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主義:芒格伯克希爾股東會採訪紀要,中國人的思維優勢與缺陷

長期主義:芒格伯克希爾股東會採訪紀要,中國人的思維優勢與缺陷

​頂尖高手,都是時間的長期主義者。

巴菲特信仰價值投資,藉助數十年複利的力量,成為投資領域世人敬仰的一代宗師;芒格作為巴菲特的黃金搭檔與幕後智囊,兩人雙劍合璧,創造舉世矚目的投資業績;貝索斯帶領亞馬遜,以長期價值為中心,堅持用戶至上,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企業之一。

任正非帶領華為,以客戶為中心,以奮鬥者為本,堅持艱苦奮鬥,打造中國科技領域最閃亮的名片;馬斯克專注前沿科技探索,從太空技術,到電動汽車,再到光伏發電,成就“鋼鐵俠”傳奇;孫正義帶領軟銀,堅持戰略佈局未來,投資領域遍佈全球,成就IT與科技產業帝國。

長期主義是專注長期價值的認知方法與行為模式。

長期主義的態度是專注,始終面向未來,才能穿越週期,用長期的確定性,對抗短期的不確定性;長期主義的方法是深耕,不刻意追求短期的極致效果,注重大量單次動作累加後的精彩;長期主義的收穫是水到渠成,是做時間的朋友,藉助複利的力量,實現價值的飛躍。

我們從第一天起,就奉行長期主義,九宇資本專注新經濟一級市場股權投資,六合諮詢專注新經濟產業與公司研究,三思智庫專注GBAT大灣區科創系列、GNEC新經濟系列峰會,紮根產業,研究驅動,投研一體。無論是創業、投資,還是研究,都是長期的馬拉松,拼得是實力,更是耐力,只有聚焦長期價值創造,才能跳出短期利益的視角,時間最為公正,日拱一卒,功不唐捐,定會收穫豐厚的回報。

六合諮詢2019年6月15日起,新增“長期主義”欄目,我們蒐集整理巴菲特、貝索斯、任正非等長期價值實踐者的致股東信、公開演講/交流或媒體採訪等一手信息,供大家交流學習。2019年9月28日起,“長期主義”欄目增加芒格、馬斯克、孫正義等更多長期價值實踐者的相關內容,未來將持續拓展內容來源,提升內容豐富度。

讓我們一起重讀經典,覆盤偉大企業的成長路徑,汲取頂尖企業家的思想養分,做時間的朋友,做一名長期主義者。

查理·芒格概述:

查理·芒格1924年1月1日出生於美國內布拉斯加州的奧馬哈市,1948年畢業於哈佛大學法學院,此後入職賴特&加雷特律師事務所,擔任律師。

因為律師收入是按小時收費,且與資歷掛鉤,芒格開始嘗試投資業務,拓展收入來源。1961年,芒格涉足房地產投資,參與在加州理工學院附近空地修建分戶式產權公寓等項目,到1964年收手時,房地產投資獲得140萬美元收益。

1962年,芒格與4位律師事務所的同事,合夥成立芒格、托爾斯&希爾斯律師事務所;同年,與傑克·惠勒合作成立投資合夥公司惠勒芒格公司;1965年,離開芒格、托爾斯&希爾斯律師事務所。

惠勒芒格公司前11年表現非常優異,年均複合毛收益率為28.3%,同期道指年均複合增長率為6.7%。但在1973~1974年的熊市中遭受大幅虧損,分別虧損31.9%、31.2%;1975年,又出現強勁反彈,收益率高達73.2%,14年的年均複合毛收益率恢復至19.8%。

1975年,芒格效法巴菲特,決定不再直接為投資者管理基金,巴菲特1969年關閉其合夥公司;1978年起,擔任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副主席至今。

芒格作為巴菲特的黃金搭檔與幕後智囊,巴菲特形容芒格,這個人用思想的力量,拓展了我的視野,讓我以非同尋常的速度,從猩猩進化到人類,否則我會比現在貧窮得多。

我們本期選擇芒格在伯克希爾股東會專訪,希望各位enjoy!

