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高僧海燈法師:77歲施展二指禪絕技,任全軍武術總教頭

一代高僧海燈法師:77歲施展二指禪絕技,任全軍武術總教頭

1982年,李連杰的影片《少林寺》一經就風靡全國,以一毛的票價獲取上億的票房,觀影者無不為其中的蒼勁功夫、除惡精神折服。影片上映後,少林功夫獲得盛譽,而提到其中的主角——武僧覺遠,則不得不提一位在現實中掀起功夫海嘯法師——海燈。

海燈法師身懷絕技、武藝超群,在上世紀中後期成為熱手可熱的功夫偶像,常常出現在影視和文學作品中。對於崇尚少林武學的時人來說,海燈法師的存在就如同當下偉大的藝術家與明星的合體。

海燈法師出生於1905年,原籍四川,本名範靖鶴,出身在貧苦家庭,五歲時母親病故,十二歲時目睹父親被當地惡霸打死。慘痛的經歷給他的童年蒙上了陰影,他立志強身健學,有朝一日自強除惡。

範靖鶴天資聰慧,酷愛專研,十分要強,無論在私塾還是考入師範院校、轉去政法大學、國立警監學校,都保持著全校第一的頂尖成績。在校期間,範靖鶴不僅愛好文學,還堅持習武,專研醫學,為了籌措生活費和學費,他寫作賺取稿費,偶爾幫老師批改作業,生活很拮据。

1918年考入國立警監公費學校後,範靖鶴的生活穩定了些,但從少年時起的困苦生活使得他營養不良,身體單薄,出於嚮往健康體魄,1920年他更名範無病,拜在川軍教官王體泉門下,學習武術。

一代高僧海燈法師:77歲施展二指禪絕技,任全軍武術總教頭

1928年,範無病偶遇街頭表演的少林武僧,心中大動,拜兩人為師,先後學了童子功、氣功、內外樁和一些基礎的少林招數,後從回龍寺轉去嵩山少林寺,想求學少林正統功夫。但少林貞俊法師以"江湖氣重"為由,沒有接受範無病。1937年,範無病被引薦做了昭覺寺方丈,剃度受洗,得名海燈。在寺中傳授國文和武術。隔年,海燈法師擔任七曲山大廟的主持,並且成了該縣的佛教會理事長。

1946年,海燈再登少林,坐禪七日,引起了很大轟動,在少林期間寫了《少林雲水詩集》,並且主持了諸多講經大會,創建佛學研究院。在此期間,他一邊傳道授業一邊堅持學習和訓練,三節棍、羅漢拳、射箭、"二指禪"等功夫都練得登峰造極。因其在武術上的建樹,常常受邀參加武術賽事和武術表演,他的童子功和二指禪表演每每現世都驚詫眾人,名氣一路積累,漸漸成了武僧的代表人物。

1979年,海燈法師迎來了一次人生轉折——登上熒幕。當時一個紀錄片攝製組入川拍攝奇人奇事,聽聞海燈法師功夫奇絕,便請他到寶光禪院進行拍攝。77歲的老者在鏡頭前表演了童子功和二指禪倒立,掀起了一陣武術熱潮,拜師求學者蜂擁而至。

這場拍攝也開啟了海燈法師走向臺前的開端。1982年,海燈法師到少林暫住,被人誤認為是少林中人,當時大熱的"少林"和"武術"兩個詞彙集於海燈法師一身,被人推崇備至,還有人將他杜撰成少林方丈,寫了《海燈法師傳》一書。

一代高僧海燈法師:77歲施展二指禪絕技,任全軍武術總教頭

影視和文學作品再次推高了他的地位,海燈法師徹底成了少林功夫的代言人,為當時熱衷武術的人視為活著的傳奇,甚至有國外媒體邀請他出國任教,但被他謝絕了。

1984年,海燈法師作為主人公參加了紀錄片《少林海燈法師》拍攝,在片中表演武術絕技三節棍、梅花掌等,攝製組贊其"得達摩正宗,懷驚人絕技"。之後,中央電視臺又邀請他拍攝《佛門生涯》,記錄佛家生活。第二年,海燈法師隨國家影視代表團出訪,其弟子範應蓮在表演中輕鬆打敗美國重量級拳手,隨後又應邀在美國講經,在國外聲名鵲起。

