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哥”林朝阳:音乐就像给饭下盐,多了不行少了也不行

最近,小提琴家也是作曲家的林朝阳很忙活。做了十年影视音乐创作的他回归他艺术生涯的起点——古典音乐,不仅出了张古典专辑《潮汐》,紧接着在济南、北京、深圳、上海上演市场独奏音乐会。11月8日,他在中山公园音乐堂上演了一场精彩的音乐会,展现了一位外表不太古典内心极度古典的小提琴家的风采。而在演出前一个礼拜,在林朝阳刚刚签约的环球音乐的一间办公室里,他和京城媒体进行了一个小时的面对面聊天儿。聊天的话题有围绕着新专辑《潮汐》的主题,也有拉拉杂杂的闲聊。有意思的人喜欢和有意思的人聊天,林朝阳就是一个有意思的人。既然叫“盐哥”,他的很多话题都很“盐”有关,放多了放少了都不行,用感性音乐去感动大家的他实际上是一个彻头彻尾理性的人。

“盐哥”林朝阳:音乐就像给饭下盐,多了不行少了也不行

“盐哥”林朝阳:音乐就像给饭下盐,多了不行少了也不行

01

音乐会现场——那个看起来不太古典的小提琴手

11月8日晚,中山公园音乐堂,林朝阳的音乐会现场。

因为做了十年的影视音乐创作,而且《蜗居》、《手机》、《如懿传》、《失恋三十三天》都是热播剧或者高票房电影,他的夫人丁薇又是著名歌手,原本想象着现场会有导演、演员、歌手等很多娱乐圈的腕儿们来捧场,他们的豪车会让音乐堂旁边的车位很紧张,可是事实却出乎我的想象。当我把车停在了空空荡荡的停车场,时间已经快七点了。音乐厅里,看不到任何打扮入时的明星,只有来听林朝阳拉琴的观众,安安静静的等着主角出场。意外之余,才意识到有明星捧场充数的满座票房,远不如多来几个前来聆听并且懂自己的知音更重要。

“盐哥”林朝阳:音乐就像给饭下盐,多了不行少了也不行

“盐哥”林朝阳:音乐就像给饭下盐,多了不行少了也不行

没有以往人们看到的古典音乐家那样庄重,燕尾服、西装至少是像点样的演出服。而随着掌声出场的林朝阳随和得像走进自家门厅一样,一身儿黑,一头蓬松头发,笑起来带着点阿甘一样萌萌的笑容,特别是吊裆裤和运动鞋的搭配,很少见到古典音乐家这副打扮,多少带着一些些桀骜不驯的小叛逆模样。外形怎么样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现在的身份是一位规规矩矩的古典音乐家。一曲维尼亚夫斯基的《传奇曲》拉开序幕,一曲结束最后的两下轻轻地拨弦,赢得全场一片掌声。接近着,他带来一首新专辑也是这场音乐会唯一的“大部头”,挪威作曲家格里格的那首八分多钟的《第三奏鸣曲》。这是一首古典乐迷都熟悉而一般的观众也都听着耳熟的作品,林朝阳说,在零下四十度的湖面上拂去覆盖的浮雪你还能看到厚厚的冰层下还有彩色的鱼在游动,这是自己的老师曾经让他感受的音乐,这次他把这种感觉演奏给观众听。林朝阳的琴声带着一种坚毅执着和顽强的力量,激越处如同穿越挪威森林的狂风暴雪,那种震撼扑面而来,甚至感到躲闪不急。舒缓时,犹如从参天老树的枝叶间撒下的缕缕阳光照身上心里一丝丝的温暖。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常年进行影视作品创作的缘故,作为作曲家林朝阳的画面感和情感色彩需要非常的分明,所以在他的音乐中能够清晰的触摸到他琴声中的那些画面感,那种角色的倾诉欲和层次分明的情感表达。“音乐没有秘密。”林朝阳真实的传递着他的音乐情愫,那种简单纯净水晶般的质感。

