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體味“心齋”之境,即便身處紅塵,也有內心的澄澈

莊子:體味“心齋”之境,即便身處紅塵,也有內心的澄澈。

莊子:體味“心齋”之境,即便身處紅塵,也有內心的澄澈

在這個浮躁的時代之中,很多人經常犯的錯誤,就是讓外物來左右自我,讓外物來成全和給予自我。

比如說,一個人總是忽略提升自己,精進自我,而是把所有的希望寄託於積累人脈之中。於是不斷的去應酬各種場合,但是最後到頭來,卻一無是處,毫無作用。

對於修行也是如此,提到修行的時候,很多人第一意識想到的,就是脫塵離俗尋找一個詩和遠方的深山之中。

但是殊不知,心不靜,即便處於深山之中,也是一場徒勞,而且對於自己來說,會產生更多的痛苦。

莊子:體味“心齋”之境,即便身處紅塵,也有內心的澄澈

而內心守靜的人,即便是身處紅塵,也照樣有一番寧靜和內心的澄澈。

所以我們最該反思的,就是自我的內心,當自己的內心有一份定性,內心足夠清澈的時候,無論外界產生什麼樣的變化,遇到了什麼樣的遭遇,都能夠以堅定的功夫去面對自我。

這在道家思想中,也是所謂的由外轉入內的一個智慧,凡事不可向外求,而是向內尋找

莊子:體味“心齋”之境,即便身處紅塵,也有內心的澄澈

莊子曾經提出了一個“心齋之論”,心齋是一種境界,在修行方面,以“無為而治”,才得內心的安寧,自然能夠太平。

心中波瀾不驚,一切不介懷,身體自然健康。最重要的就是讓自己的心靈放空,進入一個澄澈的境界之中,讓人在紛亂的俗世之中,保持一種獨立的人格。

心齋是一種心境,讓心歸於寂,最後集中自己的胸懷,專注內心的寧靜,不以外物為左右,摒棄思慮,不以纖塵為主導,也不聽任之往來。

“心齋”的境界,在莊子的眼中,也是《逍遙遊》中所說的“至人無己”的道理。

莊子:體味“心齋”之境,即便身處紅塵,也有內心的澄澈

在很久以前,孝武帝司馬曜,將要講論《孝經》,謝氏兄弟和其他幾位在自家討論研習。

有一個人叫車胤,他多次詢問謝氏兄弟,感到有一些為難了,就對袁羊說:“不問呢,怕他們的真知,著實會有所疏漏,問多了又害怕增加謝家兄弟的辛勞。”

袁羊就說:“一定會引起這種不滿。”

車胤就說:“你怎麼知道這樣呢?”

袁羊說:“你什麼時候見過明亮的鏡子,因為反覆照而疲倦,清澈的流水,因為由於微風吹拂而感到害怕呢。”

車胤本來是一個家境貧寒的學者,他在學習上不知疲倦,非常認真用功,見識廣博,學富五車,後來還官至吏部尚書。

司馬曜想要與大臣重新研討《孝經》,車胤在學術上有問題,想請教謝安謝氏兄弟的時候,可是又擔心問的太多了,他們煩自己,如果不問,又害怕自己的知識得不到加深。

於是這個時候,袁羊就婉轉的借鏡子和流水告訴他:

學識就像鏡子,不會因為照多了而感覺疲倦,因為那是他的本能。清澈的流水,不會因為風吹而害怕被吹散,因為它本身是清澈的。

莊子:體味“心齋”之境,即便身處紅塵,也有內心的澄澈

當事物本身端正清澈的時候,外物無論如何,都不能左右它的本質。

當一個人內心澄澈寧靜的時候,無論居於俗世汙濁之中,也不會有所偏頗,這就是向內尋求的一個道理。

所以,我們最該修的是心,人生所有的結局,也是因心性而起。

老人說:“厭靜還思喧,嫌又憶山,自從心定後,無處不安然。”

如果自己厭煩安靜了,就往熱鬧的地方去,討厭喧鬧了,又思念自己的山林。也就是說靜極思動,動極思靜。

莊子:體味“心齋”之境,即便身處紅塵,也有內心的澄澈

如果想要改變這種局面,就在於自己的內心。

當內心安定了之後,沒有什麼地方會讓你覺得不安定了,只要內心豁達,一切隨遇而安。

本文由國學書舍原創,看了這一篇章的智慧,您有什麼不一樣的感悟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