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推新舉措,減近千億美債,貝萊德:中國的投資機會大到不容忽視

自從1971年佈雷頓森林體系解體以來,美元通過“石油-美元-美債”這個完美的閉環使得美債以投資品的形式重新成為各國央行的核心儲備資產,並充當著全球最主要儲備貨幣的地位,美債成為無數國家包括新興市場在內的銀行系統維持外儲核心資產總量和比率的穩定的投資品。

中國推新舉措,減近千億美債,貝萊德:中國的投資機會大到不容忽視

但經常閱讀BWC中文網的朋友們都知道,美國主要是靠發債來驅動的,這也決定了大部分的美元要以錨定美債的規模來發行的,所以,從這一點來說,美聯儲從2015年開啟貨幣緊縮,本質上就是在重新修復美元因次貸危機數輪量化寬鬆(開啟濫印錢模式)後損失的價值。

而從更長來看,1971年,美元與黃金脫鉤本身就是在說明美元價值在慢慢稀釋,要知道,在金銀貨幣時代,貨幣因有價值而主動流通,但在信用貨幣時代,紙幣是因為被動流通才有價值,而這也就解釋了美債為何會是美元根基的本質原因了,但48年過去了,現在這種情況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從路透近日監測到的數據顯示,一些往常的海外大型買家(央行為主)似乎正在遠離美國公債市場,而需要下降、對沖成本上升都是縮減美債投資的主要原因,最新報告顯示,8月,包括央行、外儲管理機構、國家主權財富基金在內的官方機構資本淨流出160億美元,截止9月的前12個月裡,全球央行機構已連續第12個月減持,總減持了近2650億美元,持續時長和金額都是有記錄以來最高。

同時,近幾個月以來,許多投資者也都想知道,中國是否會不再繼續保持其作為美國最大外國債權人的地位?

中國推新舉措,減近千億美債,貝萊德:中國的投資機會大到不容忽視

據美國財政部10月18日最新公佈的國際資本流動報告顯示,日本已經連續二個月超越中國成為最大海外美債主,而中國持有的美債規模在8月份減少68億美元至1.11萬億美元,從更長時間範圍看,在截止9月的前12個月裡,共減持了900億美債,使得美債持倉降至至兩年來最低,2016年2月的峰值為1.25萬億,另外,排在美債主要持者名單中的前11大債主中,只有日本、比利時和沙特增持了美債,其餘均開始出現不同程度的減持。

與此同時,包括新興市場在內的全球央行在大幅度減持美債的同時,也正以50多年來未曾見過速度在囤積黃金,而這背後,俄羅斯、中國、波蘭和土耳其為全球四大黃金購買商,由於全球間經濟局勢和市場的不確定性,預計這一趨勢將持續下去,聰明的中央銀行正試圖在美元崩潰前儘可能多地購買黃金。

中國央行也在時隔兩年後,打破沉默發出新信號,也連續10個月增加了約106噸黃金至1948噸左右(截止9月),我們認為,目前,中國央行正處於第5次黃金增持週期中,正如一位國際分析師對彭博社分析的那樣,中國接下去料將遠離美債並使外匯儲備多元化,從長遠來看,即使是相對小規模的黃金購買也會增加,因這有助於實現這一目標。

中國推新舉措,減近千億美債,貝萊德:中國的投資機會大到不容忽視

對此,資深經濟學家Jim Rickards表示,十多年來,國際貨幣分析師們一直在尋找美元作為國際主要儲備貨幣重置的跡象和趨勢,這種結果使得全球央行的外儲管理者們逐步提高了其他貨幣的配置,而且接下去還將一直是這樣,比如,人民幣等。

據IMF在今年3月發佈的最新全球央行外儲報告數據顯示,目前,美元在各國的外匯份額佔比已從1999年70%下降到2018年底的約62%,且為連續三個季度下降,而人民幣資產佔比升至1.89%,創IMF報告人民幣儲備資產以來最高水平。

雖然,自進入8月以來,以私人投資為主的避險資金正在湧入美債市場,但包括ISM服務業指數在內的的多項美國關鍵經濟數據已出現一瀉千里,而美元降息後,低利率會降低貨幣對追求收益的投資者的吸引力,這體現了市場對美國經濟陷入衰退感到擔憂。

