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談論鶴崗房價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當我們談論鶴崗房價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如果不是因為「房價」,可能有些人一輩子也不會知道,在遙遠的黑龍江東北部有個小城,叫鶴崗

才相隔短短几個月,鶴崗又因為房價火了一次。這次火的起因,是一篇題為《流浪到鶴崗,我五萬塊買了套房》的文章。

根據文中的敘述,一名來自浙江舟山的船員,在千里之外的黑龍江鶴崗市,花5.8萬買了一套77㎡的兩室一廳,每平米不到1000元。這個價格,在一線城市可能只能買一平米。

此前在4月,鶴崗就因“房價跌回白菜價”,每平米只要350元上了熱搜。

有這樣一種說法,“狗咬人不是新聞,人咬狗才是新聞。”

在房價普遍高企的今天,房價超低的新聞,確實比20萬一平的豪宅、總價千萬的別墅更吸引眼球。

今天,我們一起來聊聊,當我們在談論鶴崗房價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當我們談論鶴崗房價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鶴崗房價,真有這麼低嗎?

先說一句,鶴崗確實有網傳那麼便宜的房子。

之前在4月,鶴崗就因為房價一平米只要348元,打破了人們對高房價的認知,衝上熱搜。當時媒體通過對二手房交易網站和對當地中介的求證,發現傳言不虛——

當我們談論鶴崗房價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某套位於7樓的46平毛坯房(一室一廳)總價只要1.5萬,約326元/㎡。

另一套位於6樓的50平毛坯房(一室一廳)總價也只有1.9萬,摺合380元/㎡。

熱文《流浪到鶴崗,我五萬塊買了套房》中,船員李海買的房是77㎡,5.8萬,每平米大約753元。

當我們談論鶴崗房價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 李海的臥室和客廳

當我們談論鶴崗房價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 房產證和新裝的防盜門

而根據中指研究院數據,10月全國百城的住宅均價是15073元/㎡,更不用說動輒幾萬一平的一線城市了。
這麼對比起來,鶴崗的房子便宜嗎?便宜!

有人說鶴崗是房價崩塌的第一站,但鶴崗遍地都是幾百塊一平的房子嗎?並不是。

網上曝出的白菜房大多在鶴崗市郊,是當地的棚改房,每平米基本都是300元到500元不等,總價也就在兩萬塊左右,價格較低的是比較偏遠地段的拐角房或頂層房。

但這種房子與普通商品房不一樣,根據相關文件,一般回遷房辦理產權證的週期是一到兩年,目前市場上的棚改房大多是未下證的房源,一家有多套的可以進行交易。也就是說買這種房源並不能馬上把“房本”辦下來。

4月“火了”的那次,鶴崗市相關部門回應稱:低價房只是個別現象,當地樓市供需平衡,房價較為穩定。

筆者在安居客網站上查了鶴崗目前的房價情況,11月二手房均價1904 元/m²,環比10月的1807元/m²上漲5.41%。

主流新房價格依然在3000-4000元每平米。均價3100/m²,與上月持平。這個價格在東北普通的小城裡就比較正常了,不過對於一個地級市也還是算便宜的……

當我們談論鶴崗房價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 鶴崗二手房價格走勢

當我們談論鶴崗房價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 鶴崗新房價格走勢

鶴崗的房價,為什麼這麼低?

先來說說鶴崗的背景情況吧。

鶴崗是黑龍江省東北部的一個地級市,北隔黑龍江與俄羅斯相望。

這裡的礦產資源比較豐富,尤其是煤,鶴崗過去的發展主要依賴

煤炭經濟,這是當地發展的支柱,產業結構單一。

隨著煤炭資源的枯竭,鶴崗發展就進入了衰退期,產業和人口集聚引力衰減,曾經的外地人口和年輕的本地人口都在流出。

2011年,原本的資源大戶鶴崗,被確定為資源枯竭型城市。

此外,礦區的不斷開採,使礦區的房子成為了塌陷區,當地政府只好在城郊多處建造棚改房轉移塌陷區居民。

可是鶴崗的人口是不斷流出的,隨著棚改房的增加,房子閒置越來越多。

房多,人少,住不完的只能拿來出租或者賣掉,大量的保障房及棚改房拉低了全市的整體房價。

房價涼了,城市卻火了 。

百度的鶴崗吧,最近熱度就不低,不少外地人成了“網絡觀光團”,前來貼吧“報到”、打聽消息。

問詢帖不少,鶴崗人的回覆很實在,意見也比較統一,就是不值得投資。

概括來說就是:

