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國為什麼要遷都咸陽?

七隻小豬


春秋戰國時代,地處西陲的秦國原本是個力量非常脆弱的小國,在不斷髮展不斷壯大的過程中,秦國也曾頻繁遷都,最終才將都城定在咸陽。嬴政橫掃六國建立秦王朝後,仍舊將都城留在了這裡。

秦國“九都八遷”,而其遷移都城的方向很明確,那就是一路向東。公元前350年孝公正式遷都咸陽,咸陽作為秦的都城就一直持續到了秦朝覆亡。咸陽原本是宗周腹心舊地,地處險要的肥沃之地,也是秦國一直奮起拼搏的目標。秦國最終定都咸陽,也是出於實際的現實因素考慮的。


從秦國到秦朝,歷史上秦的都城共有9座。公元前897年秦國先祖被周天子分封於西犬丘,這裡成為了秦的第一座都城。之後秦國又曾遷都秦邑、汧城、汧渭之會、平陽、雍城、涇陽與櫟陽,最終定於咸陽。在咸陽之前的秦舊都櫟陽,雖然只做了三十多年秦都,卻是著名的“商鞅變法”的發生之地,而秦國遷都咸陽,也與此息息相關。

春秋時代,由於東方晉國的存在擋住了秦國東進的去路。三家分晉之初,魏國任用李悝為相變法,實力迅速壯大並攻取秦國東部的河西之地。簡公與惠公時代屢屢攻魏欲奪回河西,卻屢戰屢敗,還被吳起擊潰讓三晉聯兵攻入秦境。獻公時代,秦獻公繼承祖先遺願立志收回河西,所以遷都到靠近河西的櫟陽,並且在此進行變法,籌謀東進。


秦獻公與秦孝公時代,以櫟陽為根基對魏國用兵,並且取得一系列的勝利,扭轉了被動捱揍的局面。同時孝公時期,孝公任用商鞅在櫟陽主持了第一次變法,秦國國力迅速提升,開始成為諸侯中的強者。

不過櫟陽作為都城,雖然有利於秦國對三晉用兵奪取河西,同時卻也意味著秦國都城更容易受到來自於山東各國的襲擊,風險也增大了很多。而且當年獻公遷都櫟陽,帶去了大量秦國舊勳貴,這些舊貴盤根錯節非常不利於當時秦國正在進行的變法行動。秦國將都城從櫟陽遷移到咸陽,也是為變法削弱阻礙。


咸陽地處肥沃的關中平原腹地,是當年的周王室宗廟王畿的所在。這裡北倚高原,南臨渭河,東部以函谷關與山東六國隔開。而咸陽地勢險要易守難攻的同時,也相當平坦開闊,有充足的肥沃土地與水源,非常有利於都城營造建設。而遷都咸陽後,舊都櫟陽依舊在經濟與軍事上發揮著巨大作用。

可以說,從各項條件上來考慮,咸陽的確是秦國曆代都城中條件最優越,最適合作為都城的地方。孝公正式遷都咸陽後,進行了第二次變法,並且以咸陽為根基,開啟了秦國全新的篇章。從遷都咸陽開始,秦國逐漸成為戰國諸侯最強大的存在,陸續滅掉山東六國結束了持續數百年的亂世,建立起秦王朝。

秦國遷都咸陽,與後世的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武則天遷都洛陽、明成祖遷都北京等都有類似的原因:避開舊勢力革故鼎新、追求更好的營都條件。


澹奕


秦國在戰國七雄之中,一度位置最偏、國力最弱、地位最低。當時列強都認為“秦僻在雍州,不與中國之會盟,夷狄遇之”。秦孝公(公元前381年一公元前338年)時,認為韓趙魏三國“攻奪我先君河西地,醜莫大焉。……賓客群臣有能出奇計強秦者,吾且尊官,與之分土”(《資治通鑑•周紀二•顯五十九年》)大改革家商鞅聞訊山魏入秦,立即被孝公委以重任。商鞅變法行動很多,其中提出“築冀厥宮庭於咸陽,徙都之”這一戰略舉措,是強秦的根本之策之一。

