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誤的時間錯誤的職責:談二戰德國海軍司令雷德爾

埃裡希·約翰·阿爾伯特·雷德爾在二戰德國擔任海軍司令職務15年,因此二戰德國海軍的興衰榮辱都與其密切相關。要談二戰德國海軍的成敗得失就繞不開雷德爾這個海軍司令。

雷德爾的履歷我就不貼了,大家都搜得到。總的來說才華橫溢、經驗豐富這些讚美之詞都不算過分。而且雷德爾擔任海軍司令的前十來年可以說是深受希特勒的尊重,1937年雷德爾接受了希持勒授予他的納粹黨金質黨徽,1939年4月又被擢升為海軍元帥。而當時的德國海軍可以說是寸功未立,發展的艦隊實力也不怎麼樣。因此這個元帥的榮譽可以認為是德國元首希特勒對德國海軍司令的尊重。那個時期,希特勒可以說從不干涉海軍事務,雷德爾提出的意見,在希特勒能力範圍內的也基本照辦。迄今為止,僅僅看到一件事情上,希特勒干涉了海軍事務。那就是雷德爾提出建造350毫米主炮的俾斯麥級戰列艦的計劃,而希特勒要求改為380毫米主炮。

那麼最開頭如此受希特勒尊重的雷德爾為什麼最後會弄到被曾經那麼尊重他的元首整整痛罵了九十分鐘,以至於丟臉的辭職的地步呢?

錯誤的時間錯誤的職責:談二戰德國海軍司令雷德爾

事情的直接因素是1942年的巴倫支海海戰。在遙遠而冰冷的巴倫支海上,德國海軍裝備六門283毫米主炮的袖珍戰列艦“呂佐夫”號和裝備八門203毫米主炮的重型巡洋艦“希佩爾”號以及六艘最小滿載排水量都有3000噸裝備128毫米和150毫米主炮的驅逐艦組成的德國艦隊,在攻擊盟軍援蘇的JW51B護航運輸隊時遭到由6艘驅逐艦、2艘小型護衛艦、1艘掃雷艦和2艘武裝拖網漁船組成的護航編隊頑強抵抗,而這些護航艦噸位最大的O級驅逐艦滿載也只有2200噸左右,主炮通常是4門單管4.7英寸(120毫米),結果德國海軍艦隊未能擊沉一艘運輸船。在兩艘裝備六英寸(152毫米)主炮的輕巡洋艦趕來支援後,德國海軍艦隊居然就逃跑了。

錯誤的時間錯誤的職責:談二戰德國海軍司令雷德爾

原來的德意志號袖珍戰列艦,後更名為呂佐夫號

錯誤的時間錯誤的職責:談二戰德國海軍司令雷德爾

二戰中最昂貴當然確實也很強大的重巡洋艦希佩爾號

德國元首希特勒為此感到怒不可遏,強大的袖珍戰列艦和重巡洋艦居然被輕巡洋艦嚇跑了,這樣的艦隊有什麼用?!

當然我也看見有人說艦隊出發前,希特勒對出征的艦隊司令庫梅茨中將說:應該保護艦隊,不要在危險的情況下作戰(大意如此)。

希特勒有沒有說這個話,我很難查證,也不關心這個問題的真假。我關心的是這個問題後面的東西。俗話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水滴石穿非剋日之功,為什麼會這樣才是最關鍵的。

那麼什麼才是這個問題的根源呢?

