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又成為主角?扇貝表示很無辜:請別嫁禍於我

怎麼又成為主角?扇貝表示很無辜:請別嫁禍於我

11月11日晚,獐子島公告稱,通過抽測發現,底播扇貝近期出現了大比例死亡,初步判斷已構成重大底播蝦夷扇貝存貨減值風險。獐子島的扇貝在2014年與2017年曾先後出現大規模存貨異常事件,此次扇貝又成為主角,試問獐子島還有多少故事沒有上演?

2014年10月,獐子島公告稱,因北黃海遭到幾十年一遇的異常冷水團,公司在2011年和部分2012年播撒的100多萬畝即將進入收穫期的蝦夷扇貝絕收。該事件也被市場調侃為“扇貝跑了”。受此影響,獐子島2014年鉅虧11.89億元。2017年,又因為扇貝的原因,獐子島從原先預計盈利0.9億元至1.1億元,最終變成虧損7.23億元。今年一季度,獐子島業績出現虧損,上市公司又將“責任”推給了扇貝。

此次在獐子島發佈減值風險公告後,深交所迅速下發了問詢函。要求獐子島就採捕計劃、此前信息披露是否真實、準確、完整,以及11月份才抽測的原因,是否符合公司內部規定等問題作出說明。

實際上,對於深交所的問詢函,上市公司早已有一套應對的方法與策略。而且,由於問詢函對上市公司沒有什麼威懾力,上市公司在回覆時,要麼輕描淡寫,要麼延期回覆,甚至有的上市公司根本就不回覆。

獐子島曾經是一家受到機構投資者追捧的上市公司,其K線圖就已經說明了一切。但隨著2014年出現“扇貝跑了”的事件後,獐子島不僅遭到機構投資者的拋棄,其他投資者也紛紛用腳投票,其市值縮水也非常嚴重。如截至11月13日,獐子島股價最低下探2.51元,與最高價34.59元相比,市值縮水超過九成。

今年前三季度,獐子島虧損3403萬元。而據測算,此次獐子島損失將達到3億元之巨。這將意味著,2019年度獐子島虧損或將成定局。由於近些年來獐子島頻頻上演扇貝鬧劇,獐子島股價表現不佳。11日公告發布後,12日其股價即以跌停報收,有市場人士擔憂,獐子島是否也會淪落到因連續20個交易日股價低於面值而退市的地步。

獐子島的主要產品為扇貝,像“扇貝跑了”、“扇貝餓死”、“扇貝死亡”等只能通過抽測的方式來確定,這實際上為市場監管帶來了不小的難度。而且,獐子島上演的一系列扇貝鬧劇,到底真的如其所言,還是另有原因,其實都是值得懷疑的。

但證監會此後的立案調查,證明獐子島是一家問題公司。證監會的調查表明,獐子島披露的2016年年度報告、2017年年度報告涉嫌虛假記載;獐子島披露的《關於2017年秋季底播蝦夷扇貝抽測結果的公告》同樣涉嫌虛假記載;對2017年全年業績與預期存在較大差距的情況未及時進行披露。據此,證監會對上市公司及責任人員進行了處罰。

在扇貝多次成為獐子島事件的主角之後,該上市公司今後還會有什麼花樣,其實也是值得關注的。不過,對於資本市場而言,獐子島式的鬧劇,其實也不應該再次上演了。

由曾經的一家機構投資者追捧的上市公司,到如今投資者紛紛用腳投票,獐子島前後出現的巨大變化,導致在這一系列事件中沒有任何贏家。從上市公司方面看,扇貝事件導致其聲名狼藉,市值大幅縮水,市場形象一落千丈,且今後還存在退市的風險。從投資者的角度看,因股價大幅下跌,導致投資者虧損嚴重。從市場角度講,獐子島扇貝事件的出現,並非僅僅只是上市公司自身的問題,也反映出市場誠信缺失,信用不彰等方面的問題。

獐子島作為一家問題公司,其實已沒有任何必要再在市場上掛牌。但獐子島至今仍然能夠苟活於市場中,也凸顯出A股市場退市機制缺位,退市門檻高企等方面的短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