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军阀 被百姓轰下台的“湖南王”

北洋军阀 被百姓轰下台的“湖南王”

张敬尧

张敬尧,安徽霍丘人,出生于1880年9月21日。他从小就不务正业,特别喜欢赌博。他虽没有读过什么书,但记忆力好得惊人——一副扑克牌,只要让他摸两次就认得每一张牌;赌博时,他根本不看牌,用手指在牌上轻轻一摸,心里就有了底。就这样,他靠赌博发了点小财。

后来,一些赌场老板只要见他来,就立即奉上银两,请他走人。否则,这家赌场的赌客就立马走得精光。由此,张敬尧在赌坛小有名气。

有人闻知此事,专程找到张敬尧,对他说:“以你的奇才,到军队中去干必能成就一番事业!”

张敬尧想想觉得挺有道理——总不能一辈子靠赌博为生啊!于是,他毅然跑到天津当兵去了。谁知,张敬尧刚入伍不久,就险送了性命。

事情是这样的:一天,部队出操训练时,张敬尧的动作不准确,又不服从教练官的纠正,还发了牛脾气,打了教练官一顿,按军法应处死刑。

次日,4名士兵将张敬尧绑出去砍头。张敬尧想起昔日赌场上的风光,觉得真不该来从军。但事已至此,倘若死了,岂不是不值?于是,他痛哭流涕,再三哀求那几名士兵看在兄弟一场的情分上饶他一命,自己以后如有出头之日,定当厚报。

碰巧,这几名士兵平日对教练官也有些不满,只是敢怒不敢言。这次,张敬尧算是替他们出了一口气。于是,他们便将张敬尧带到郊外,用刀背在他颈上按了一下,又抹了些猪血回去交差。

就这样,张敬尧捡回了一条命。

几年后,张敬尧真的做上了大官,那4名“放生”的行刑士兵便一起找到张敬尧,希望得个一官半职。

张敬尧果不食言,一一封官加薪,最差的也混了个团副。

且说张敬尧死里逃生后,发誓要活出个人样来。流浪一阵后,他又混进袁世凯的北洋军队。后来,北洋武备学堂在各部挑选优秀士兵入学。张敬尧抓住机会,入学受训一段时间,回来当了排长。从此,张敬尧便官运亨通,很快就升到旅长。不到一月,张敬尧的部队奉命驻防北京。

到了北京,张敬尧觉得这是个升官发财的好时机,便挖空心思钻营,千方百计地在袁世凯、段祺瑞面前摇尾献媚,以博得好感。

有一次,袁世凯要在北京举行阅兵典礼,邀请各国公使前往观礼。张敬尧知道袁世凯举行阅兵典礼是炫耀军威,于是加紧训练军队,并将部队装备整齐,以便到时出出风头。

果然,阅兵典礼完毕,袁世凯、段祺瑞对张敬尧赞不绝口。袁世凯还拍着张敬尧的肩膀,随口说:“你还可以,今后跟着我好好干,将来我把你这一旅扩编为师。”说者无心,可听者有意,张敬尧算是把袁世凯的这句戏言,牢牢地记在了心里。

不久,张敬尧率部驻防河南。这时,他拥有独当一面的权力。于是,他在驻地招兵买马,很快编成了一个师,电告袁世凯说:“现已成立第7师(当时正缺这个师的番号),请赐予任命,并发给装备和饷项。”

张敬尧是何等聪明之人,他当然不会仅仅把功夫下在招兵买马和发电报上。同时,他还有意无意地对袁世凯的左右亲信透出风来说:“袁大总统九五之相,龙兴有日。君无戏言,难道舍不得给我一个师长吗?”

张敬尧的这番话不仅流露出了拥护袁世凯称帝的态度,同时也是暗示袁世凯不妨做个顺水人情,任命自己为第7师师长。

当时,袁世凯正千方百计物色拥护帝制的走卒。因此,当张敬尧的话传到他耳朵里时,他哈哈大笑:“这回,我被张敬尧这小子讹上了!”

高兴之余,袁世凯下令任命张敬尧为第7师师长,并拨给该师头等装备和甲级开支。之后,袁世凯便把张敬尧视为心腹。

袁世凯逆历史潮流而动,做了两个多月皇帝后,于1916年6月6日,在国人的唾骂声中郁郁而终。

失去袁世凯这个大靠山后,张敬尧在同乡段祺瑞的扶植下,成了皖系大将,还谋得苏鲁皖豫4省剿匪督办之职。张敬尧没有属于自己的地盘,他是北洋政府中主张对南方用武的干将之一。他希望通过武力在南方攫取一块地盘,伺机称王。