芒格伯克希爾股東會深度採訪紀要

2019年5月,《窮查理寶典》的中文出版方中信大方(中信出版集團旗下文學出版品牌),在伯克希爾股東會,對查理·芒格做了專訪。

中信大方:在2019年伯克希爾股東大會上,您提到,您很看好中國。看好中國的原因是什麼?在之前的訪談中,您曾舉的例子是李嘉圖的比較優勢,這會讓中美合作時,中國獲得更大優勢。您當時問過美國財政部長舒爾茨,舒爾茨的回答是,他不願意去想這個問題。這是您認為的主要原因嗎?還是您有其他考慮?

芒格:這是主要原因。如果有兩個國家,一個是非常發達的國家、有著非常發達的技術與工業;另一個是有著眾多有天賦人口的國家,但他們沒有進入全球視野,因為他們沒有經歷過工業革命。

當這兩個國家進行貿易時,兩個國家都能獲得收益,這是雙贏的。但是不那麼發達的國家,總是能發展得更快。發達國家也不願意自己國家的人民失業,這也是為什麼特朗普或者其他人,對中國有許多反對情緒。

另一點很有趣的是,在中國飛速發展期之前,日本已經經歷過這樣的飛速發展期。當時日本向美國出口了許多汽車,摧毀了美國的許多製造工廠。

美國為保護自己的民族工業,也增添了許多保護措施,比如對卡車進口進行限制。但這並沒有摧毀日本的工業,所以我認為中國面臨的情況是相似的,不需要為此擔憂太多,這是雙方進行國際貿易的自然結果。

中信大方:您最早認識巴菲特時,還是個律師,之後您沒有馬上轉去做投資,還做了些房地產,後來才開始做投資,收購藍籌印花公司。您在整個過程中,對於投資的思考與分析方法,有沒有過階段性的變化?

芒格:這是個不斷思考的過程,無論我做什麼投資,都是我不斷去完善我自己思維體系的過程。我很注重在實踐中,驗證自己的想法是對還是錯,通過實踐中的反饋來修正自己的想法。

這也是為什麼我認為《窮查理寶典》很重要,因為它激勵人們自發去學習,而不是一定要走進學校,跟隨老師學習。

我還想補充一點,我認為有兩種有效的學習方法,第一種是,你發現什麼有效的,然後複製它;第二種是,你發現什麼是無效的,然後規避它。

我會同時使用這兩種方法,但它們之中,更重要的顯然是後者。我在一生中,花絕大部分時間,去研究什麼樣的事情會失敗,然後盡一切可能去避免。

中信大方:在《窮查理寶典》中,您提到的很重要的一點是思維模型,這些思維模型是您在不斷驗證過程中提煉出來的?還是有其他的方式方法?

芒格:當然我會不斷地去做上面說的這兩點,但沒有一條道路是直通羅馬的,也沒有一條道路直接通往最終的學習方法,只能在不斷的學習過程中去積累經驗。

中信大方:您之前演講中提到,對您一生幫助最大的事情,就是在去哈佛之前,學會了學習的方法,這是否就是您所說的學習方法?

芒格:當然,我所說的就是這些,什麼有效,什麼無效,以及為什麼,非常簡單。你想要走在別人前面,你就得不停地思考,精準地思考。

中國人也是這樣的,他們非常理性,也想要走到別人前面,所以他們也會做同樣的事情,所以我一點都不奇怪,為什麼我的讀者在中國有這麼多,他們熱愛學習。

中信大方:中國人傳統上強調“耕”與“讀”,所以中國人有兩個特點,一個是勤奮工作,另一個是熱愛學習。作為出版人,我們發現《窮查理寶典》出版後,確實有許多人不是因為要賺錢,而是因為學習,來讀這本書。從這一點上來講,這本書與中國傳統是一種對接。

但從另一個視角看,我們認為在中國,很多人缺乏理性思考,大家都在學術或學科的專業領域內被框定了,所以缺的是普世智慧的影響。從這個角度看,《窮查理寶典》點醒了許多人,但我們可能還需要做得更多。在這一點上,您有什麼建議?

