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把《公民凯恩》拉下影史第一的电影,它到底好在哪?

说起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很多影迷都不会陌生。

​他是一位横跨无声与有声的电影大师,同时也是电影先锋主义与完美主义的坚定践行者。其在电影工业技术的创新;对悬疑惊悚电影内容与形式的艺术讨论;甚至是关于人性的思辨问题挖掘等,这些都对世界电影发展,有着较为深远的影响。

直到现在,我们依然能在一些大导演的作品里看到希区柯克的“痕迹”。早期的像马丁·斯科塞斯的《愤怒的公牛》,近一点的像今年上映的《寄生虫》,它们其中的一些镜头,就是在致敬这位大师。

能把《公民凯恩》拉下影史第一的电影,它到底好在哪?

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

希区柯克的电影,有着明显和独特的个人风格。这种风格,自他的第一部风格电影《房客》,一直到最后一部电影《奇案》,几乎都没有变换过;悬疑、惊悚、欲望、恐惧、死亡……这些字眼是他电影的标签。窥淫癖、异装癖、恋尸癖是他变态心理在电影中的具体呈现。而“麦格芬”,则是贯穿希区柯克所有电影的重要表现手法。

我们今天要说的这部电影,不仅包含了希区柯克的个人风格,而且在电影技术与配色方面它呈现的几乎完美。更重要的是,电影像是导演“变态”心理的一种自我告解。

其内容主题是多样的,也是荒诞的;表现形式是复杂的,又是前卫的。正因为如此,在它上映的1958年,甚至是此后的二十多年,这部电影一直不被大众认同。不管是票房,还是舆论,都是惨败。《迷魂记》连带着希区柯克后面的三部作品《惊魂记》《群鸟》《艳贼》,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被公认是他导演生涯的衰退之作。

能把《公民凯恩》拉下影史第一的电影,它到底好在哪?

《迷魂记》电影海报

直到1965年,罗宾·伍德的《希区柯克的电影》出版。书中对希区柯克的这四部电影评价极高,尤其是《迷魂记》,几乎是把它奉为神级别的经典行列。

由此,这部饱受批评的电影,才又以全新的舆论趋势,重归大众视野。曾对其尖锐批判的电影杂志《视与听》在1982年,将它评为影史十大电影行列。到了2012年,《迷魂记》直接将霸占了几乎半个世纪的“影史第一”《公民凯恩》拉下了神坛,成为新的第一。

趁着希区柯克诞辰120周年之际,我们将从多个角度来解读一下这部影片的经典之处。

影片的一开始,就是一张男性视角的女性面孔。这种凝视,直击欲望。很直白地透露了希区柯克的第一个癖好,那就是观淫癖。面孔之后,又相继出现了大量不同色调的漩涡状符号,来表达眩晕效果。它类似瞳孔,代表人内心深处的焦虑与恐惧。而且,这里出现的色调,基本就是整部电影的主色调。

仅用一个片头,就已经表明了电影的主题,那就是欲望与恐惧(死亡)。

能把《公民凯恩》拉下影史第一的电影,它到底好在哪?

能把《公民凯恩》拉下影史第一的电影,它到底好在哪?

整部电影的剧情以“玛德琳之死”为界线,可以分成两个部分,我们先来说第一个部分。

前警察探员斯科蒂在和同事的一次抓捕行动中,为了救他,同事不慎从高楼上摔下来身亡。自那以后,斯科蒂就患上了严重的恐高症。

从警察局退休后,斯科蒂当上了私家侦探。老同学加文找到他,让斯科蒂暗中跟踪和保护自己妻子玛德琳,因为加文怀疑妻子被已故的曾祖母附身,企图自杀。

斯科蒂在跟踪过程中,爱上了美丽又神秘的玛德琳。在她落水自杀被斯科蒂救起后,两个人的感情迅速升温。就在他以为玛德琳的精神状态因自己出现大为好转时,她却从高楼上跳下来身亡。“目睹”玛德琳自杀,但因为恐高症无能无力的斯科蒂,因为痛失爱人,也因为内疚,精神崩溃。

在电影的后半分,我们可以知道,从高楼上掉下来的,确实是玛德琳,但不是斯科蒂眼前的玛德琳。

原来真正的玛德琳另有其人,她从未真正出现在镜头里,和斯科蒂相爱的是“演员”朱迪。所有的一切,都是加文谋害妻子,夺取巨额财产的阴谋。

能把《公民凯恩》拉下影史第一的电影,它到底好在哪?

