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派位時代”來臨,成都民辦學校的優勢在哪?

今年7月開始,民辦學校小升初“全派位”消息就不絕於耳。從國務院陸續下文到成都教育局官微前幾天引起熱議的權威解答發佈,可以預見,民辦初中全派位是未來的發展趨勢。

但公民同招後,直接斷了不少家長衝擊民辦的念想。

有數據統計:公民同招前,2017年上海小學升學登記人數16.77萬人,民辦報名人數為3.74萬人。而在2018年實行新政後,升學登記總人數為18.04萬人,而民辦報名人數僅為1.99萬人,下降47%,可見民辦學校首當其衝,比較“受傷”

在這個打破教育不均衡的大趨勢下,民辦學校生源優勢或將削弱,那民辦學校的優勢又體現在哪裡?我們還有必要非民辦校不可嗎?今天跟升高君一起來探討一下。

01

民辦學校學費是否會漲??

從前有筆試,後來有面談,一直以來,熱門民辦不需擔心生源問題。

這些經過篩選的生源,在“超前”的悉心培養下,為民辦產出漂亮的成績和優秀的氛圍。不過,一旦實施全面搖號不面試,無法精準篩選生源,便成了最大的問題。

升高君在網上查閱資料的時候,看到某網友說;最為直接的辦法,便是提高學費,並且這在其他城市也是有先例的,例如南京的民辦中小學,一年之間學費翻了近一倍。提高學費,自然可以實現分層。如果學費夠高,說不定報名人數會和招生人數差不多,那樣的話,就能不搖號實現精準招生了。(當然,這種僅為猜測,非實質性措施)

02

公辦是否保底?

官方發聲,根本原則立在那,但具體細則卻並未透露,相信各位跟升高君一樣,都在等通知。

為何說,民辦校會收到暴擊呢?

這跟公民同招,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公辦、民辦校一起招生有關!一起也就意味著降低了很多家庭報考多個民辦學校的概率。這一政策主要是為了減弱民辦報考熱的現象,讓那些有一、二梯隊公辦學區房保底的家長在報考民辦時慎重填報志願。

問題的關鍵在於,公辦是否保底

像上海、杭州的公民同招不保底,帶來的直接影響就是公辦學校地位上升、公辦學區房房價飆升。

所以,成都這邊的最終具體如何,都還在焦躁的等待!

但總之,公民同招對民辦的熱度是一種明顯削弱,而對公辦學校則是明顯提升,學區房的保底作用非常強烈!畢竟,以往大部分的優質生源要麼流向私立學校,要麼流向優質的公立學校。但在搖號之後,搖號帶來的不確定性會讓家長開始考慮公立學校,那就會讓一部分優質生源迴流到公立學校。

03

民辦學校的生源優勢將發生“掉轉”

如果,我們假定,熱點民辦學校100%搖號。那麼,民辦學校的生源優勢就將不復存在。

民辦全派位下,越是熱門的民辦學校受到的影響將越大,因為它們幾乎沒有可以自主招生的名額,填報的人多,優質生源將被大量稀釋。

比如知名的“五朵私花”,都可以去嘗試報名,搖一搖、進名校,這個口號聽起來格外的美好。

而對於公辦初中來說,生源質量就會慢慢提高。相信在學校的精心教學下,未來的成績也是可以期待的。

04

FBK更重要了!

新政策一旦實施,初中學校間的生源差距必然縮小,但同一所學校內學生素質差距將會變大。

這樣一來,學校勢必會更加重視SYB孩子的培養,FBK將會成為孩子們競爭的重要戰場。

這時,家長們備戰小學升學的重心就不再是如何進入優質民辦,而是如何從同屆同學脫穎而出。

05

開設有高中的民辦學校升學優勢將擴大!

但是在選擇公辦還是民辦的過程中,還存在下面一些情況:

第一,搖號的風險性。如果選擇先參加民辦搖號的話,有可能會失去上優質公辦的資格。

第二,學校資源的差異。不得不承認,無論是師資、教學實力還是學生成績,民辦的資源積累整體強於公辦。如果成功進入民辦,孩子能夠享受到更好的資源。

第三,有高中的民辦學校的學生將會有更多選擇,進可以報考成都四七九,退可以進學校高中部(民辦高中分數線自定)。甚至,有意直升本校高中的學生,可提前半年進入高中學習,相當於用3.5年時間學習高中內容,在高考上更佔優勢。

所以,民辦全派位時代,家長在擇校時,不能只把目光放在往年的熱門民辦學校上,而應該把目光更多放在有“特色班”的學校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