“盐哥”林朝阳:音乐就像给饭下盐,多了不行少了也不行

下半场,林朝阳全部安排的大家耳熟能详的音乐小品,也是专辑中那些好听的“小精灵”。除了拉琴,他也喜欢跟观众进行语言交流,他的讲解自然随意也很有趣味,比如说《船歌》就是一对男女在船上荡来荡去的谈恋爱,比如说在克莱斯勒的《中国花鼓》可以听到广场舞音乐的影子。不过,他说无论是大作品还是小曲子,无非都是有关人、有关世界、有关情感的作品。埃尔加的《爱的礼赞》,林朝阳琴声中那种深深地情感表达令人动容。他说:“相信这首曲子大家都很熟悉,以前我都不拉,不拉是因为它太土了。可能是年龄的原因吧,我现在知道了什么是爱的致意。”这个夜晚,林朝阳尽心尽力的演奏着每一首曲子,丝丝入扣的展现着作曲家和自己的内心世界。他没有一般演奏家那样在舞台上的随心所欲,用各种姿势照顾到所有到场观众的感受,而他只是始终固执的侧着身子,哪怕是一侧的观众只看到他的背影或者侧脸。整晚,他都这样兀自的演奏着,兀自沉浸在自己的音乐世界,或许这也是他的一种个性表达。每首曲子演奏结束,林朝阳都会带着一脸的稚气对大家笑容,就像阿甘脸上的那种笑,平静单纯而又灿烂,这或许就是音乐的本真。

“盐哥”林朝阳:音乐就像给饭下盐,多了不行少了也不行

02

叫“盐哥”比叫“斜杠”强多了

和每一位幕后工作者的作曲家一样,林朝阳这个名字也不被大众所熟知。但是,《蜗居》、《手机》、《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辛亥革命》、《如懿传》等40余部影视剧配乐都出自他手,电影《失恋三十三天》的配乐还入围了第49届台湾金马奖“最佳原创电影音乐”提名。十年之中,他在影视音乐、流行音乐领域可谓是风生水起,已经栖身于一线作曲家行列。可这档口,“盐哥”为啥要回归他的艺术起点古典音乐呢?用他自己的话说:“重新回到舞台之前,认真地花了很多年去理解、思考以我的方式怎么演奏;还有一个私心,就是我怎样拿自己去验证看见的东西。”

“盐哥”林朝阳:音乐就像给饭下盐,多了不行少了也不行

“盐哥”林朝阳:音乐就像给饭下盐,多了不行少了也不行

在音乐会装在信封里的节目单上,赫然印着一段文字:“在艺术中的分寸把握和在生活中的与人相处,是何其相似,就好比做饭下盐,你给多了,他齁的慌,给少了他又嫌淡,我以‘盐’提醒自己。‘盐’是当我尝遍了以后寻觅到的平衡感,‘盐’是活的,是感受生命的意思,是每天每次每个人都不一样的意思,‘盐’既是情怀,也是尺度。”

林朝阳还有一个名字“盐哥”,或许这段话已经传达出“盐哥”中盐自己寓意。在林朝阳看来,“盐”有各种各样的解释,最初他想的是往伤口上洒把盐,我当初想这个字还挺有意思的。“要知道,做音乐并不是每天很开心很幸福的事情,听音乐也不一定是很开心很幸福的事情,尤其是年轻人百分之三十都是有问题的时候才去听音乐。所以音乐是一个很奇妙的东西,它就有一点像盐这样的东西,它有治愈能力,它也会让你疼。”

“盐哥”林朝阳:音乐就像给饭下盐,多了不行少了也不行

在林朝阳的身上有着很多身份,小提琴家/作曲家/制作人/教育家/摄影师/画家,这样的人往往会被人说成是“斜杠艺术家”。特别是十年的影视音乐写作对林朝阳来说是个帮助,到了他如今重新走上舞台开始演奏的时候,他发现自己的演奏方式和演奏观念也发生了改变,对音乐的本质看法更往前推进了一步。他认为,其实音乐最美妙之处就像做饭做菜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做法,你会多放一点什么东西,也会少放一点什么东西,这种平衡不是拿出来显摆一下能力。“每个人心里都有这样的感慨,所以我就叫自己‘盐哥’,省得别人叫自己‘斜杠’艺术家。有时候别人问你是干什么的,你会愣在那儿不知道你是干嘛的,因为你是干这个的也可以干那个,听上去更古怪还不如叫‘盐哥’算了。”

03

找个让年轻人喜欢古典音乐的理由

林朝阳筹划这张新专辑绝对不是一拍脑门儿就干的事儿。“我大概两年前开始构思这个专辑,之前我一直做影视音乐的创 作,写着写着我突然想自己当初也是古典音乐出身,如何让古典音乐能够与当代人有真正的沟通,跟年轻一代人有沟通,让他们愿意跟你交往,而他们也需要一个亲近古典音乐的理由。”

全世界都存在的一个同样的问题,年轻人与古典音乐似乎有着天然的距离感。如何让年轻观众喜欢上古典音乐,林朝阳认为在自己这张专辑中与年轻人沟通的桥梁就是他自己。“毕竟我是个演奏者,就像我去别人家做客一样,我会带着礼物,但是人家不会看着你的礼物,看重的是你这个人。所以,我知道是我在跟大家交流,而不是我的东西再跟大家交流。当然,你尽量带着好的东西去就是了。”他说,每场演出他都会非常清晰的去感知,他有时候甚至可以感知每一个听众的反应,“这是一个很美妙的事情”。