秦國早年都城一直不固定,戰國初期,秦國都城一直在雍城,到秦靈公時,為了擺脫舊貴族勢力的羈絆,決定遷都於涇陽,但是涇陽僅作為雍城的陪都或軍事性質的臨時都城。公元前383年,秦獻公為了便於向東發展,又將都城遷到櫟陽(今陝西富平南),終於進入關中的邊緣地帶。但東面的魏國自李悝變法以後,便成為三晉之霸主,不斷吞食秦國的河西屬地。魏國還“築長城,自鄭濱洛以北有上郡”,不僅成為秦向東發展的障礙,還嚴重威脅秦國的安全,魏惠王時,魏軍曾一度攻取櫟陽,進入秦國腹地,差點滅了秦國。

在此緊要關頭,商鞅在秦孝公支持下開始了初步改革,當他決心進一步推廣改革措施時,他發現櫟陽已不適合再作都城,必須另起爐灶重建新都。

商鞅不僅是歷史上少有的雄心勃勃的改革家,也是那個時代大智大勇的戰略家。他深知櫟陽位置偏北,嚴重偏離關中通往函谷關的大道,不利出兵征伐和運輸接應:櫟陽距渭河較遠,四面無高山大川相護,四面受敵,易攻難守,已處在趙魏兩國攻擊範圍之內;原來秦晉兩國山水相連、互為依託的良好關係也因三家分晉後,魏國建都大梁虎視秦地而吿終,櫟陽失去了其往昔交通紐帶的功能。另外,櫟陽周圍地瘠民貧,又多屬缺少灌溉之地,經多年墾殖,生產力低下。一番權衡之後,咸陽便為擇址新都之首。擇址咸陽與古都西安一樣,都是“被山帶河以為固”,佔盡了關中的地利之勢。秦咸陽城西去今咸陽市10公里餘,北靠咸陽,這裡東西達百里,南北亦數十里,地勢平坦,視野極為開闊;北有九峻山為天然屏障,極易防守;南臨渭河,水源充足,地力豐富,保證了充足的物資供應;近靠西周故都豐鎬,有較早的開發歷史可資借鑑;不遠處的終南山處於東西、南北交通的要道,這樣咸陽既是東西交通的咽喉,又成為溝通渭河南北的天然交通樞紐。當時的思想家荀子在巡視關中之後稱:“其固塞險,形勢便,山林川穀美,天材之利多,是形勝也”,可以據此“威動海內,強殆中國”。(《荀子•強國篇》)司馬遷也說此地“左臂據趙之西南,右臂傳楚鄢、郢。膺擊韓、魏,垂頭中國,處既形便,勢有地利,奮翼鼓羽,方三千里”。(《史記•楚世家》)他認為秦國建都咸陽是抓住了天下的“頭腦”,自然可以縱橫無敵。的確,在戰國七雄中,自秦遷都咸陽後,沒有一國的地緣優勢能與秦相比,秦國據此才真正成為七雄中舉足輕重的大國。

商鞅遷都咸陽是其推行新政十年後才進行的,可見秦國反對遷都的保守勢力是很強大的。一旦新都建立*朝野上下保守力量遭到削弱,商鞅改革的主要內容便一一施展開來,如廢井田,開阡陌;合併諸小鄉為一縣,置縣令:實行賦稅法;統一度景衡等。同時啟動了渭河、涇河流域的大面積水利灌溉工程的修建,極大地充寶了國力。這些內政方面的改革都是在新都咸陽進行並取得成效的。對外戰略上,他主張充分利用秦國業已形成的地緣優勢,遠交近攻,先討伐秦之近鄰宿敵魏國,“東鄉以制諸侯,此帝王之業也”。(《資治通鑑•周紀二•顯王二十九年》)秦國逐漸收伏六國,咸陽也當之無愧地成為雄霸天下的都城。

從戰略上看,遷都咸陽,是後來中國第一個大一統王朝建立的必要條件之一。


老徐漫談


秦國遷都咸陽是發生在秦孝公在位的時候。當時,主持遷都的就是赫赫有名的商鞅。那秦國為什麼要遷都?秦都為什麼選在咸陽?小叨叨今天來和大家聊一聊!

