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最後一條通鄉硬化道路貫通

新華社烏魯木齊11月15日電(記者李志浩、阿曼)地處崑崙山脈深處的阿克陶縣塔爾塔吉克族鄉是新疆最後一個道路未暢通鄉。日前,阿爾塔什水利樞紐工程庫區道路工程完工,一條82.07公里長的盤山公路貫通於崑崙山的峭壁之上,使連通塔爾塔吉克族鄉的道路從狹窄土路升級為硬化道路,標誌著新疆最後一條硬化道路貫通。

該道路工程位於新疆莎車縣霍什拉甫鄉與阿克陶縣庫斯拉甫鄉的交界處,投資5.17億,道路總長度82.07公里,海拔在1700米到3500米之間,包括4條總長2公里的交通洞、7座大橋。按照四級公路標準建設,路基寬4.5米,設計時速20公里/小時。

阿爾塔什水利樞紐工程建設管理局(以下簡稱“阿爾塔什建管局”)移民處處長楊傑介紹,該道路工程是阿爾塔什移民專項恢復工程的一部分。過去,塔爾塔吉克族鄉及沿線多個行政村居民因居深山,出行僅靠一條夾在兩山之間寬度不足三米的狹長土路,葉爾羌河在腳下,兩側則是連綿高山,溝壑縱橫,群眾出行困難重重。

2015年,為解決葉爾羌河的嚴重水患問題、改變流域和南疆三地州電力短缺狀況,阿爾塔什水利樞紐主體工程正式開工建設,由中核集團新華水力發電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華髮電”)負責開發建設。

但該水利工程的修建將使外界通往塔爾塔吉克族鄉的狹長土路被淹沒。為此,阿爾塔什建管局專門設立道路淹沒專項恢復工程,重點解決高原山區群眾的出行問題,重修一條高標準新路。

2018年8月以來,阿爾塔什水利樞紐區道路淹沒恢復工程正式動工。新華髮電葉河公司建管部副經理高飛介紹,庫區道路工程是在有著千年歷史的原“莎塔公路”基礎上進行的重大提升改造,多處要在峭壁上重新開路,建設環境地勢險要,施工難度極大。

11月10日,克服重重困難,僅用14個月時間,這條關係塔爾塔吉克族鄉及沿線多個行政村通暢問題的道路正式貫通。

作為新疆2019年重點關注的交通扶貧兜底項目,阿爾塔什水利樞紐區道路工程的全線貫通,對促進南疆地區脫貧攻堅、帶動地方經濟發展將有重要推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