“盐哥”林朝阳:音乐就像给饭下盐,多了不行少了也不行

“盐哥”林朝阳:音乐就像给饭下盐,多了不行少了也不行

通常来说,播放一张CD或者在广播里听到一首作品,如果没有音乐训练或者古典音乐的欣赏基础,大家听到的感应都会差不多。所以,林朝阳才说,与年轻观众真正沟通点在他自己,“因为我可以去演出,观众会看着你这个人,能够感受到你是否跟他是有关系的,如果有关系他就会听你的东西。就像一家人或者一群朋友,你愿意跟我待在一起,我们会在一起吃顿饭,我就会给你夹个菜,对他说‘这个菜蛮好吃的,你试试看。’如果你们之前没关系,人家都不愿意搭理你。所以,一个演奏者一个音乐家,人家首先看的是你这个人,然后就能够感受到你的工作、你的艺术价值,这就成功了。”

04

用二十年去准备一首两分钟的曲子

在林朝阳的《潮汐》中收录了12首作品,除了格里格《第三奏鸣曲》,剩下的基本都是时长三四分钟的音乐小品。这样做他有一个目的,就是通过这个唱片让可能还不太亲近古典音乐的人有个理由走进古典音乐,“这是一个非常美好的事情”。不过,选择小品是件危险的事情。他说:“因为这些小品是最容易被大家听懂,于是也很容易被拿出来跟最好的演奏者去比较。这样做,是我自己在跟自己较劲儿。”

“盐哥”林朝阳:音乐就像给饭下盐,多了不行少了也不行

“盐哥”林朝阳:音乐就像给饭下盐,多了不行少了也不行

“盐哥”林朝阳:音乐就像给饭下盐,多了不行少了也不行

在这张专辑中,有一首小曲子对于林朝阳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那就是只有作曲家阿连斯基的仅有两分多钟的《小夜曲》。他回忆:“二十多年前,我有一张小提琴演奏大师米沙·埃尔曼的唱片,这首曲子应该是那张唱片中的第三首,我一听就爆喜欢。这个人能够在如此小的小品中把人生的喜怒哀乐全部放在里面。但对当时二十多岁的我来说简直是太难了。所以我从来没有碰过这首作品,试都没有试过就一直听,而且经常拿出来听。一直听到我差不多可以演奏了,才录这张唱片。可以说我听了二十年这首曲子,现在才把它录下来。”

在这张专辑中,林朝阳没有选择和大乐团合作,而是与俄罗斯钢琴家Evgeny Sinayskiy做搭档。他的理由是:“我只跟钢琴合作,从技术角度说这样能保证更高的质量。”

05

音乐不但不是感性的,而且是极度理性的

音乐到底是感性还是理性的,相信这个问题的答案在大多是的人那里都会是前者。但在作曲家那里,答案可能是相反的。林朝阳说,自从他作曲之后对音乐的看法似乎完全变了,“我觉得音乐不是文学性的而是纯数理化的东西,它是一个四维空间的解构,就是一个物理的三维空间加时间值的滚动,它通过声波这类的东西以化学的方式刺激我们的耳膜,刺激我们的荷尔蒙和后脑,诸如此类的这一串东西我们都会有感觉。”他认为,音乐完全是一个系统化、科学理性的东西,尽管人们听到的东西是感人的,但是它已经到了绝佳比例的空间,它不是像建筑那样停止而是滚动的,所以它能给人以巨大的能量感受。他同时认为,作曲家更是这样的理性动物,他把他感动的东西以一个固态动态的方式写出来,这些在几百年前莫扎特年代就已经被验证,只不过没有被拿出来普遍的讨论而已。

“盐哥”林朝阳:音乐就像给饭下盐,多了不行少了也不行

“我创作影视音乐的时候,通过阅读剧中的情节情景情感,然后把自己的口味、自己的感受、自己的需求表达出来。不管是我们创作、演奏抑的时候,都会根据“菜谱”把你的感情量化、物化最后变成作品。”林朝阳说:“我对音乐的理解已经到了彻底的理性了,如果你把我当一个厨师的话,我给你们做一餐饭,然后你们吃完之后被感动的热泪盈眶,其实这个过程中的调配、切割、分配、火候等等全部都是理性的,但正是有一个完美的理性结构才会带来一个非常充分而合理地感受。”

