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人口數量之謎:在2億與6000萬之間藏著一個帝國衰亡的真相

明朝是一個有著許多未解謎團的歷史朝代,比如建文帝生死去向之謎、明仁宗無疾驟崩之謎、明光宗離奇死亡之謎,以及《永樂大典》正本失落之謎、《金瓶梅》作者之謎,甚至還有被並稱為“世界三大自然之謎”之一的天啟年間王恭廠大爆炸事件。

但是若論謎團的規模、持續的時間以及所產生的影響,那麼明朝最大的謎團莫過於它的真實人口數量之謎。有些明朝的當時人說,官方統計的總人口數比真實總人口少了9000多萬人。近代以來研究明史的中外學者中,有人說官方統計所遺漏的人口數至少有1億,而更大膽測算的結果是明末有接近3億人口是黑戶。

明朝人口數量之謎:在2億與6000萬之間藏著一個帝國衰亡的真相

所以種種跡象表明,明朝在兩百多年的漫長時間裡,始終有巨量的人口如同“幽靈”一般,遊離於朝廷的官方統計之外。如果能夠解開明朝中晚期的人口之謎,就能夠解開明帝國衰亡的真相和清朝人口奇蹟般暴增的真相。

明朝官方人口統計中的“神操作”

在明朝官方資料《明實錄》的記載中,明朝初期的洪武十四年(1381年)人口總數是5987萬人,晚期的天啟六年(1626年)人口總數是5165萬人。也就是說在官方的統計中,明朝從頭到尾的人口變化是出現了超過800萬的人口負增長。

這樣的人口變化軌跡是難以令人信服的,人們找不到理由相信這是明朝歷史發展的真實結局。更重要的是《明實錄》中的官方人口記載,有著許多極度違揹人類認知的地方,最突出的就是其中所呈現的明朝“人口減量”的超級水準。

《明實錄》記載的明朝人口峰值出現在成化十五年(1479年)為7185萬人,人口谷底數據出現在正德元年(1506年)為4680萬人。

這兩組官方數據展現了一個殘酷的情形,明朝在短短27年的時間裡瘋狂減少了2500多萬人,減幅超過了34%!

這種飛流直下的人口縮減符合常理嗎?要知道夾在成化和正德之間的,那可是大名鼎鼎的“弘治中興(1487年-1505年)”。然而最最匪夷所思的情況是,明朝“人口減量”的巔峰成就似乎正是弘治中興的收官之作,因為弘治十七年(1504年)《明實錄》記載的人口總數是6015萬人,這個數字在兩年後的正德元年(1506年)巨幅縮減為4680萬人。

也就是說,在27年間2500多萬的人口減量中,有1335多萬人是在弘治時代的2年尾聲中消失的。而要在2年時間裡完成1335多萬的劇烈人口減幅,即使不考慮人口出生也要有22%以上的人口死亡率才能辦到,但這麼高的死亡率在自然狀態下基本不可能出現。

明朝人口數量之謎:在2億與6000萬之間藏著一個帝國衰亡的真相

明畫《南都繁會景物圖卷》局部

而能夠支撐如此高死亡率的非自然狀態,也並沒有出現在那一時期的史料記載中。從弘治十七年(1504年)到正德元年(1506年)的2年間,乃至是從成化十五年(1479年)到正德元年(1506年)的27年間,明朝既沒有發生大規模的災荒或疫病,也沒有發生大規模的刑殺或戰爭,這種情況下的人口發展趨勢表現為增長才是合理的,絕無可能出現大規模的縮減。

有多少人口被隱藏在官方統計之外

大明朝廷自己把人口統計出這麼一個操蛋的趨勢,肯定有明白人是看不入眼的。嘉靖年間,生於官宦世家的大名士王世貞在寫《皇明奇事述》時,就將朝廷的戶口登記作為一大怪事寫了進去,書中說“國家戶口登耗有絕不可信者”,並直言“有司之造冊,與戶科、戶部之稽查,皆僅兒戲耳”。天啟、崇禎年間的茅元儀也曾憂憤地說:“

天下戶口不入版籍,未有如今日之甚者也”。

其實,對於這種人口統計嚴重失實的情況,明朝官修的《大明會典》中也毫不諱言地說:“國初核實天下戶口,具有定籍,令民各務所業。其後休養既久,生齒漸繁。戶籍分合及流移附屬,並脫漏不報者多,其數乃減於舊”。這麼一來,明代對於人口的官方統計就成了笑話。

明朝人口數量之謎:在2億與6000萬之間藏著一個帝國衰亡的真相

《明實錄》——明朝人口數據笑話大全!

