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的作戰半徑

一、頭條的作戰半徑

張一鳴在14年融資時提過個概念,今日頭條單位面積內的算法工程師數量,全球最高。

到2017年他們又有個新提法,今日頭條現在部署的服務器臺數,非上市公司裡面最高。

張一鳴說今日頭條做的都是一類產品,是沿著自己的產品理念和產品主線,以推薦為基礎,以智能匹配為基礎。在別人做的基礎上做出創新,不是模仿抄襲某一家。不是具體針對某一家。其實他的潛臺詞是,我的算法發動機足夠牛逼,只要把內容做到80分,靠標準化就可以幹掉大部分內容平臺。

今日頭條是迄今中國移動互聯網最野蠻的公司:先靠機器學習技術搞定 “產品留存”,再搞定資本融很多錢,建立內容生態,最後靠 “強大變現能力” 做流量聚合,做大營收(堅決不要利潤)“變現能力弱的” 和 “沒有強社交保護的” 都會被今日頭條在未來 5 年全部洗劫乾淨!

變現能力 變現能力 變現能力 機器學習 機器學習 機器學習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張棟 機器學習專家

基於用戶越多數據越多推薦越好內容越多的產品正向循環,頭條對內容和數據的認知也遠比同行路線。如今頭條正將他這套核心優勢成功地、有機地、有效地嫁接在他想要攻入的競爭對手的勢力範圍,而且頭條可以把它提升到一個新的境界,不斷的後發制人。

同樣是做一個發動機,你說你也是做發動機,我也是做發動機,我的性能比你強,強又能怎麼樣呢?強到一定程度,量變到質變。原來的發動機是放在汽車上,後來這個發動機可以放在飛機上,就可以飛起來了,能飛起來和只能在地上跑的區別是巨大的。

—祁國晟 國雙CEO

都說頭條在搶百度移動端的市場,那麼頭條的作戰半徑也該類比搜索引擎。搜索必須開疆拓土,因為決定他用戶體驗的就是長尾,任何找內容的需求都會被他打。推薦如今也是一樣,所有可以用推薦改造的更好的內容平臺都在頭條

關注範圍之內,“在連接人與信息這條路上,他要做的是聚合所有信息平臺。不拘泥於文字、圖片、視頻,甚至以後任何未知形式的表達;也不限制在交通、股票、娛樂等維度。”頭條最新的使命是讓人工智能更好的造福人類。

即,頭條從之前的看新聞看資訊,現在要滿足一切內容消費的需求,要覆蓋所有手機終端。原本這是微信公眾平臺才有機會染指的目標,但可惜微信做推薦一直沒進展,微信公號分發形態單一造成分發效率的折損,以及朋友圈的一成不變,相當於是微信主動讓出了這個市場。

如果把全網內容消費流量分為公域流量和私域流量,即每一個創作者都能夠獲取的推薦算法流量和粉絲可見的更穩定忠誠度更高的社交關注流量。頭條在公域的內容推薦基本做到極致了,但也常被詬病的就是頭條賺錢,自媒體不賺錢,跟

微博微信快手反過來,所以頭條只能不斷給用戶提供補貼。

头条的作战半径

由於創作者在私域的變現才是賺大錢,即便是微博最窮的時候也不耽誤段子手賺錢,想提高創作者對平臺的忠誠度還是要鼓勵在私域的積累和變現。所以頭條明年要強打做粉絲,問答也可視為一個閱讀型產品向關係鏈轉移的嘗試,推薦努力做人跟人的匹配上去,做大私域流量,解決存在感和社交反饋的問題,然後再介入私域流量做收割(新浪微博的做法),至少又能做一年。

頭條最初起家時打著聚合的名號,其實已經把內容重構了,當時的用戶就已不知道源頭只知道頭條,頭條做了一層截流。但如今策略大調整,“我們還在強化作者頭像的露出,希望用戶記住作者。”

短視頻、UGC(社交)、國際化全面出擊後,興趣內容和垂直社區有可能會是頭條的下一個戰場,豆瓣、天涯、猿題庫、汽車之家、東方財富網這些產品可能都會在頭條的射程裡。業務頭條最適合做大眾的生意,在講求效率的地方,算法把活幹很漂亮, 然後不斷複製八十分的東西就可以成功,而大部分短的碎片化的內容都符合這個特質。

至於頭條不會去碰的邊界,當下可以認為是自制內容、藝術創意和作品領域,因為藝術在於生產質量不可控,用戶反饋也是不可控,生產和消費兩段不可控,這不符合機器理性。通過數據化生產出來的內容是沒有梯度可言的,80%的標準內容需求裡不會有大IP,只有廉價的快消品。

上文節選自我在2017年寫的一篇文章,《微信已經老了,頭條永遠年輕》。當時我還在公司,在研究對手的過程中發現了一套新的產品哲學和組織方法論,當時對市場趨勢做出了一個較有爭議的新舊交替的預判。

二、頭條方法論的侷限

但今天回看頭條試圖去解決UGC和關注分發時的這個千人百萬粉這個策略,會發現在落實時候會碰到一些在頭條體系內極其難解的矛盾:

千人百萬粉對頭條的價值是什麼?