變法強秦

<strong>

自春秋初期秦襄公勤王后,得西邊封地,秦國便在中國的西錘發展起來。但是,因為地理原因知道戰國初期,秦國也是不被東方六國放在眼裡的小國。直到秦獻公時期,打敗入侵的魏國後,秦國開始被六國重視。秦孝公即位後,頒佈“招賢令”大才商鞅入秦,開始了彪炳史冊的“商鞅變法”。商鞅在秦國進行了兩次變法,第一次變法在秦國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法,十年間使秦國變為了“強秦”。第一次變法時期,秦國的都城是櫟陽(今陝西省西安市閻良區),也是商鞅變法發起的地方,櫟陽是秦獻公時期的修建的秦國都城,目的的是東拒魏國。因為,魏國對秦國虎視眈眈,秦獻公將都城建在櫟陽目的是想奪回秦國的屏障河西之地。到了秦孝公時期,商鞅變法使秦國富強,農業規模、經濟水平、軍事力量以及人口數量都有了質的飛躍,櫟陽已成發展的瓶頸,櫟陽戰略圖存的使命已經完成。商鞅第一次變法結束後秦孝公的志向更加遠大,目標是東出六國。所以,櫟陽的規模已經配不上強秦對都城的要求了。

遷都咸陽

經過商鞅第一次變法,秦國扭轉了弱秦的局面。來到了第二次變法,變法之前秦國需要再做好前期準備原因有二;其一,此時的秦國老氏族對變法的掣肘仍在,而老氏族們的根基在櫟陽。其二,秦國要越來越強大,需要有個物產豐富、地勢廣闊而且平坦。同時,還要有一定的軍事價值,就是易守難攻的腹地,這樣才能保證秦國有穩定發展的基礎。

咸陽原本是周朝時期的腹地,地勢平坦,北有九峻山,易守難攻。而且周邊物產豐富,人口眾多,可以說具備了作為都城的有利條件。公元前350年,在商鞅的主持下,秦國正式遷都咸陽。同時,開始了第二次變法。秦國遷都咸陽後,國力日益強大,在戰國中後期六國各個被征服,終於實現了一統天下的宏願。


江湖小叨叨719


晚唐詩人許渾雖然名氣不大,但那句“山雨欲來風滿樓”卻家喻戶曉。這首七律的頭兩句是“一上高城萬里愁,蒹葭楊柳似汀洲。”許渾是在哪裡的高城發“萬里愁”的呢?這座城市大名鼎鼎,就是咸陽。證據呢?這首詩的標題就叫《咸陽城東樓》……

陝西省咸陽市,最為著名的一張歷史標籤,無疑是“秦都”。戰國時期,秦國曆代君主就是在咸陽發號施令,“揮劍決浮雲,諸侯盡西來。”一統天下。

作為晚唐詩人,許渾看到了大唐帝國的腐朽與不堪,他自然會想到秦國時的咸陽。那時的咸陽,是何等的大氣磅礴,氣勢雄偉。許渾希望唐朝能像秦國那樣勵精圖治,重新收拾舊河山。

那麼,秦國為何要把都城放在咸陽?

由於史料的缺失,秦國早期的都城在何處,爭議較大。比如早期都城西犬丘(西垂)到底是不是秦國都城,學術界有不同意見。根據古人的說法,西犬丘的位置約在今甘肅省天水市西南。雖然有爭議,但秦國的地圖還是把西犬丘標註為秦國第一個都城。

之後,秦國不斷東遷,而國君所居之地,一般也被視為秦都,比如汧渭之會(一說為今陝西寶雞市區,一說為今陝西眉縣附近,還有很多種說法),此時的秦國君主是秦文公。隨著地盤的不斷擴大,秦寧公二年(公元前714年),秦都遷到了平陽(陝西省寶雞市以東),也是地圖標註的秦國第二個國都。