明朝松江人何良俊在所寫的《四友齋叢說》中,對明朝的真實人口情況做了推斷,他說“正德以前,百姓十一在官,十九在田”,“(自嘉靖四十年以來)去農而蠶食於官府者五倍於前”,“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分去農”。以明朝的戶籍統計重點和統計能力來看,官戶和農戶是構成官方人口統計數的絕對主力,“去農”的人口基本上就遊離於官方統計之外了。

所以按照何良俊的這些說法,以《明實錄》所載正德以前弘治十七年的6015萬人口數來算,官戶人口數應是601.5萬。那麼,在《明實錄》所載嘉靖四十年之後隆慶元年的6253萬人口數中,官戶人口數就是3007.5萬人(即601.5的5倍),剩下的3245.5萬人基本是農戶人口。再按“已六七分去農”的說法,這3245.5萬人應當只佔官戶以外總人口數的約35%,那麼官戶以外的總人口就大約是9272萬人。這樣算來,隆慶元年(1567年)的明朝真實總人口就約為1.23億人。

與何良俊同時期的大才子徐渭寫過一篇《會稽縣誌諸論戶口論》,文中提出了“今按於籍口六萬二千有奇,不丁不籍者奚啻三倍之”的觀點,也就是說會稽縣的官方統計人口數只是真實人口數的四分之一。如果把會稽縣情況擴大到全國範圍的話,那麼隆慶元年(1567年)的明朝真實總人口就達到了2.5億人之多。

所以從明朝當時人的說法來看,隱藏在官方統計之外的人口可能在9000萬到1億9000萬之間。當然,無論是何良俊還是徐渭都是隻給出了觀點,而沒有做出更具體的論證和說明。所缺失的這方面工作,就落到了近現代以來關注明史的中外學者手中,他們不少人都對明朝的真實人口數據進行了研究和測算。

這些人中最著名的當數旅美的中國史學家何炳棣,他是一位很牛的史學大師,美國漢學家費正清(John King Fairbank)對他的評價是“中國要有五六個何炳棣的話,西方就沒有人敢對中國史胡說八道了

”。

明朝人口數量之謎:在2億與6000萬之間藏著一個帝國衰亡的真相

部分歷史時期的人口年均增長率

何炳棣在1959年出版的《1368-1953年中國人口研究》一書中,指出明朝的人口登記自洪武后期起就不再是全體國民,而是逐漸變為只登記承擔賦稅的特定人口,並最終演變為與實際人口毫無比例關係的賦稅份額。這就是說,明朝對於人口的官方統計只在最初是統計自然人,然後快速變為只統計納稅人,最終則變成對以人口形式計量的納稅份額的統計,從本質上講已經不能算是人口統計了。

在估算明朝真實總人口時,何炳棣從明代古書《後湖志》的分省區人口數據中,分析出明朝的年平均人口增長率至少應是3.4‰,由此估算明朝人口在1600年前後應當增長到約1.5億人。而在《明實錄》的記載中,萬曆三十年(1602年)的官方人口數據僅為5635萬人,有接近1億人沒有被官方統計到。

但真實情況可能遠遠不只是1億人口的脫漏,後繼的學者們站在何炳棣的肩膀上,做出了更為嚴密的論證和更加大膽的測算。美國人牟復禮(Frederick W. Mote)和英國人崔瑞德(Denis Twitchett)合編的《劍橋中國明代史》中,認為明朝在1501年至1600年間出現了快速的人口增長,總人口最遲在1600年就可能“已經達到 1.5 億至 1.75 億”。

中國經濟制度史學家趙岡在1986年出版的《Man and land in Chinese history : an economic analysis》一書中,指出明朝從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到萬曆十八年(1590年)是有著相對安定狀態的200年,這期間的人口平均年增長率應當在5‰以上,那麼明朝在1590年就應當有2億人口。

葛劍雄、曹樹基兩位教授在1995年合著發表的《對明代人口總數的新估計》一文中,將明初未納入人口統計的衛所軍戶人口以及僧道戶、樂戶、匠戶、灶戶等加入進去,測算出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真實人口數應不少於7300萬(這個數據不包括明朝疆域內始終未列入統計的少數民族人口),然後按照5‰的人口年均增長率來算,總人口在1600年完全達到了2.05億的規模。而且這是一個開放性的結論,因為葛、曹二教授認為人口的實際年均增長率完全可能超過5‰,所以1600年明朝人口的實際總數還可能更高。