是德國海軍一貫以來的畏敵如虎,更準確的說是畏英如虎。

在提爾皮茨開始建造公海艦隊前,德國海軍上上下下就被英國皇家海軍給嚇破了膽。提爾皮茨發展建設強大的公海艦隊居然不是為了徹底擊敗英國皇家海軍而建設的,而是為了嚇唬英國人而建設的。

錯誤的時間錯誤的職責:談二戰德國海軍司令雷德爾

德國公海艦隊締造者馮.提爾皮茨

這就是風險艦隊戰略。簡單說就是不列顛作為世界帝國,為了維護遍佈全球的海上利益,他的海軍主力肯定是需要遍佈全球的。所以只要在北海建立一支龐大的艦隊,就足以讓英國認輸,讓出海權。因為英國集中海軍兵力圍堵自己,那麼世界範圍海權將被法俄美日等奪取,結果是不戰而敗。不集中兵力,那麼自己造艦達到一定規模後,英國皇家海軍只能繳械投降。英國選擇就只有一個,被迫共享海權,乃至均分殖民地,同時承認德國對歐陸的絕對陸權。

根據提爾皮茨的專家精密研究,大洋艦隊的上限只需要皇家海軍2/3就能取得戰略性勝利了,這個自以為是的發現讓上至威廉,下至帝國議會和廣大民眾,都對發展大海軍,並取得造艦對決的勝利十拿九穩,充滿必勝的信心。

這時多麼幼稚與可笑的邏輯思維!這個幼稚與可笑的地方就在於好像一個人非常害怕流氓,因為流氓手裡有根棍子打到身上很疼,於是他就也去找一根小點的棍子,於是流氓就不敢打他了,向他投降了。這特麼的是大腦發育還不夠完全的小孩子才會這樣想吧?!

人家就不可以先把其他邊遠地區的放一放?優先收拾你這個家門口的刺頭,收拾完了你之後再把其他不聽話的傢伙挨個收拾?

更加幼稚與可笑的地方是德國佬認為我在北海大力發展艦隊,你英國佬要對付我,就會被其他的強國美法日俄給奪取海外權益,這起碼得有一個前提:美法日俄都反對英國佬,就算它們不是和德國佬一條陣線,起碼也得是中立的才行把?可現實中這些國家全都成了英國佬的盟友!只有在二戰中德國佬才拉到了日本這個半桶水到一個陣線來。

錯誤的時間錯誤的職責:談二戰德國海軍司令雷德爾


1914年一戰前英國皇家海軍閱艦式,海軍戰艦一眼望不到頭,德國佬畏之如虎也不是毫無道理

結果英國佬外面結盟其他國家,從而集中艦隊主力對付德國。立刻德皇威廉二世和提爾皮茨就傻了眼。他們都沉湎於艦隊一到英國就投降的夢境之中,從沒認真考慮過劣勢條件下如何與強敵作戰,如何擊敗英國皇家海軍!

相比之下小日本想當年把美國佬當作假想敵,也是面對美國海軍絕對優勢的力量。但是日本海軍殫精竭慮搞出“九段擊”,月月火水木金金拼命苦練各類技戰術,開發氧氣魚雷、空投魚雷、無焰發射藥、重火力雷擊艦、俯衝轟炸機、魚雷機等等。正是有了這樣頑強的決心與細緻的準備,才有了後來日本鬼子痛打美國佬一年半載,殲滅英國海軍遠東艦隊的事情,當然日本鬼子海軍最終還是戰敗,這就是另外一個問題了。

而德國人真是畏懼英國佬的大艦隊到了骨子裡,從來沒有認真考慮過打敗英國皇家海軍艦隊。等到戰爭爆發,結果發現戰前構想的那些小花招統統沒用!實力強大的多的英國皇家海軍有更多的資源和手段來應付。公海艦隊要想奪取制海權終歸還得和英國海軍大艦隊來個硬碰硬。結果在一場虎頭蛇尾的日德蘭海戰後,德國海軍徹底陷入了戰略困境,強大的大洋艦隊只能在困守海灣等死,完全發揮不了作用。德國海軍剩下的只有存在艦隊這種虛幻的肥皂泡來迷惑自己。