秦德公元年(公元前677年),秦都又遷至平陽西北不遠的雍(陝西省寶雞市鳳翔縣),為地圖上所標註第三個秦都。當時,晉國與楚國將秦國阻在關西(潼關以西),秦國地盤主要是狹長的關中地區。只不過由於晉、楚實力太強,秦國無法取向東向的巨大進展。秦國國都在雍三百多年,但遷都於雍,依然是秦國東向戰略的必然選擇。秦國需要做的,就是等待機會。

機會果然來了,趙、魏、韓三家分晉,雖然魏國實力很強,但以秦國的實力是可以與魏國抗衡的。公元前419年,秦靈公將國都從雍遷到了東邊的涇陽(今陝西涇陽)。從地圖上可以看出到,雍距離涇陽150公里左右,而涇陽距離魏國的河西(今陝西韓城、大荔一帶)不過一百公里左右。這次遷都,雖然有秦靈公想擺脫雍的守舊勢力的糾纏,但東向之意非常明顯。

涇陽位於渭水以北、涇水以東,北有北山,南有秦嶺,地理優勢明顯。不過,由於魏國有名將吳起,尤其是公元前389年,魏軍大破秦軍50萬,秦國遷都的優勢並沒有顯現出來。秦國的戰略依然還是那個可怕的字——等,需要等多久就等多久!

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之後,趙國與魏國翻臉,再加上魏國的精力明顯放在東線(齊、趙),秦國不但防禦壓力下降,還有機會東向。公元前383年,秦獻公再次將國都東遷,新都是櫟陽,也就是現在的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櫟陽鎮。櫟陽位於涇陽以東約30公里,地理上距離不算太長,但這次遷都,給秦國主要帶來了心理上的影響。公元前340年,秦將商鞅大破魏將公子昂。魏國招架不住,決定把河西之地讓與秦國,魏國遷都大梁(河南開封)。不過,秦國真正得到河西之地,是在公元前330年。而早在公元前350年,秦國又一次遷都,新都是咸陽。

為什麼叫咸陽呢?古人定地名,有一個非常簡便的方法,山之南、水之北稱為“陽”。而咸陽地位於渭水之北,又位於九嵕(“嵕”讀“宗”)山之南,山水都是“陽”,所以叫咸陽。“鹹”的意思是“都(dou)、皆”。

營建新都咸陽,是商鞅向秦孝公嬴渠梁提出來的,時間是公元前350年,孝公即位第12年。值得注意的是,咸陽位於櫟陽以西約30公里,舊都涇陽正南不遠處。遷都咸陽,主要有幾個考慮:一、秦國規模越來越大,櫟陽城小,不足以容納更多的人口,以及國君對宮室的需求。咸陽位於關中中部,土地肥沃,水源充足,是遷都的合適所在。二、秦國已攻下河西之地,整個關中都可以解除來自東方的軍事威脅。當然,都城往西遷,也是在萬一有敵軍從東線攻秦的情況下,爭取到戰略空間和時間。

秦定都咸陽,還有一個好處,距離西南的蜀國更近了。秦國雖強,但與東方諸侯的優勢並不太明顯。秦國要壯大,非取蜀不可。定都於咸陽,方便取蜀。公元前316年,秦惠文王納司馬錯之議,出兵滅了蜀國。取蜀之後,秦國有了巨大的後方補給基地,綜合實力遠在六國之上,為日後的秦滅六國統一打下堅實的物質基礎。

秦收天下,咸陽為天下之中。

更多歷史地理文章,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地圖帝


地圖帝


這個問題由我這咸陽人來回答,似乎再合適不過了。秦國的遷都實際上是先後經歷了所謂的“九都八遷”,即:西犬丘、秦邑、汧邑、汧渭之會、平陽、雍城、涇陽、櫟陽、咸陽。要說為什麼會遷都咸陽,這個得從遷都前的櫟陽說起。



