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鳳縣的飲食文化,有一樣東西是不能不提的,那就是幹(gan)腳(jue)棒(bang)。幹腳棒之於鳳縣人,已經不僅僅是一道菜,而是承載了濃濃溫馨和美好願望的一種必需品,如果不吃幹腳棒,就像吃麵不放辣子,夾饃沒有臊子,總覺得缺點啥。在過去,幹腳棒被鳳縣人用來招待女婿。
其實,這幹腳棒,也就是農家自制的燻豬腿。村裡每戶養豬最少都兩頭以上,叫年豬。一進入臘月,家家殺年豬,做臊子、燻臘肉。最重要的就是熏製幹腳棒。把帶臀部肉的豬腿的角角落落,均勻的摸上食鹽、花椒麵等佐料,然後在豬腿根部鑽上洞穿好麻繩,再用幾米長的竹棍挑著醃好的豬腿,選一個靠近灶火的屋樑懸掛停當,平日裡靠灶煙慢慢燻烤。
這樣燻烤還不夠,半月之後,家裡的男人會從山上折來翠綠的柏樹枝葉做柴火,把豬腿放在點著的柏樹枝上,緩緩地燻燒至發黃發亮,柏葉的香味也一點一點滲進了豬腿。製成後,將幹腳棒依次掛在樓上,通風透氣,可以長時間存放。
過年時,家家年夜飯壓軸菜就是幹腳棒。菜名誘人,做起來也講究。將幹腳棒放在木炭火上燒烤,等“滋滋”冒煙滴油,把每一寸皮都燒到後,刮掉那層微黑焦黃的油膩膩的表皮,將黃琮琮的幹腳棒剁成塊,加水泡軟洗淨備用。
大鍋加水放入幹腳棒,放上生薑,花椒、幹辣椒等佐料,柴火燉肉。直到用筷子插下去,肉就熟了,再放上黑木耳,香菇、幹豆角、黃花菜繼續小燉。出鍋時放上山藥。
經過長時間的烤、燒、刮、洗、燉、燜等一系列繁瑣的工藝之後,在薑末、蒜泥裡放上紅辣椒麵、花椒麵、土蔥花,燒熱油“嗞啦”一聲澆過,調成汁。這時,豐盛的飯菜擺滿桌,好酒斟滿杯,一大盆冒著熱氣的幹腳棒也讓人迫不急待。共飲一杯開席酒,趕緊夾一塊熱氣騰騰、香氣撲鼻的幹腳棒,只見其外皮金黃內裹精瘦肉,骨上帶肉,肥而酥軟,蘸上蒜汁,入口不膩,濃香無窮。
鳳縣的幹腳棒的美味,不僅來自薰香的豬腿,還得益於配菜,尤其是幹豆角。曬豆角在頭年夏天就得準備,地裡的豆角熟了後,主婦們把它們採摘下來,撕掉豆角的筋,倒入鍋裡煮至七分熟撈出,然後在竹蓆上攤曬成細細長長的幹豆角,幹豆角與豬腿正是清素與肥膩的結合,幹豆角吸了豬肉的油水變得醇香,豬肉煮進了豆角的清素變得不膩,兩個食材迸發出美妙的新口感。在黃花菜、花椒和幹辣椒等配菜的幫助下,幹腳棒色香味的功夫便演繹到了極致。(旦旦咥寶雞)
(LJ)
閱讀更多 二三裡資訊寶雞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