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哪些“奇技淫巧”讓人歎為觀止?

紅雨說歷史


要說中國古代有哪些“奇技淫巧”,除了眾所周知的四大發明外,這幾樣小東西的原理其實到現代社會也都有用,並且讓人驚歎當初的發明者是不是從現代穿越過去的。

1、青銅卡尺

西漢末年,王莽篡權自立皇帝,改國號為新,創建新朝。儘管他在位只有短短的15年,但是這位皇帝十分喜歡搞科研發明,甚至專門設立了部門研究那些稀奇古怪的東西,而他研究的這些玩意,讓現代人竟然有種王莽是穿越者的錯覺,青銅卡尺就是其中之一:

看看這個構造,是不是和我們現在所使用的遊標卡尺驚人的相似?

兩者都是使用主尺和副尺,原理一模一樣,只是在更細分的刻度上青銅卡尺只能藉助指示線進行目測,而遊標卡尺能夠對齊主副尺刻線測量。這就是王莽為了統一全國的度量器具而發明的古代版遊標卡尺。直到1631年,西方的數學家皮爾才發明出遊標卡尺,所以王莽發明的青銅卡尺比西方世界足足早了一千六百多年,這對於研究我國古代科技及度量衡史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2、千里船

說起祖沖之,我們都知道他發明了圓周率,可以精確到小數點後七位,對當時的生產實踐有很積極的現實意義,而這個千里船,也是他卓越的發明之一,能日行一百多里,採用的是“車船”的模型進行製造,將造船技術從船帆為動力向水力為動力的重大改進。

祖沖之在船舷兩邊每邊做了兩個大輪子,輪子中間仿造平時用的船槳插入了很多小槳,以此來增加與水的接觸面積,使得輪子在旋轉時船能夠快速前進。這樣輪船的“槳”做好了,那麼動力哪裡來呢?由於當時沒有蒸汽動力,就只能靠人力了,於是祖沖之在船身設計了以腳踏板為原理的人力踏板,以此來驅動“船槳”快速運轉,一天可以航行一百多里水路。祖沖之研究的“千里船”,比西方世界的槳輪船早了一千多年,不由讓人感嘆古人的智慧。


3、指南車

指南車又名司南車,在中國古代,人們用指南車來指明方向,它與指南針的原理不同,指南針是用磁極指引方向,指南車是用機械傳動系統來實現方向指引。關於指南車的記載,從西晉時期就有,而較為詳細的內部結構記錄,則是在宋代。當你推著指南車走,不論怎麼拐彎,不論走都遠,它都能指向最開始所指的方向,有很好的引路功能。

指南車在當時的意義不僅僅是能夠指明方向,更是機械發明史上的一項重要創造,它有一套自動調節轉向的反饋機構,作為自動控制機械的始祖在技術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就連李約瑟都稱中國發明的指南車為“所有的控制論機器的祖先”。

4、記裡鼓車

記裡鼓車是中國古代用於自動計量道路里程的車輛,由記道車發展而來。最早在西漢劉歆所著的《西京雜記》中就有記裡鼓車的記載:“記道車,駕四,中道。”就是說,它要用四匹馬拉著,在道路中間行駛。後來因為加上了行一里路擊一下鼓的裝置,便成了記裡鼓車。

記裡鼓車的工作原理跟指南車相似,都是使用齒輪的差速原理,可以說齒輪的發明應用,為指南車和記裡鼓車的誕生奠定了基礎。記裡鼓車在當時的作用應該是用於計量,在車輪走滿一里時,有一個齒輪剛好走一週,這時撥動車上的木人敲鼓一下,從而記錄一共行了多少里路。


梅山匹夫


首先講清楚,有的網友是衝著奇技淫巧的“淫”過來的,這個“淫”,是“極端、過分”的意思,和痴男怨女那個淫不是一回事,所以,有些想看熱鬧的淫們可能要大失所望了。不過,雖然我是個正經淫,但我還是會在最後介紹一點《金瓶梅》裡的奇技淫巧,犒勞在頭條裡邂逅的有緣淫。

