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城鄉融合發展探路!獅山鎮“三清三拆三整治”再發力

昨天上午,獅山鎮蘆塘社區兩委幹部白鳳群身著寶藍色上衣、刺繡白裙,踏著高邊社區璜溪經濟社的石板路,目光所及是紅花黛瓦、綠水繞郭勾勒出的一幅嶺南寫意畫。

璜溪經濟社從名不見經傳的小村莊,搖身變成遠近聞名的“璜溪古村”,離不開鄉村振興戰略的東風,少不了“三清三拆三整治”的衛生加碼。

從去年12月28日起,獅山鎮75個村居全面鋪開“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湧現出一批通過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活化古村落、制定長效機制等舉措,做好這項工作的典型,包括沙水村、高邊社區、招大社區、蓮塘村、華湧社區、石澎村、洞邊社區、聯星社區、顏峰社區等。在昨天召開的獅山鎮鄉村振興工作推進會上,這些村居一一亮相。

為城鄉融合發展探路!獅山鎮“三清三拆三整治”再發力

獅山作為廣東省首個千億大鎮,前天發佈“城市獅山”總體規劃,昨天又馬不停蹄部署鄉村振興工作,為城鄉融合發展探路,要在新興城市向現代都市轉型中作出示範、在推進鄉村振興戰略中作出示範。

村居整治

取得階段性成果湧現“標杆”經濟社

“鄉村振興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果,表現在制定了整體工作機制、解決了一些難點問題、謀劃了一批項目。”獅山鎮委書記林健在昨天召開的獅山鎮鄉村振興工作推進會上總結道。

自去年12月28日開展“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以來,獅山鎮75個村居凝心聚力,各出其招聚集村民力量,共同整治村居人居環境。其中聯星社區投入超37萬元鼓勵居民參與“三清三拆三整治”,洞邊社區在社區的“荷包”裡設計“居民家庭獎”,石澎村採取謀劃在前、分階段實施、長效管理的辦法,顏峰社區則藉助網格管理、屬地治理的模式,組建了一支由網格長、經濟社黨支部、黨員代表等組成的“先頭部隊”。

獅山鎮副鎮長潘裕輝通報,截至2019年11月1日,獅山鎮全部村居共清理衛生黑點37518處,共清理各類垃圾超105696噸,修剪河岸綠化樹木200094.51平方米。

在開展“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過程中,獅山鎮還湧現出一批“標杆”經濟社,如沙水村沙水經濟社、高邊社區璜溪經濟社、招大社區冼邊經濟社、蓮塘村朱裡經濟社、華湧社區三約經濟社。

這些經濟社各具特色、因地制宜地推進“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同時村居黨組織對這項工作認識很足,能夠形成村居的共識,充分發揮群眾的自主意識,精準發力。“‘三清三拆三整治’是鄉村振興的基礎性工作。希望其他村居通過對標,自我檢查,找差距,抓落實。”獅山鎮委副書記麥紹棉說,村居通過“三清三拆三整治”提升人居環境,有助於拉近城市和農村的距離。

振興部署

元旦後春節前將評選一批最美鄉村

今年7月3日,獅山鎮人大副主席周月嫦在獅山鎮“黨建引領共同締造”基層幹部培訓班上,解讀了《獅山鎮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之美麗宜居村和特色精品村項目創建工作方案》。

該方案顯示,今年獅山鎮財政將安排1億元,2020年、2021年每年各安排2億元作為鄉村振興建設專項資金,扶持美麗宜居村和特色精品村創建項目,力爭2023年全鎮完成美麗宜居村等建設,形成美麗鄉村發展新格局。

“鄉村振興戰略內涵豐富,‘三清三拆三整治’就是基礎、就是重點。”林健在昨天召開的獅山鎮鄉村振興工作推進會上明確,沒有這個基礎、這個重點,其他建設都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每個村居開展‘三清三拆三整治’的方法各不相同,但預期效果都要歸於乾淨、整潔。”群崗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李文組認為,鄉村振興的核心是推動村民思想上的改變,形成一種“我愛我村”的習慣和風尚。

獅山鎮自上至下都形成共識,明確接下來鄉村振興的攻堅重點,依然在“三清三拆三整治”。麥紹棉介紹,獅山鎮安排了專人督查“三清三拆三整治”,會定期督查工作情況,接下來在堅持督查的基礎上,於元旦後至春節前這段時間進行考評,評選出最美鄉村、最美人物、最美家庭、鄉村代言人,進行表彰與獎勵,激發大家幹事創業的熱情。