芒格:我先說一點,許多中國人的思維裡有個問題,他們會相信很多運氣的元素,比如風水,但這是錯的,我們應該相信概率勝過相信運氣。

另外,造成你說的情形的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官僚主義”。比如在大學裡,許多學科是割裂的,而這些學科一旦分開,在官僚體系下,這些學科就被框定在很小的領域裡。

在美國與中國都有這樣的情形,當然也有例外,比如李光耀。李光耀在新加坡建立的體系裡,官僚主義是最少的,這導致新加坡獲得成功。

中信大方:既然您認為中國存在官僚主義問題,為什麼您依然認為,中國能取得巨大的成功呢?

芒格:中國有個強有力的中央政府,一旦他們有驚人的想法,開始學習新加坡的模式,他們就能引起世界矚目。而一旦擴張到世界範圍,並收穫巨大成功後,沒有人會想回到過去那種貧窮的狀態。所以我不認為,政府會任由經濟倒退,或像印度那樣陷入混亂。打個比方,伯克希爾現在也有強有力的領導人,就像中國政府一樣。

中信大方:您曾說過,中國在未來的競爭力,有個重要因素就是,中國重視儒家思想,重視家庭。像您這樣的美國人也非常重視家庭,您為什麼會認為中國儒家家庭觀念,會成為獨特的競爭優勢?

芒格:中國人的家庭觀念更加傳統,更加極致。所以在中國,政府所需要提供的社會福利要求就更低,家庭能承擔很大一部分的保障,降低許多社會成本。美國人雖然也很心向家庭,但整體來說,他們沒有中國人做得那麼極致。

中信大方:所以您認為,這是中國在競爭力上的一項成本優勢?

芒格:是的,中國人無論走到哪裡,都會帶著他們這樣的傳統家庭理念,這幫助中國人在世界範圍內崛起。

我有個關於出版方面的建議,一定會非常有趣。中國有許多農村出身的孩子,被美國家庭領養後,都取得了很好的發展。這會是個很好的選題,他們中的很多人都獲得了博士學位,取得巨大的成功。許多中國人會感興趣,為什麼他們會在美國發展得這麼好,書名可以叫做《中國女孩正在改變世界》。

另外一個很好的研究主題是,為什麼在中國進入飛速發展期之前,日本人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日本作為一個資源稀缺的島國,沒有石油、礦產,他們能夠取得今天這樣的成功,是因為他們學習了中國的儒家文化,並把它的概念擴大了。

中國的儒家文化講究熱愛家人,而日本把這種“愛”擴展到商業關係中,他們認為對於消費者與供應商,也應當把他們當作家人一樣去“愛”。所以他們能把工業,在這樣一個資源稀缺的島國,發展得這麼成功。

中國之前學習了新加坡模式與美國先進工業與科技,如果未來還能繼續學習日本這種被拓展的儒家文化,會持續變得更加強大。

中信大方:這是個非常有趣的視角,您把這稱作“新儒家主義”或者“大儒家主義”?

芒格:在美國,好市多(Costco)也在做類似的事情,就是我剛說的“大儒家主義”。他們把他們的顧客視作家人,他們從來只提升服務質量,而不提升價格。好市多抄襲了亞洲的創意,中國的商業也可以從他們身上學習。

中信大方:這是個很棒的建議,這是相互學習的過程,包括技術與知識產權。

芒格:所有國家都經歷了這樣的過程,英國在很久以前是擁有知識產權最多的國家,在美國還不發達時,也盜版過英國人很多作品,比如狄更斯與莎士比亞的小說,他們私自印刷而不支付任何版稅。

中國也是一樣,在不那麼發達的時候,他們也會做類似的事情。但隨著中國更加富裕後,他們應該願意為別人創作出來的知識產權付費,我希望能看到這一點。

《窮查理寶典》的書名,就來自於本傑明·富蘭克林的《窮理查年鑑》。在那本書裡有句話是這樣的,一個空的米袋子是無法獨自站立的。所以如果沒有自己的內容,你也無法長久地發展下去。本傑明·富蘭克林是個非常聰明的人,我從他身上也“偷取”了很多。

相關研報:

