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到高三,超詳細高中生物學習技巧!生物高分so easy

高一到高三,超詳細高中生物學習技巧!生物高分so easy


我們在討論學習方法這個問題之前,先明確一下考試的目的。簡單來說,考試只是為了檢驗你知識點的掌握程度,明確你的長短板優劣勢,讓你知道該把重點放在哪個地方。這就是考試唯一的目的,再無其他!

所以請期中沒考好、月考沒考好的同學,不要再恐慌和沮喪,不要覺得對不起父母了。反而應該慶幸,你不會的知識點都被考出來了,只要調整好心態,靜下心來把這些知識點搞清楚,以後再遇到類似的題不再出錯,你就是贏家啊!

如果你考的很好,也並不代表你的未來可以高枕無憂,反而說明這次考試對你的意義不大,並沒有測試出你的弱項,你的知識盲點還在盲區,需要花費一些時間,通過刷題去尋找自已的短板,然後再去戰勝它!

學校按照分數排名次,或者班級裡排名,都只是為了激勵你努力學習的一個手段而已。你要清楚,分數不是父母的面子、不是你的尊嚴、更不能決定你的未來。考試分數只是為了幫助你更清楚的瞭解,自已哪些知識還沒有學透,讓你更清晰的看到自已的知識儲備,面對高考還有哪些隱患。

而高考無非就是從你所學過的知識點當中,選擇一部分進行校驗而已。

高中這三年,小夥伴們都會經歷一些大起大落,主要原因就出自於分數啊,排名啊這些擾人心神的東西。經歷過高中三年摧殘的小編,今天就來告訴你,如何才能更好的提升高中生物的不學習成績,我們一步步分析吧。

1.教科書要熟爛於心。

生物,掌握了教材就是取得了一半的成功。書中的圖例、實驗、涉及的化學式(光合與呼吸),要時常歸納、總結重點詞,如“功能、“作用”、“本質是”,這些都要留心,書上的黑體字要背下來,如“基因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這往往是高頻考點。

2.第二,要選擇一到兩本輔導書(多了就沒工夫看了)。

一定要吃透,高中三年我一直用《教材完全解讀》(王后雄主編)和《高效學習法》(薛金星主編),覺得就很夠用了。前者會把每個知識點細緻地分析一下,是一本服務於課前預習、課後歸納整合的教輔,幫你夯實基礎;後者則服務於課後,歸納比較凝練,重在教授做題的方法,讓你快而準做題,衝擊高分。

3.最重要的是做題與總結。

1)把做題當成積累。

在做題中你會逐漸摸清哪些地方經常成為考點。尤其是大題,出題套路會比較固定,答案也很固定。比如一些有“本質是”這樣字眼的題一般要答與基因、DNA有關的知識點;又如,問神經遞質在神經元之間為什麼是單向傳遞的、要答“神經遞質只能由突觸前膜釋放並作用於突觸後膜”。生物是很有規律的一個學科掌握這些常考一些卡點的知識點,會保證得一箇中等、穩定的分數。

2)將經典的題收入記憶中。

每一道生物題其實都是老師們智慧的結晶,一些考點,單獨考的時候並不難,你甚至可以不假思索地回答出來,但出題人往往會將你在不同階段學到的知識歸納、找出其共性進行考察,這樣就考察了你對知識點掌握的準確性,以及舉一反三、融會貫通的能力。這種題一般為選擇題。

例如:問:下列哪細胞器可以產生水?然後給你列出瞭如下細胞器:核糖體、葉綠體線粒體、溶酶體、液泡等等,A、B、C、D四個選項分別包含了上述細胞器中的幾種,你就要動用之前學過的所有關於細胞器內的反應的知識點:在學蛋白質時,學了脫水縮合可以產生水,場所:核糖體。

在學細胞呼吸時,學了有氧呼吸第三步時會產生水,場所:線粒體內膜,所以答案為:線粒體、核糖體。通過這道題,你可以歸納出:能產生水的細胞器有線粒體、葉綠體 --- 這,就轉化成你自己的積累了。這樣一來,做題不僅檢驗了你的知識掌握的怎麼樣,還替你歸納、整理了知識點,豐富了你的知識儲備所以,對經典的題適當加以記憶,會讓你的知識網交織的更緊密,不失為衝擊高分的良策。

3)選擇兼顧速度與準度。

在平時的練習中,一套題往往會包含30-40 道選擇題,每道題大約分值在1-2分,但可別小瞧了選擇題,正式的高考中一個選擇要佔6分,相比較而言,大題的一個空也就1-2分所以說,選擇好壞對試卷的分數起著很大的決定性。

在平時的訓練中有些同學往往做到一半就失去了耐心,繼續答時準確率就大大下降。對於這種情況,不妨嘗試此法:按從前往後的答題順序,先把考察概念,定義,識圖(甚至看一遍題就能給出答案的)的簡單題先答上,然後回頭攻克涉及分析較繁瑣,計算量較大的繁瑣題目或難題。這樣自信心有了,也能避免被難題卡住,造成簡單題沒時間考慮的情況。

此外,記錄自己每次在選擇題上花費的時間也是很重要的,爭取每次都能在速度與準確性上有所突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