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曲線:阿里華為的成功密碼

第二曲線:阿里華為的成功密碼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楊國安教授有一個著名的“楊三角”組織能力模型——企業的持續成功=戰略×組織能力。戰略是方向,面向未來,而組織能力則是承接公司戰略的落地。對於CEO和總裁來說,做正確的事比正確地做事更重要。

對於阿里巴巴而言,戰略永遠是面向未來的,所有的當下都是在五年前已經佈局好的,因為阿里的戰略有個重要的底層邏輯:永遠在天晴的時候修屋頂,年輕的時候生孩子,公司成長和發展最好的時候做變革。阿里的業務發展到現在,已經經歷了很多條曲線,從B2B(中國供應商)到C2C(淘寶、天貓),從C2C到金融(螞蟻金服),從金融到科技(雲計算),從科技到文娛,到物流(菜鳥)。

每一個業務、每一個產品都是一條曲線。任何一條曲線都有兩個重要的點:一個叫破局點,一個叫失速點。業務一旦過了失速點,下滑是必然。這是產品的生命週期,過了失速點之後,沒有第二個業務承接起來,就很痛苦。所以,一定不能等到第一條曲線的失速點到了,再開啟第二曲線。

亞馬遜的第一曲線是網上書店,第二曲線是電商,第三曲線是雲計算,第四曲線是物流。蘋果的第一曲線叫iMac,第二曲線叫iPad,第三曲線叫iPhone。微軟的第一曲線是PC操作系統,第二曲線是移動互聯網,沒能做起來,第三曲線是雲計算。Netflix的第一曲線是DVD租賃,第二曲線是流媒體,第三曲線是自制內容。

所有公司都要去構建自己企業的第二曲線,每一條曲線都有生命週期,每個產品都會生老病死,正所謂“當生則生,當死則死”。我們需要保持強烈的憂患意識,居安思危的心態,不斷地擁抱變化,與時代同頻共振,走向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