錯誤的時間錯誤的職責:談二戰德國海軍司令雷德爾

德國戰敗後,德國公海艦隊排成數公里的隊形正式投降,這麼強大的艦隊就這樣毫無作用作用等死投降,這---就是戰略失敗的結果

這就是德國海軍祖傳的精神:畏英如虎。

一戰結束後,這種精神不但被繼承了下來,而且還得到了發展,畏懼到了想都不敢想的地步。這在戰略上就表現為發展出了經濟戰、破交戰、無限制潛艇戰這樣的東西。

破交戰是什麼東西?簡單說就是水面艦艇和潛艇憑藉速度或者潛行避開英國海軍水面艦隊,對英國的商船隊發動攻擊,通過扼殺英國的海上交通線來打敗英國皇家海軍。至於實力強大,艦艇數量眾多的英國海軍會怎麼樣來圍獵德國海軍破交艦艇這個問題,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逃跑。至於怎麼逃、逃不逃的了?這個問題德國海軍從來沒有深入、全面的考慮過。

這些都在德國海軍司令雷德爾身上就有很好的體現。

雷德爾1939年4月擢升海軍元帥時就曾經說過德國的海軍要想同英國海軍作戰力量是不夠的。他曾斷言:“德國艦隊除了戰鬥和光榮地沉沒之外,不可能有別的作為。”

1939年9月1日德國入侵波蘭後2天,英法兩國對德宣戰。當雷德爾聽到宣戰消息時,他說道:“現在,水面艦隊能做的只有一件事,表現出他們懂得如何英勇赴死。”換句話說德國海軍司令、德國海軍想的根本不是如何打敗英國海軍,而是盡人事聽天命!

未戰先敗,這就是德國海軍水面艦隊在二戰中一事無成的根源。它們一碰到英國海軍水面艦隊就想著準備逃跑。在這種情況下,希特勒說沒說那些話重要嗎?

當然不重要。就是希特勒不說,德國海軍上上下下早就從靈魂到肉體滲透了對英國海軍的恐懼和無力,見到英國海軍就逃跑是必然的結果。

錯誤的時間錯誤的職責:談二戰德國海軍司令雷德爾

當年艦隊投降的總數名稱,型號,花費那麼大代價的艦隊連英勇奮戰都做不到,這就叫恥辱

那麼既然這是歷史發展的必然,為什麼希特勒還會大發雷霆?這是不是對雷德爾的不公平?

前面我們知道了開戰前元首對海軍幾乎從不干涉,對海軍司令雷德爾也是很尊重的。就是開戰後,強大的俾斯麥級戰列艦第一次出航作戰就被擊沉了,希特勒都沒有為此苛責雷德爾與德國海軍

為什麼?

因為希特勒不是傻子,他對德國海軍實力弱小於英國海軍是很清楚的。最重要的是俾斯麥級戰列艦是英勇奮戰、寡不敵眾加上運氣不好而光榮戰死的,它沉沒前軍旗都還在高高飄揚。所以希特勒不是不能接受德國海軍戰艦的沉沒,他不能接受的是海軍戰艦的臨陣脫逃,尤其是在弱小的敵人面前,更加重要的是在德國海軍上下早都有了這種準備的情況下,這種臨陣脫逃更是不能忍受。

前面我們說到了雷德爾開戰前就說了:“德國艦隊除了戰鬥和光榮的沉沒以外,不可能有別的作為。”這話的意思就是德國海軍絕不可能打敗英國海軍,德國海軍艦隊只有戰鬥沉沒的命運。換句話說雷德爾和德國海軍都已經認命了!那麼都已經認命了,為什麼事到臨頭還要臨陣而逃?!

這就好像一個人說自己明天就要死了,也認命了。大家也都心知肚明,於是對其很寬容,該乾的活不要你幹,給你好吃的好喝的,結果到了明天你特麼的不想死了想活了!

特麼的不讓人滿肚子冒火嗎?早說你不想死,那麼何必給你那麼多優待?!

