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訪遭“利奇馬”重創的沙堰村 道路、房子已重建

回訪遭“利奇馬”重創的沙堰村 道路、房子已重建

災後半月建成的應急道路。

昨天,鄞州區五鄉鎮沙堰村村支書高正明又來到村裡正在建造的大溪坑橋重建工地查看。今年8月10日,該村遭遇了史上罕見的泥石流,村莊被洪水圍困,房屋、道路毀損嚴重,這座大溪坑橋就是當時被洪水沖毀的。沙堰村是五鄉鎮受災最嚴重的村莊之一。

3個月過去,記者又來到沙堰村,看到家園已經重建,被泥石流沖毀的道路已經重新澆築,倒塌民房也建起來了,沖垮的溪坑堤已修好,而沖塌的大溪坑橋也正在緊張地施工重建之中。

應急道路半個月開通解燃眉之急

今年8月10日,颱風“利奇馬”給寧波帶來強降雨。地處鄞州東部五鄉鎮太白山腳下的沙堰村一帶遭遇歷史罕見的泥石流。全村人員雖然都安全轉移,但是村裡一片狼藉:大溪坑的橋樑被沖毀了,很多道路毀壞無法通行,溪坑堤壩也被沖垮多處,村民車輛遭損毀,有15戶村民民房不同程度垮塌毀壞。

洪水泥石流來得快去得也快,但是重建家園工作一分鐘也不能耽擱。鄞州區五鄉鎮、沙堰村以及相關部門連續幾天抗洪救災下來,顧不得休息,緊接著就啟動重建家園工作。在上級部門人力、財力等多方支持下,當地馬不停蹄投入到道路、房子、溪壩、橋樑等重建工作中。

昨天,記者來到沙堰村二四房自然村,看到這裡已經開闢出了一條新的水泥路,路面寬大,能兩車交會,路程大約400米長,村裡交通由此與外界重新連通。

“因為橋樑建造速度慢,所以馬上建了這條應急路。”村支書高正明向記者介紹,這條路雖是應急路,但質量很好,全部用水泥澆築,前後只用了半個月時間就投入了使用,為的就是讓村民能馬上通行,方便家園重建。8月10日凌晨,泥石流沖垮溪坑橋後,村民與外界的唯一通道沒有了,洪水一退去,在上級政府部門的撥款支持下,馬上確定將這條原本的機耕路拓寬改造成水泥道路,作為應急。

大約400米長的道路建造完成後,為了能應急使用,方便村民通行,在禁止貨車通行的情況下馬上開通,前後只用半個月時間。

重建的大溪坑橋為洩洪需要進行擴建

在羊角田自然村,記者看到被洪水沖毀的大溪坑橋工地上挖機正在緊張施工。考慮到洩洪需要,這次重建的大溪坑橋進行了一定的擴建。對溪坑加大和加深,澆築堤壩,原本橋面8米長,現在將建造16米長,寬度加大到3.5米。村主任梁海說,橋樑的建造工程量大,時間會慢一點,按計劃將在今年12月下旬之前完工。

泥石流沖毀了多處溪坑堤壩,記者在陳家、金家自然村的溪坑看到,很多段的溪壩都重新用水泥澆築,現在被沖毀的溪壩都已經修好。梁海說,這次溪坑的修建工程是一期,計劃明年再做二期工程,對溪坑上下游的防洪設施再進行加固。

此外,據統計,泥石流造成了該村15戶村民民房有不同程度坍塌或損毀。記者看到,村民們都已經重建了自己的家園。

調換危險地帶宅基地,村民得到各項補償

據介紹,颱風泥石流對沙堰村造成災害後,上級政府部門紛紛啟動救援工作,在資金上馬上進行投入,幫助村民重建家園。同時,各家保險公司第一時間趕到村裡實地評估損失,並進行賠償和補助。

全村房子進水的家庭都給予每戶3000元補償,同時對於15戶房子有毀損的家庭,保險公司現場評估後,根據其受損程度,給予每戶相應的補助和賠償,最高額達3萬元。

對於房屋毀損的村民,村委會積極協助其做好災後重建工作,在重建手續行政審批上給予便捷辦理。記者瞭解到,一戶村民的房子地處溪坑旁邊,遭遇泥石流後整座房子倒坍,考慮到該房子地處危險區域,不能原地重建,村委會協助該戶村民辦好了宅基地調換工作,在村裡找了一塊建築面積同樣為198平方米的宅基地,將其妥善安置,排除了安全隱患。

寧波晚報記者陳善君 通訊員季春麗文/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