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的農民喜歡吃鹹菜?

農村裡的逍遙


愛吃鹹菜的人多了,不僅僅是農民。

在人類的食物鏈裡,鹹菜是重要的組成部分,三個事實依據:


第一個,鹹菜是鮮菜的另一個存在方式。

人類保存食材,不僅是肉類,還有植物類。肉類是鹹肉、臘肉、乾肉等醃肉,植物類就是鹹菜、乾菜、泡菜等醃菜。好吃不好吃另當別論,核心目的是保存,把當時、當季吃不完想著法保存起來,以後還能吃。以求從根本上解決吃飯問題,譬如冬天,蔬菜不生長,不能沒菜吃啊。那麼就在蔬菜富餘的時候,醃起來,保存到沒有蔬菜的季節吃。


第二個,改變了蔬菜的風味。

再個目的是改變口味。酸酸辣辣的鹹菜,很是開胃吧?這就是醃鹹菜的另一個目的。譬如酸豆角肉末,新鮮豇豆一樣的炒肉末,也一樣的美味。但是,沒有酸豆角炒來的開胃,聞著就有口水湧出,甚至想到就咽口水。這就是鹹菜的妙處。再譬如酸菜魚。可以這麼設想,這道美食假如沒了酸菜,你會覺著好吃嗎?不會,沒有酸菜就沒有靈魂。

第三個,增加了蔬菜的營養。

不知何時盛傳鹹菜致癌,說的是鹹菜有亞硝酸鹽,強致癌物,人們患癌症就是吃鹹菜引發的。老百姓不懂啊,聽你專家的。結果好,鹹菜沒人敢吃了,癌症病人卻越來越多。後來真專家出面澄清,鹹菜沒有亞硝酸鹽,醃鹹菜前20天就基本消失完了。


而且不僅沒毒,因為醃製,乳酸菌的作用,蔬菜還多了人體需要的氨基酸。這樣一來,人們終於明白,鹹菜為什麼好吃開胃,原來營養比鮮菜還多了。

還有一段公案,說是鹹菜吃多了不好,因為會多吃進去鹽,鹽吃多了會出問題。為什麼說這是段公案?是因為鹽吃多到底好與壞,還沒有得到真正的科學定論。目前來看,一方面說吃多了不好;另一方面說吃少了不好,雙方各不讓步,誰也說服不了誰。科學家們正在努力研究,相信不就就會拿出正確的答案。


普濟


你說的很對,農民都喜歡吃鹹菜,我也喜歡吃鹹菜,因為我是農民,因為我也是農民出身,雖然我後來進了城,但是我的農民本份沒有改變,我農民的生活習性沒有改變,我吃鹹菜的習慣當然也就沒有改變,就是現在,我天天都會吃鹹菜的,而且我吃的鹹菜都是我自己醃製的!



那麼農民為什麼喜歡吃鹹菜?就從我們東北地區農民吃鹹菜說起吧,在東北農村,一年只種一季蔬菜,今天是5月25日,在我們東北的農村,現在大地上還沒有一種蔬菜成長起來,也就是說現在還沒有一種東北農村種的蔬菜長大可以吃的,還要等到6月份以後才能夠吃到東北地區自己種的蔬菜的!



而東北地區自己種的蔬菜,也只能吃到每年的9月末,從每年的10月份開始,一直到來年的6月份,才可以吃到第二年種植的蔬菜,掰掰手指頭算一下吧,從10月到來年的6月,有8個多月的時間是吃不到新鮮蔬菜的,雖然在這8個月的時間裡,東北農村有土豆,有蘿蔔,有酸菜可以吃,但是鹹菜才是最主要的,也是天天頓頓要吃的!



因為東北農村的冬儲菜雖然有土豆,有蘿蔔,有酸菜,但是土豆,蘿蔔,酸菜也是保證不了8個多月有蔬菜吃的,沒有辦法了,為了生活,東北農村的農民,實際上是以鹹菜佐飯為主的,那麼,東北農村農民的鹹菜是以什麼做為醃製食材呢?又是怎樣醃製的呢?