換到這裡也是一樣。不要說捨不得數量有限的戰艦損失之類的話。因為自打一開始,德國海軍自己就認定了這些戰艦除了戰沉沒有其他作為。再說的直白點:德國海軍造這些水面戰艦不就是為了光榮的戰沉嗎?怎麼事到臨頭居然臨陣脫逃了?!要保護這些戰艦最好的途徑不是逃跑,而是根本就不要建造!

這個邏輯可以說是無懈可擊。換成任何一個有頭腦的人當這個元首都是這個結果。對一個認命找死的海軍所能給予的要麼就是光榮的戰沉,要麼就是根本不要發展建設,留下那些資源造坦克不好嗎?

錯誤的時間錯誤的職責:談二戰德國海軍司令雷德爾

錯誤的時間錯誤的職責:談二戰德國海軍司令雷德爾

俾斯麥級戰列艦設計並不出色,相反缺點很多,但是喜歡它的人真不少,歸根結底就是它英勇奮戰了。雖說擊沉胡德號戰列巡洋艦是運氣,但是這種運氣只會發生在英勇奮戰以後,而不會發生在一戰那一大票投降的戰艦身上。人們崇拜的永遠是英雄,哪怕是失敗的悲劇英雄

所以雷德爾被罵了整整九十分鐘一點不冤枉。這樣的軍艦留著有什麼用?於是拆毀所有大型水面戰艦就是必然的選擇。

再看看繼任的海軍司令鄧尼茨。

開始希特勒要求他拆除所有的海軍水面大中型戰艦,這個時候希特勒可是挾著對雷德爾和德國海軍水面艦隊的怒氣而命令鄧尼茨的。但是鄧尼茨不卑不亢據理力爭,最重要的是德國海軍潛艇部隊英勇奮戰給了希特勒莫大安慰。於是後來希特勒又給予了鄧尼茨如同1939年前的雷德爾般的尊重,再也沒有干涉海軍事務。甚至在空軍司令戈林向希特勒打鄧尼茨的小報告的時候,希特勒直接表態支持鄧尼茨,結果從那時起,戈林再也不敢在海軍元帥面前頤指氣使。

而到了1943年潛艇部隊的狼群戰術已經失敗了的情況下,海軍潛艇部隊的發展建設仍然沒有受到人為的限制,各造船廠依然開足馬力大造潛水艇。這一切都說明了元首希特勒起碼對待海軍還是很寬容的。因此德國海軍在二戰中的無奈完全是因為德國海軍自己的無能所造成的。

更準確說是德國海軍司令雷德爾的無能。

雷德爾的無能體現在1.不懂政治。

我們都知道政治是經濟的集中體現,軍事是實現政治目的最暴烈的手段。也就是說政治決定了軍事最根本的戰略目標是哪裡,決定了軍事發展的方向。不懂政治就不能明白這個最根本性的問題,軍事發展必然找不到方向,軍事戰略必然糊里糊塗。尤其是對於掌管軍事力量發展與建設的高級軍事人員這是致命的問題。很遺憾的是當時的德國軍人都標榜不參與、過問政治。

不懂政治,就不會明白在當時德國的社會環境之下,要崛起、要復仇、要開拓生存空間,英國就是絕對無法迴避的問題,英國皇家海軍就是致命的絆腳石。打不垮英國海軍水面艦隊,德國無論取得多大的勝利最終都將付之東流。

為什麼這麼說?

因為這是大英帝國的海上霸權所決定的。

大英帝國的海上霸權有三個支柱:殖民地、歐洲均勢、全球最強大的水面艦隊。也就是說德國不管是向東還是向西,都會破壞歐洲均勢,也就會引發英國的敵視。向東,西邊的法蘭西要擔心德國東邊勝利了回頭打他,向西,東邊的俄羅斯也有同樣的擔心。於是再加上英國佬這根攪屎棍,必然形成其他國家和英國抱團圍剿德國的情況。也就是說只要德國的雄心不滅,無論怎麼樣英國皇家海軍水面艦隊都是無法繞過去的坎。

