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擱淺》——一款越玩越覺得恐怖的遊戲

媒體和玩家評價的兩極分化之下,《死亡擱淺》本身其實還算成功。這種成功之下,關注這款遊戲的玩家自然也隨之增多了不少。而之前澳大利亞流行文化出版社SAUSAGE ROLL的編輯Erina Rose對《死亡擱淺》的試玩評測成為了不少玩家關注的焦點所在。

《死亡擱淺》——一款越玩越覺得恐怖的遊戲

因為,在越來越多的人通過自己遊戲和直播平臺關注真正瞭解了《死亡擱淺》之後,都知道這是一款特殊的“送快遞”遊戲。但是當時Erina Rose卻有提到:在自己20多年的遊戲生涯中,從未有過像《死亡擱淺》這樣讓人感到絕望和迷失的經歷,她表示這與遊戲機制無關,是整個遊戲世界給人帶來的感受。

《死亡擱淺》——一款越玩越覺得恐怖的遊戲

其實,不僅是Erina Rose,在遊戲正式發售之後,不少玩家在真正玩到了《死亡擱淺》之後,也紛紛表示從某種程度上來看,它真的是一款恐怖遊戲。很多時候,自己也和Erina Rose一樣,在玩一些時間後就不敢玩了,覺得將手柄給朋友去玩,自己只作為一個旁觀者去觀看遊戲會更好一些。

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讓那麼多玩家會將《死亡擱淺》這款“送快遞”遊戲當做恐怖遊戲呢?

席捲全球的“死亡擱淺”

《死亡擱淺》——一款越玩越覺得恐怖的遊戲

之所以這款“快遞救世”的遊戲會叫做《死亡擱淺》,與遊戲中席捲了整個世界被定名為“死亡擱淺”的災難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對於很少接觸恐怖遊戲的玩家而言,異常席捲全球的災難之後,大多數人因為災難而死去,僅有極少數人能夠倖免於難本身就是一個極其可怕與恐怖的設定。

變質的生命之源——“時間雨”

《死亡擱淺》——一款越玩越覺得恐怖的遊戲

無論是在遊戲、小說還是現實生活中,水都是當之無愧的生命之源,而來自天空的雨水更是有著滋潤萬物的作用。可在災難“死亡擱淺”出現之後,生命之源也開始變質。受到災難的影響,本身應該滋潤天地萬物的雨水變成了收割生命的“時間雨”。凡是被“時間雨”的雨滴沾染上的人與物都會在極短的時間內出現衰老和損毀。這個設定配合上《死亡擱淺》本身電影級的畫質,說是大型災難片也毫不為過,恐怖之處可見一斑。

鬼魅般的敵人——擱淺體

《死亡擱淺》——一款越玩越覺得恐怖的遊戲

如果只是簡單的出現擱淺體這種敵人,或許並沒有什麼可怕之處。可每當“時間雨”出現之後,擱淺體就會隨之而來開始襲擊人類,主角在運送“快遞”的過程中,經常也會面臨多個擱淺體的襲擊。

罐子裡的嬰兒——“布里吉嬰”

《死亡擱淺》——一款越玩越覺得恐怖的遊戲

遊戲中的主角胸前掛著一個可以探測擱淺體的嬰兒布里吉嬰,這個被裝在罐子裡的嬰兒在擁有探測能力的同時也有著普通嬰兒一般的情緒。儘管我們平時也可以逗弄一下這個嬰兒,但是每當仔細看著這個嬰兒的時候,舞文還是有種頭皮發麻的感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