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爺賣稀罕蔬菜三元一斤,年輕人說沒見過,識貨大媽連袋子提走

不吃肉湊合能忍,但是不吃蔬菜那是真心受不了,我們國家的蔬菜品種應該是最豐富的,地大物博並不是一句自大的話,咱們中國人有一項自帶的天賦技能就是種菜,一些老舊小區的草坪被大媽開墾完了種菜並不是啥新鮮事。我們平時逛菜市場能夠看到各種各樣的蔬菜,這些蔬菜除了有蔬菜大棚大規模種植的之外,還有一部分是農民自己菜地裡長得菜,農民自家的菜總有一些稀奇品種。

老大爺賣稀罕蔬菜三元一斤,年輕人說沒見過,識貨大媽連袋子提走

菜場裡面都會有幾個不收攤位費讓農民賣農家菜的固定攤位,但是這些攤位數量不多,很多農民來晚了就會在菜場門口就地擺攤,只要不堵路就很少有人管他們。與從蔬菜大棚批發蔬菜的菜販子不同的是這些賣菜農民帶來菜種類和分量每天都不固定,賣菜的農民都是老爺爺老奶奶,他們一半來自緊挨著城區的農村,賣的蔬菜都是當季自然生長的蔬菜,圖中這位大爺賣的蔬菜很多人都不認識,這種蔬菜叫茨菇,很少有搞蔬菜的人願意大規模種植這種澱粉含量較高的蔬菜,大爺家裡平時就他和老伴兩個人,種的茨菇老兩口吃不完,所以每年都會挖一點帶到城裡來賣。

老大爺賣稀罕蔬菜三元一斤,年輕人說沒見過,識貨大媽連袋子提走

不少買菜的年輕人要麼不認識老大爺賣的是啥蔬菜,要麼就是覺得面熟但不知道這種蔬菜叫什麼名字,上了年紀的人比如50歲的人基本上都能認識老大爺賣的蔬菜叫茨菇。這種菜好像只有一種吃法,那就是和豬肉一起燒。

老大爺賣稀罕蔬菜三元一斤,年輕人說沒見過,識貨大媽連袋子提走

一位剛買了二斤豬肉的大媽在老爺爺的攤前駐足,她說已經有幾年沒見著有賣茨菇的了,所以蹲下來好好挑選一些茨菇回去和豬肉一鍋燒。挑選茨菇的大媽是一位年過半百的老人,50多歲的大媽說她小時候經常吃茨菇,每年深秋下霜後就能到地裡挖茨菇了,那時候捨不得買肉,茨菇都是切片素炒著吃,雖然茨菇的主要成分是澱粉,但是素炒的茨菇口感遠不如土豆好吃,炒熟的茨菇口感介於土豆和熟蘿蔔之間,味道發苦細細品也能品到一絲甜味兒,有點兒澀嘴。只有和五花肉一鍋燴是最好吃的,五花肉煸炒出來的油脂可以完美中和茨菇的苦澀味將那一絲甜味最大限度激發出來,這樣一鍋燉出來的菜五花肉不膩茨菇不苦澀。

老大爺賣稀罕蔬菜三元一斤,年輕人說沒見過,識貨大媽連袋子提走

大媽挑選了一會兒覺得老大爺的茨菇都不錯,乾脆全部買下來了,大爺這裡總共也就剩下5斤多重的茨菇,一斤三塊錢全部買走也就15塊錢,大媽乾脆連袋子提走了,雖然不止五斤重但是老大爺說他也懶得斤斤計較了早點賣完可以早點回家,地裡那些茨菇刨出來不賣就浪費了,拿到城裡好歹賣出去也就不浪費啦老大爺覺得地裡的東西吃掉不心疼但是爛地裡就會讓人心疼。大媽說家裡冰箱保鮮效果好,這些茨菇買回去可以吃一個星期,也可以一次性和今天剛買的兩斤豬肉一起燒出來放冰箱裡存著。茨菇燒肉是一道相當扛餓的大菜,吃不完下一頓再熱照樣好吃,不像土豆燒肉下頓再熱就容易把土豆燉碎掉。

老大爺賣稀罕蔬菜三元一斤,年輕人說沒見過,識貨大媽連袋子提走

茨菇燒肉的做法很簡單,豬肉切片倒入一點點生抽醬油和十三香拌勻放在一邊,生豬肉稍微拌一點醬油是為了讓肉質更鮮嫩入味兒。在靜置豬肉的時間裡把茨菇洗乾淨後用小刀把茨菇皮刮乾淨,切塊兒備用,小蔥準備幾根把蔥白和蔥葉分開切,蔥白切成斷蔥葉切成蔥末,生薑切小片然後切成末,大蒜喜歡吃的可以多準備一些,切好大蒜末分為兩次使用,喜歡吃辣就準備兩個幹辣椒,不喜歡吃就不放。

老大爺賣稀罕蔬菜三元一斤,年輕人說沒見過,識貨大媽連袋子提走

老大爺賣稀罕蔬菜三元一斤,年輕人說沒見過,識貨大媽連袋子提走

起鍋燒油倒入蔥白薑末和五花肉不停煸炒,將五花肉的油脂煉出來,豬肉炒熟就可以下茨菇片,茨菇切片是為了熟得快,如果不喜歡切片吃的可以切滾刀塊,加入蒜末一起翻炒,茨菇炒至表面斷生就可以倒開水燉煮了,燒菜儘量用開水不要直接用自來水。鍋開後醬油、鹽、白糖就可以往裡面放了,再燜煮一會兒當筷子能輕鬆戳透茨菇就可以關火了,放入剛才用剩下來的蒜末拌勻關火蓋鍋蓋燜幾分鐘,出鍋時撒入綠油油的蔥末點綴增加食慾。茨菇燒肉吃起來很貼心,雖然稱不上米飯殺手,倒也是一道實惠的家常大菜。

老大爺賣稀罕蔬菜三元一斤,年輕人說沒見過,識貨大媽連袋子提走

各位讀者陛下們,你們有沒有吃過這種不常見的蔬菜?淮河以南過去是很常見這種蔬菜的,但是因為種植起來比土豆麻煩而且口感也略遜土豆,所以現在很少有種植茨菇的。我吃過最好吃的茨菇燒肉是在揚州,你們如果想嚐嚐茨菇而周圍又不容易買到的話可以上網,現在沒有什麼好吃東西是一個星期到達不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