【萬字長文】九宇資本趙宇傑:5G開啟新週期,進入在線世界的大航海時代|GBAT 2019 大灣區5G峰會


長期主義第23期:巴菲特致股東的信1971~1972年

長期主義第22期:孫正義萬字訪談實錄,未來30年一切將被重新定義

長期主義第21期:特斯拉發佈2019年Q3財報,電動車產量、交付量均創新高,附電話會議紀要

長期主義第20期:任正非分別接受《紐約時報》、德國電視一臺採訪2篇紀要

長期主義第19期:任正非接受《經濟學人》採訪,表示可一次性出售華為5G技術許可,附華為副董事長鬍厚崑對此回應

長期主義第18期:貝索斯致股東的信2002年

【年度觀察2019系列】第14期:蘋果軟硬件結合構建護城河,可穿戴設備將成第二大硬件品類,附電話會議紀要

【年度觀察2019系列】第13期:行業完結篇,5G推動移動互聯網提速換擋,短視頻、直播電商、下沉市場亮點頻現

【年度觀察2019系列】第12期:新消費時代到來,洞察電商消費新趨勢

【年度觀察2019系列】第11期:深挖美團點評數據,洞察消費新趨勢

【年度觀察2019系列】第10期:新時代消費被重新定義,世界級中國品牌崛起

【年度觀察2019系列】第9期:華為生態體系不斷完善,“5G+國產替代” 打開產業鏈公司想象空間

【年度觀察2019系列】第8期:比特幣第三次減半在即,區塊鏈孕育新機遇,附中本聰論文《比特幣白皮書:一種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

【年度觀察2019系列】第7期:全球5G商用持續推進,開啟萬物互聯網時代

【年度觀察2019系列】第6期:5G開啟產業新週期,終端創新迭代升級

【年度觀察2019系列】第5期:短視頻領跑泛娛樂領域,5G帶來視頻產業新機遇

【年度觀察2019系列】第4期:手游出海、雲遊戲、VR/AR遊戲、BattlePass、區塊鏈多點開花,引領遊戲新方向


【年度觀察2019系列】第3期:電商發展模式求變,直播電商異軍突起


【年度觀察2019系列】第2期:技術變革引領用戶注意力轉移,新廣告浪潮蓄勢待發

【年度觀察2019系列】第1期:移動互聯網發展趨於穩定,5G開啟新週期

【珍藏版】六合寶典:300家明星公司全景掃描,歷時3年,210萬字超5,000頁,重磅推薦

九宇資本趙宇傑:九宮格分析法,語數外教育培訓領域的道與術

九宇資本趙宇傑:抓住電子煙這一巨大的趨勢紅利,抓住產業變革中的變與不變

【重磅】22位“90後”2萬字回鄉見聞錄,講述他們眼中的中國縣城、鄉鎮、農村

六合君3週歲生日,TOP 60篇經典研報重磅推薦

下午茶,互聯網世界的三國殺

5G助推AR開啟新產業週期,AR眼鏡開啟專用AR終端時代

新商業基礎設施持續豐富完善,賦能新品牌、新模式、新產品崛起,打造新型多元生活方式

【重磅】得到:抓住知識服務本質,信用構建增長飛輪,以肉眼可見速度持續進化

【重磅】中國新經濟龍頭,赴港赴美上市報告合輯20篇


【珍藏版】六合寶典:200家明星公司全景掃描,歷時2年,150萬字超3000頁,重磅推薦

知識服務+付費+音頻,開啟內容生產新的產業級機遇,知識經濟10年千億級市場規模可期

從APP Store暢銷榜4年更替,看內容付費崛起

新三板,我們有個九宇會家族


新三板破萬思考:新三板日交易量10年100倍?

九宇資本趙宇傑:科技改變消費,讓生活更美好|2017 GNEC 新經濟新消費峰會

九宇資本趙宇傑:創業時代的時間法則,開發用戶平行時間|2016 GNEC新經濟新智能峰會

九宇資本趙宇傑:互聯網引領新經濟,內容創業連接新生態|2016 GNEC 新經濟新營銷峰會

長期主義:芒格伯克希爾股東會採訪紀要,中國人的思維優勢與缺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