在開展“三清三拆三整治”的過程中,個別村居將“群眾工作難做”當成“攔路虎”“擋箭牌”,“房前屋後難清理,我們可以暫不考核,但村前村後、村道村路、搭建田頭棚等公共區域的清拆工作,應該沒有理由做不到,同時也要創造性地做好群眾工作。”林健坦言。

有考核、有“加分項”和“扣分項”,那麼這場“三清三拆三整治”再發力的“戰役”,要達到什麼目標呢?林健昨日定下了一個“小目標”:我們要將獅山建設成為南海最乾淨的一個鎮街。

“我們不一定是最靚的鎮,但一定要乾淨。”林健說,要用乾乾淨淨的村容村貌喜迎春節,讓獅山群眾度過一個祥和的佳節。

各有高招

沙水村沙水經濟社:改造閒置地建成黨建陣地

昨日一早,獅山鎮、社會管理處、村居三級幹部,以及各機關辦(局)負責人等共300餘人,走進美麗的“桃花之鄉”沙水村沙水經濟社,探尋她潔淨背後的秘密。

參觀組剛一下車,“推進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標語映入眼簾。踏著乾淨寬敞的村道前行,走過沙水經濟社“平陽故郡”牌坊,只見停車位規劃有序、巷道綠樹掩映、新居舊屋“和諧相處”……

沙水村黨總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馮伯全介紹,從去年12月28日啟動“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至今,沙水村清理出閒置地13塊,改造建設了舊房屋等4塊閒置地,通過多方集資投入60餘萬元,改造成黨建公園、讀書驛站、戶外廣場以及沙水經濟社星級黨支部辦公大樓。

“沙水經濟社最關鍵的做法是保留了舊建築,提升了群眾參與‘三清三拆三整治’的意識,‘上級動腦筋、群眾看熱鬧’肯定不行,要上下聯動共同參與。”麥紹棉說。

高邊社區璜溪經濟社:以文活景打造嶺南特色古村

“環境可以改變一切。”昨日上午,年逾五旬的高邊社區璜溪村民李寶成,一邊帶孫女,一邊同老友在高邊社區璜溪經濟社的護村河河畔聊天,看著優美的環境連連讚歎,“以前護村河很臭,村口景觀建設之後,不但水變清了,周邊的環境也變很好!很多村民都喜歡來這裡散步。”

小橋流水、錦鯉嬉戲、古建成群……這是璜溪經濟社實行第一期活化工程帶來的成效。走進璜溪經濟社,首先入眼的是一條幹淨整潔的大道,它一旁傍依著成群的古建築,一旁是小橋流水的靜謐美景,讓人賞心悅目。“我們都會主動整理好屋前屋後的雜物,還會幫忙打理村裡的綠化景觀。”李寶成表示,村民都非常支持鄉村振興,願意維護村裡的美景。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這裡的古建築群。”獅山鎮社會工作局局長朱曉雲表示,璜溪經濟社很好地保留了本身的文化底蘊,藉助文化來活化村內景觀,非常有特色。

“第一期活化工程已經完工,第二期也準備於近期開工。”高邊社區黨委書記辛偉強表示,接下來將分階段推進古村活化工程,進一步完善基礎設施、優化提升景觀綠化和村容村貌、修繕活化傳統建築等,還原一個以廣府文化為特色的嶺南古村。

招大社區冼邊經濟社:發力文旅打造獅山“下壩坊”

一個儼如警衛的智能關閘“站立”在獅山鎮招大社區冼邊經濟社的村前,保護著村民們的安全。“設置了智能關閘後,帶孩子出來玩的時候,心裡更踏實了。”招大社區冼邊經濟社村民冼玉玲說,近年來通過“三清三拆三整治”,冼邊村容村貌煥然一新。

作為南海區鄉村振興特色精品示範村,招大社區聘請相關設計院重點打造冼邊新八景,計劃對冼邊的竹林、古巷、池塘、中軸、冼園、水吧、綠道等進行改造,打造具有嶺南特色的古村落。“我們打算參考東莞下壩坊,改造中軸線的左側,打造獅山‘下壩坊’。”走在冼邊經濟社的中軸,招大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招國強發出宣言。

“‘三清三拆三整治’為開展鄉村振興工作奠定基礎,因此長抓管理、鞏固成效尤為重要。”招國強介紹,“冼邊經濟社已建章立制,通過黨員掛牌亮身份、制定村規民約等,形成黨群共同參與的長效機制。”