先說正經的。

咱們上學時候學的四大發明,造紙術印刷術黑火藥指南針,這些給古人生活學習提供很大便利的,代表了中華文明的進步,世界公認、婦孺皆知,屬於名門正派;相反,那些不為人知領域的小發明創造,往往被稱為奇技淫巧,我這裡介紹幾款。

第一個——金飛雁

傳說當年楚霸王項羽發誓踏平萬惡的舊社會,一把火燒了阿房宮,燒完了還怒氣未消,又親率30萬大軍在驪山周圍挖掘“秦始皇陵”,大軍剛要動手時,地下一聲尖銳的鳴叫,憑空飛出一隻“金雁”,這隻“金雁”直飛向南,哀鳴不斷,隨後天生異象,烏雲壓頂,電閃雷鳴,嚇得“項羽”和三十萬大軍放棄挖掘,這才保住了“驪山陵”完好無損。那麼這種東西究竟是否存在呢?所謂的“金雁”據考證應該是黃金或者青銅所鑄的“金屬大鳥”,這種金屬的傢伙能飛,在今天看來實屬匪夷所思,但又不能完全否認,早在春秋時期,魯班就曾用木頭製作過會飛的“大鳥”。據說,在“兵馬俑”中真的發掘出了構造複雜的“金屬大雁”,因為年代久遠,氧化嚴重,這隻“金屬雁”肯定是不能飛了,甚至今天的科學家也無法復原。



第二個——木牛流馬,讀過三國演義的都知道,這玩意是三國時期諸葛亮發明出來的,屬於一種機關術的成品,不需要人來駕駛,可以一天行走20里路程,還可以運載軍隊的糧草,可惜的是,諸葛亮之後,再也沒有人能夠製造出來這樣的東西了。


第三個——牛皮舟,聽名字,我們就可以猜到他是由牛皮做的小舟,根據史書記載,我們大概可以瞭解到,它是類似於現代人漂流用的墊子,是由牛的皮囊做成的,方法很簡單,但是現在的人們一樣搞不懂其中的奧妙所在,也失傳了。

第四個——夫妻生活套裝,《金瓶梅》講述了許多稀奇古怪的“淫器”,比如銀托子(用來託著寶貝的)、硫黃圈(套上能延時的)、勉鈴等,這個“勉鈴”是一種進口的貴重物品,萬曆年間從緬甸進入我國,因此勉鈴又叫“緬鈴”。因其外觀似銅珠,我國常叫它“太極丸”,這玩意殼薄、中空、內能注入水銀,遇熱能振動,具體怎麼用,閱盡人間春色的你,肯定會懂的,古人厲害吧。



哥們大膽往前走


我國是一個擁有五千年曆史的文明古國,這一路走來,在科技文化方面,取得了非常重要的成就。很多的“奇技淫巧”令人歎為觀止。下面簡單的給大家介紹幾個。

1.曲裾素紗褝衣

它出土於馬王堆漢墓,重量不足一兩,摺疊起來可以放進火柴盒,它是辛追夫人的隨葬物品,這是楚漢文化的驕傲——紗織技術,時至今日,它仍然可以被稱作是“黑科技”。除此之外還有隋朝揹帶裙和南宋球靴、戰國時期的皮鞜履皮鞋,也令人非常不可思議。



2.青銅劍防腐技術

在人類歷史上,青銅器是鐵器盛行之前的最主要金屬器物。其不僅可以來製作生活生產工具、流通貨幣,也可以做成武器殺敵。在美國人評出的世界五大刀劍當中,位列首位的就是我國春秋戰國時期的越王勾踐劍。美國人之所以將其列為世界五刀劍之首,並非因為它的年代久遠和深厚的歷史背景,而是在於其身上凝結的一項神奇技藝。