喜欢在自己电影里留下身影的希区柯克

  • 色彩运用

针对这部分我们首先要讨论的就是希区柯克的色彩运用。在斯科蒂和前未婚妻米治的第一次对手戏中,他穿的是暗红色,而米治是黄色。看完了整部电影,你就会发现这两个颜色是他们各自的代表色。

身穿暗红色西装的斯科蒂,几乎被红色“包围”。沙发是红的,茶几是红的,就连拐杖也是红的。同理,米治所到之处,也是几乎被黄色包围。

而玛德琳第一次出场,是穿着墨绿色的礼服。所以,绿色是她的代表色。电影中,玛德琳开的车子同样是绿色。就连去的卡洛特墓地,也在阳光的照射下,呈现为绿色。

在12环状色卡中,红色与绿色是互补也是对应颜色。希区柯克这样处理,暗示着这两个人的关系。而米治的黄色,毫无疑问,同样暗示着她和斯科蒂关系的无缘。

运用这个色彩原理,再来看斯科蒂救落水的玛德琳那场戏,不难发现希区柯克要表达的深义。斯科蒂房间的主色调是暗红色,在救玛德琳回家后,他穿上了绿色的毛衣。而玛德琳,则换上了红色的连衣裙。代表色的交换,以及第二天玛德琳送感谢信两个人对话时出现的“红双喜”栏杆,无不透露着这两个人萌发了爱意。

希区柯克凭借色彩的出色运用,就把人物的思想与个性发展具象化了。

能把《公民凯恩》拉下影史第一的电影,它到底好在哪?

绿衣服的斯科蒂

能把《公民凯恩》拉下影史第一的电影,它到底好在哪?

红衣服的玛德琳

  • 再来看叙事技巧。

通过这部电影,你就能发现,原来导演希区柯克是一个讲故事的高手。他强大的叙事技巧,几乎可以操控我们的认知。

影片里,加文先是在斯科蒂面前编织了一个妻子被其自杀身亡的曾祖母卡洛特附身的谎言。然后又编造了一个剧本,让“演员”朱迪照着这个剧本去演好他的妻子玛德琳。

加文说的谎言,斯科蒂虽然没有相信,但仍然在他内心留下了这样一个玛德琳曾祖母映射。同样,这个映射也留在了观众潜意识里。

(希区柯克也是精神分析的大师)

当斯科蒂跟踪玛德琳来到博物馆,看到她手里的捧花,以及梳的头发都和卡洛特画像上的一样;又跟着她来到了墓地,看到玛德琳久站的墓碑竟是卡洛特坟墓,发生的一切都和他内心的映射对应上时,斯科蒂就确信了加文说的谎言。这也是为什么后面玛德琳自杀后,他会出庭作证的重要原因。

观众虽然内心还会有疑惑,但也都能基本接受这个故事走向。前面有多确信,后面剧情反转时,就有多让人吃惊和意外。这就是希区柯克的大师水平,可以把悬疑拔升到艺术高度。

另外我们前面在介绍导演风格时,就说到希区柯克最常用的电影表现手法,麦格芬。在这部电影,就出现了。何谓麦格芬,就是某事或某人不存在,但它却是电影发展的重要线索。

能把《公民凯恩》拉下影史第一的电影,它到底好在哪?

绿衣服的玛德琳

《迷魂记》掩藏的麦克芬,并不难猜。它就是加文的真正妻子玛德琳。她在电影里,认真来讲,是不存在的。但围绕着玛德琳,却有一个重要疑问,那就是玛德琳为什么会这样。这个疑问,就是电影发展的重要线索。

  • 最后来说眩晕镜头和希区柯克的变态心理

在这部电影中,有一个很重要的电影技术进步,那就是眩晕镜头。

在第一部分的结尾,斯科蒂楼梯追逐企图自杀的玛德琳时,在镜头对楼梯特写时(不得不说希区柯克对楼梯情有独钟),导演通过变焦以及镜头的反向运动,达到了人物眼里的眩晕效果。这种眩晕效果,无疑加大了斯科蒂内心的恐惧感。

而希区柯克的变态癖好,除了开头提到的观淫癖,这部分还体现了两个癖好,那就是异装癖和偷窥癖。

异装癖出现在米治和斯科蒂的第一次对手戏里出现的男性紧身衣和由男性设计的无肩带文胸。这个不仅体现了导演的异装癖好,也反应了导演在有意模糊男性身份。

偷窥癖可以说是希区柯克电影最明显的癖好,在他另外一部作品《后窗》中,可谓是展现得淋漓尽致。而在这部电影里,偷窥主要还是发生在斯科蒂跟踪玛德琳这事上。尤其是玛德琳出场的第一出戏:不断出现的门框,将人物定格在框里。以及摄影镜头(观众视角)和主角斯科蒂视角的重叠,无不反应了窥视这一形式。

能把《公民凯恩》拉下影史第一的电影,它到底好在哪?