由圖存,到東出

戰國初期時,秦國一直不在六國眼裡,尤其與秦接壤的魏國,更是將秦視為自己的菜,恃強凌弱,一舉侵佔了秦國戰略要地――河西高原,直接導致秦時刻處於魏國軍團虎視之下,劍鋒直指關中!面對危局,秦獻公修築了新都城櫟陽,將“前指”前移的目的就是要奪回戰略屏障河西。



直到秦孝公繼位時,秦魏之間仍是敗多勝少依然沒有奪回河西。痛定思痛!秦孝公發出了歷史上有名的《招賢令》,由此開啟了著名的商鞅變法。短短十餘年時間,秦國便完成了涅槃重生!舉國價值觀因商鞅變法獲得重新整合,全民為國效命的鐵血奮殺之志空前高漲!農業、經濟、軍備、人口獲得質的飛躍,小小的櫟陽已成發展的瓶頸,櫟陽由戰略圖存、到戰略東出的使命已然提前完成,在客觀與戰略上均提出了必須建設新都城的政治需求。



由爭霸,到統一

完成涅槃的秦國,用新思想(獎耕戰)武裝起來的秦新軍僅一戰乾淨利落的收復了河西,天下驚呼秦軍“銳士”也!此戰也更加堅定了秦國上下由“東出”到“爭霸”乃至一統天下的抱負和雄心!既然櫟陽已然難堪使命,以秦孝公與商鞅的雄識和膽魄,新都城的定位就不僅是秦國都城,而是大秦國的都城、甚至是未來天下之都城!因此,選擇一個比櫟陽地理更為優越、更能激發民眾雄心的廣袤之地建設新都城,其作用與意義遠遠大於都城本身。

由此,秦國君臣歷經六代鐵血奮爭,每代都對咸陽進行不斷的建設和完善,從昭襄王到秦始皇統一前,咸陽早已是蜚聲天下的第一大城!已經沒有比咸陽更合適的秦都城,定都咸陽順理成章。



您的關注就是我的動力


大相無形


秦國以前的都,雍城,在關中平原的西部,靠近當時的蠻夷之地。位置太偏,靠近蠻族遊牧民族,經常受到戎狄的進攻威脅,不利於政治穩定。

同時,也遠離經濟,農業,文化中心的中原地區。不利於發展經濟文化,加強政治實力。

此外,雍城面積太小,漕運不方便,如果要建成國際大都市,就會遇到糧食問題。

後來的櫟陽,地處黃土高原,在現在的陝西中部。這個地方,靠近了東部,但是周圍土地貧瘠,交通不便,難以成為大都市,養活不了很多人。加上魏國此時強大,逐漸向黃河以西進攻,國都受到威脅。魏國曾經一度攻下櫟陽,秦國威嚴盡損。

為了能夠接受更高的文明,發展經濟,更為了利於向東部擴張,又要避開魏國鋒芒,提高國際大都市的中心凝聚力,提升政治影響力,控制力,必須往東部遷都,但又不能太靠東部。

此外,遷都,也可以削弱原來保守實力貴族的影響,利於繼續推動變法。所以商鞅變法十年後,建議遷都。

咸陽地區,靠近中原,周邊又是農業發達的地區,有黃河渭水作為支撐屏障,交通便利,有利於防禦入侵,非常適合做首都。


三生有畫


三家分晉後,戰國序幕拉開。秦國自平王東遷後始在渭水流域建國,最初疆域狹小,位置偏西,與西邊的遊牧民族很是接近,甚至混雜而居,因此在經濟、文化上遠離中原各國,各方面較落後,長期不被中原各國所認同。而咸陽位於關中平原中部,北依高原,南臨渭河,順渭河而下可直入黃河,終南山與渭河之間可直通函谷關。

為便於東出,秦孝公於公元前350年命商鞅徵調士卒,按照魯國、衛國的國都規模修築宮廷,營造新都,並於次年將國都從櫟陽遷至咸陽。從這之後的百餘年裡,咸陽一直就成為秦國之都城,甚至秦始皇統一全國後,國都仍為咸陽。咸陽,也是當時世界上最大、最繁華的城市之一。


史詩雜談



秦國的都城從雍城到櫟陽再到咸陽,是秦人的一條崛起之路。咸陽地理位置優越,建造得比王城更加雄偉壯麗,彰顯了秦人統一天下,結束紛爭的決心和信心!