熟悉越王勾踐劍的朋友都知道,該劍歷經兩千五百多年,仍然寒光逼人、銳利無比。不僅造型優美,氣勢非凡,而且還千年不腐,至今都未生鏽。實在讓人驚歎不已。後來,經過現代化學測驗,人們終於發現,這把寶劍的材質,除了主要的金屬銅之外,還融合了錫、鋁、鐵、鎳、硫等元素。單這項“複合金屬工藝”,就讓許多現代人非常敬佩。

然而,最讓現代人為之驚歎的卻還是它的防腐技術。經過對劍身上附著的氧化膜進行化學分析,人們驚詫的發現了其中居然含有一定的鉻元素。要知道,這個元素提煉起來是十分艱難的,就連西方人也只是在20世紀中葉才掌握了該項技術,發明了類似的“銘鹽氧化處理技術”。而我國卻早在兩千五百年前就已掌握了該項工藝,真是讓人不可思議。

3.木甲藝伶

《列子》中有這樣一個故事,說有一天周穆王去崑山狩獵,到了巴蜀一帶遇到一個神秘的匠人,這個匠人拿出一件物件,讓周穆王十分的驚奇,這個人形狀的物件好比我們現在的人工智能機器人,周穆王要它唱歌,這個物件就唱歌,讓他跳舞,這個機器人也極其的配合,周穆王大喜,正要獎勵這個木匠的時候,突然這個物件開始調戲周穆王的愛妾,周穆王大怒,罵道,我還以為真的是什麼好玩意呢?原來是一個好色之人裝扮的,這個木匠說道,這就是個木頭物件啊,怎麼會是人裝扮的呢?於是當著周穆王的面將這個物件拆了,裡面居然全是木頭機關,這下週穆王傻眼了,但是後來周穆王之後,這個技術就失傳了。



4.遊標卡尺

尺子是我們現在學生必不可少的學習工具,我們需要它來測量很多物體,測量出來的結果通常很準確,因為他是精密儀器,經過科學家數學家幾番研究才製作出來的標準。但是在王莽年代居然就有這樣的卡尺了,標刻度依然很精準精密,只可惜王莽被推翻了,如若不然這標尺很可能影響現代,我們能想到的古人都想到了,為什麼會有所創造,就是因為社會需求才讓我們人類發明了這些東西。



5.七巧桌

由七組各具角度的桌子組成,可以組成很多種桌子,它是以七巧板為基礎的。我們都聽說過七巧板,它是由七塊板組成的,雖然僅僅只有七塊,卻可以拼成1000多種圖案,不得不說,七巧板確實是古人的智慧體現。七巧板是古代中國的發明,它有著近2000年的歷史,直到18世紀才流傳到國外的。七巧桌囊括了七巧板的巧妙組合和桌子的製作工藝,創新出組合式傢俱,豐富多彩,情趣昂然。


6.戰國時期水晶杯

這個杯子是上世紀90年代,發現於杭州的。當時在半山鎮附近發現了一座戰國大墓,在墓里人們發現一件通體透明的水晶杯。隨後這件水晶杯被運送到北京鑑定,最終確定為戰國時期的水晶杯。現在杯子存於杭州博物館,被奉為國寶,禁止出境展覽。


7.摺疊椅

這樣的摺疊椅非常的方便,平常的時候就背在背上,需要的時候就將它展開放在地上,就可以讓人坐在上面歇息,這樣的摺疊椅造價非常昂貴,通常只有那些達官顯貴們才有資格使用,平常人恐怕也是隻能望塵莫及了。

8.坐便器

漢朝的時候就發明了馬桶,那時候不叫馬桶,叫虎子;唐代之後,李淵的父親叫李虎,為了避名諱,將“虎子”改名叫馬子,隨著時間的推移,馬子逐漸演變為現代的馬桶;古代大戶人家裡,馬桶還是非常講究的,他們用石頭做出現代馬桶的模樣,在馬桶上鋪上絲綢或高檔棉布類物品,防止石頭涼屁股;慈禧太后更為奢侈,她用的是檀香木打造成的馬桶,這種木頭能散發出淡淡的香味,將難聞的味道掩蓋住。



以上就是我對這一問題的回答,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謝謝!


