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勇解讀雙十一,聊聊中國新消費的力量

2019年天貓雙11全天成交總額最終定格在2684億元,再創商業歷史上的新紀錄,並持續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熱點。


11月14日,在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和阿里研究院聯合舉辦的2019“看中國”思想論壇上,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張勇在對談經濟學家、學者和全球企業家時說:天貓雙11背後真正的力量,是中國新消費的力量。
新消費時代全面到來
進入第十一年的天貓雙11,不是一場數字的盛會,而是創新力量的盛會。
“雙11為什麼有這麼多企業願意全身心參與?是因為大家看到了市場,看到了機會,看到了消費的力量。這是雙11往後走必須要做到的,創新是關鍵詞。”張勇說:“雙11要不斷往前創新,只有這樣才會有生命力。只有不斷挑戰自我,商業力量才會真正凝聚起來。”
在張勇看來,新消費的核心驅動力是創新。新消費深刻重構了人、貨、場,驅動了前所未有的商業數字化變革。這樣的變革,發掘了商業新人口,創造了商業新供給,帶來了商業新行為。
今年雙11期間,5億消費者和超過20萬品牌、數百萬商家和全社會的共振,形成了強勁的新消費浪潮。

張勇解讀雙十一,聊聊中國新消費的力量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院長劉俏教授說:“中國擁有全世界最大的中等收入群體,5億消費者參與雙11這個數字意味著,可能在21世紀第一個50年,中國是世界最大的消費市場。從20萬個品牌參與雙11 ,這個數字本身給了政策制定者、企業家以及市場信心。”
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賈康則用一組數字,讓天貓雙11展示的新消費動能更直觀:“中國1-9月社零額日均1092億,天貓雙11當天的成交總額2684億,這相當於全中國日均社零額的2.5倍。”賈康說,雙11是供給側創新帶來的經濟繁榮,雙11的熱鬧是需求和供給的互動。
張勇表示,中國的消費信心一直客觀存在,雙11只是一個窗口,讓這種信心更具象。
消費已經連續5年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第一動力。天貓雙11再創紀錄的成交總額,正是中國消費潛力穩健增長的證明。實際上,新消費帶來的內需潛力釋放才剛剛開始。
商家求變,製造業創新
雙11不斷刷新紀錄的數字正是中國新消費的脈搏。這背後的實質,是商家求變的力量,也是中國製造業創新的力量。


299個品牌邁入單日成交超1億的“億元俱樂部”,“十億俱樂部”數量翻倍,一大批淘寶天貓上原生的互聯網品牌刷新成交紀錄,以天貓雙11為契機,羅曼小果刷等一大批代工廠成功轉型為品牌企業……
一連串創紀錄的數字背後,是來自世界各地的品牌以及產業鏈上下游的物流、供應鏈、生產製造、客戶服務等商業參與者的社會化協作。張勇說,通過社會化合作,消費者新需求能夠被更加精準地捕捉,從而幫助品牌商、生產商更好地創造新供給,這樣的供需匹配,不斷產生新消費增量。
新品戰略打開了觀察新消費與新供給的一個重要斷面——只有通過持續創新的供給策略,才能夠滿足消費者多元化的新需求,從而釋放新消費潛力。
在“看中國”論壇上,第一次以歐萊雅中國總裁兼首席執行官身份參與雙11的“新人”Fabrice Megarbane說:“過去,1000個女人有一張面孔,現在一個女人希望有1000張面孔,這是美妝行業在中國的巨大機遇。天貓雙11是商業的奧林匹克,奧林匹克四年一屆,天貓雙11每年一屆,對品牌來說意味著巨大的增長機會。”今年天貓雙11,歐萊雅成功躋身“十億俱樂部”。
實際上,今年天貓雙11已經取代聖誕節,成為品牌最重視的新品首發節點。超過50%的美妝大牌打破慣例,把一年中最受關注的聖誕禮盒,提前到天貓雙11發佈。包括蘭蔻、SK-II、紀梵希、資生堂在內的215個大牌,還為天貓雙11專門定製了241款專屬商品。雙11當天,天貓共賣出2.1億件新品,成交超過406億。

一大批國貨品牌也搭乘上了數字化轉型的快車道。今年天貓雙11,“億元俱樂部”中的國貨品牌佔比超六成,達到173個。從中華老字號回力、雲南白藥,到老牌國貨小天鵝、李寧等,都煥發青春,背後皆是創新的力量。
新消費場景也為品牌商家求新求變拓展了新空間。雙11全天,直播帶來的成交近200億。1167家天貓旗艦店2.0核心試點商家進店消費者同比去年增長超過50%。

張勇解讀雙十一,聊聊中國新消費的力量


阿里巴巴商業操作系統:把握新消費時代增長機遇
“新供給創造所帶來的新消費,絕對不只是原有的消費的數字化,而是真正帶來了新的消費增量。”2684億背後是阿里巴巴數字經濟體合力創造性滿足消費者的需求,而背後是萬千企業的增長。
張勇說,自己每年雙11最關注的是“技術的峰值” 。今年天貓雙11,阿里雲支持的訂單創建峰值達到54.4萬筆/秒,“這相當於消費者坐滿6個鳥巢,在同一秒鐘在網上下單,錢不能算錯,庫存不能算錯,這是雙11從十一年前的一個網站活動到消費者節日的基礎,甚至今天變成全球商業的奧林匹克,變成全社會的經濟現象,這背後是技術創新的力量。”
數字商業基礎設施效能的躍升,不僅是阿里巴巴數字經濟體的又一次自我超越,更為全球商業標定新的里程碑。阿里巴巴將沉澱20年的思考和能力對外輸出,打造了阿里巴巴商業操作系統,幫助品牌商家建立數字化增長的內生動力。因此,從跨國公司到新生品牌,都能分享新消費的紅利。
“中國市場是一個快速創新的市場,持續創新是品牌保持增長的關鍵。從物流、供應鏈到新品研發、消費者運營……我找不到比阿里巴巴更好的平臺,能一起進行這樣的合作。”雀巢大中華區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Rashid Qureshi在“看中國”論壇上說。雀巢利用阿里巴巴商業操作推進實現全鏈路數字化轉型,今年雙11,經典單品金罐咖啡銷量增長80%。Rashid Qureshi還將這款咖啡作為自己希望送給阿里巴巴的“禮物”。


據阿里研究院發佈的《2019企業數智化轉型洞察》顯示,數字化轉型越深入的企業經營增長越顯著,全面擁抱阿里巴巴商業操作系統的品牌在天貓雙11創下史上最好業績。
數字化轉型是消費者需求驅動的數字化轉型。如何洞察消費者需求,並快速對需求作出響應?“阿里巴巴不能單獨解決這個問題,我們的客戶不能解決這個問題,只有我們密切合作,才能解決這個問題。通過新供給,創造新消費,實現新增長。”張勇說。劉俏則認為,這種數字化轉型將給中國製造業帶來再工業化機會,促進中國經濟向高質量發展轉型。
張勇認為,基於消費者需求的定製化趨勢才剛剛開始,這預示著“新制造”的未來。
“中國擁有巨大的消費者基數,並且數字化程度最高,這是中國的巨大優勢。中國還建立了完善的數字商業基礎設施,這些都有助於中國數字經濟加速轉型。”張勇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