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命比肩宇宙,但進化之路已被鎖死,人類出現在太陽系也是必然

從紅矮星本身進化角度看,其質量低基本封死了進化之路,不像大質量恆星那樣,有著極為精彩、絢麗的一生,活著的時候風風光光,釋放強烈的光芒,壽終正寢的時候來個超新星爆發,整個星系屬我最亮。

出品:太空伊卡洛斯

我們知道太陽是一顆恆星,但是恆星也有一個龐大的家族,我們的太陽不代表就是銀河系中典型。從恆星分類上看,我們一般以光譜進行分類,典型的分類為藍色、藍白、白色、黃色、橙色、紅色,這幾種。我們的太陽對應的是黃色,也就是光譜類型為G型,溫度在5200至6000K,這種恆星在主序星中佔比為7%左右,可見太陽並不是常見的恆星。那麼最常見的恆星是什麼,這就是光譜偏紅的M型恆星,溫度在2200至3700K,質量遠遠低於太陽,僅為0.08個太陽質量至0.45個太陽質量,非常小。

壽命比肩宇宙,但進化之路已被鎖死,人類出現在太陽系也是必然

圖注:紅矮星的耀斑正在摧毀行星

這些恆星的數量佔銀河系總量的76%,顯然這是一個非常多的數量,銀河系中有7成多的恆星都是M型光譜,我們稱之為紅矮星。瞭解了恆星基本分類之後,不難看出,紅矮星是銀河系中的絕大多數,人口眾多,如果我們能夠把紅矮星研究透徹,那麼銀河系的7成以上恆星我們都能掌握,並且對其未來進行確定性評估。

壽命比肩宇宙,但進化之路已被鎖死,人類出現在太陽系也是必然

圖注:看似龐大的銀河系,其實有7成是紅矮星

紅矮星的基本特點

紅矮星的質量極低,低到恆星家族中的最低點,下限為0.08個太陽質量也足以說明問題。不過所謂的瘦死的駱駝比馬大,0.08個太陽質量也比木星大好幾個數量級。可別小瞧紅矮星,人家也是恆星級天體。木星號稱能夠裝下317個地球,但是比較太陽質量而言,木星也相形見絀,木星質量相當於0.00095個太陽,因此紅矮星的質量下限0.08個太陽質量還是比較威武的。

紅矮星屬於恆星,那麼它們肯定會進行核聚變,其方式是質子-質子進行氫核聚變,形成氦,也就是PP機制,這和其他恆星是一樣的。但是紅矮星畢竟質量太小,氦不會在核心聚集,且缺乏太陽這樣的內外層能量對流,因此紅矮星無法燒掉更多的氫。這導致了紅矮星上的質量損失比較小,對流強度不高,甚至在其核心區不發生對流,這大大限制了對氫的利用。

壽命比肩宇宙,但進化之路已被鎖死,人類出現在太陽系也是必然

圖注:G型光譜的恆星就是太陽,偏黃

因此紅矮星的有個極為佛系的特徵,質量越小,那麼壽命越長。以0.4太陽質量的紅矮星為例,其壽命可輕輕鬆鬆超過100億年,如果是0.1倍太陽質量的紅矮星,那麼壽命就更長了,有可能達到數百億至1000億年。換個角度看,宇宙誕生至今,還沒有紅矮星“去世”,儼然一副悠然自得的模樣。根據這個特徵,我們可以利用紅矮星在其主序階段評估某個星團的壽命,或者通過觀測紅矮星的金屬丰度來判斷,這又是一個大方向了。

紅矮星的進化之路

自身的進化

不過壽命長也不見得好,還是那個問題:質量太低。質量太低決定了紅矮星的壽命極長,上百億年都是打底的,宇宙到今天也才137億年。那麼一些低質量、壽命不長的紅矮星會演變成藍矮星或者白矮星,要讓白矮星掛掉,每個千億、萬億年是沒法實現的。從紅矮星本身進化角度看,其質量低基本封死了進化之路,不像大質量恆星那樣,有著極為精彩、絢麗的一生,活著的時候風風光光,釋放強烈的光芒,壽終正寢的時候來個超新星爆發,整個星系屬我最亮。

壽命比肩宇宙,但進化之路已被鎖死,人類出現在太陽系也是必然

圖注:進化為白矮星的數量可不多

然後變成中子星或者黑洞,再次開啟一段新的人生,如果變成黑洞,那麼更是精彩了,通過黑洞間的合併形成更大質量的黑洞,二話不說就能把一顆G型光譜的恆星給吞了。紅矮星自身進化被鎖定,只能在漫長的時間長河中消磨時光,只有極個別紅矮星能夠通過白矮星的演化路線,變成Ia型超新星。舉個例子,這顆紅矮星需要達到0.25倍太陽質量,接近一顆紅巨星的級別,形成一顆藍矮星,待其氫燃料耗盡之後變成了白矮星。這是就需要再遇到一顆白矮星,然後碰撞,增加質量,超過錢德拉塞卡極限,形成1a型超新星。當然這條進化路線只是一種可能,而且概率極低。

壽命比肩宇宙,但進化之路已被鎖死,人類出現在太陽系也是必然

圖注:紅矮星周圍的行星,我們可以看到這顆行星已經被潮汐鎖定,耀斑已經作用到行星表面

周圍行星的進化

進化的另一個方向是演化出生命的道路。那些繞著紅矮星運行的系外行星才是最讓人激動的,比如說紅矮星LP 791-18周圍發現的兩個行星,一是比地球大的岩石行星“超級地球”,二是比海王星小,且富含氣體和冰的“迷你海王星”,而在我們的太陽系中,並沒有這樣的世界。LP 791-18b行星達到1.46個太陽質量,公轉一圈只要0.9天,距離恆星0.0096個天文單位。從這個數據基本判斷這是個地獄,0.9天公轉週期已經被潮汐鎖定,這說明在紅矮星周圍的宜居帶看似宜居,但其實很難演化出我們所理解的生命。

壽命比肩宇宙,但進化之路已被鎖死,人類出現在太陽系也是必然

圖注:紅矮星雖然壽命長,但進化之路已經被鎖死

再舉一個例子,LHS 3884b行星,這個行星有著和地球極為相似的尺寸,但這屬於炎熱版的地球,雖然都是繞著太陽轉,但是它和地球公轉完全不同,它只需要11小時的時間就可以完成,11小時的軌道週期也決定了地球上的生命形式無法在這顆行星上存活。藉助哈勃太空望遠鏡,天文學家們對LHS 3884b進行了研究,這完全是一個沒有大氣層的可怕的煉獄,它的溫度變化極大,可以從中午的700℃高溫到午夜的零下,沒有任何生命可以承受住這麼大的溫差變化。由此可見,目前所發現的紅矮星周圍行星都是無法宜居的,紅矮星的特點也決定了其生命進化之路也被鎖死,人類出現在太陽系也是必然。

綜上,美國宇航局的TESS空間望遠鏡任務計劃兩年對系外行星進行觀測,大部分是紅矮星周圍的行星。想在一個溫度低於2700℃的紅矮星附近找到宜居系外行星,這也是一個很艱難的挑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