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葆森:企業家最重要的心態是“深秋心態”

胡葆森:企業家最重要的心態是“深秋心態”

圖為建業集團董事長鬍葆森發表演講。圖片來源:搜狐財經

以下為胡葆森演講摘編:

今天,我想就“企業家精神”這個話題,談談自己的看法。

首先談談對“企業家”這個概念的理解。我認為企業家也需要有標準,正如不是所有的演員都能成為藝術家一樣,也不是所有做企業的人都可以稱之為企業家。

這個月恰好是我大學畢業四十週年。大學一畢業我就從商了,先在河南外貿供職12年。1991年11月我辭去公職“下海”,所以今年也正好是我從商四十週年。從商四十年,結合自己的經歷,我認為企業家至少應具備四個標準:第一個標準就是企業家要有利國利民的核心價值觀;第二是企業家必須具備系統、完整的經營管理思路體系;第三是企業家應該有持續成長的商業案例。第四個標準是企業家要有主動擔當社會責任的意識。在我看來,這四個標準是一名企業家不可或缺的品質。

社會學家對於企業在社會進步過程中發揮的作用曾做過闡述:一個社會的進步需要有一股主導力量,除了政治家和科學家,企業家也是社會進步的主導力量之一,他們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資源價值和社會資源的配置。

一個企業小到幾個人,大到幾千人、幾萬人、十幾萬人,甚至現在一些互聯網企業都是幾十萬人,如果這個企業沒有管理好,沒有發展好,這些人失去了工作,走到社會上去,那麼我們國家的治理和發展、社會的穩定就會受到很大的影響,這些人的生活也會受到很大的影響。而企業管理的好壞,往往是企業家在發揮主要作用,因此不能小看企業家在社會進步進程中發揮的作用。

談到企業家的使命感,我認為所有成功的企業家必須要有使命感,要有遠見,既能登高望遠還要回歸初心。企業家的視野應有前瞻性、勇敢果決,敢於挑戰、敢於克服困難,敢於堅守。此外,無論是思想上、技術上還是管理上的創新,企業家都要能夠不斷迭代,這不僅要勤勉自信,更要勇於擔當,這是我理解的企業家精神。在我看來,使命感、勇氣、遠見、創新、執著、不甘平庸等等,這些詞彙都是對企業家精神的精準描述。

除了使命感,企業家心態也非常重要。一名成功的企業家該具備何種心態?這可以說是我四十年經商生涯最重要的感悟之一。

成功的企業家首先是一個長期主義者,他能看到更遠的未來,看得更遠才能走得更穩。經營一家企業好比跑馬拉松,在這個過程中,最重要就是心態。我記得在改革開放三十年的時候,我們民營企業平均壽命不足五年;而到了十年後的今天,民營企業的平均壽命仍不足八年。在這個過程中為什麼那麼多的企業死去了,我認為最重要的一個因素就是企業家心態。

企業家最重要的心態是“深秋心態”。深秋時節,中國中原地區的平均氣溫約為20多度左右,這個溫度相對於冬天而言非常暖和,相對於夏天則非常涼爽。同樣道理,對企業而言最重要的是什麼?熱時不燥、冷時不棄。當大家都跟風的時候,形勢好的時候不要跟著起鬨;但當大家都信心不足、不確定性越來越多、很多人要放棄改行的時候,你能否仍舊堅持下去?“深秋心態”是一名企業家必備的非常重要的一種品質,更是一種能力。

有了“深秋心態”,企業家還需要“匠人精神”。我認為“匠人精神”就是咬定青山不放鬆。市場邊界劃定之後,能花費十年二十年的時間,打造一個“根據地”。在這個“根據地”裡深挖河、築高牆、打笨仗,不要老換方向。我見過太多企業的起起落落,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經常換方向。“深挖河、築高牆、打笨仗”是我理解的企業家精神中最值得追求的三個特質。

循道而為、得道多助。自商品交易出現兩千多年前來,商道的真諦就是贏取民心。我理解的成功商道就是要弄清楚在多大的範圍、多長時間段內,用什麼方法和產品,贏取多少民心。弄清楚這些問題,一名企業家就算得道了。

天道酬勤、人道酬善、商道酬誠。意要誠,心要正才能獲取企業的健康持續的發展,企業才能夠行穩至遠。

胡葆森:企业家最重要的心态是“深秋心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