中國推新舉措,減近千億美債,貝萊德:中國的投資機會大到不容忽視

事實上,美聯儲和歐洲央行最近幾周傳遞出的貨幣政策信息已經再清楚不過,他們看到了世界經濟和金融系統中存在的重大問題,緊接著,IMF在近日預測,2019年全球經濟增長率僅為3.0%,為2008年以來的最低水平,而這一數據,還是在全球主要國家的貨幣政策幾乎同時大幅放鬆的背景下取得的。

凱投宏觀集團首席經濟學家Neil Shearing數週前表示,現在全球經濟正面臨3大風險,分別是:碎片化的全球經濟政策;全球主要央行不作為而引發金融市場的負面反應,進而影響到實體經濟,另外,全球支撐經濟增長的服務業開始反映出製造業的低迷狀況。

對此,一位傳奇人物對當今世界重大經濟和金融風險提出一些新見解,他就是貨幣歷史波動的埃格.馮.格雷耶斯,他在Goldmoney上發表的最新文章認為現在全球市場存在10大經濟和金融風險,回顧2019年全球經濟宏觀面不確定因素眾多,而2020年,許多風險仍然充斥著世界各地,這些經濟和金融風險包括:

中國推新舉措,減近千億美債,貝萊德:中國的投資機會大到不容忽視

德銀認為,2020年,美債是否還會有大量投資者買單?這可能是市場的重大風險之一;美聯儲和歐洲央行重啟量化寬鬆,風險資產沒有上漲行情,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工具被用完,意味著全球對固定收益產品的需求減少,日本央行繼續放緩量化寬鬆,意味著全球對固定收益產品的需求減少;

算法驅動及風險平價驅動是在全球市場中的快速交易是最重要的市場風險之一;國際金融協會(IIF)在11月14日表示,2019年上半年全球債務總額創下了超過250萬億美元的新紀錄,這些借貸者或也無法在利率正常化時融資,相當一部分債務或永遠無法兌現;

另外,全球中央銀行們的資產負債表上有20萬億美元,都是無力償還的;全球貨幣競相貶值,有20多個國家的利率都為零或以下,全球超過17萬億美元的負利率債務,這無法支撐,對於全球紙幣系統來說,隨意印鈔,貨幣將變得毫無價值;全球金融衍生品價值1.5萬億美元,但隨著交易對手破產,這些衍生品可能將崩潰,同時,過度槓桿化的歐美銀行系統——槓桿率達到20至50倍。

中國推新舉措,減近千億美債,貝萊德:中國的投資機會大到不容忽視

而正在這些背景下,分析認為,今後很長一段時間,部分從美國國債和發達市場房地產市場撤出的聰明國際資金將會強勁的流入中國市場,因為,儘管中國擁有全球第二大股票和債券市場,但外國投資者目前僅持有中國證券總額的3%。

分析表示,9月初,中國國債被納入摩根大通指數,而4月,中國債券正式納入彭博巴克萊全球綜合債券指數,再加上政策性銀行債券被納入更多的國際化債券指數,預期此將吸引約1.2萬億美元資金在未來五年流入規模達13萬億的中國債市,因中國維持了人民幣的高價值,也大幅提振海外投資機構加倉中國資產的信心,這些都意味著外資流入勢頭會加快,市場觀點認為,在當前主要經濟體中,中國是為數不多的無風險債券收益率仍高於歷史低位的國家之一,這也意味著,人民幣債券市場具備較強的吸引力。

中國推新舉措,減近千億美債,貝萊德:中國的投資機會大到不容忽視

美國規模最大的上市投資管理集團貝萊在11月發佈的報告中解釋稱,“中國將繼續引領全球經濟增長。然而,中國不斷變化的經濟正為潛在的投資組合增長創造新的機遇,如果國際投資者將中國排除在他們的投資組合之外,那麼這些投資者會錯過這個巨大市場的爆炸性發展”。

貝萊德最後表示,明年中國將通過取消對外資對證券、保險和基金管理公司的持股限制等新舉措,這將使中國的金融市場的在岸投資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開放,交易過程更簡單,並創造一個全新的龐大投資機會,一個再也不能忽視的機會。

目前事情的最新進展是,據俄羅斯RT網站二週前援引俄財政部相關官員的講話稱,該國有史以來即將計劃發行第一筆以人民幣計價的債券,預計將在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發行,以對沖美元的風險;另據路透社在11月11日援引環球資產管理公司景順經濟學人智庫上週發表的一項針對411名資產所有人及專業投資者的最新調查顯示,儘管全球經濟增長面臨不明朗,存在諸多風險,但仍有超過80%的全球投資者計劃在未來一年內大幅或適度增加對中國資產的投資配置。(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