鶴崗是一座資源枯竭型城市,經濟發展不佳,普通人收入很低,周邊自然環境較好,但市區環境一般,交通便利性、教育、醫療條件、文娛設施均不佳。

有一條回覆是特別形象的東北式幽默:一條街兩崗樓,動物園三個猴,白天一片坑,晚上一片燈。

其實鶴崗,只是一個現象,一個縮影。整個東北這些年一直人口流出嚴重,老齡化程度較高。

“白菜價”的房子,怎麼還沒被搶光?

鶴崗以超低房價火了以後,不少網友都吵著說要去鶴崗買房,也有網友預測說這裡即將被炒房客抬起房價……然而房子被哄搶了嗎?房價飛起來了嗎?並沒有。

根據中國房地產業協會2019年數據,在納入統計的341個城市中,鶴崗以均價2177元/m²位列倒數第一

有鶴崗本地人稱,“在鶴崗買房這幾年,資產一直在縮水,連睡覺的時候,都在賠錢。我現在把房子賣了,可能都賣不出裝修錢。”

當資源枯竭、經濟下滑、人口外流,當地人的房子都住不完,誰還會投資房子坐守空城?

這樣的房子,註定難流動難升值,最大的價值就是其本身的居住價值。這對於做海員的買房主人公來說,就已經足夠了。正如他說的一句話,“不管好壞,還是得買套房。”

當我們談論鶴崗房價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 文中的李海口述

而更多的普通購房者,都在用腳、用真金白銀進行著投票——一二線城市房價高企,照樣需求膨脹,四五線城市房價便宜,仍是需求低迷。

大城市的房價高、物價貴、交通擁堵、生活節奏快,無論從哪一點看,都不符合理想居住的需求。

然而大城市的房子在居住價值以外,背後還有著強大的交通、教育、醫療等配套作為附加價值,且大城市更有著好的經濟發展勢頭,不斷湧入的人口,充足的就業機會,以及豐富多彩的生活。

這一切,使大城市吸引力十足,也成就了房產的保值能力。這樣的房子,才叫做優質資產。

君不見,就在雙十一上午,阿里法拍就誕生了一套“天價學區房”,總面積僅5.6平方米,還是一間建國前的老破房,以127.55萬元、市場價近2倍成交,摺合約22.78萬元/平方米。用這個錢可以橫掃鶴崗樓市了。

網友表示:

“划算的,上了好學校就躺贏了”

“沒想過以後拆遷這裡有多有錢嘛~”

“我妹妹為了小孩讀名校2004年買深圳百花的80平方米的房子,70多萬,2013年小孩九年後畢業賣了380萬,現在是1100萬,你說買學位房的人是傻嗎?”

當我們談論鶴崗房價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假如上圖這間房子,坐落在鶴崗,恐怕別說127萬,127元一套都未必有人要。這就是城市、人口、附加價值造成的巨大差異。


人,才是第一生產力。在勞動力人口總數見頂,老齡化加深的背景下,“搶人”對城市未來發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從2017年起,越來越多的城市出臺放鬆落戶和引進人才政策,搶人大戰不斷上演。2019年,年內累計已經有超150城發佈了各種人才政策,同比上漲超40%。

鶴崗現“白菜房價”,根本原因在於“城市價值”的不足。超大城市自帶吸引力,大城市在搶人,小城市呢?只能盡力留住人,保住城市價值,不要變成下一個頹敗的鶴崗……

要知道,房價便宜並不只是物美價廉的好事,資金和人口的冷落最終會造成經濟的低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