錯誤的時間錯誤的職責:談二戰德國海軍司令雷德爾

在那個時期,西歐與中歐就是世界經濟的中心,任何人妄圖在這一地區擴展自己的勢力,最終都將會英國作為目標。英國人不是傻子,所以絕不會坐視這一點。所以俾斯麥整合普魯士,建立德意志帝國當中的政治智慧有多高超,各位可以自己揣摩一下

這就是說德國海軍的最高戰略目標只有一個,那就是打敗英國海軍。、

可是雷德爾沒有看明白這點。他建設發展德意志級袖珍戰列艦的時候,目標居然是法國!真的要打法國,那麼英國海軍也是無法迴避,最終還是要面對的。可是雷德爾根本沒有考慮到這個問題。反而因為德國海軍力量過於弱小而忽視這個問題,並且輕易相信了希特勒不會對英國開戰的保證。

如果雷德爾精通政治,根本就不會被這個所迷惑。因為英國不是你不想打它,它就不會打你的!它是縱橫世界三百年的超級流氓,它怎麼可能坐視德國一步步在歐洲做大,打破歐洲均勢,最終建設發展出一支可以打敗英國海軍水面艦隊進而終結一個海上霸權的海軍力量來?

大英帝國的海上霸權的三個支柱是息息相關的。在當時的世界,只有歐洲有足夠的工業力量。因此打破了歐洲均勢,就有可能整合歐洲的工業力量,進而發展出能夠與大英帝國相匹敵的水面艦隊來。三個支柱德國觸碰了其中任何一個,英國佬都絕不會坐視不理。任何自欺欺人的想法最終欺騙的也只能是自己。

所以當年的德國只要有向外的想法,大英帝國強大的水面艦隊就是死敵!

今天同樣如此,我們中國要想崛起,大英帝國接班人的航空母艦特混艦隊就是我們崛起的死敵,沒有打敗它的能力,崛起就只能是白日做夢!

錯誤的時間錯誤的職責:談二戰德國海軍司令雷德爾

正是因為雷德爾不懂政治,所以他犯下了第二個致命的錯誤:那就是戰略迴避。

什麼是戰略迴避?

就是面對表面上看上去無法解決的問題,採取裝作不知道、想當然的辦法來忽視、迴避問題。但是問題仍然存在,結果最終只能是戰略破產。我們說戰略上的失敗是徹底的失敗就是這個意思。

因為雷德爾從來沒有考慮過打敗英國海軍水面艦隊的問題,所以德國海軍所發展的經濟戰、破交戰、無限制潛艇戰都把目標對準的是手無寸鐵的商船,而對英國海軍水面艦隊都是採取迴避與逃跑的辦法。

這連一個基本邏輯都沒有解決掉:當德國數量遠遠少於英國海軍水面艦隊的戰艦對英國商船隊發動打擊的時候,因為迴避商船隊的護航艦艇,使得護航艦艇可以像獵狗追獵狐狸一樣對德國戰艦進行反獵殺。德國戰艦損失一艘少一艘,而英國海軍越打經驗越豐富,越打戰技術越熟練。這樣下去最先頂不住的肯定是拿戰艦換商船的德國海軍。

所以德國海軍在二戰中戰績可憐巴巴就可以理解了。曾經風光無限的無限制潛艇戰在盟軍緩過氣來,技戰術日趨完善的時候也就只能宣佈失敗。

錯誤的時間錯誤的職責:談二戰德國海軍司令雷德爾

那麼在那個時期打敗英國海軍水面艦隊有沒有可能?