頭條對千人百萬粉作者價值是什麼?

作者給頭條帶更多新用戶+服務好老用戶,就是漲留存。

頭條給作者更多自主分發量,就是給錢。

但給用戶分錢貢獻內容這個操作,不見得適合所有內容場景,對頭條號適合的運營路徑未必適合微頭條和悟空問答。

激勵方式設計有時會異化用戶需求,比如有個段子:

老奶奶家樓下有個操場,常有小朋友們來踢球,有一次踢碎了老奶奶的窗戶,於是老奶奶想了一招,下次等小朋友們來踢球時,給了他們每人5美金,說歡迎他們常來,以後每次都會給錢,下下次來的時候,老奶奶給了4美金,以後每次都越來越少,終於有一天,小朋友們嫌錢少,都不來了。

就這個問題,我在2018年初寫過一篇《微頭條前路黯淡》:

頭條號的巨大成功真正幫助頭條打開了局面,給錢讓用戶來薅羊毛這套打法實在是太成功了,後續在做微頭條時也都形成了路徑依賴。真實貨幣刺激人,對社交貨幣就沒那麼感興趣了。

問題是,頭條號是PGC產品,是帶標題的講求效率的成熟內容,基於PGC優化的一套算法模型和工作方法論,平移到UGC產品裡是否依然合適?如果把頭條跟微頭條的關係原意比作看電視和看人,電視只有休閒時間會看,但是關心的人,會時刻想打開看看。現在是微頭條也變成看電視了,用戶跟誰社交?產品增加一個關注按鈕就叫社交了嘛?

推薦是發動機,所有內容都是燃料,雖說頭條現在想做社交關係,但是推薦引擎是沒有人味的,結果就是很難做出豐富性來。追求用戶短期行為最大化,我長期還會如此嘛?長期行為能夠靠算法解決嘛?

有句雞湯叫優秀是卓越的敵人,比照“貪心算法”,在當前的每一步都找到最優解,是不能確保最後的結果是長遠、全局最優解的。

微頭條、悟空問答,包括泡芙新草跟頭條其實都不是一類產品,因為這些內容人的屬性更強,且內容本身不是標準化的,是方差極大的。

以一套標準化內容方法論來打,解決不了用戶預期問題,我為什麼來這裡看?

三、頭條的一橫一豎

字節方法論有頭條也有互娛。

朱文佳從頭條到抖音再回來接任頭條CEO,也帶來了他的思考。

头条的作战半径

朱文佳以“一橫一豎”概括過去7年今日頭條的演化:“一橫”是儘可能豐富的內容體裁,“一豎”是儘可能多的分發方式。

這其實就是張一鳴說的,今日頭條做的都是一類產品,是沿著自己的產品理念和產品主線,以推薦為基礎,以智能匹配為基礎。在別人做的基礎上做出創新,不是模仿抄襲某一家。

分發更多類型內容方面玩不出新花樣了,那就增加更多分發方式吧。

16年頭條開始加視頻加問答加微頭條,是向增加內容品類和增加社交分發要新增流量,結果視頻成功分拆出一個西瓜視頻,今天也遇到增長瓶頸,但悟空問答和微頭條一直不成功。

現如今,頭條主端裡還沒有分發的內容,就剩下音樂和漫畫兩類了。

既然短期內這兩條路做不出來新突破了,那就向另一種分發模型:向搜索要新增。

推薦更多時候是滿足高熱新聞需求,

搜索更多時候滿足長尾需求。比如你用搜索引擎可以搜到快遞單號、PM2.5這些生活化的信息,這種結果是需要人和運營把垂直的信息對應起來,要把垂直的長尾的需求覆蓋非常好,搜索引擎體驗才會非常好。

同時因為大部分用戶對單純的圖文信息流產品並沒有足夠高的忠誠度,百度過去兩年一直在截流搜索流量轉化成推薦流量,所以這可能也是頭條也不得不開闢這個曾經的“舊戰場”和“過渡戰場”的原因。

即,今天百度在致力於提高信息流滲透率,今日頭條在致力於提高搜索滲透率。當然,這件事在過去一兩年裡一直在發生,只是今天官宣了。

當然朱文佳會說“做搜索並非競爭驅動,而是基於產品使命和用戶需求”。

“我們希望圍繞‘連接人與信息,促進創作與交流’這一使命,打造出一個最好的通用信息平臺。”今日頭條CEO朱文佳說,“我們的使命就是我們的邊界。”

邏輯非常清晰,但難題依然難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