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為何叫做第五共和國,我們來看看法國政府的變遷史

現在的法國是共和國,這是大家都知道的,而實際上現在的法國叫做法蘭西第五共和國,既然有第五,那麼肯定有前面四個,這其中第五共和國是戴高樂時期修改了憲法,實際上沒什麼折騰,可是前面四個都經歷過一番折騰。其中還有幾次帝國和王國的復辟,可以說,法國政府的變遷史不是一般的熱鬧。

那麼,我們現在來看看熱鬧的法國政府變遷史。

法國為何叫做第五共和國,我們來看看法國政府的變遷史

(路易十六)

在1789年法國大革命之前,法國一直是君主制政體,1789年法國大革命爆發,路易十六控制不住局面,在壓力下宣佈實行君主立憲制,1791年簽訂了憲法確認君主立憲制,當時依然還是在波旁王朝統治下。

法國為何叫做第五共和國,我們來看看法國政府的變遷史

(代表大革命的三色旗)

到了1792年,國民公會召開,宣佈廢除君主制度,成立共和國,也就是法蘭西第一共和國,日後法蘭西第一共和國和國際上的反法聯盟展開多次戰爭,而共和國政府也經歷了吉倫特派、雅各賓派、督政府時代,直到拿破崙上臺。

法蘭西第一共和國在熱月黨的督政府時期就一直極其混亂,熱月黨人推翻雅各賓派專政,但是自己不得人心,大家都反對督政府,拿破崙見有機可趁,在1799年發動霧月政變,推翻督政府。但是他此時沒有推翻共和國,只是成立了自己為第一執政的政府,實際上是獨裁統治。

法國為何叫做第五共和國,我們來看看法國政府的變遷史

拿破崙此時還是被認為革命的英雄,比如貝多芬就極其崇拜他,不過拿破崙並不滿足第一執政,而是在1804年稱帝。(貝多芬由此認為他崇拜的英雄已死。)他建立的帝國被稱為拿破崙帝國,也被稱為法蘭西第一帝國。

拿破崙成立的是帝國,他也確實有帝國的威風,在法蘭西第一帝國鼎盛時期,幾乎打敗了歐洲所有的敵人,但是盛極而衰,拿破崙在遠征俄羅斯失敗后帝國遭遇重創,於1814年被迫退位,帝國也隨之消亡,雖然拿破崙在次年捲土重來,可是很快失敗。

法國為何叫做第五共和國,我們來看看法國政府的變遷史

(自由引導人民,七月革命推翻了波旁王朝)

法蘭西第一帝國滅亡後,波旁王朝復辟,雖然路易十八還算識時務,不敢恢復自己祖先當年的制度,而是有所妥協,可是他的保王黨支持者並不這麼看,反而變本加厲。而他的繼承者查理十世則是君主專制的信徒,在他任上除了保王黨所有人都反對他,最終在1830年的七月革命將波旁王朝再度推翻。

法國為何叫做第五共和國,我們來看看法國政府的變遷史

(路易.菲利普,七月王朝的建立者,號稱平民國王)

波旁王朝雖然被推翻,但是法國人並不想完全推翻君主制,畢竟在1804年之後20多年都是在皇帝和國王的統治下,法國人漸漸淡忘了共和制,習慣了君主,不過他們希望要的是君主立憲制的君主,所以後來號稱平民國王的奧爾良公爵路易菲利普上臺做了國王。也就是被稱為七月王朝或者奧爾良王朝的時代。

路易菲利普謹小慎微的控制著局勢,但是他的基本盤極其薄弱,只是金融資本支持他,而到了1848年全歐洲的經濟和社會危機時,金融資本也放棄了他。法國爆發了二月革命,七月王朝終結,法蘭西第二共和國成立。

法國為何叫做第五共和國,我們來看看法國政府的變遷史

(法蘭西第二共和國的國徽。)