跟小磊看歷史


古代的“奇技淫巧”離我們並不遙遠,它就在我們身邊,我們幾乎每個人都玩過。它的名字叫“七巧板”。

七巧板的原理出自西周時代的“勾股法”,距今已有3000多年曆史。

它的實物是根據南宋紹熙年間成書的《燕几圖》與”蝶翅幾”的基礎上發展出來的。



“七巧”這個名稱來自古代“乞巧”的風俗。周朝有種風俗,每年農曆七月初七的晚上,在傳說中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時候,姑娘們用線穿針,誰先穿過去便說明她“心靈手巧”,稱為“乞巧”。

而七巧板遊戲要想玩得好,必須得有一顆靈巧的心和一雙靈巧的手,所以這種玩具稱為“七巧”。

最早介紹七巧板的書是《七巧圖合壁》,此書包括“圖謎”和“解法”兩個部分。

書上說:“七巧圖,其式五,其數七,其變化之式多至千餘。體物肖形,隨手變幻,蓋遊戲之具,足以排悶破寂,故世俗皆喜為之。”

七巧板能拼湊出各種圖形,比如人物、動物、房子、樹木、橋樑等等,可一人玩,也可多人遊戲。

七巧板由一塊小正方形、兩塊小三角形、一塊中等三角形和兩塊大的三角形、一塊大正方形和一塊平行四邊形組成,結構簡單、操作簡便。

但是想用它擺出圖形就是一件很費腦筋的事了,這是智力的挑戰,也是七巧板的樂趣所在。



18世紀,七巧板流傳到了國外,被稱為"東方最古老的消遣品",又稱為“唐圖”,引起外國人極大的興趣。連拿破崙也愛不釋手。

國外將七巧板當成啟發孩子智力的工具,對培養孩子的觀察力、想像力、形狀分析及邏輯都有很大的啟發作用。

傳統七巧板有燕式、方式和蝶式三種,蝶式的設計最為合理,變化也最多。


今天七巧板已成為世界性的益智玩具。有85%以上的美國家庭積極參與到這項活動中。

美國計算機專家為此專門開發了七巧板的程序。

小小几塊薄板片,裡面有著中國人的大智慧。

目前日本在和中國爭奪七巧板發源地,小鬼子估計是跟韓國人學來的歪招,除了貽笑大方之外,根本沒有人相信。

歪眼小史工作室出品


剛日讀史


說個乾隆年間的機器人吧,絕對讓人歎為觀止。

(銅鍍金寫字人鍾)

為了討好大清皇帝,包括傳教士在內的很多外國人都會進獻一些神奇的玩意兒,比如英國人威廉森就帶來了一件“銅鍍金寫字人鍾”。

這座高達231釐米的鐘表共分為四層樓閣,最上面一層的亭子裡,有兩個小人,啟動開關後,他們會旋轉著拉開距離,正好展開一個橫幅,上面寫著:萬壽無疆。

最讓人驚歎的是,最下面的一層是一個寫字機器人。這是一個歐洲人的形象,他單腿跪地,一手扶著書案,一手拿著毛筆。提前把毛筆蘸好墨汁放到小人的手中,啟動開關,他就會一筆一劃的在面前的紙上寫下“八方向化,九土來王”八個字,非常漂亮,這也是乾隆最喜歡的收藏品之一。

