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妃生下六個子女,乾隆為何不將她立為皇后?史料中給出了答案

乾隆一生冊封過三位皇后,第一位是原配孝賢皇后,第二位是繼後那拉氏,第三位是孝儀皇后,即大名鼎鼎的令妃。不過,在這三位皇后中,孝儀皇后屬於死後追封,而且距她去世已經過去了二十年,那麼,乾隆為何不在令妃活著時冊封其為皇后呢?

令妃生下六個子女,乾隆為何不將她立為皇后?史料中給出了答案

對此,官方史料中沒有給出答案,但一向對大清國宮廷隱秘事件頗感興趣的朝鮮史官則給出了答案,據朝鮮史料記載:“彼人皆言新皇后冊封是應行之典。而太后欲令選名族,皇帝意在後宮,相持未決,故其舉行早晚有難預期雲。”

乾隆三十一年七月十四日,因剪髮而失寵的繼後那拉氏病逝於永壽宮,乾隆似乎對這位繼妻仍然餘怒未消,不但沒有賜予那拉氏諡號,而且還大大減殺了葬禮的規格,甚至將那拉氏塞到了純惠皇貴妃的地宮。

令妃生下六個子女,乾隆為何不將她立為皇后?史料中給出了答案

而就在那拉氏去世兩個月之前,令貴妃魏氏剛剛為乾隆生下了第六個孩子,他就是十七阿哥永璘,連生六個子女,令貴妃無疑立下了大功,似乎後位人選越來越有利於她,至少在乾隆的心中是這樣的,上面史料中稱乾隆意在後宮,這個人應該指的是令貴妃魏氏。

然而,有一個人是不同意的,她就是乾隆生母崇慶皇太后,即孝聖憲皇后。

那麼,崇慶皇太后為何不同意呢?十有八九是因為令貴妃的出身問題。

令妃生下六個子女,乾隆為何不將她立為皇后?史料中給出了答案

令貴妃魏氏是出自內務府的包衣女子,而且是地位最低下的包衣管領(辛者庫),崇慶皇太后家世雖然不是非常顯赫,但最起碼也是八旗世家出身了,因此,她才會對令貴妃繼位中宮持否決態度,大清立國以來沒有包衣女子繼位中宮的先例,而且,令貴妃魏氏身上本是漢人血統,這一點恐怕是崇慶皇太后更加難以接受的。

乾隆三十一年七月,繼後那拉氏去世後,魏氏一直以皇貴妃的身份統領東西六宮,一直到乾隆四十年正月魏氏病逝,由此魏氏生前名分被定格在了皇貴妃,即便是乾隆三十八年永琰被立為皇儲,乾隆仍然沒有將其冊立為皇后,不過,魏氏病逝後,乾隆卻將其葬入了自己的裕陵地宮,從乾隆棺位右一的擺放位置來看,皇儲人選無疑是十五阿哥永琰了。

令妃生下六個子女,乾隆為何不將她立為皇后?史料中給出了答案

乾隆六十年九月,乾隆當眾宣佈了皇太子人選,毫無疑問是十五阿哥永琰,與此同時,乾隆下旨追封永琰生母魏氏為孝儀皇后,二十年之後,魏氏終於獲得了屬於自己的皇后名分,而且這個皇后名分並非是兒子永琰追封的,而是丈夫乾隆給追封的,意義更加非同一般。

參考資料:《李朝實錄》《燕行錄》《清史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