平王東遷,賜秦人西周故土,故秦人建都雍城,以此立國。魏國崛起,佔秦國河西千里土地,秦獻公即位後,勵志收復河西之地,於是遷都櫟陽,意在收復河西之地!獻公即位,與魏國血戰二十多年,不想在少梁之戰中,秦獻公嬴師嘻中箭身亡。秦國也從春秋霸主地位降成六國不與會盟的蠻夷之國,嬴渠梁以此為恥,立志強秦。 秦孝公嬴渠梁即位後,以法家衛鞅為左庶長,開始了秦國變法。歷二十三而大成,其中變法之功的一大成果就是建新都咸陽!咸陽者,以正道謀事,以功業統一天下也,天下大道,陽謀爭功也!秦以水德得天下,以法治成強國,法者,水也,水者,陰也。陰陽失調,則國家不興,故新都取名咸陽,以示陰陽平衡,秦國大興也。

秦人遷都咸陽,是秦國收復河西,恢復霸主地位後的又一盛事!在遷都大典上,秦人做秦頌,其詩曰:赳赳老秦,共赴國難。血不流乾,死不休戰。百年國恥,滄海難平。西有大秦,如日方升。秦有銳士,誰與爭鋒?

因此,秦人遷都咸陽就是向天下表明,秦國統一天下的決心與意志!


大秦鐵鷹劍士


秦國為什麼要遷都咸陽呢?原因有多方面的!

第一,秦孝公時期已經與秦國稱霸過去數十年,這幾十年秦國被受變法崛起的魏國的騷擾和欺凌,秦國的東部河西之地被魏國佔領意味著秦國國都櫟陽就直接暴露外魏國的視野裡邊,而櫟陽四面平坦無險可守,隨時都處於魏國鐵軍的威脅之下!



第二,戰國時期各國都爭相建設高臺樓宇,目的就是彰顯國家的強盛,並以這樣的高臺樓宇昭示雄霸天下的長期戰略,秦國咸陽宮城位於渭河北高出平地數十丈的臺塬上,史書曾經記載六國大使前往咸陽時,巍峨的秦宮在高高的咸陽原上,有一種壓迫感極強的仰視感!震懾心靈!同時期楚國等國都在建高臺建築!



第三,咸陽城北鄰咸陽原,南部橫跨渭河,地形上有利於防禦,遠比櫟陽四面平坦要方便於機動!



第四,咸陽的位置相對於關中更靠近中間,南控渭河南安與終南山之間的肥沃平原,北部有平坦而又便於灌溉的臺塬,有非常好的地理位置!



第五,商鞅變法成功後,雖然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但秦國的老貴族權利被剝奪,然而在櫟陽等秦國老都城,這些貴族的勢力還是很大的,遷都咸陽有利於擺脫這些老貴族勢力影響!


涇水書生


秦國遷都咸陽,是商鞅變法第二階段下,出於人口、經濟、政治、軍事考慮後的結果。

軍事上,秦國在沒有收復河西失地的情況下,棟陽位置太靠前,安全係數太低。

經濟上,棟陽在東西之前尋找到平衡點,更多是與三晉之間的貿易,但南北卻無法保持貨物直通,而咸陽是東南西北的平衡點。

政治上,打破秦國舊勢力對變法的干擾。

人口上,隨著變法導致棟陽人口增多,而國都周圍因為過度開發,已經無法繼續容納更多人口。

此時,秦國經過商鞅變法第一階段,已經有足夠的經濟實力支撐新都的營造。而且咸陽自然條件非常好,土地肥沃,地處關中渭河平原,是秦國糧食產業的大本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