说完了第一部分,我们再来看电影的第二部分。

玛德琳死后,斯科蒂精神一直萎靡不振。直到有一天,他在街上看到了长相酷似玛德琳的朱迪。

通过朱迪,我们知道了原来这一切都是一个阴谋。本意想离开的朱迪,因为仍深爱着斯科蒂,留了下来,并决意让他爱上真正的自己。

但斯科蒂却只想要玛德琳,他不断逼迫朱迪变成玛德琳的样子。而朱迪为了爱情,也彻底放弃了真正的自己。

最后斯科蒂通过卡洛特的项链,意识到了这场骗局。在两人高楼的争执中,因为意外出现的修女,朱迪受惊跌下楼身亡。

  • 电影配色与希区柯克的恋尸癖

同样,在这部分中,也要着重说一下配色。影片里,之前的玛德琳以朱迪身份第一次出场,是穿着绿色衣服,这是玛德琳的代表色。

而且在镜头构图上,和玛德琳第一次出场极为相似。从一开始,导演就预示了朱迪的替代身份。

能把《公民凯恩》拉下影史第一的电影,它到底好在哪?

能把《公民凯恩》拉下影史第一的电影,它到底好在哪?

当朱迪选择留下来,期待斯科蒂能爱上真正的自己时。两个人约会,她为自己选择的是紫色,这个颜色也可以认为是朱迪的代表色。

而在色卡上,和紫色相对应的颜色是黄色,这是斯科蒂前未婚妻米治的代表色。希区柯克如此设定,无非是暗示两个人有着相同的结局。

当两个人真正交往时,斯科蒂不断要求朱迪变成玛德琳的模样。这一“重造”过程,可以说是剔除了朱迪的灵魂,还原了玛德琳的“尸体”状态,即“借魂还尸”。

在一片充满了诡异与死亡气息的绿光中,朱迪彻底变成了已步入死亡的玛德琳。斯科蒂在和朱迪相拥中,仿佛又回到了教堂的马房,他意识到自己真正爱的从始至终都是玛德琳。而斯科蒂却试图和一个死去的女人发生关系,这无疑就是恋尸癖心理。

如果说电影的第一部分侧重于主题欲望,那么第二部分就侧重的就是死亡。这里的死亡,就是尸体。斯科蒂逃离了现实,在诡异的环境下,得到了自己心爱的女人。

能把《公民凯恩》拉下影史第一的电影,它到底好在哪?

  • 经典的电影结局

斯科蒂的愤怒,表面上看,像是因为这场精心策划的谋杀。实际上,却是因为自己理想的破灭。从始至终,他性幻想的对象玛德琳,就是一个不存在的人。

让他所有的坚持,都成为了笑话。最重要的是,不存在就意味着不可复制,斯科蒂空虚的内心,就无法得到真正填补,这才是让他愤怒和焦虑的根源。

而朱迪的死,是让很多影迷都比较困惑的。认为希区柯克安排她被修女吓到失足跌落,这种结局,太过草率,而且不禁感慨朱迪太不经吓了,这种设定不合常理。

在进行分析前,我们不如先预设几个结局:

1.朱迪自己跳下高楼,这是为了忏悔,不应该参与谋杀,不应该欺骗斯科蒂的感情,不应该迷失自我。

2.两个人一起跳下去;那么这部电影就会变为纯粹的爱情电影,它的艺术高度就不会这么经典。而且,最重要的是两个人不可能一起跳下去。

3.斯科蒂因为愤怒,也出于内心的正义,把朱迪推下去,我想这是很多人都预想过的结局。但如果希区柯克真这么做,那么电影肯定就落于俗套的社会道德电影。

4.莫名坠落,这符合宗教的轮回报应说。

能把《公民凯恩》拉下影史第一的电影,它到底好在哪?

希区柯克为什么一定要朱迪坠楼而死。道理很简单,因为之前的玛德琳就是坠楼而亡。既然要重造她,当然也要复制她的死亡。

这个结尾,最经典的地方就在于朱迪坠楼的始作俑者是一位老修女。这个设定,就几乎把以上四条设定都囊括进去了。

如果从修女的身份出发,朱迪的死,就被蒙上了宗教外衣,这是基督教正义的审判。

如果不谈宗教,只看老修女的“黑影”,那么这就是朱迪内心的道德谴责。因为曾参与谋杀玛德琳,看到黑影的她,内疚也心虚,以为是玛德琳的鬼魂来索命。

也可以从电影另外一个内涵看朱迪的死亡,那就是女性的自我意识觉醒。朱迪是除米治外,唯一的女性角色。她先是为了金钱,放弃了自我,和加文合谋,幻化成了玛德琳。然后又为了爱情,彻底丧失了作为独立女性的自主权,变成了斯科蒂心目中的玛德琳。

从头到尾,朱迪这个人物就是完全没有女性自我意识的角色。她的死亡,可以说是象征着自我意识的死亡。

能把《公民凯恩》拉下影史第一的电影,它到底好在哪?

电影的结局,看起来很草率,实际并不然。它每一个细节,几乎都有着深义。希区柯克的大胆与野心,个性和创新,都在这部电影里展现的淋漓尽致。

真正经典的电影,一定是从影片内容、视听语言到主题、演员表演等无一不经典。

而《迷魂记》作为一部已经上映60年的悬疑老电影,毫无疑问是完全符合的。不论是从悬疑电影的拍摄手法,还是其电影本身的艺术性,即使放到今天,它依然不过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