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騰年代》:中國高鐵的浪漫從這裡開始

《奔騰年代》:中國高鐵的浪漫從這裡開始

《奔騰年代》:中國高鐵的浪漫從這裡開始

王成剛編劇、徐宗政導演的《奔騰年代》,講述新中國第一代電力機車研發人員的不平凡、積極有為的奮鬥歷程,是一曲令觀眾印象深刻的年代大戲。如今中國高鐵名聞天下,為人民出行提供了便利。高鐵的速度與激情,從2008年開始,卻是從上個世紀五十年代發端;尤其是60年代中蘇關係破裂之後,國人只能採取獨立自主的研發策略,對於海外同行的先進技術進行仿製、改進,再結合中國的工業基礎和鐵路線路的具體情況,進行有效的累積。終於在新千年之後徹底實現了高鐵動車組技術的自主研發與領先世界。佟大為飾演的常漢卿,是從海外歸來的專業技術員,他出身民族資本家家庭,與梁愛琪飾演的姐姐常漢坤一起生活。蔣欣飾演的志願軍轉業連長金燦爛,一開始擔任保衛科長,後來主動要求成為一名火車駕駛員。他們在陳逸恆飾演的吳學籤廠長的帶領下,突破了各種難關,實現了中國電力機車從無到有,中國方案定型的全過程。

《奔騰年代》:中國高鐵的浪漫從這裡開始

《奔騰年代》是一部集合了職業、時代與情感的電視劇,有血有肉的奮鬥者,在艱苦樸素的歲月裡,他們的熱情洋溢著理想之光,但又不反生活中的樂趣;如情感發展的跌宕起伏、日常生活的酸甜苦辣等。觀眾不但會為天差地別的轉業女幹部與“驕嬌二氣”的大少爺之間的冤家路窄而捧腹,更是看到他們在工作之中,逐步瞭解到出身並不重要,對於理想的高度共振才是關鍵。作為與錢學森等人一起回國的專業程師,常漢卿的事業目標是要造出比螺旋槳飛機還快的火車。從蒸汽機、內燃機到電力機車,這是必然要走出來的那條路,無論新中國的物質基礎和人才儲備如何,都必須要實現,否則就無從實現交通的現代化,那麼人民出行和工業現代化就無從談起。

《奔騰年代》:中國高鐵的浪漫從這裡開始

具體到本劇中的江南機車廠,常漢卿負責的部門就是要搞集成技術。要吸收消化來自國內外的元器件和技術,通過反覆的對比試驗,逐步實現動力機車跑起來、快起來。正是對於常漢卿的欣賞,金燦爛才發現了彼此對於孤獨、寂寞和燦爛的理解是那麼的相似,金燦爛的兄長也是一名火車司機,正是因為速度的不夠快,遭到了美軍的襲擊,在衝進隧道之前犧牲了。時間就是生命,這就是新中國第一代建設者無比珍視的那份信念。常漢卿說電力機車的速度可以超過螺旋機飛機,願望是“讓中國的電力機車更快一點”的金燦爛,因為對專家的信任相信了他,他們就是這樣逐步從衝突中理解了對方的理想,並進而滋長出了愛情。

《奔騰年代》:中國高鐵的浪漫從這裡開始

《奔騰年代》:中國高鐵的浪漫從這裡開始

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中國鐵路速度就是50Km/h左右。以冬妮婭為代表的蘇聯專家,擁有著更先進的技術方案。可惜尚未完全交流,中蘇合作便破裂了。常漢卿等人只能自力更生研發技術,本劇裡的奔騰計劃就是如今中國高鐵技術最早的源頭,中國方案的實行,從一開始就是在被動狀態下,但這樣的困境也沒有讓中國耽擱下任何一個環節的研發。現在看來,這確實是一個明智的決定。因為無論在什麼年代,無論是蘇聯還是美國、日本的專家,都不會將最新、最高科技、最核心的技術轉讓給中國,楊部長、吳廠長、常漢卿以及其他技術研發人員,對此都心如明鏡;因此他們對於引進海外技術也是抱著最好分割、吃透的觀點,絕對不能將中國的技術進步寄希望於外國的轉讓。江南機車廠從鍛造車間到內燃機、電力機,一應俱全,幫、帶、學的氣氛濃厚,彼此關照一起進步。新中國建國之時,落後西方工業國達百年之上,如果不能實現大踏步的趕超,那麼差距將越來越大,這就是奔騰年代的本質意義。很明顯,《奔騰年代》的角色們雖然來自五湖四海和不同的家庭背景,但他們都擰成一股繩一樣地為了一項事業努力奮鬥,這便充分證明了新中國體制的優越性。中國的火車從蒸汽車到電力機車再到高鐵動車組,從一無所有到領先世界,成為當今人民幸福生活的保障之一,值得觀眾為之鼓掌。

《奔騰年代》:中國高鐵的浪漫從這裡開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