1985年,上海武警學校邀請海燈法師做武術指導,海燈法師出任了全軍武術教頭。1987年,四川電視臺為其拍攝了一部電視劇——《海燈法師》。1988年,江油成立海燈法師武館,他出任了館長,並擔任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佛教協會理事。1989年,因癌症去世。

海燈法師去世後,紀念書籍

《海燈專集》、《我的恩師海燈》、《海燈法師畫傳》相繼出版,時人常常懷念。

在推崇海燈法師的人眼中,故事可以就此完美落幕。但事實上海燈法師的風光背後始終湧動著種種質疑和謾罵,始終有人試圖打破這種完美、光鮮的假象。

一代高僧海燈法師:77歲施展二指禪絕技,任全軍武術總教頭

80年代初期,著名記者敬永祥

對海燈法師在記錄片中的武術表演提出質疑。海燈法師去世後,敬永祥在雜誌上先後發表《"海燈現象"——八十年代的一場造神運動》、《海燈法師神話的破滅》兩篇文章,指責海燈是一個包裝出來的騙子。

他指出:拍攝《四川奇遇錄》時,海燈已經77歲,身體必然衰退老化,不可能完成二指禪倒立。當年的紀錄片拍攝人員也承認當時的二指倒立鏡頭不是海燈法師獨立完成的,是吊起腿腳擺拍的。

至於"接受過少林汝峰上人指教,並且被任命為少林地32任方丈"一事,據調查當時的少林主持只到28-29任,並無32任之說。而翻遍少林祖譜,只有一個與汝峰讀音相同的乳峰和尚,生活在元代,所以海燈的少林師傅根本不存在。

敬永祥將此事訴諸法庭,一石激起千層浪,海燈法師的弟子們堅決維護師傅的聲明,與敬永祥拉鋸了十年,最終法院判敬永祥敗訴,但2000年敬永祥卻獲為此得了

"反偽科學突出貢獻獎"

《焦點訪談》節目組特地為此做過一期調查,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也曾就此事表達過,許多報紙和影視對海燈的宣傳報導過度失實。這一系列事件又使得原本功德圓滿、武功卓絕的海燈法師成了炒作騙子,在民間傳得沸沸揚揚。

一代高僧海燈法師:77歲施展二指禪絕技,任全軍武術總教頭

海燈法師作古後,他的功過是非更加難斷,唾棄他和推崇他的人始終各執一詞,至今仍爭論不休。但他簡樸克己、忠於武術、傳揚佛道的一生是真實的,培養的弟子是真實的,留下的詩集、氣功集也是真的。

讓人遺憾的是,無論真相如何,在這片"騙子"、"假神"的罵聲中,人們似乎只看到了那個被推到人前的身長不足一米六的乾瘦老者,卻放過了那些瞞天過海、欺瞞大眾的罪魁禍首——當時肆意渲染的媒體和作家

紀錄片和人物傳記本應求真務實,他們卻為了博人眼球罔顧事實、弄虛作假,有違職業道德和做人的良心。在爭論出現後,他們也沒有出面澄清事實,只躲在局外看戲,既傷害了觀眾的感情,也毀掉了一位法師的聲名。他們成功躲到了罵聲之外,未曾受到任何追責,也未曾付出過任何代價。

晚年的海燈法師無疑享受了無上的光輝和榮譽,但那些是他的主觀意願,還是他如傀儡一般在媒體和弟子們的哄抬下出演了當時人們心中最渴望、最崇拜的社會角色,我們已不得而知。

我們只能幻想,面對身後的聲名狼藉,被當成過街老鼠一樣唾棄,海燈法師也許並不那麼享受那些光輝頭銜,也許也曾後悔走上一條既輝煌又骯髒的道路,也許也曾想過做個一心誦經唸佛、不理俗世的清明僧人。但逝者如斯,一切都湮沒在歷史的河流中,

不可回頭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