這個著名的寫字機器人,來自著名的雅克羅德家族。


瑞士鐘錶匠皮埃爾·雅克羅德是一位神奇的人物,在那個年代,他已經把精妙的機械工藝玩到讓人歎為觀止的地步。而他最著名的作品,就是1774年(乾隆三十八年)和自己的兩個兒子製作的3個機器人。

寫字男孩機器人,它能夠書寫40個字母長度的句子,其內部共有6000個手工製作的零件,全部藏在男孩的身體內。這些無比複雜的機器人,利用凸輪技術控制手臂,讓男孩的每一次落筆和其力度都極其精確。

而且,這個機器人所寫的內容,可以按照任何順序進行編排,形成無數個組合。寫字的時候,男孩的眼睛還會跟隨書寫的位置而移動……真是鬼斧神工。

第二個是畫畫機器人,它的內部也有超過1000個零件,耗費2000多個小時,由大量不同領域的工匠共同製作完成。

這位可愛的畫家也是在內部零件的控制下,右手可以朝不同的方向運筆,然後畫出設定好的肖像,比如一條狗,比如人物頭像。

第三位就是會演奏的女孩,它的內部也有2500多個零件。這位少女可以演奏5首曲子,在演奏的同時它的身體也會隨之慢慢的擺動,一曲結束之後,它還會向聽眾點頭致意……

能把機械玩到這麼出神入化的地步,真不愧是瑞士鐘錶匠。


七追風


古時候沒有冰箱,炎熱的夏天想要得到一塊冰該怎麼辦呢?

我們不說那個硝石製冰的方法,因為不夠奇,而且平頭百姓不容易搞到硝石。說一個簡單的土法制冰:找個有密封蓋子的水壺裝滿井水,放入鍋內煮沸,然後把水壺拿出來系根繩吊入水井中,等一會兒水就變成了冰。


再說個制白糖的故事:

明朝嘉靖前,中國還沒有白糖,只有福建人熬的黑糖,相比西域的製糖技術要落後。機緣巧合,有一天一個製糖作坊的屋頂有瓦泥漏到製糖的漏斗中,結果糖缸的上面浮了一層精美雪白的糖,中間是黃色,最底層是黑色。糖匠看見覺得奇怪,於是想做個試驗,用黃泥蓋在糖上,多次試驗發現結果都是如此,於是中國人自己的白糖出世了,比西域制的白糖還要精美還要潔白。從此以後,中國的白糖技術領先世界了。


書呆俠


曲裾素紗褝衣,就是那個出土於馬王堆漢墓,重量不到一兩,摺疊起來可以放進火柴盒裡的紗衣,它是辛追夫人的隨葬物品。隋朝揹帶裙和南宋球靴,國時期的皮鞜履皮鞋。

越窯青瓷方格盒

榫卯結構就是其中一例,不用釘子和膠水就能使物體牢固成型

戰國水晶杯,東漢時期的“王莽卡尺

“記裡鼓車”,

軍事

魯班發明的“木鵲”,明朝的架火戰車,遠程武器“八牛弩”和運糧工具“木牛流馬


大鵬鳥周遊列國


我是別酒流年,我來說個三千多年前的機器人吧。

《列子·湯問》裡面記載了關於周穆王和機器人的一件事。

周穆王(約前1054年—前949年),姬姓,名滿,西周第五位君主。在位55年,是西周在位時間最長的周王。

周穆王應該是中國有史記載的最早的旅遊達人。在位期間,周穆王數次遠遊,甚至到了傳說中的崑崙仙境,見到了傳說中的豹尾虎齒的西王母,並擦出了不可描述的火花。

今天要說的這件事就發生在周穆王西遊返程路上。

周穆王和一眾隨從衝坤的煞回來快要進入周朝國境的時候,有人攔住了去路。此人名叫偃師,想要為周穆王展現一件寶貝。

周穆王問到:“你有什麼技能?”

偃師回答:“只要大王有命,我什麼都可以製造。我現在已經制造好了一件物品,想請大王欣賞。”

周穆王說:“今天天晚了,明天再看吧。”

第二天,偃師帶著一個人來見周穆王。

周穆王問:“這個人是誰?”