法蘭西第二共和國成立是極其突然的,是危機中爆發的革命,資產階級其實只是想讓國王作為替罪羊,而人民對國王則是厭倦,認為君主制改變不了危機。可是隨之成立的共和國權力並不在民眾手裡,而是被保王黨、教士、大資產階級控制,他們反過來打壓民眾,所以普通人很快就對所謂的共和國厭倦了,而此時路易波拿巴這個野心家藉此獲得了人民的信任。

法國為何叫做第五共和國,我們來看看法國政府的變遷史

(拿破崙三世建立了法蘭西第二帝國)

說到底,波旁王朝和七月王朝的覆滅都是人民對此感到失望,而相比起來,拿破崙當年建立的帝國卻再度在人民的回憶中鮮活起來,尤其是農民對當年授予他們土地的拿破崙極其懷念,雖然拿破崙和兒子都已經死去,但是路易波拿巴作為拿破崙家族的繼承人得到了農民的支持,在1848年的選舉中他成為了總統。1851年他發動政變,加強了總統權力,次年則稱帝,法蘭西第二帝國成立了。

仔細算來,自從大革命之後,法蘭西第一共和國、法蘭西第一帝國、復辟的波旁王朝、七月王朝都沒有堅持過20年,法蘭西第二帝國依然如此,只是他不像波旁王朝和七月王朝一樣是被內部推翻,而是和法蘭西第一帝國一樣,因為對外戰爭的失利覆滅的。

1870年普法戰爭爆發,法軍速敗,拿破崙三世和兒子向普軍投降,消息傳到巴黎,法國人宣佈廢除帝制,成立共和國。也就是法蘭西第三共和國。

法國為何叫做第五共和國,我們來看看法國政府的變遷史

(法蘭西第三共和國國徽。)

實際上法蘭西第三共和國的成立初始是被拿來做替罪羊的,當時拿破崙家族都被普魯士俘虜,可是其他保王黨勢力龐大,正統派也就是波旁家族的人和奧爾良派都有機會重回王座,只是他們不願承擔戰敗責任,不願簽訂和約,才暫時讓共和國頂上。

法國為何叫做第五共和國,我們來看看法國政府的變遷史

(法蘭西第三共和國的第一任總統梯也爾和第二任總統都是保王黨)

等到和約簽訂,保王黨他們就試圖來獲取勝利果實了,只是因為正統派和奧爾良派相持不下,才給了共和派機會,等到保王黨內部協調完畢,共和派已經獲得了農民的支持,幾次選舉都獲得大勝,雖然保王黨暫時控制了政府,可是也被迫屈服,第三共和國穩定下來了。

法國為何叫做第五共和國,我們來看看法國政府的變遷史

(甘必大,保衛了共和國制度)

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是很有趣的政府,雖然憲法給予了總統極大的權力,但是開始的目的是為了當時的保王黨總統給復辟做準備的,所以當共和派佔據了上風,總統的權力就停留在紙面上,議會制度成為主體。這使得共和國政府更替極快。

不過第三共和國的延續卻是極長,遠遠超過之前的政府,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法國戰敗,第三共和國才滅亡,貝當傀儡政府成立,而等到二戰勝利,法蘭西第四共和國成立了。

法國為何叫做第五共和國,我們來看看法國政府的變遷史

(戴高樂將軍)

說是第四共和國,實際上和第三共和國沒有太大的變化,只是憲法有所改變,日後的第五共和國依然如此,法蘭西第四共和國成立之後,基本延續了第三共和國的做法,只是把第三共和國裡那些總統的權力在字眼上都去掉了。確定了議會制的地位。

法國為何叫做第五共和國,我們來看看法國政府的變遷史

(戴高樂總統)

議會制並非不好,日本英國都是議會制,運行的穩穩的,可是法國對此就是先天不服,怎麼做都不順,所以等到1958年,再度修改了憲法,加強了總統地位,實際上成為半總統半議會的制度。第四共和國結束,法國進入了第五共和國時代,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見到的法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