東北農村農民醃製鹹菜的食材,都是東北農村農民自己家種植的蔬菜,其中主要食材有黃瓜,辣椒,芹菜,胡蘿蔔等,把這些食材通過洗淨晾曬之後,裝在一個大的布袋裡,然後扔進大醬缸之中,通過大醬缸裡的大醬浸泡之後,幾天的時間,這個能讓東北農民喜歡吃的,沒有任何添加劑的,最美味佳餚的鹹菜就也可以吃了,而且可以與第二年新醃製的鹹菜連接上的!



農民喜歡吃鹹菜,是對沒有蔬菜的補充,可以幫助佐飯下飯的,另外也是因為鹹菜也確實是好吃,甚至鹹菜都比一般的蔬菜好吃,而東北農村農民用大醬缸裡大醬醃製的鹹菜,那也是真好吃的,而且鹹菜的醃製又是非常省工,省力,省時的,而且東北農村農民醃製這樣的鹹菜也是非常方便的!



現在在東北的農村,冬天有大棚蔬菜,還有從南方蔬菜產區源源不斷運送過來的蔬菜,所以現在東北地區的農民冬天也能吃上新鮮的蔬菜,雖然現在東北地區的農民在冬天也能吃到新鮮的蔬菜,但是他們用大醬缸醃鹹菜的做法沒有改變,我也同他們一樣,一年四季吃鹹菜的習俗習慣也沒有改變!

感謝您對從善如劉三農問答的關注和支持,歡迎您的評論留言。


從善如劉L


鹹菜是有歷史的,承認農民苦,為了蔬菜保質期長,醃製成鹹菜。農民從事體力勞動,口味重,為了方便,省錢,省事,吃鹹菜。

記得40多歲的時候,我醃的鹹菜可好吃了,邊吃心裡邊想,鹹菜要能做主食多好。後來聽說醃製品危害健康,我停止了醃鹹菜,一晃20多年一口不吃。農民朋友,為了健康,鹹菜可做調味品,儘量少吃或不吃。


思想1958


現在正是農村人醃鹹菜的時候,好多農村婦女還玩起了“抖音”、“快手”的直播。現場分享著辣椒、蓮花白、白菜、茄子、蘿蔔等蔬菜的醃製工藝,婦女們諮詢得最多,也不乏還有男的。當地一位50多歲的農村婦女,直播醃菜,每晚都是千人左右在圍觀。做為農民,怎麼對醃鹹菜這麼饒有興致?農村人為什麼那麼愛吃鹹菜呢?

反季節蔬菜吃著不放心。

農民醃製鹹菜,其實就是為冬季吃菜做準備的。不是說冬季就沒有蔬菜可吃,現在冬季的蔬菜種類繁多,想吃啥菜就可以吃到,可都是塑料大棚內栽植新鮮蔬菜。要知道,大棚蔬菜是離不開使用農藥的。食用這種蔬菜還真擔心“不安全”。農民醃製的蔬菜大都是農民自家種植的“無棚蔬菜”,農民自己覺得吃著就是放心一些。

吃不起冬季的“鮮”菜

一到冬季,集市上的菜品種類多,只是價格也忒高了。農民大都是逢集日買菜,是要吃兩三天的。買上幾斤常用的菜,就是幾十元。僅是菜的花費已經超出了農民的消費水平。好多農民家庭才捨不得花那麼多錢買菜吃。特別是冬天下雪後,菜價更蹭蹭往上漲。去年冬季,辣椒都趕上豬肉價了。農民醃鹹菜是未雨綢繆,吃醃菜是為省錢。



為了傳承醃製手藝

別看這醃菜,也是大有學問的。同樣的菜品、調料,醃出菜的味道會不一樣。醃菜也有叫鹹菜的,就是用多少鹽,也很有講究。鹽用得少菜會壞掉,用多了鹹得沒法吃,這裡面就是有醃製工藝。農村會醃菜的,大都是中老年婦女,他們經歷了饑荒的年代,就著醃菜,吃著粗糧,才是他們度過了饑荒。她們對醃菜有“感情”,也不會讓醃菜的手藝“失傳”。現在她們醃菜還是想把這工藝傳給兒媳婦、女兒。