偃師回答:“這是我製造的能歌善舞的藝人。”

周穆王很驚訝:難道這不是真人嗎?於是命令他表演。

這個假人的形態外貌,一舉一動;竟和真人一模一樣。他的嘴一張一合能唱歌,揮著雙手能跳舞;唱起歌來有板有眼,舞蹈起來合乎拍節,千變萬化,隨心所欲,舒展自如,一點也不呆板。



周穆王感覺驚奇,於是將王后妃子叫出來一塊欣賞。

哪知道這個假人見了美女色心大發,竟然向妃子們拋媚眼。

周穆王大怒,認為是偃師帶個人來糊弄自己,命令侍衛將他們推出斬首。

偃師嚇得立刻跪下磕頭如搗蒜,並將假人拆了給周穆王展示。

原來假人是用一些皮革、木塊、膠、漆等材料製成的。穆王仔細一看,假人五臟俱全,關節、毛髮都有,但都是假的。再把這些東西一件件組裝起來,又成為一個完整的人,並和剛才無異,仍能說話跳舞勾搭美女。

周穆王感覺稀奇,將假人的心摘了下來,假人不能說話,和真人挖心之後一樣,死了;摘了他的肝,眼睛就瞎了;摘了他的腎,腿就軟了。


周穆王大為驚歎,於是將偃師和假人一起帶回了國內。

魯班和墨翟聽說了這件事,再也不敢說自己技藝天下無敵了。


別酒流年


說到無人機,大家肯定會想到這是現代的高科技。其實在古代的時候就已經有了這種類似無人機的偵察工具,可那個時候他們並不叫無人機,叫做木鵲,出自魯班之手。這讓我們非常好奇,一個木頭做的“無人機”是怎麼飛起來的呢?不得不說在當時那種艱苦的條件下,魯班能夠有如此偉大的發明實在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據說這隻木鵲可以飛三天不落,製作過程也非常的複雜,讓人欽佩,不過已經失傳了。


關於魯班飛鳥,有這樣一個故事,魯班父親趁魯班回家時偷偷地騎上木鳥,他試著敲了幾下,沒想到木鳥真帶他飛起來了。可哪隻木鳥一下帶他飛到了蘇州,當地人見天降活人,都當他是妖怪。就這樣,魯班父親被當成妖怪被活活打死了。

木牛流馬,為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發明的運輸工具,分為木牛與流馬。諸葛亮在北伐時所使用,其載重量為“一歲糧”,大約四百斤以上,每日行程為“特行者數十里,群行三十里”,為蜀漢十萬大軍提供糧食。但由於許多原因木牛流馬的製造至今沒有成功仿製出來。



秦始皇之所以能完成統一六國的偉大壯舉,與秦軍強大的戰鬥力有巨大的關係。秦軍之所以能做到戰無不勝攻無不克,除了將帥的運籌帷幄之外,其中,他還有一項古代“黑科技”,那就是秦軍弓弩。


看到弓弩,或許你會不屑一顧,不就是弓箭嗎?有什麼好驕傲的?歷朝歷代不是都有嗎?算什麼“黑科技”?但是,秦軍的弓弩還真是不一樣,說的通俗點秦軍的弓弩就是那個時代的核武器。在2015年的時候,考古學家曾發掘了一張完整的秦軍弓弩,而據專家考證和測算,這種秦軍弓弩的射程足足高達800米,要知道,蘇制的AK47有效射程不過區區400米,而在冷兵器時代秦軍的弓弩射程就有800米。你說這能不能稱為那個時代的核武器?

