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媽竟然是相親群的群主

我媽竟然是相親群的群主

來源:遇見小mi(ID: yujianxiaomi2015)

同事君君的媽媽是相親群的群主。

君君媽媽71年的,和君君爸爸分開7年了,剛開始,君君媽媽除了上班,什麼都不幹,君君非常擔心她的狀態,鼓勵媽媽多參加活動。

後來,君君媽媽通過某個相親網站認識了一些人,想著組建一個相親群,可以一起組織活動,就這樣,群裡逐漸聚集了幾十個人,都是單身。

現在,大家每週都有聚會,要麼一群人約著去爬山,唱歌,每次聚會拍很多照片,玩得很開心。

裡面各種各樣的人都有,很多都像她媽媽一樣,孩子長大了,不在身邊,單身一個人,生活中挺孤獨的,還是希望能夠找到一個人過後半生。

在這個群裡,真的成了幾對,大家都很熱心,互相介紹對象。

我媽竟然是相親群的群主

君君很支持媽媽參加相親活動,別管能否遇到另一半,單單是媽媽和這群阿姨叔叔一起玩之後狀態變好這一點,君君就很開心。她在上海,也不用擔心媽媽一個人太孤獨了。

我們看了君君媽媽的朋友圈,也被阿姨的活力感染了,天一說:“我們總是覺得找對象難,其實有很多方法,多參加活動就可以了。”

同事Karo說:“我暫時不想相親,還是繼續和我的狗狗在一起吧。”

天一聽了很心動,也想像Karo一樣養狗,我說:“養什麼狗,不如找對象。”

天一受到了觸動,馬上開始行動,準備相親,效率非常高。

第一步:天一發動了身邊人

介紹在上海的單身青年。

她給媽媽發微信:“媽,上次誰說要給我介紹對象來著?就是那個在上海的程序員。”

然後兩個人探討起來,天一媽媽問她:“你現在想找對象了嗎?”

天一回復:“我什麼時候不想找對象了。”天一媽媽聽了太激動了,馬上去找這個人,還發了朋友圈,看看有沒有人認識在上海的單身青年。

天一給身邊的好朋友說了,大家非常熱心,當天晚上,就篩選出來5個可以介紹的相親對象。

這也是我以前一直給的建議:廣泛撒網,重點捕撈。

天一大學室友的男朋友的高中同學在上海,同濟畢業的,工程師;一個朋友姐姐的同學,89年的,華東師範畢業的......

情況瞭解得非常詳細,這些人都算天一的老鄉,很多都是在上海讀書、留在上海的。

我也發了一個朋友圈說這件事,朋友圈有小哥哥比較感興趣,問:“天一,有什麼標準?”

在辦公室裡,我問大家都是如何認識異性朋友的?他們分享了幾種方法。

工作上認識:跨部門合作的同事,工作夥伴等。

朋友的朋友:我有一個朋友,你有一個朋友,大家喊一起聚會。有時候,朋友結婚時,為了撮合雙方的朋友,會分別邀請單身的朋友來做伴娘、伴郎。

其他活動:劉先生的大哥大嫂是週末一起爬山認識的,他們那群人成了很多對。我的好朋友大咩和老公是玩遊戲認識的。

總之,只要你真心想找,想認識人,有很多方式。

我媽竟然是相親群的群主

第二步:天一思考了一下自己的標準,

並列舉出來。

天一有一定的標準,但不算高,她寫給我之後,我開玩笑:“你這是招聘嗎?”

① 學歷本科及以上。天一是普通二本院校畢業,她不希望找一個比她學歷低的。

② 身高170cm以上。天一淨身高163cm ,天一爸爸175cm,弟弟190cm,媽媽168cm,她是全家最矮的,她對身高有執念,特別喜歡和弟弟一起走。

③ 工作具有職業精神,積極上進。天一93年的,如果比天一小,可以接受賺的少。如果工作幾年,在他們行業沒有太大的進步,不可以,比如你做市場運營專員,3年還是專員,證明在職場沒有任何的競爭力。

④ 性格內秀型。天一覺得自己太吵了,喜歡比她安靜一些的男士。

⑤ 家庭條件沒有要求。天一說,我家庭條件挺普通的,對對方沒要求,房子和車子可以自己買。

我認真和天一溝通了,她對人更看重,希望對方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對工作有態度,至於其他方面,在乎的不算多,她不是顏控。

我媽竟然是相親群的群主

第三步:根據標準,

篩選可以見面的人。

有標準總比沒有標準好,以後,天一的標準肯定會改變,我們都是在行動中,不斷調整。目前別人介紹的5個相親對象,根據天一的標準對了一下,排除了3個人。

剩下的2個人,有一個人喜歡粘人的女生,覺得天一太工作狂了。另一個男生,他和天一都有進一步聊聊的打算。

很快他倆就加了微信,已經開始聊天了。天一這麼會聊天的人,聊了2次,突然不知道說什麼了。

我建議她:“兩個人應該見面,可以去看看電影、音樂會。”這樣不就有話題可以說了?沒有條件創造條件。

對於天一的變化,我非常開心,總算邁出了第一步,至於能不能通過這種方式是否找到另一半,反而不重要了,只要她還願意認識新的人。

我和天一開玩笑:“你可以定一個目標,每個見面的相親對象編上號,001小哥哥、002小哥哥......看看你什麼時候結束單身。”