其實,也不能肯定地說是農民就愛吃鹹菜,有些城裡去“農家樂”,或去農民做客,也是對鹹菜情有獨鍾,還不是在乎鹹菜那種淡淡的鹹味,吃起來脆脆地,還有對農民自家純天然蔬菜的一種情愫。當然不可否認,農民還完全達不到冬季吃反季節菜的經濟條件,只有靠醃菜應對冬季的生活了。

【@為生活而提神。】


為生活而提神


媽呀!第一次聽說“農村人”愛吃鹹菜。城裡人難道不愛吃鹹菜嗎?是窮人“最愛吃”鹹菜。因為窮啊,吃不起雞鴨魚肉的,總吃素菜又感覺不好吃,所以就只能愛吃鹹菜了。

我上學的時候住校,兩個星期或者三個星期回一次家,每次去學校都帶一瓶用罐頭瓶盛裝的鹹菜,其實就是把蘿蔔醃製好然後熬個花椒油或者辣椒油澆上拌拌的那種鹹菜。那時候很羨慕別的同學的媽媽總是能把鹹菜做出花樣才吃,鹹菜炒花生米,鹹菜攤雞蛋,醃黃瓜,醃豆角,醃酸白菜,還有自己家油炸的花瓣果子。可是我媽媽什麼都不會做,只會做那一種鹹菜。

至今仍然保留著早上喝粥吃饅頭鹹菜雞蛋的習慣,粗糧養生又便宜又好吃。而城市親戚來我家必然少不了要吃的就是大蔥蘸醬,大餅卷鹹菜。大醬是自己家用糧食做的,鹹菜是自家醃的。

吃鹹菜的時候總會吃出老家的味道。心心念唸的是那種故鄉情!





村頭那個努力的小蝸牛


引 語

非常高興回答這個問題,農民本身生活在農村,收入明顯偏低,吃鹹菜也算是奢侈品了, 能吃到鹹菜也是一種幸福, 那是面朝黃土背朝天換來的,因為農民吃鹹菜省錢丶省時、省勁,所以更喜歡吃鹹菜。

一.兜裡裝著窩窩頭吃著鹹菜,也是一種幸福。

我也是從農村長大的,知道生活的艱辛和苦難,像我小時候,早上上學比較早,學校離家又遠,騎自行車要走10000米,不管風吹雨打天天如此,兜裡裝著幾個窩窩頭,帶點鹹菜,中午不回家,在學校就這樣將就了,這也吃的非常幸福, 我總不能啃著幹窩窩頭,不吃鹹菜吧,那是不是噎得很?因此,我也喜歡吃鹹菜。

二.兜兒裡沒有錢,鹹菜比肉好吃。

就在前幾天我也醃了鹹菜,做了泡菜,現在生活條件改善了,是能吃上肉了,但是現在肉又漲錢了, 醃上鹹菜,至少早上不用再炒菜了,隨便就可以應急了了,就算有肉,也要吃幾口鹹菜和泡菜,這樣更加有味,的確鹹菜比肉好吃。

三.鹹菜用清水泡一泡,油裡炒一炒那個香。
蘿蔔切成絲, 鍋裡放點油,放花椒、放大料、放蔥爆香,蘿蔔丟進去,放一點點白糖,放點香油,翻炒幾下就出鍋,就是這個味非常香。

結 語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物質生活在提高, 可以吃上肉了,但是,特別貧窮的地方,大部分人還是過著吃鹹菜的生活,只有貧窮的人更想吃到肉,富裕的人吃肉多了想吃鹹菜,這是鮮明的對比,生活在農村人民是非常淳樸的,做的鹹菜味道也特別好,雖然我們在城市裡吃肉要多些,但是吃的真有味嗎?還不如農村,吃鹹菜也是幸福,多數農民還是喜歡吃鹹菜的。

