆林產婦的悲劇。

產婦選擇剖宮產往往要冒很大風險。張雁華告訴《華夏時報》記者,剖宮產的出血量是順產的兩倍,能達到1000毫升,腹腔也會存在黏連感染等風險。到了40-50歲,黏連等後遺症就會愈加明顯。

近年來,無痛分娩作為一種安全、有效的緩解疼痛手段,進入大眾視野。無痛分娩又稱分娩鎮痛,最主流的方法是在產婦開兩指的時候,採用硬膜外麻醉,將藥物持續注射進腰椎椎管的硬膜外腔,起到緩解疼痛作用。該方法是國際麻醉界公認的鎮痛效果最可靠、適用最廣泛的分娩鎮痛法,用藥劑量僅是剖宮產麻醉量的1/10,鎮痛有效率達95%以上。並且藥物吸收入血的成分很低,再通過胎盤進入孩子體內更是微乎其微。

目前,產婦及家屬對無痛分娩的擔憂集中在如下幾方面,一是在腰椎間隙進行穿刺是否痛苦;二是注入的麻醉藥物是否會影響胎兒;三是生產痛苦大大緩解是否會影響分娩、增加產程;四是注射後是否會出現腰疼等後遺症。

張雁華表示,一般情況下,大家擔心的問題都不會出現。硬膜外麻醉沒有想象的那麼可怕,也沒有想象的那麼懸。很多人認為麻醉後不疼了會生的慢,其實這是一種誤解。特別強烈的疼痛對分娩是不利的,它會引起產婦的焦慮,睡眠不好、進食不好,出現不協調的宮縮。其實用了藥以後她不怎麼疼了,很安靜,能休息好,能飲食,宮縮的協調性也會好,往往有時候會加速進展。

記者隨機採訪了5位曾接受無痛分娩的前產婦,她們的意見高度一致,都認為無痛分娩“值得”、“會推薦給身邊的人”、“讓自己很有尊嚴”。

來到美中宜和前,張雁華在北京301醫院和宣武醫院麻醉科已有十餘年工作經歷,她告訴記者,在這裡工作覺得很幸福,最常聽到的一句話是“天使來了”。“我以前做麻醉,比方說這個病人要切除腫瘤,悄悄的就把病人麻醉了,醒了別人也記不住你。在這裡就覺得很有參與感和幸福感,因為你做完無痛,病人從中獲得很大的舒服,生的也很痛快,你會覺得你做了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在我們這產婦拒絕做無痛分娩的很少。我覺得無論是醫生還是產婦都從中受益。”張雁華說。

在記者的採訪過程中,不斷有助產士來辦公室與張雁華溝通即將分娩的產婦狀況,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產房區域一直都非常安靜,沒有記者印象中痛苦的嘶吼,顯得體面、文明而有尊嚴。

在張雁華看來,推行無痛分娩是一個團隊的合作,絕對不是一個部門的事情,醫生、助產士的接受度很重要。以前沒有無痛的時候,醫生與助產士很習慣於辨別產婦分娩時的叫聲,大概聽產婦叫多少聲、叫多大分貝,就知道你開到幾指了。但是實行無痛分娩後,每個產婦都安安靜靜的,需要助產士進行陰道檢查來判斷分娩進程,分娩時可能要靠根據手摸宮縮去指導產婦發力。所以這是助產士、醫生、麻醉醫師三個部門合作的一個結果。

多項統計結果披露,無痛分娩技術已經成熟,在歐美髮達國家十分普及,使用率達85%以上。與此形成對比的是,雖然無痛分娩很早便進入中國,但發展一直較為緩慢。2004年,新華網在一篇報道中寫道,“儘管相關技術20年前就已經成熟,但中國年均2000萬名產婦中,迄今累計只有約1萬名享受到了無痛分娩,比例不到1%。”

究其原因,是公立醫院實行無痛分娩的動力不足。收費低廉、麻醉醫師短缺、時間佔地成本高昂等因素,讓無痛分娩成為了“一件不划算的事”。

據《華夏時報》記者瞭解,每名產婦分娩有3000元左右的金額可以經由生育保險報銷,包括檢查費、接生費、手術費、住院費、藥費5類,無痛分娩往往不包含在內,即使少部分地區將其納入報銷範圍內,可報銷比例也非常小,醫院每做一例無痛分娩,都會虧損。而實行自費的話,定價仍處於較低水平。

與低廉的定價形成對比的是成本支出。要想推行無痛分娩,需要空置的房間、搶救及麻醉的設備等一系列配置,硬件成本並不低。另一方面,醫生的接受度也會影響到醫院內無痛分娩的普及,醫生沒有合理的收入,還提高了工作量,極大地影響了積極性,“很多醫院都是抱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態度。對於醫院來說,無痛分娩是錦上添花的一個行為,並不是說沒有就不行,只是忍痛而已。”張雁華說。

同時,緊缺的麻醉醫師數量也成為了無痛分娩普及的一大障礙。無痛分娩需要麻醉醫師全程管理、專人管理,能24小時為產婦提供服務。而在大型綜合公立醫院,手術量越來越大,有限的麻醉醫師資源,大部分被調配用於保證複雜、危重的手術,無法分出時間精力去做無痛分娩。對於產婦來說,能不能打上無痛往往要“憑運氣”,趕上麻醉醫師的“空檔”。