她說:“小米姐,你真夠了,你個奇葩,這事也只有你能幹出來。”

當年,我單身的時候,就制定了一個目標,我計劃約會100位男士,一開始並沒有說要找男朋友,認識的異性朋友,都去聊聊天,看看他們的想法。我發現男人和女人真不一樣,很多想法,經常令我大跌眼鏡。

正兒八經的相親,我也見過兩位男士,還沒有見第三個相親對象,就認識了劉先生。

別人給你介紹的對象為什麼不去呢,也許能遇見很好的人呢?你去行動,會有驚喜。

天一問我,認識只是第一步,那麼,第一次見面聊什麼呢?

我媽竟然是相親群的群主

不要努力表現自己,

拿出你平常的樣子。

太用力的東西都不持久,很用力拿出最好的一面,但在長期關係裡,維持不了。拿出你平常的樣子,這就是真實的你。

每個人現在呈現的樣子,都是過往經歷的累加。有句話說:“你的樣子裡,有你愛過的人,走過的路,看過的風景,讀過的書。”

相親見面的功夫不在這一頓飯,一次下午茶,而是在你日常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這一點我不擔心天一,她是一個很幽默的姑娘,和她在一起特別開心,任何事情她都能講得很有趣。平常大家一起玩,她可以很好地活躍氣氛。

我一個朋友是那種很安靜的女孩子,見面話也不多,很容易害羞、喜歡笑,和她相親的男孩子恰好是那種喜歡講話的人,就想找這樣的。

我和劉先生第一次見面,我這種很擅長聊天的人,幾個小時,大都是我在講,劉先生認真聽。劉先生從見我的第一面,就知道我是一個積極上進、對事業有要求的人。有些男人不喜歡事業型女人,那我們彼此不合適。

我認為這樣的出發點去開始一段關係,才比較靠譜。你努力表演成另一個人,失去自我,也不會真正遇到對的人,那會很累。

我媽竟然是相親群的群主

見面之前做功課,

從交集入手聊。

這一點不僅僅適合相親,也適合很多第一次見面的人。我們對一個人瞭解越多,越有共同語言。

在相親之前,需要做一些功課,可以翻看一下對方的朋友圈,看看他關注什麼,對方告訴你職業,可以去了解一下他們行業。

你還可以問中間人,瞭解對方的背景資料,如果中間人和對方很熟悉的話,還可以更深化、細化,問問對方的愛好等。

然後,將所有蒐集來的信息,進行彙總、分析,可以在內心裡提前預演一遍,看看要怎麼進行這次談話。

記住,第一面很重要,這決定是否有機會見第二面。

那麼,第一次見面,也可以聊聊中間人,聊聊為什麼一直單身?我和劉先生是高中校友,他是我學長,我高三的班主任是他高二的英語老師,我表姐和他還是同學,我們聊了很多共同的話題。

聊著,聊著,話題就多了。

還可以準備一些常規的話題,比如天一,可以和對方聊聊對上海的印象?身邊同學有沒有結婚的?.......

我媽竟然是相親群的群主

判斷一個人是否靠譜。

第一次見面,除了兩個人能夠聊下來,還有一點非常重要:判斷這個人是否靠譜。

判斷這個人,除了你搜集的資料、做的背景調查,見面,通過交流判斷也非常重要。

你要相信你的直覺,看看你是否對這個人有好感,至少不討厭。如果這個人說話的方式,讓你明顯不喜歡,記得喊停。

甚至你可以對已經知道的問題,隨口問問。一個人說,他做什麼工作,你可以問問具體的細節,他如果回答不上來,就很可疑。

見完面之後,這個人如果對你有好感,會主動聯繫,這時你想要進一步發展,就回復他。如果你對他沒有興趣,就可以委婉拒絕了。

如果你實在不好意思,我認為君君媽媽那種方式特別好,一群人一起玩,這樣不尷尬,有共同的活動,多見幾次,大家也就彼此熟悉了。

8月份,我去參加大學室友的婚禮,她和老公就是幾個朋友一起打牌認識的,一起玩了幾次,彼此有好感,相處了2年結婚。

我把自己有限的經驗,都和天一分享了。作為吃瓜群眾,

我等待她相親的進一步的發展,大家想知道嗎?

楊小米 :自媒體【遇見小mi】創始人,《行動變現》一書作者。四年心理學科班出身,專注自我成長和情感解讀,已發表近百萬字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