06

绘画解决了音乐难题

触类旁通在艺术领域更是表现的淋漓尽致,对摄影、绘画等相关艺术都感兴趣的作曲家林朝阳说:“艺术是相通的,每一种门类艺术都会给到艺术家不同的灵感。我在莫斯科音乐学院的教授认为我是最好的最有才华的学生,但是我总觉得什么地方不对劲儿。我在大学的时候放弃过三年,根本没有拉琴,而是去学习绘画。”

“盐哥”林朝阳:音乐就像给饭下盐,多了不行少了也不行

“盐哥”林朝阳:音乐就像给饭下盐,多了不行少了也不行

“盐哥”林朝阳:音乐就像给饭下盐,多了不行少了也不行

135

绘画给林朝阳解决了一个困惑已久的问题,在古典音乐界有一个问题就是从小到大不允许你带任何的瑕疵,但是绘画艺术随便带瑕疵。林朝阳说:“你的瑕疵如果奇特是唯一的,你可能就成为梵高了。所以,我认为触类旁通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尤其是对于孩子们进行艺术类教育的时候,特别是对于有个性的小朋友来说,必须让他有多种的可能性。尤其是他自发产生的兴趣,比如说他端起了相机,或者拿起了画笔,这都是很棒的事情。”

07

拍到一张好照片不次于录制一张专辑的好心情

《潮汐》这张专辑的封面是一个落日的海滩,一个男孩儿无意间闯进镜头。大海之上,一轮明月高挂天空,一只不说难以发现的天鹅浮游在海面。这是林朝阳在英国旅行过程中随手拍下的一张照片,一切都很随意,但又偶然天成。他对这张作品很是得意,于是就成了专辑封面。

“盐哥”林朝阳:音乐就像给饭下盐,多了不行少了也不行

“盐哥”林朝阳:音乐就像给饭下盐,多了不行少了也不行

做音乐非常理性的林朝阳认为,美好的感情一定是建立在貌似冷静的状态下,好的摄影作品一定是不冲动的,所以它们叫做瞬间,咔一声就停在那儿。“你有自己的生活感受,你会喜欢给能触动你感受的那张照片。如果你是偏浪漫的,你就会喜欢布雷松的作品。你比较喜欢冷静的,就去欣赏一些建筑、山地构图的东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情世界,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故事。

如果倒退二十年,那时候的摄影用的都是胶片,拍照可能只是个纪念意义。林朝阳回忆,在他们小时候拍照就是一种留念或者把那一瞬间藏起来。但是今天这是一个视觉阅读的时代,摄影对于年轻人来说,越来越变得成为主流,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玩儿法。未来古典音乐有可能会像摄影一样,比如说有些人喜欢胶片摄影,因为年轻人不需要我们灌输哪些是好的、哪些是没有意义的,他们就是要反抗嘛。他的荷尔蒙就是你说什么他就会反对什么,但是他自己喜欢的东西你夺也夺不走。有时候感到很累,在暗房里冲胶卷,30多张里能挑出几张很得意的作品,就会感叹“真好呀”。你看专辑封面有了,那种快乐丝毫不低于去做一张专辑。那是我激进的工作,那是偶得。人总是这样的,偶得的东西你会欣喜若狂。

08

不喜欢乱炖,我是分界音乐家

林朝阳表示,他的演出是十年的计划,票房对他来说可能会有问题,不过他不会去为了票房去工作。“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他们都是在为自己去生活,更多的有头脑的人已经认识到这一点,而且他们有能力去这样做。其实,我也是有能力的,去做一个真正的独立的自己有清醒意识的生活,本身是很美好的。我并不是完全把自己的工作当成是工作。”

“盐哥”林朝阳:音乐就像给饭下盐,多了不行少了也不行

“盐哥”林朝阳:音乐就像给饭下盐,多了不行少了也不行

从影视音乐或者现代音乐回归古典,未来林朝阳称不排斥会尝试一下有古典元素但偏流行和前卫的跨界作品,当然还会继续写他的影视音乐。他说:“我不想只做跨界音乐家,那不是我,我不会把所有的东西都掺合在一起‘乱炖’,我是分界音乐家。”

未来会不会举办一场影视作品音乐会,但是林朝阳表示,目前他还不想做这件事情,“我只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但有时候被迫要写电视剧音乐,因为我也要生活要赚钱。”但是有一道必答题放在他面前,如果选择作品的时候,有人给他很多钱,但是这个作品自己并不感兴趣,他如何选择?他的回答很有趣:“如果我不感兴趣的话,我就会看最近我缺不缺钱。如果我不缺钱,有碍着面子不得不写,那我就加倍。”

张学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