人口史學者高壽仙在編著的《明代農業經濟與農村社會》一書中,介紹了普林斯頓大學馬丁•黑德拉(Martin J. Heijdra)教授對明朝人口的測算方法。黑德拉認為明初真實人口總數不應少於8500萬,她將明朝人口增長劃分為1380~1500年、1500~1600年、1600~1650年三個時間段,並將這三個時間段內人口年均增長率的高-中-低值分別設為6‰-5‰-4‰、5‰-4‰-3‰、4‰-3‰-2‰。如果取中值計算總人口數,那麼1600年應為2.3億人,1644年則達到2.62億人;如果取高值計算,1600年便達到2.87億人,到1644年則高達3.42億人

。黑德拉認為明朝真實的總人口數應當介於高值和中值之間,也就說中國歷史上人口數量對3億大關的突破,極可能是在明朝末年首次完成的。

明朝人口數量之謎:在2億與6000萬之間藏著一個帝國衰亡的真相

明末人口數的高、中、低測算值

那麼,一個多世紀之後的總人口在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達到3.01億人,就只能算是對3億關口的第二次突破。因此,清朝所謂的奇蹟般人口激增,應當是對明朝中前期人口激增趨勢的修復和延續

。用葛劍雄、曹樹基兩位教授在論著中的話來說,在“明代戶口統計數字的特殊現象”之下,“清代的所謂‘人口爆炸’或‘人口奇蹟’也就不攻自破了”。

明朝巨量人口脫漏的危害和成因

無論是按照明朝當時人的說法,還是從近代以來眾多學者的測算來看,明朝官方統計中的人口脫漏都是巨量的。如此嚴重的人口脫漏,對於在財政上嚴重依靠農稅的明朝是相當致命的。對比明朝與宋朝的歷史,人們會討論為什麼南明那麼短而南宋那麼長?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宋朝有發達的商稅,而明朝僅能依靠農稅且始終未能解決偷漏稅問題。

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了明朝官方人口統計的嚴重脫漏和失真呢?從根源上來講,朱元璋片面重農的立國思想難辭其咎。封建時代的重農思想本身無可厚非,但是朱元璋的重農思想裡有著嚴重的偏執和倒退,違逆了歷代以來逐步重視商業的歷史大勢。比如歷代所實行的鹽鐵專賣、官營商業以及擴大商稅的思想和做法,都是逐步認識到商業之利對於國家重要性的體現。

但朱元璋對待商稅的態度就相當古怪了,他說:“商稅有限,額外恢辦,苛矣,且於民事無裨”。可見,朱元璋內心深處壓根就瞧不上商業,他從一切著眼於發展農業的角度認為商稅無足輕重,並規定“凡商稅,三十而取一,過者以違令論”,以此告誡官吏們不要把心思放在工商業上。

受朱元璋這一國策基調的影響,明代官員對於工商稅的態度相當佛系。比如,成化年間的戶部尚書周文端就在出監商稅的官員臨行前,專門叮囑他們“如課入多者則與下考”,這幾乎是說商稅徵多了要以失職論處。在這樣的政績觀驅使下,官員們對於商稅的態度便是“疎節濶目,不為苛細,所蠲豁甚多”。與官員態度相呼應的是作為工商業利益攸關方的士大夫群體,他們的商稅主張可以概括為十個字——常懷仁惠之心,寓撫於徵。

明朝人口數量之謎:在2億與6000萬之間藏著一個帝國衰亡的真相

明朝中後期工商業城鎮分佈圖

在這種對工商業稅收的縱容的背後,是明朝極度偏執於重農的思想與做法。這種片面重農的一大表現就是明代人口管理中的黃冊制度,這是一項將戶籍與賦役合二為一的制度,它非常直白地告訴世人——朝廷的人口統計就是服務於賦役徵調的。而明朝的賦役徵調又是以農為主,於是在明代中後期就出現了“去農而改業為工商者三倍於前”、“不丁不籍者奚啻三倍之”的情況。

所以晚明的天啟、崇禎皇帝作為龐大帝國的掌舵者,他們事實上是以不到6000萬人口的稅收來支撐著超過2億人口的國家,由此帶來的稅賦脫漏而造成的財政損失無疑是致命的。如果把明朝比作一家上市公司,遭遇到如此嚴重的收入流失的結局,也必然是退市乃至破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