“無規矩不成方圓,聽到招書記介紹通過建章立制、規範管理來推動‘三清三拆三整治’,頗受觸動。”譚邊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譚敏賢聽完招國強的介紹後,頻頻點頭稱讚。

蓮塘村朱裡經濟社:黨組織發力“問題村”蝶變

“現在這條巷子很漂亮、很整潔。”剛走進蓮塘村朱裡經濟社,麥紹棉就誇讚了村口一條寬敞又幹淨的巷子。

麥紹棉介紹,朱裡經濟社和範庠經濟社原本存在十幾年難以解決的村民矛盾,但是蓮塘村黨組織藉助鄉村振興戰略推進的良機,深入群眾調解矛盾,讓村與村之間合力發展,“蓮塘村是生態觀光農業開發的成功例子,朱裡經濟社也由原來的‘問題村’變成了現在乾淨整潔的村莊。”

“現在朱裡經濟社和範庠經濟社的爭議地問題已經解決。”蓮塘村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徐啟強表示,將整合爭議地進行融合發展,一起做好環境治理工作,“村民矛盾變少、環境變好,就能更好地吸引大家來做生態觀光農業開發項目了。”

今年7月起,蓮塘村升級“三清三拆三整治”行動,村委會兩委幹部分別掛鉤一至兩個經濟社,深入每一戶,發動全體村民積極行動,進行全面清理。至9月份,蓮塘村已清理垃圾約400噸。

“農村工作的關鍵是大家要形成共識。”南海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獅山分局局長常少斌表示,鄉村振興工作要從整體去考慮,不僅要做好環境治理工作,也需要提高村民的勞動素質、增加村民勞動技能等。

華湧社區三約經濟社:剩餘建材變廢為寶提升村容村貌

走進華湧社區三約經濟社巷道,別樣的鄉村畫像映入眼簾。錯落在房屋之間的閒置地用紅磚水泥圍蔽起來,形成一個個不足半米高的小隔間,裡面種有綠植、蔬菜等。

石泉村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利錦彬在參觀時感嘆道:“石泉也存在大量的閒置地,目前正跟村民們商量清理雜草等,做好圍蔽工作。三約經濟社的做法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參考。”

“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開展以來,三約經濟社多次組織村民們清理屋前屋後的柴草、雜物等,使得閒置地面積增加。同時,由於三約經濟社清理出來的柴草、雜物等,部分可再使用,直接清運至垃圾處理廠將違背環保原則,這也是其他經濟社面臨的共性問題。

為此,華湧社區以一定價格統一收購剩餘建築材料(磚、沙、石),再用這些剩餘建築材料圍蔽閒置地,一舉多得。

“希望通過這種做法,形成長效機制。”華湧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陶振活說,將回收的建築材料用於圍蔽閒置地,不僅能就地消化變廢為寶,更能解決雜物亂堆放問題,提升村容村貌。

各方熱議

開展“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的目的,就是要將獅山建設成為南海最乾淨的一個鎮街。——獅山鎮委書記林健

上級動腦筋、群眾在這裡看,這樣的狀態是不行的,要上下聯動共同參與。——獅山鎮委副書記麥紹棉

鄉村振興是關乎民生的大事,調動村民的積極性很重要。——獅山鎮委委員楊大洪

“三清三拆三整治”的基礎是提升衛生,下一步有資源、有資金再建設一批好項目。在打基礎方面,要通過村規民約等變為長效機制。——獅山鎮委委員,羅村社會管理處黨委書記、主任李浩輝

鄉村振興要通盤考慮,包括增加村民勞動技能、提升收入等。當前,粵菜師傅工程、鄉村振興中的相關培訓獎勵政策、現代學徒制等都非常利好,我們的技能培訓服務也延伸進了村居。——南海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獅山分局局長常少斌

作為南海區首批鄉村振興特色精品示範村,打造鄉村振興國家級參觀示範村是我們的目標。——獅山鎮招大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招國強

環境可以改變一切,村裡很多年輕人願意主動做導賞員,為粵港澳大灣區遊客推介古村。——高邊社區璜溪村民李寶成

華湧社區三約經濟社環境很好,道路乾淨整潔,垃圾也及時清理,在這裡居住很舒服。——華湧社區三約“新獅山人”黃冬元

來源:珠江時報記者孫茜、彭燕燕、原詩傑、翁澤榮,通訊員楊黛梅、黃杏婷、潘健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