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商報/中國商網(記者周子荑)11月15日,第一家贛繫上市房地產企業新力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力控股)正式登陸港交所,但上市首日便出現破發。業內人士分析,新力控股擁有極高的負債率,那麼上市能解決其當前的困局嗎?

資料圖。圖片來自CNSPHOTO(圖文無關)
中國商報記者瞭解到,11月15日,新力控股開盤價為3.98港元/股,隨後一路下滑,今日收盤,其股價為3.95港元/股,上市首日即出現破發。對此,諸葛找房數據研究中心分析師王小嬙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新力控股上市首日破發,一方面因為新力控股近年來發展較快,公司盲目追求高週轉,而這種盈利模式並不被大眾接受;另一方面,當前市場處於下行週期,房企股價上升動力不足。
據介紹,新力控股於今年5月24日向港交所遞交了招股說明書,正式開啟了其上市之路;10月23日,新力控股通過了港交所的上市聆訊;11月14日,新力控股發佈港交所上市發售價及分配結果公告,全球發售的股份數目共約5.29億股,發售價定為每股3.98港元。
資料顯示,新力控股成立於2010年,成立九年就登陸港交所,這主要與其高週轉模式密不可分。公開資料顯示,新力控股項目實施“120天啟動開發、180天達到預售標準”的策略。
高週轉的模式也給新力控股帶來極高的負債率。數據顯示,2016-2018年,新力控股的淨負債率分別為190%、270%、240%。此外,2016年、2017年,新力控股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均為負,分別是-20.37億元人民幣、-65.48億元人民幣,至2018年才轉正,為17.24億元人民幣。
面臨巨大的資金壓力,新力控股急於上市。實際上,新力控股上市的資金用途中約30%將用於償還項目發展的部分現有計息借款,即公司於今年8月及10月發行的本金總額為1.7億美元的私人債務融資,為期六個月並可按公司的要求延長額外180天。此外,早在今年4月,新力股份還發行了一批總金額為4.17億元人民幣的私人境內公司債,用以償還貸款。
除了負債高企、現金流匱乏,新力控股的利潤水平也偏低。數據顯示,2016-2018年,新力控股淨利潤分別為1.3億元人民幣、2.8億元人民幣、5.5億元人民幣,複合年增長率為105.9%,儘管淨利潤增幅較高,但絕對值偏低。此外,2016-2018年,新力控股年均毛利率分別為24.7%、33.7%、37.3%,但淨利率卻只有5.9%、5.3%、6.9%。
上市能否解決新力控股當前的困局,王小嬙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上市的確能給公司帶來資金,但並不能代表上市一定能解決公司的問題。實際上,新力控股自身問題的解決還需要公司提高自身運營和管理水平。
關注同花順財經微信公眾號(ths518),獲取更多財經資訊
閱讀更多 同花順財經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