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垣市惱裡鎮推動產業扶貧新模式 激活“造血”機能

映象網新鄉訊(記者 崔學慶 實習生 張雲飛 通訊員 王晨光 鄧俊賓)今年以來,長垣市惱裡鎮把產業扶貧作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基礎、關鍵和重點,以激活“造血”機能、強化內生動力為出發點,以同步小康、鄉村振興為目標,緊緊圍繞本地優勢資源和特色產業,統籌謀劃,全面佈局,不斷優化產業結構調整,形成了產業扶貧的“1234”模式。

相關負責人介紹,“1”是指依託一個工業園區。2019年惱裡鎮研究出臺了《惱裡鎮產業扶貧獎補實施方案》,以鎮起重工業園區為主線,引導園區企業主動參與扶貧,積極承接勞動力轉移。目前園區企業40家,共吸納貧困勞動力就業160人,人均年收入3萬元以上,實現了就業一人,致富一家的目標。

“2”是指做強兩個優勢行業。一是做大做強特色農業。惱裡鎮坐擁耕地12.5萬畝,為長垣市所有鄉鎮、街道辦事處耕地面積之最,農業資源豐富。2019年,林果種植、蔬菜種植、萬壽菊種植等高效農業進一步得到發展壯大,增收幅度達300元/畝,受益貧困戶180人。二是做大做強起重行業。惱裡鎮為起重發源地,起重行業是傳統優勢。2019年起重加工行業帶動貧困群眾就近就地就業達379人。為促使鎮區起重行業把握機遇,進一步發展壯大,今年,惱裡鎮與上海社科院經濟研究所簽訂顧問協議,為惱裡起重產業的發展提供高端智力支持。

“3”是建好三個扶貧基地。先後從全鎮的農業產業、工業企業中選擇培育出了河南省大方重型機器有限公司、河南騰達農業生態旅遊發展有限公司、新鄉市中原起重機械總廠有限公司三個就業扶貧基地,共計帶動貧困群眾就業120餘人,人均年增收2.2萬元,起到了良好的示範帶貧作用。

“4”是落實四項扶貧舉措。一是產業增收脫貧一批。優化實施光伏發電、資產收益、小額貸款等重點產業扶貧項目。全鎮建成村級光伏電站21個,裝機容量6.4MW,戶均年受益可達2000元左右。入股衛華集團的資產收益,貧困戶戶均年增收1600元,實現了產業幫扶全覆蓋。二是電商產業脫貧一批。以惱裡鎮互聯網+精準扶貧基地“惱裡扶貧館”為中心,全鎮共建設農村電子商務站點20個,2019年農產品進城交易額達50萬元,受益群眾8000餘人,受益貧困人口200人。三是公益性崗位脫貧一批。全鎮累計開發公益性崗位243個,人均年增收5000元。確保了有就業意願的貧困勞動力就業全覆蓋,進一步築牢家庭增收基礎。四是保障兜底一批。2019年,投資160萬元對鎮敬老院進行了升級改建,投資80萬元新建成村級養老中心3個。在充分尊重分散供養特困人員本人意願的基礎上,勸其入住,滿足了特困人員多樣化、個性化服務需求。目前,鎮敬老院入住人員53人,和諧社區養老中心入住35人,西沙窩村級養老中心入住14人,惱裡村養老服務中心入住70人,全鎮分散供養特困人員轉集中供養率達90%。

(映象網新鄉新聞熱線:15903739797,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映象網“大象幫辦”電話180 0371 969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