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小夥為何回國多年後還念念不忘北歐的生活經歷?原因很簡單

首先,北歐那幾個國家(像挪威,丹麥等等,不包括英國)的確是高福利,但是,福利高,繳納的稅也很變態,以工作為例,個人繳納所得稅高達40%,也就是說,你一個月掙1000塊錢,有400元要交給政府,而這交上去的四百元,會在你退休以後以退休金的方式返還給個人,因為繳納的多,所以福利的確非常誘人,但同時也要注意一點,這些錢在你沒退休以前是不能用的。


華人小夥為何回國多年後還念念不忘北歐的生活經歷?原因很簡單

把我那幾年在北歐晃盪的事情講一講,喜歡看的就當圖個樂子,先說一聲,這篇文章可能會長,有密集恐懼症的就不要來湊熱鬧了。
  另外,我這人說話很直白,不會繞彎子,所以你們看我的文字可能會覺得很俗,很有市井氣,這跟我的性格有關,天生大咧咧的,沒辦法,這個沒法改,大家體諒一下,拿這個說事兒的請華麗滾粗。
  我這文章敘事為主,稍微會加些我個人見解,當然,每個人看法不同,我說的不一定都對,有錯的地方,可能是我當時的誤解,也有可能是我遇到了特殊情況,歡迎大家給我指出,也希望和眾多龍騰網友一起討論,嗯,開場白差不多了,先把之前寫的複製過來,再接著寫剩下的。。。
  再有一個,瑞士那裡我沒去過,所以不太方便發表言論,但北歐幾國我還是瞭解一些的,所以這裡簡單說下。
  首先,北歐那幾個國家(像挪威,丹麥等等,不包括英國)的確是高福利,但是,福利高,繳納的稅也很變態,以工作為例,個人繳納所得稅高達40%
  也就是說,你一個月掙1000塊錢,有400元要交給政府,而這交上去的四百元,會在你退休以後以退休金的方式返還給個人,因為繳納的多,所以福利的確非常誘人,但同時也要注意一點,這些錢在你沒退休以前是不能用的。


  其實仔細想想這是件挺痛苦的事情,明明自己掙了很多錢,但全都被政府拿走,然後過日子要省吃儉用,雖然退休後會返還,但那個時候人也老了呀,想吃吃不動,想玩又沒那個體力,而且北歐國家普遍退休年齡較高,像在中國這種某些55歲就能退休的情況根本就不可能。
  所以在我看來,這種所謂的高福利倒更像是一種利益捆綁,把國家的利益和個人的利益拴在一起,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你把國家玩兒壞了,老百姓也別想有好日子過,想過好日子,就得老老實實給我幹活,等老百姓退休了以後才發現,雖然自己拿到了一筆可觀的退休金,但不見得這一生就過得幸福,因為年輕的時候淨遭罪了。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社會制度,沒有最好的,只有最合適的,別人的好東西我們羨慕不來,可我們中國也有讓其他國家羨慕的地方,只是我們習慣了,有時候感覺不到,人總是看著別人的東西比自己的好,得到了以後才發現還是原來的不錯,這是一種本能

華人小夥為何回國多年後還念念不忘北歐的生活經歷?原因很簡單

既然你想了解,我再給你說一些,不過篇幅有限,只能簡單的說些皮毛。
  北歐那些國家我基本都待過,時間有長有短,首先最北面丹麥瑞典那些,醫療福利還行(比較而言),免費,但要排隊,不過好在那裡人不多,因此不用等太久,個別情況除外,同時由於人不多,分配給每個人的醫療資源還是有些保障的,醫生也比較負責,不會出現像印度那種光有醫療制度,卻沒有醫生沒有藥的情況。
  有一點,看病不要錢,買藥卻得花錢,不過北歐醫生心眼兒實在,一般不會坑人,他們開的藥方都是以治病救人為主,通常能吃一粒藥絕不開兩粒藥,開玩笑講就是能用瑞士達杜拉康德解決的絕不給你開偉哥,說白了就是能植入的絕不化學,能外用的絕不口服,能吃藥的絕不打針,能打針的絕不輸液,能門診看的病絕不住院。
  可是,心眼兒實在也有個壞處,那就是死心眼兒,記得我剛去那裡的時候,可能是水土不服後背起了個火癤子,這在國內就是個小病,抹點兒藥膏就好了,可他們愣是把我這個火癤子當成了特殊病例,把我按在醫務室裡找了六七個專家輪流幫我看,給我做分析,還給我那個火癤子做切片,害的我一整天哪兒都不能去,最後,幾位專家以舉手表決的方式一致認定——我這個火癤子需要動手術。(不愧是民主國家,看病也得投票)


  好在他們死心眼我不是,後來我嚇得趕緊跑了,手術也沒做,火癤子大約一個月以後慢慢消了,現在我很慶幸,還好當初沒聽他們的。
  當然,我說的都是些小病,大病怎麼樣我也不是非常清楚,我沒得過絕症,也不想得,醫療保障雖好,但不去醫院才是最幸福的。

華人小夥為何回國多年後還念念不忘北歐的生活經歷?原因很簡單


  曾經有一段時間我想不明白,為什麼北歐這麼高福利的國家人這麼少,沒什麼人移民呢?另外,這麼好的福利,政府不怕養懶人麼?