一位去年在順義區婦幼保健院生產的前產婦也從側面印證了這一說法。她告訴本報記者,醫院規定在宮口開兩指的時候可以使用無痛分娩,但是當她要求上硬膜外麻醉時,醫護人員告訴她,現在只有一名值班的麻醉醫師,正忙著給剖宮產產婦手術,滿足不了她的需求。

中國麻醉醫師工作強度高、壓力大,收入待遇相對低,幾乎是業內共識。根據國家衛健委官網2018年8月信息,全國共有麻醉醫師7.6萬人,平均每萬人僅有麻醉醫師約0.5人。而歐美國家每萬人有大約麻醉專業人員2.5名。

在這些因素綜合作用下,費時費力去緩解產婦的疼痛,與挽救生命相比,成為了一件“不划算”的事。

社會力量填補空白

如何破局?或許就在於社會力量的入局。

近年來,在政策鼓勵下,社會辦醫院如雨後春筍般生長,數目達到了中國醫院總量的六成。其中,像美中宜和這種聚焦婦兒專科的醫院不在少數。

中國醫藥衛生文化協會副秘書長曹健告訴《華夏時報》記者,為什麼說社會辦高端產科醫院經營風險比較小,容易回收成本?因為現在公立醫院在產科市場不能夠有效滿足孕婦多樣化需求。比如更好的醫療條件,病房條件、環境舒適、服務態度好。而且生孩子是一次性,現在孕婦普遍在家中的地位也比較高,去高端產科醫院就花幾萬塊錢,這個市場就很容易進入,很多高端產科醫院生意比較好,所以它是切合了需求。

在高端產科醫院中,無痛分娩往往被作為常規選項向產婦提供。據《華夏時報》記者瞭解,無痛分娩雖然要求麻醉醫師全程服務、專人服務,但這個技術本身對於麻醉醫師的要求並不高。也就是說,社會辦醫院只要配備了足夠的人手,無痛分娩可以快速上量。目前,美中宜和萬柳院區約有60張床位,5位麻醉醫師輪班24小時為產婦提供服務。另一方面,由於定位人群不同,社會辦醫院的定價普遍高於公立醫院,麻醉醫師也能得到很好的待遇,推廣無痛分娩自然更有積極性。

除了社會辦醫院外,一些專科性的公立醫院也對無痛分娩更加重視。與綜合性公立醫院不同,他們麻醉醫師的數量相對多,並且能夠專注去做這件事。比如南京市婦幼保健院,已開展無痛分娩近20年,在年分娩量巨大的情況下,無痛分娩率可以達到80%以上。

令人欣慰的是,國家衛健委已經開始了對無痛分娩技術的提倡和推廣。2018年11月,衛健委印發《分娩鎮痛試點工作方案(2018—2020年)》。今年3月,衛健委發佈了第一批國家分娩鎮痛試點醫院名單,共有913家醫院入選。到2020年,試點醫院的無痛分娩率有望達到40%以上。

《方案》顯示,這批試點醫院將建立無痛分娩管理服務團隊,加強對麻醉科醫生、產科醫生、助產士等相關專業醫務人員的規範化培訓。注意併發症監測和防治能力建設,建立健全無痛分娩質量控制體系,提高無痛分娩的安全性。發揮試點醫院輻射帶動作用,通過幫扶、協作等形式,將無痛分娩技術向基層醫療機構推廣。加強健康宣教,提高產婦和家屬對產痛危害的認識,提高對無痛分娩的認知度。

衛健委還要求,各級衛生健康部門積極協調相關部門,為分娩鎮痛提供醫保報銷等政策支持。加快麻醉醫師培養,到2030年麻醉醫師數量將增加到14萬,每萬人口麻醉醫師數接近1人。醫院績效考核、收入分配優先向麻醉醫師傾斜。

隨著無痛分娩逐步推廣,中國的剖宮產率在不斷下降。2019年5月27日,國家衛健委在《中國婦幼健康事業發展報告》中指出,2018年全國剖宮產率為36.7%。2018年,《英國醫學雜誌》首次報道了中國成功逆轉剖宮產率近20年的持續上升趨勢。

人不是生育的機器,也不是承載痛苦的容器,能否最大程度地化解個體生理上的痛苦,與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息息相關。分娩過程的“鎮痛”只是其中一方面,但可以折射出中國為此做出的努力與進步。未來,中國的疼痛管理之路還很長。

曹健表示,中國在止痛領域的發展是比較緩慢的,不光是分娩,在各個學科也都面臨這個問題,這是因為中國普遍對疼痛管理的概念認識不足。比如在止痛藥的使用方面,中國人認為不要輕易使用止痛藥,它具有成癮性等等。這與患者的教育也有關係,要教育患者如何合理去使用藥物。

而在張雁華看來,現在好多醫院自詡自己為無痛醫院、舒適化醫療,將以前的一些有痛的操作方式,比如胃腸鏡、人流等進行無痛處理。但實際上,無痛醫院的概念不僅僅於此,它應該貫穿整個診療過程,包括評分、評估、處置、監管以及出院後的管理,形成一個體系。比如無痛分娩,麻醉醫師只能保證一段時間內的無痛,對於引產時期與產後恢復的痛苦並未減輕。如果想把疼痛管理做得很好,會是一個很大的工程,需要舉全院之力、社會之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