當然有可能。

當時的英國海軍雖然強大,但是任何事物都是相對的。它絕大多數都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建造的老艦,到了二戰時期可以說都過時了。除了浪費資源,保持規模和人員外沒有多大的作用。只要德國海軍充分利用引導技術的發展,有目的的發展針對性的海軍,建設一直精幹高效的新時期的海軍完全是可能的。

比如說:新型艦炮火力控制系統。二戰前的海軍戰艦的火力控制是以光學瞄準儀、射擊盤、訓練有素的人員為核心的。存在很多致命的缺點:計算週期長,通常需要50秒鐘以上;誤差大,通常需要三輪甚至更多的週期來校準;命中率低,百分之四到五的命中率都算是高的,一般只有百分之二甚至更低;受氣候條件影響大,惡劣天氣和夜晚觀測距離和效果都直線下降。

因此只要把火控系統效力提高一個檔次,大口徑艦炮命中率達到百分之二十就稱得上革命性的變化。

而相關技術設備在二戰中都已經出現。比如美國佬就應用了以彈道計算機和雷達,大幅度提高了運算週期,提高了夜晚和惡劣天氣下的效率,提高了射擊命中率。而德國自己後來也開發了先進的火控系統,裝在flak 41型88毫米防空炮上,實現了雷達探測,自動數據傳輸,半自動裝訂射擊參數,自動裝訂引信時間。意大利在二戰中發展出了火炮雙向穩定系統裝在戰列艦主炮上,雖然還是比較原始的。只要德國往這個方向努力,收穫是必然的,收穫的大小自然是與努力的程度有關係。

還有當時海軍戰艦最致命的武器不是大口徑艦炮而是魚雷。當時的魚雷也是很落後的。落後也就意味著發展的空間大,加上魚雷這種武器本身的致命殺傷力,在魚雷方面的進步也是可以稱為革命性的。

在二戰時期魚雷方面真正的進步有兩個方面。一個是小日本發展的氧氣魚雷。93式1型長矛氧氣魚雷裝填490公斤炸藥,速度在48節的時候可以跑20公里遠,而2型將裝藥量增加到了780公斤,速度不變,射程僅僅降到了15公里。同期的英法德美魚雷裝藥量通常在250公斤上下,最大速度不超過40節,射程通常在10公里以內。性能差距是絕對的。第二個方面就是制導魚雷。二戰後期,德國自己和美國佬都研製出了聲自導魚雷,雖然性能都不夠令人滿意。但是這說明相關技術在那個時期是有可能實現,只是看你有沒有為之努力。

其他相關各方面技術都不一一列舉了,看了這些就知道二戰德國海軍從來沒有在這些方面努力過。開戰的時候,海軍的魚雷引信居然有可靠性問題,大口徑艦炮命中率還是一般般,艦用高壓蒸汽輪機故障頻出,主要艦艇設計不夠合理,都有或大或小問題,海軍艦艇之間的協同作戰能力不高,比如說潛艇與水面戰艦的協同作戰……

錯誤的時間錯誤的職責:談二戰德國海軍司令雷德爾

齊柏林號航空母艦未能建造完工,這應該怪誰?話說回來就是造出來難道德國海軍就可以打敗英國了?腦子出了問題,什麼東西都沒用,都救不了命。

最糟糕的是海軍航空兵壓根就沒有進行戰術、技術方面的準備,不要說沒有飛機就不能進行相關準備,古德里安研究裝甲戰戰術的時候,大部分坦克是用汽車套上紙板的外殼來模擬的;也不要說空軍司令戈林獨斷專行不給海軍飛機。要知道在德國陸軍發動的閃電戰裡面德國空軍也是配角!

為什麼戈林心甘情願的給陸軍做配角,而不願意給海軍做配角?

因為陸軍雄心勃勃,因為陸軍胸有成竹,因為陸軍能夠獲取榮耀!

而德國海軍有什麼?

自己都認命等死的人,有什麼理由說動別人幫助你?

自助者方得天助。

最後總結一下:雷德爾雖然履歷不錯,經驗很豐富但是不是德國海軍司令的理想人選,充其量當個海軍參謀長,從事事務性的工作。像德國海軍司令這種充滿挑戰性、革命性、創造性的工作不適合他。

這就是雷德爾的悲劇:在錯誤的時間擔負了一個錯誤的職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