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多的洋河到底好在哪裡?

最近,白酒又漲價了,引發不少酒友感嘆“扎心了,老鐵!”。“一分錢一分貨”白酒的價格也是如此

,上到幾百上千元,下到十幾元錢,但一個只喝得出酒精味來的人說,可能覺得十幾元和幾百元上千的酒並沒有什麼區別,還會認為是幾百上千元的酒價格虛高。

白酒的價格區間著實太大,能夠決定白酒價格的除了品牌效應之外,最大的因素就是成本了,\\而購買一千多元的洋河對得起這個價格嗎?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決定白酒價值的東西有很多:

一、最重要的成本——酒本身

酒是什麼東西釀出來的?現在白酒的生產主要有三種方式:

1、配製型白酒:就是食用酒精經過降度和使用正常的勾兌技術進行調兌而成。而食用酒精現在的可用原料很多,像薯幹、玉米、糖蜜、秸稈都可以發酵蒸餾酒精。此稱為液態釀酒,好處就是可控、乾淨、效率高。市面上一噸食用酒精的大概價格在5000-6000元,當然也要分原料和等級。

2、釀造型白酒:即純糧固態釀酒,其原料標準很高,必須是高梁、玉米、小麥、大米、糯米、大麥、蕎麥等穀物(不包括薯類與果蔬類),要求顆粒均勻飽滿、新鮮、無蟲蛀、無黴變。穀物的出酒率大概是40%-45%,而大米高粱的價格大家心中有數,折算下來,第二種生產方式只算原料成本大概也是第一種方式的2倍及以上了,洋河所有的白酒都是採用泥窖固態發酵所以一千多元的就更不用說了。

一千多的洋河到底好在哪裡?

二、勞作成本

液態釀酒,相對簡單:蒸酒-除雜-復蒸-增香……。更有一些酒廠直接購買食用酒精,進一步簡化了造酒步驟。這中間的硬件成本、時間成本和人力成本,是相對較少的。

洋河的手工班系列都是全程手工釀造,最大化保留了白酒最真實的口感,固態釀酒,生產工藝那是真的複雜啊,只能簡單說一說:原料處理-泡糧-初蒸-悶水-復蒸-攤涼-下曲培菌-發酵-蒸,餾每個酒廠釀造規程不同,多次回沙、反覆蒸餾的酒廠多了去了。這中間的硬件成本、時間成本和人力成本可想而知,非常得高。

三、時間成本

真正貴的酒成本就在這裡了。

這個時間成本與勞作中的時間成本不同。好酒是需要陳釀的,剛生產出來的新酒,有辛辣味,不柔和,只能算半成品,一般都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存貯,讓其自然老熟,使酒體綿軟適口,醇厚香濃,口味協調。

陳釀的方法一般是把生產出來的新酒放在陶、瓷等具有輕微透氣性的容器內,隨自然界溫度、溼度的變化而變化,而不是人工的調整。

時間本身的消耗就是一項非常高的硬成本,茅臺酒每年只能生產一季;每年產出的酒要封存放三年以上才能勾兌,勾兌後又要存放一年以上才能出廠,其中加上投料、發酵、烤酒的時間,酒齡至少都在五年以上。

一千多的洋河到底好在哪裡?

品牌價值

白酒行業的品牌形成與許多行業的品牌形成並不同,比如服裝行業、電器行業,品牌大都在於商,而並不在於廠。白酒品牌卻恰恰相反。為什麼?

1、白酒釀造及品牌形成需要獨特的地域環境。在白酒的釀造過程中,有五個要素尤為重要——水、土、氣、氣、生。

不可複製的窖池。好酒一定是在好的窖池中釀造而成的,但窖池是需要“養”和“護”的。一位行業內的資深技術專家說,濃香型白酒的窖池通常需要25年左右才能出好一點的酒,而醬香型白酒的窖池也非常苛刻。如今好的、能夠使用的窖池已經越來越少了。所以,濃香酒的年份是根據窖坑來算的,而醬香酒則是根據基酒存放時間來算。

一千多的洋河到底好在哪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