“感謝你的關注,歡迎在評論中發表自己的不同觀點,一起交流討論。”

餐餐美味


農民就希歡吃鹹菜?這是對農民的侮辱。咱也甭擺窮酸,你不吃鹹菜才多長時間?就忘了姥姥家門朝哪兒啦,北京六必居的鹹菜九十年代末上講究的還讓我從北京帶呢,保定槐茂鹹菜(小竹簍包裝)一般人吃得起嘛?窮是一方面,八七年興起議價糧油九三年糧食並軌,油多啦這才興起炒菜,但一年四季還不是都能吃蔬菜,大部分蔬菜從南方來,起初是蒜臺。九十年代中期才開始種大棚吧,(具體哪年記不清了)九七年我出差到建三江紅衛農場冬季還是小雞燉豆腐,豆腐燉小雞呢。這兩年人們才剛不提返季的蔬菜不能吃,是轉基因的。冬儲大白菜,還有人一包包的買。種大棚之前冬季不僅農民,城裡人也是鹹菜為主,白菜,豆芽豆腐。因沒有蘚菜,沒那麼多油。現在農民也不淹菜啦。要算起來也二十年了。小,年輕不知道,不能怪。三四十歲的不應忘記吧。


531317318312


這話問的,讓人想哭。真是飽漢不知餓漢飢,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據說,慈禧太后愛吃窩頭鹹菜,那是用栗子面做的窩頭,鮮筍人參做的鹹菜。您吃不起啊!記得小時候,人們為溫飽忙碌著,春天蔬菜少,細菜吃不起,整天是嘎頭鹹菜就餑餑,趕上媽媽花兩毛錢買點肥肉,炒的還是鹹菜。那就是改善伙食了。我至今念念不忘的是六四年日子好點了,過年了吃上肉了,結果是吃多了,又衝風著涼,結果是十年不吃肉了。


哈哈95128931


一說起鹹菜,我自己都笑自己,我是五四年的,我家人多,兩個叔爺爺在一塊,爺爺種紅蘿蔔,我媽就是會醃鹹菜,後來叔都走了,工人嗎,剩下我們六口人,我媽累病了,什麼也吃不上呢,好心人給我們些鹹菜,已經有蟲子了,我們洗冼也吃,窮日子過慣了,這不我種黃瓜吃不了也醃鹹菜,豆角,椿芽,蘿蔔好多鹹菜,我回老家分了不少,現在條件好了,年輕人不願吃,氣我爸說我,你要開店賣鹹菜,人家都吃不了了,我想鹹菜壞不了,今年沒菜園了,自己的黃瓜用香油渣種,還有三十多斤我留著呢。所以我看到鹹菜想偷笑,以前好吃鹹菜過時了。


用戶6749300950


農民過去吃鹹菜是因為窮,沒有錢買其他的蔬菜作為食品。過去的農民生活水平相當低,平時自家地裡也會種一些蔬菜,比如豆角,黃瓜,茄子,辣椒,等等。除了自己吃之外,還能賣些錢補貼家用。可是到了冬天地裡不長蔬菜了怎麼辦?所以每家每戶冬天以前,都會然一缸鹹菜,到了冬天鹹菜成為餐桌上的主要菜餚。我記得小時候,冬天每頓飯都離不開鹹菜,有時把鹹菜切成絲,用水拔一拔加些佐料直接食用。還有印象最深的就是,鹹菜炒豆芽,偶爾買一些魚和鹹菜一起燉著吃,那些少的可憐的魚,總會被先吃光,如果還能在眾多的鹹菜裡,找到一條小魚就興奮的不得了,如同找到了寶一樣!

現在農民的生活富裕了,科技手段也進步了,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買到各種各樣新鮮的蔬菜。可是農民然鹹菜的習慣,依然還保留著,區別就在於,過去農民吃鹹菜,是因為買不起別的蔬菜,現在農民吃鹹菜,是為了偶爾改善一下口味。

朋友們你們可以把知道的,最好吃的鹹菜做法說出來,分享給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