當然,我們古人還製造了許多巧奪天工、奇技淫巧的物件,比如榫卯、青銅卡尺、木甲藝伶等物件。


雁城流浪僧


我估摸著有很多紳士是衝著“淫巧”來的吧,但是得讓紳士們失望了,O(∩_∩)O哈哈~


《書·泰誓下》:“作奇技淫巧,以悅婦人。

這裡的古代“奇技淫巧”不是你們想的那個樣子,而是指的古代新奇發明創造。要知道在古代,古人不擅長探索新理論,而是善於總結經驗知道生產,所以在低生產力和物理學理論不發達的時候,新奇的發明創造總會在方方面面衝擊古人的舊腦殼,所以在古代“奇技淫巧”就變得很有意味!

古代的“奇技淫巧”有很多,這裡我就選取對古人認知衝擊最大的“奇技淫巧”來談談吧!


機關術


說 起機關術大家肯定會想起公輸班以及墨家,魯班。還會想起流傳於傳說之中的諸葛孔明的木牛流馬。

在今天看來,機關術都是一個神奇的存在,比如魯班鎖,幾塊普通的木頭,僅僅通過變換方位的組裝拆解就能卡的死死的,把腦袋想破也打不開。

後人改造魯班鎖


還有正史《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中評說:“亮性長於巧思,損益連弩,木牛流馬,皆出其意。推演兵法,作八陣圖,鹹得起要雲。”

諸葛連弩


這些精巧的機關設計記錄在史,肯定有原型。

那古人是怎麼在技術落後的時代做出讓現代人都難以理解的神奇物件呢?

其實源自於古代工匠們對自然深刻的觀察和思考。因此機關術才如此深奧玄妙。法自術起,機由心生。在各種機械裝置裡,機關堪稱最要害的部分,它微小而 ,卻“牽一髮而動全身”,控制著整體的運動趨勢,是人類智慧和創造力的至高體現。


那今天給大家介紹的“奇技淫巧”就是機關術中記錄過的最匪夷所思的一種一一木甲藝伶

有人會說這玩意是什麼呢?沒有聽說過。

這個東西是機關術中的一種,叫木甲術,屬於最頂尖的技術。


這個東西出自古代歷史典籍《列子》中,說的是有一天周穆王去崑山狩獵,到了巴蜀一帶遇到一個神秘的匠人,這個匠人拿出一件物件,讓周穆王十分的驚奇,這個人形狀的物件好比我們現在的人工智能機器人,周穆王要它唱歌,這個物件就唱歌,讓他跳舞,這個機器人也極其的配合,周穆王大喜,正要獎勵這個木匠的時候,突然這個物件開始調戲周穆王的愛妾,周穆王大怒,罵道,我還以為真的是什麼好玩意呢,原來是以人裝扮的,小小木匠膽敢欺辱我堂堂天子,正要懲治木匠。

這時木匠慌忙說道:“大王,這就是個木頭物件啊,怎麼會是人裝扮的呢?”

於是趕緊當著周穆王的面將這個物件拆了,裡面居然全是木頭機關,更令人稱奇的是,所有的內臟心肝脾肺骨節之類的東西全都是用人工做出來的。

看過之後,偃師重新把這個木甲給拼裝起來。木甲又能栩栩如生的站在周穆王的面前,周穆王看傻了眼連連稱奇佩服道,真的是人工巧技,竟然和一個普通的人一樣真的是太讓人稱奇了。

只不過,這項技術失傳了,啊哈哈。

在歷史學的角度看,這個東西真實度如何,要從三個方面論證;

1.史料記載

2.有物存世或可複製

3.遺蹟遺址可發掘

木甲術當下僅有史料記載,真實性待考證,但是,參考我們今天出現的機器人,我們在一開始的時候是否也不相信有機器人的存在呢?但他確實出現了。所以對於沒有經歷過得事情,存五分疑慮存5分信任就好了。


其實,木甲術真不真實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當現代人用理性的眼光來打量古人生活中充滿奇思妙想的機關之術時,已不僅在尋找機關本身,還會發現機關背後古人的心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