1918年1月,北洋军阀直皖联军进攻荆襄等地,揭开直皖联军与湘桂联军开战的序幕。张敬尧率第7师南下汉口。不久,岳阳军事吃紧,张敬尧被任命为援岳总司令,协同吴佩孚第3师及3个混成旅作战。

同年3月,吴佩孚率军向湘潭、衡阳开进,张敬尧的第7师接防长沙。北军攻陷衡阳后不敢穷追猛打,而南军一时间也无力反攻。于是,湖南战场暂时平静下来。

在北京政府任总理的段祺瑞为了皖系利益,发电任命张敬尧为湖南督军兼省长,把进攻湖南立功最大的直系军阀吴佩孚晾在一边,气得吴佩孚直骂段祺瑞“瞎了狗眼”。

张敬尧入主湖南后,感到自己多年来的宿愿得以实现,不禁心花怒放,简直把湖南视为自己永久的私人地盘了。因此,他在培植一己势力的同时,在经济等方面也无所不用其极,向老百姓大肆搜刮。

1919年9月,张敬尧年届40。当了一年多“湖南王”的张敬尧现在兵多粮足,正值春风得意,自然想大庆一番。为了做这个“40大寿”,他甚至设置了一个“大庆筹备处”,任命其四弟张敬汤为筹备处主任。

张敬汤仗着兄长的权势,首先派人通知各大饭店,令其选派最佳厨师限时报到。并报上各自的拿手绝艺,以便统一调遣。张敬汤把寿筵规模定为400席,其规格按福、禄、寿、喜分为4个等级,分别是1000元、500元、300元、200元的标准。

3000多份请柬带着“送礼来”的暗示,在寿辰前的一个月都发出去了。甚至连素来与张敬尧明争暗斗、现坐镇衡阳的直系军阀吴佩孚,也接到了张敬尧发来的大红请柬。

在这个节骨眼上,适逢湖南学生代表组成的“驱张代表团”到衡阳来请愿,力陈张敬尧在湖南的种种劣行和老百姓遭受的痛苦。当时,向吴佩孚面交请愿书的代表何叔衡等人痛切陈词,声泪俱下。请愿书中还特别提到张敬尧及其弟、妹、姑表亲、姨太太都利用自己做寿的机会,大肆敲诈勒索,以致民怨沸腾。

吴佩孚表示自己对湖南百姓深表同情,会将代表团的“驱张”愿望上报政府。最后,吴佩孚说,自己也接到了张敬尧送来的请柬,对于张敬尧敲诈勒索、铺张浪费的行径,他将极力阻止。如果必要的话,他将率全体官兵亲赴长沙为之“拜寿”。

张敬尧一听说吴佩孚放出话来,要带全体官兵来“拜寿”,心中顿时惊恐不安,只得悻悻地停办寿筵。

张敬尧在湖南主政期间,好事没做几件,坏事倒是干了一大堆。其中,最突出的“政绩”便是开了几个大赌场,扶植了几家大妓院。

湖南的苛捐杂税多如牛毛,老百姓怨声载道,“驱张”浪潮一波高过一波。1920年,张敬尧终于被赶出湖南。他在走投无路时竟投靠自己的死对手吴佩孚。

第二次直奉大战时,张敬尧任吴部后援副司令。最终,吴佩孚所率的直军主力全部覆灭。没来得及跑掉的张敬尧不幸被国民军副司令胡景翼扣起来做了“替罪羊”。

怎样处置张敬尧,国民军中有两种不同意见:一种认为张敬尧该杀;另一种认为张敬尧虽然可恶,但罪不至死。国民军总司令冯玉祥倾向于后一种意见。

虽然冯玉祥不打算处死张,但却想给他一点颜色看看。因此,冯玉祥下令将张敬尧同曹锟的公府收支处长李彦青关押在一起。

李彦青绰号“李六”,曾负责管理曹锟的财产,被捕前还兼任北京官钱局督办。他为人卑鄙无耻,在北京作恶多端。所以,冯玉祥下令将其处死。

枪毙李彦青时,冯玉祥故意将张敬尧一同绑去。当张敬尧发现自己和李彦青一起绑赴刑场时,大哭大骂:“冯玉祥啊,你不是人!咱们总算是同事兄弟。你今天杀我不打紧,但不应把我同李六这无耻之徒绑在一起呀!”

正当张敬尧哭天喊地时,一位副官匆匆赶来,笑盈盈地给张敬尧松了绑,说冯总司令不杀“大帅”,只是和“大帅”开开玩笑,试试“大帅”的胆量罢了。张敬尧一听说冯玉祥不杀自己了,便马上止住哭声,连称冯玉祥是条讲义气的汉子,够朋友。

张敬尧这次虽说捡回了一条小命,可他仍不思悔改, 沦落为日本人的“走狗”,最终于1933年5月7日被“锄奸救国团”击毙于北京的六国饭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