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利普船長:好萊塢非典型救援電影的冷峻與真實

曾在電影《諜影重重》系列為好萊塢創造出經典特工形象傑森·伯恩的英國大導保羅·格林格拉斯因其作品中大量的手持攝影及碎片式剪輯在好萊塢五花八門的動作片領域獨樹一幟。這些鮮明的個人標籤也被他嵌入了自己2013年的海上援救電影《菲利普船長》中,並在第86屆奧斯卡金像獎斬獲包括最佳影片在內的6項提名。

菲利普船長:好萊塢非典型救援電影的冷峻與真實

▲《菲利普船長》 鳳凰衛視電影臺 11月25日19:00播出

《菲利普船長》根據2009年美國貨輪“馬士基阿拉巴馬號”在索馬里海域遭海盜劫持事件改編,影片中扮演被當做人質壓上救生船的菲利普船長本人的,是兩屆奧斯卡影帝湯姆·漢克斯。

菲利普船長:好萊塢非典型救援電影的冷峻與真實

▲ 菲利普船長真人(左)與湯姆·漢克斯

影片沒有冗長的鋪墊,迅速進入主題。菲利普船長駕駛的阿拉巴馬號大型貨船在索馬里海域被4個海盜盯上,即便他已使出渾身解數,仍未能逃脫海盜們的窮追不捨。隨著菲利普船長被作為人質壓上救生艇,影片也由前半段貨輪上的鬥智鬥勇過渡到美國海軍對船長的救援行動。

菲利普船長:好萊塢非典型救援電影的冷峻與真實

▲繆斯(左二)率領的海盜團伙

由真實事件改編的動作電影最大的桎梏便是觀眾在觀影前已知曉故事結局,如何能夠突破這種客觀“劇透”,燃起觀眾觀影時的興奮與熱情,是擺在導演格林格拉斯面前的一道難題。從最終的成片來看,這位曾經在《諜影重重5》中用10秒切換19個鏡頭的導演依然堅定地保持著他快速的剪輯頻率和招牌式的手持攝影風格。

影片的第一個高潮出現在海盜登上貨船後,繆斯脅迫菲利普船長搜索船艙找出藏匿船員。導演搖搖晃晃的鏡頭與頻繁切換的視角相互疊加,營造出紀錄片一般的真實感。即便是早已被真實事件劇透的觀眾,此刻也會不由自主陷入緊張氛圍,將大團圓結局拋之腦後。

菲利普船長:好萊塢非典型救援電影的冷峻與真實

▲ 導演保羅·格林格拉斯

除了導演精彩的影像呈現,《菲利普船長》的可貴之處在於其打破傳統好萊塢救援電影的陳舊套路,依靠立體豐滿的人物形象及冷靜中立的敘事基調脫穎而出。

好萊塢傳統救援電影都熱衷於塑造“美式英雄”類的主角——他們身材魁梧、聰慧過人,是傳統體制的反抗者,單槍匹馬出入槍林彈雨間仍毫髮無損。相較之下,導演並未將菲利普船長塑造成宣揚個人英雄主義的工具。

作為船長,他沉著冷靜,勇於犧牲自己保全船員;但當成為人質命懸一線,多日的煎熬擊潰了他的心理防線,崩潰的菲利普船長嚎啕大哭,甚至高呼“我完了”。那一刻,菲利普船長沒有銅牆鐵壁,他只是一個想要活下去的普通人。影片不是對菲利普船長的個人崇拜,更無意將他塑造成孤膽英雄。導演冷峻鏡頭下崩潰、脆弱的菲利普船長也許才是所有飽受煎熬,等待救援的人質們該有的真實反應。

菲利普船長:好萊塢非典型救援電影的冷峻與真實

▲菲利普船長心理崩潰

影片後半段,菲利普船長與海盜首領繆斯在救生艇內政治隱喻濃厚的對話頗具深意。索馬里政局動盪,當地軍閥的壓迫致使普通老百姓民不聊生,原本以捕魚為業的繆斯等人又因西方國家在索馬里海域大肆捕撈魚群,生存空間受到嚴重擠壓。為了謀生,繆斯被迫成為海盜,為了讓軍閥滿意,他們不惜放手一搏,劫持菲利普船長以換求鉅額贖金。諷刺的是,菲利普船長掌舵的貨輪上恰恰運載著美國所代表的西方國家給索馬里饑民準備的食物。

傳統救援電影為了製造反差,一味追求刻畫反派的兇狠毒辣,疏於解釋他們殘暴行為背後的動機。這也使得許多反派角色過於扁平,所展現出的都是毫無根據的“壞”。《菲利普船長》則巧妙借用船長與海盜的對話,清楚地梳理了海盜們的行為動機,使他們不拘於純粹的兇狠,更平添幾分無奈。其實,他們也只是被現實擊垮的淪落人。

菲利普船長:好萊塢非典型救援電影的冷峻與真實

▲美國海軍對菲利普船長實施援救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菲利普船長》算是好萊塢的“主旋律”電影,導演在影片中用不摻雜個人主觀情感的冷峻鏡頭最大限度地還原了美國海軍對菲利普船長的成功營救,正因為導演能保持這樣的中立,才使得整部影片沒有落入歌功頌德的俗套,沒有製造個人崇拜的盲目,也沒有挑起政治敏感的糾紛。原原本本地講好一個故事,將思考的自由交予觀眾。

影 片 預 告

菲利普船長:好萊塢非典型救援電影的冷峻與真實

電影 菲利普船長

菲利普船長:好萊塢非典型救援電影的冷峻與真實

時間 11月25日 19:00

支離破碎的美國夢!

菲利普船長:好萊塢非典型救援電影的冷峻與真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