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下的获得感——李台镇探索“小微权力”规范化运行走笔

权力是柄双刃剑,为民则利,为己则害。一直以来,我们都反复强调:“把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让权力在新时代的阳光下规范运行。”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基层干部中,仍存在着少数“吃拿卡要”的害群之马,如何勒紧缰绳,规范村级权力运行,成为基层党委、政府的核心任务。为此,阳谷县李台镇做出了一系列有益探索。

“低保、五保申请、入党、基础设施建设等涉及老百姓切身利益的村级权力都是微权力,但这些看似微小的权力却能影响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李台镇党委书记李磊告诉记者,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指导意见》,以此为指引,该镇为63项村级小微权力编订了运行清单宣传册,上至村级重大事项民主决策,下至弱势群体办证救助,无所不含。既讲明惠民利民政策,又规范权力运行流程,厘清党员干部责任,以文件形式规定了“规范微权力运行”是什么、怎么做、谁来做的问题。

除了试点“小微权力清单”外,李台镇还通过建立村级微信公开群,第一时间做好政策宣传引导、村级事务公开、处置回应群众诉求等工作,切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经过村民踊跃捐资,关门口三村后街及学校公路1133米全部修完。资金使用公示如下:2018年上交1000米公路配套资金3万元,来自集资。2019年上交133米公路配套资金3990元,来自砖窑承包费。”关门口三村党支部书记丁代月把一个名为“关门口三村工作群”的微信群晒给记者看。“这是给广大村民的一颗‘定心丸’,也是给村干部系上的一条‘安全带’。”丁代月高兴地说。

“利用村级公示栏,以‘一页纸贴三天’的形式已远远跟不上新时代‘三务’公开的步伐,年轻人外出务工看不着,老年人没有文化看不懂。很多问题爆发时,往往是由于群众的不知情,造成了他们对工作的不理解。群众有权利知情,更有权利监督。”李台镇纪委书记王宁介绍,全镇建立村级微信管理群54个,并设立群规,本村包村干部和村民皆可入群;镇级管理群1个,设立监督举报电话,要求全镇包村干部、机关干部入群。群众有问题可直接在群里发问,由管理员向镇级管理群转发,相关部门认领问题并及时回复;镇党委、政府的微信公众号“李台先锋”,把镇村工作动态、服务流程、工作指南以及各种需要公开的党务、村务和财务等制作成通俗易懂的推文,通过微信群转发。上可知政策,下可晓民意,形成镇村两级的良性互动,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小微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让基层干部省心清白,又让村民放心明白。“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我们组织了两次观摩活动,部分镇村干部将观摩中的亮点照片发布到本村微信群,进一步激发了群众参与人居环境治理的热情;还有部分村干部将环境整治前后的对比照片也发布到群中,并全程公开资金使用情况,赢得了在外务工人员的支持和点赞。”李磊说。

□聊城日报全媒体记者 钟 伟通讯员 关淑艳 王书朋

阳光下的获得感——李台镇探索“小微权力”规范化运行走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