  後來待了一段時間之後,漸漸摸出些門道了,也許我說的不對,但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第一個,北歐,天這麼冷,生育率肯定低,(貌似俄羅斯也是,一般寒帶國家生育率都不高,不管貧富)
  第二,國家富裕,人口平均素質高,精英佔人口的大多數,(這裡的精英可是真正的精英,跟國內的精英有天壤之別),而一般有學識有見識的精英都不願意多生孩子,甚至不想生孩子,他們大都喜歡享受生活,所以北歐那些地方人口一直上不去,不像某些國家,越窮越生,越生越窮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北歐是一個高福利的國家,同時也是一個極度無聊的國家,這裡也許不會為生計發愁,但人卻活得非常壓抑,以至於很多北歐人寧可放棄福利向其他國家移民
  無聊的主要原因,就是因為共產主義,也就是財富分配平等,貧富差距太小,所以才無聊。
  可能你會覺得這種理論有點不可思議,但我說的是事實。
  我一直認為,適當的貧富差距,可以刺激社會的發展活力,但如果真的做到了人人平等,那這個社會,這個國家就死了,就像一臺機器一樣了無生趣,就算是物質豐富的平等,也會很沒意思

  打個比方說,在國內,你通過努力買了一輛寶馬車,這是好事兒,你會很高興,但在北歐,當你買了一輛寶馬車以後卻發現,這裡幾乎和你一樣人人都有寶馬車,這時你會忽然覺得,其實有寶馬好像也沒什麼了不起的,真沒勁。
  再打個比方,比如我掙了錢以後,想去夜總會唱個歌,或者去洗浴做個按摩,(表鄙視我,我不信你們都沒去過),在北歐,這些東西幾乎是沒有的,原因很簡單,這裡大家都不缺錢,福利又那麼好,既然如此,我為什麼要出來做這一行啊?(有特殊嗜好的除外),這個時候,你會忽然有一種:媽的,老子竟然有錢都花不出去的節奏。
  總而言之一句話,在中國,有錢能當大爺,那種感覺很享受,但在北歐,你有錢又怎樣?你有我也不比你差,惹火了老子不甩你,這時你會忽然感覺,自己辛辛苦苦掙這麼多錢圖個啥?
  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在北歐掙錢,拿到國內來花,既能充分享受自己的勞動成果,又能為國家創造貢獻,同時又能挖北約的牆角,一舉三得

  

華人小夥為何回國多年後還念念不忘北歐的生活經歷?原因很簡單

北歐人少,所以電視臺就少,所以沒什麼好看的娛樂節目,因此你不要指望無聊的時候看電視,那隻會讓你更加無聊。
  北歐肉價很低,低到一隻大雞腿才幾毛錢(euro就是歐元),一斤多的豬肘子兩塊(euro歐元),這個我很喜歡,因為我是肉食動物
  與此相反的是,蔬菜水果賊貴,黃瓜一塊錢一根,請注意,一塊歐元的哦親,一塊歐元一根的哦親,也就是說相當於10元人民幣一根黃瓜,(這個匯率價是2006年的,2006年以後我就不在北歐了),水果更貴,貴到什麼程度,蘋果是按個賣的,香蕉是按根賣的,不過這都對我沒什麼影響,反正我一輩子都不吃水果也不會死,他就是賣一百萬一個蘋果也跟我沒有毛關係。
  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很簡單,太冷了,植物類的東西不好生長,蔬菜沒法大面積種植,熱帶水果更別想,這些都需要進口,所以價格肯定貴。
  英國這邊流行一句諺語,說是在過去,只有貴族才有資格吃葡萄,剛開始不曉得什麼意思,後來就明白了。
  所以,這個看上去很美好,但生活一段時間就覺得很沒意思的北歐,很難吸引移民,尤其是年輕移民,去養老還不錯,想找激情就免了,而且政府對移民把關很嚴,而基於以上這些條件,從某種程度上也就儘可能的杜絕了養懶漢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